收藏 分销(赏)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73872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至八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观潮(第一课时)课 型精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3、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4、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习重点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学习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导 学 过 程个性备课一、 导入新课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3、出示课题,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读学习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圈、画、查、注、结合上文或工具书理解。做到

3、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 (小组内互相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 后教。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屹立、若隐若现、昂首挺胸、山崩地裂、震耳欲聋、人声鼎沸、横贯江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依旧、薄雾、笼罩、蒙蒙、称为 (每一组找一位同学进行轮读比赛) 重点提醒学生“风号浪吼”的“号”读二声,“笼罩”的“笼”读三声。 (2)、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 指名提出不明白的词语,学生自由解答。(如有学生都不会惑解答错误,教师再做解答。 (3)读书展示,小组合作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读书评价。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1、 先学。出示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

4、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2)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汇报) 2 、后教。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五、课堂检测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笼罩(lng lng)薄雾(b bo)余波(b p)风号浪吼(ho ho)2、填空: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_“人声鼎沸”的意思是_“屹立”的意思是_六.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潮来了,只

5、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出示课题,齐读.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三,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 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

6、说。 3、 课文2-5 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四,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 m ng ( )薄:b ( )号:ho ( m ng ( ) b o ( ) ho ( ) m ng ( ) b (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 )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 D、变成原来的样子。 ( )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潮来之时,只 见,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看看堤下,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为 之。教后反思通过学生的读来读

7、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第二课时课 型精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

8、来写文章。3、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4、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学习重点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学习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导 学 过 程个性备课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3、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自己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4、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三、学习方法指导1、

9、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四、学习成果展示 1、 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指名读感受深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10、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

11、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2、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 五、课堂检测1、写近义词。霎时()昂首()颤动()2、比较词语填空(1)奔腾沸腾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了。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2)恢复重复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平静。(3)观赏欣赏妈妈站在花坛边,()着盛开的牡丹。我们到音乐厅()音乐。(4)期待等待党和人民()我们快快长大。地下资源()我们去开发。一, 导入新课。二, 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4 自然段。 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

12、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 大潮是奇观的句子三,合作交流: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 读一读。 4、 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四,课堂练习: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的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 震得颤动起来。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犹如: C、这段话从( )和( )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

13、的景象,使人 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教后反思这堂课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称得上独具匠心,效果很好。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雅鲁藏布大峡谷课 型略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7个生字,理解郁郁苍苍、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涓涓细流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学习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导 学 过 程

14、个性备课一、 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2学生汇报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找出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句子,读一读。3、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壮观。(读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1、 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查阅资料书。 2.

15、小组间进行读书展示,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听,并进行读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四、学习成果展示1、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自由解答;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比美国科罗

16、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指导朗读,强调气势。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课堂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郁郁苍苍(AABB式) 千姿百态(含数字) 2、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发。A、 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1)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2)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3)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

17、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3扩句和缩句:扩句:列车开动了。_ 缩句: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_一, 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课文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特点吗三,指导自学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四课堂训练: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

18、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 ,一个是 。B、不同高度的 ,犹如。这句话把 比作。 2、我也会。 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也能 用“从到”写一句话。五,谈收获:世界之最我知道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我还知道许多世界之最,让我来写一写 教后反思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课时,我紧紧抓住“神奇”这条主线教学时,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

19、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鸟的天堂(第一课时)课 型精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白茫茫、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船桨”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1学习重点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

20、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学习难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导 学 过 程个性备课一、 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课文写了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读学习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先学。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圈、画、查、注、结合上文或工具书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 (小组内互相学习,教师巡视指导)5、

21、后教。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船桨 (每一组找一位同学进行轮读比赛) 重点提醒学生“竹竿”和“船桨”的读音。指导写“缝隙” (2)、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 指名提出不明白的词语,学生自由解答。(如有学生都不会惑解答错误,教师再做解答。 (3)读书展示,小组合作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读书评价。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1、 先学。出示自学指导:课文写了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汇报) 2 、后教。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一直鸟也没看见;第二次是

22、在清晨,看到了许多鸟儿。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壮观)六、课堂检测一、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两个词。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3不忍舍弃或离开。()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一, 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二, 指导自学。三,合作交流的问题

23、: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 树的句子。三,课堂达标:1、照样子积累词语 A、白茫茫 _ _ _ B、许许多多 _ _ _ C、商量商量 _ _ _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A、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 B、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 C、不忍舍弃或离开。 ( ) D、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E、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 ) F、短促而频繁地振动。教后反思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

24、颂了这自然景观。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这个信息渠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要创新,首先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不仅渴望了解作者,更想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课 型精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白茫茫、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船桨”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边

25、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学习重点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学习难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导 学 过 程个性备课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 回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三、学习方法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2、 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6、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四、学习成果展示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小结: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

27、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4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师小结:这样写

28、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五、课堂检测1、缩句。(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 ch)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ng y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29、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ng x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 hu)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2用“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3按文中内容填空。(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 ,而是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这的确是

30、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一, 复习导入: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 又加了引号呢?二,学习方法指导: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 么? 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三, 课堂练习: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A、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B、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2、

31、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我体会到: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我体会到:教后反思在课堂中倡导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致使学生在读文时读得不够充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没有充分展开,使学生未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沂南三小2012-2013学年度第

32、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学科“先学后导,自主发展”导学案设计课 题火烧云课 型略读主备人李兴香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习重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学习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导 学 过 程个性备课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火烧云吗?想了解火烧云吗?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板书记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读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 1、 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

33、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查阅资料书。 2.小组间进行读书展示,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听,并进行读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四、学习成果展示1、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自由解答;2、请同学说说从课文中都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所说学习新课)、火烧云的颜色美及变化快:抓住“一会儿一会儿”理解。教师小结:火烧云的颜色极多,而且变化快,真是绚丽多彩,太美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端: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让人觉得特别有趣,也感受到了火烧云真是变化多端呀!、火烧云上来时,霞光非常的美:教师小结:傍晚部分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形成霞光,人和动物的颜色不同,在霞光的照耀下呈

34、现出各种颜色,美丽极了。(出示霞光图片)指导朗读。、火烧云持续的时间很短:教师小结:一时恍恍忽忽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让我们沉静一会儿再看,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此刻,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导学生朗读。五、课堂检测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模(mo m )一样 笑盈(yng rng ) 红彤( tng tng )彤 2、 多音字组词。 zho ( ) s ( )着 似 zh ( ) sh(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红通通的( ) 金灿灿的( )弯弯的 ( ) 绿油油的( ) 4、下面的句子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火烧云红彤彤的。(

3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及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一,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勾画文中优美词句,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观 察自然界的火烧云。 2、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的成因。(5、6 号同学可不做)三,指导自学: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我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 2、我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 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 ) 笑盈( )盈 一模( ) 一样 恍( )恍惚( )惚 庙( )门 凶猛 ( ) 4、我读一读喜欢的语句。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写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 2、我们来欣赏火烧云上来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