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情感素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存在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38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素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存在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情感素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存在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以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教师情感素养为着眼点,厘清教师情感素养的概念及内涵,并进一步阐释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以及情感素养缺失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最后以培养情感意识、锻炼情感表达能力、提升情感体验为切入口,提出教师情感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以期消除教师疑虑,并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努力的方向。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素养教师存在价值ChatGPT的横空出世,惊艳大众,也打破了教育界的宁静,引发了人们对教师存在价值的反思:“教师是谁?”“教师何以为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应何为?”等。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取代之势与生存困境,教师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立足,实现自我超越,是教育领域亟须探讨的重要议

2、题。因此,本文从师之为师的特质和人工智能的限度出发,将教师情感素养确定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努力提升的素养,旨在帮助教师明晰自身在人工智能时代 的 存 在 价 值,同 时 为 未 来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指 明方向。一、教师情感素养:概念及内涵“情感是人性的本质反映”1,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难以跨越的鸿沟。“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2,是情感体验与情绪感受的综合过程。教师情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与情绪体验。教师的情感通常表现为对学生的情感、对职业的情感以及教师的私人情感等。情感素养是个体觉察、理解、表达情感以及运用恰当的情感策略应对和调适自己与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修养和能力

3、。教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而人工智能缺乏情感交流与感知能力,无法感知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无法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因此,情感素养是教师不可被取代的天然优势。关于教师情感素养的概念,我国情感教育首倡者朱小蔓教授给出了一个较明确的阐释:“教师的情感人文素质是以教师的生命阅历与经验、人文阅读与体验、人文理解与思考为素质底色而发育、生长出的积极、正向的情感状态。比如,基本的情感育人认知,稳定的情感品质(关爱、同情、信任、尊重、宽容、理解、鼓励等)以及健全的情感能力。”3具体而言,情感认知是教师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情感品质是教师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积极的情感样态,如欣赏、信任、宽容

4、等;情作者简介:孙文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李杜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25感能力是教师情感素养的外化表现,主要包括情感的 识 别、感 受、理 解、体 验、表 达、调 适 等 方 面 的能力。情感素养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它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识别自己以及学生的情感状态,回应学生情感与表达自身情感,以及依据个体和情境调适与控制自己以及学生情绪、情感的品质和能力。4教师情感素养既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情感素养,也包括教师的个人情感素养,具体涉及了“情绪和情感相关知识的积累,相关方法

5、和技能的掌握,在具体场景中基于情感的表达、沟通与反思能力等”。5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扬长避短,专注于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给予学生足够的情感支持与人文关怀,以实现自身与人工智能的优势互补。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与信息越唾手可得,情感的重要性就越凸显。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整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一)教师情感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尽管人工智能改变了教育形态、重塑了教育生态,但仍无法改变教育的育人本质:启发思维、唤醒情感,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何时,教育都应当培养完整的人,从精神层面上讲,是认

6、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人。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缺乏情感感知、交流与互动的能力,使其仅能提供技术层面的知识输出,而无法支持学生的情感发展,这可能导致学生的片面化发展,异化为“单向度”的人。显然,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淡化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情感素养对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教师情感素养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必要因素。一方面,学生的认知活动涉及情感因素,认知的深化须诉诸情感。然而,人工智能的情感限度决定其呈现与传递的知识只是外显的、“无情”的符号,使学生难以领会知识符号背后内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导致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在

7、一定程度上受限。知识并非冰冷的、干瘪的、抽象的符号表征,它内在地蕴藏着人类丰沛的情感因素,但知识符号化为书面语言后,这些情感因素便或多或少地被稀释了,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情感表达能力,重新激活与焕发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情感并与之共鸣,从而使知识深入人心,促进认知的深化与发展。另一方面,认知与情感相辅相成,人的认知受情感的驱动,学生的情感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促进认知的持续与深入。倘若离开情感的驱动,认知将不会发生,因为认知的动力源于人的兴趣、好奇心等情感欲求以及求知欲所带来的喜悦、成就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感素养是“开启学生情感

8、和认知世界的钥匙”6,可以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究欲等情感体验。只有在这些情感体验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生发出对知识的情感,并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意蕴,从而进一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情感素养是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缺失情感,人工智能只能进行单向的知识输出和机械性的程序教学,其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仅停留在表层,无法与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互及人文关怀,更无法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触及学生的心灵。学生是有血有肉的完整生命,他们的情感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获得滋养与成长。因此,教师的情感素养在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学生情感世界的发展必须在与教师的情感交互

9、中获得。教师能够体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切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达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通过寓教于情,育人于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涵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达到完满与和谐,成为知情融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二)教师情感素养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中具有突出价值教师情感素养具有丰富生活情趣、润泽情感生命、培养乐观精神的作用,是教师不断获得并提升26教育视点职业幸福感的动力源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与师生交往过程中。首先,教师职业幸福感源于积极的教学情感体验。人工智能时代,若忽视教师情感素养,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化过度,

10、使教师深陷技术泥沼,成为缺乏情感、想象和创造性的“教学机器”,进而陷入困惑、麻木和倦怠状态,严重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备良好情感素养的教师,对教育充满热爱之情,对学生富有关爱之意,能够更好地感受教育教学的乐趣,以抵抗日复一日教学工作中可能带来的虚无感与厌倦感。教师通过将情感素养融入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充满情调和趣味,从中汲取培植幸福感的养分。同时,教师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收获积极的生命与职业体验,不断滋养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其次,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的便利化和多元化,弱化了教师的知识权威,降低了教师的被需要感。这一变化加剧了师

11、生关系的张力,削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命联结,导致师生关系逐渐呈现出淡漠与疏离状态,机械化和利益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致使教师情感体验趋向负面,阻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因此,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成至关重要。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情感素养。富有良好情感素养的教师会在师生交往中积极地投入丰富细腻的情感,自觉地呵护与关怀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信任、理解与宽容,相应地,学生也会回馈以信任、尊重与爱戴。一言以蔽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正是在这种基于正向情感体验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实现解放与升华。(三)教师情感素养在调整教育价值取向中具有独特价值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至上观念日

12、益盛行,导致人文主义逐渐迷失。在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裹挟与笼罩之下,教育的价值理性被蒙蔽。工具理性注重教育的工具价值,追求教育的效益与功利性;而价值理性强调教育的本体价值,体现了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两者失衡必然导致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和错位。过度推崇工具理性,导致教育价值取向偏向工具主义,人本主义价值取向日渐式微。“情感打开了通往价值理性的道路。”7教师情感素养能在一定程度上驱散工具理性的迷雾,解除其对教育价值理性的遮蔽,有效遏制教育价值取向的工具化趋势,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平衡。教师情感素养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本质的关怀,能够唤醒教育的原初意义,突破

13、技术理性对教育的束缚与桎梏,使教育的价值旨趣回归到对人性的真正关注上。具备较高情感素养的教师,其思维方式突破了工具理性的枷锁,视学生为“人”而非工具,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重视学生情感的涵养,注重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的养成,完善学生“为人”的特质,从而寻回教育缺失的人文价值。换言之,教师情感素养促使教师以“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对待教育,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观照学生的本真生活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将人文关怀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从而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改变教育过分追求效率、盲目服从技术、过度推崇工具价值的价值取向,引领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追求以及对技术的超越。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素养对于

14、实现教育的工具主义取向与人本主义取向和谐统一的作用显而易见。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素养提升的路径人工智能时代,倘若教师缺失情感素养,教育就会失去温度与情感。教师情感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教育价值取向归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相反,如果教师情感素养缺失,将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阻、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教育价值取向错位等问题的出现。教师情感素养的生成与提升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确定自我存在方式与存在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为了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教师应该培养情感意识,积极锻炼情感表达能力,提升情感体验。(一)转变观念,培养教师的情感意识人的行为受思维的制约与驱动,

15、为了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思维观念开始,使他们认识到情感素养对教师发展的意义,以及它在27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只有当教师深刻认识到情感素养的价值和意义,才会自觉、自愿地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一直以来,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往往专注于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而忽略了情感素养的培养。然而,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教师的知识占有优势日趋衰微,教师仅凭借专业知识素养已难以在教育教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很难抵御被取代的风险。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对情感素养的价值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努力培养自身的情感意识。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的价值有充分、正确的认知,并且能够自觉地从情感维度审视教育

16、教学,有意识地感知、识别与利用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情感意识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它需在理论学习与日常实践中不断生成、积累。教师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如朱小蔓关于情感教育的著作,掌握一定的情感理论知识,形成情感认知。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并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感因素。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始终保持警觉,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情感性处理。(二)有意练习,锻炼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意识是内隐的,而情感表达能力则是外显的,它是教师情感素养的外在表征。情感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教师情感素养的水平,故提升教师

17、的情感素养,可以从培养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入手。根据情感表达的方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增强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1.言语表达言语是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它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点,适当地运用言语来表达情感。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来揭示、激发和传达学科知识中的情感,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中的情感。根据知识内容传达的情感特点,教师应该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且语音、语速、语气、语调随着知识内容的情感特点而变化,抑扬顿挫或娓娓道来、舒缓或急促、慷慨激昂或委婉含蓄、高亢或低沉等,以此来提升言语的情感表现力。第二,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方式,将学

18、生视为平等的对话对象,尽量减少命令式的言语,而多使用商量式和鼓励式的言语,以营造一种亲切体贴的言语氛围,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亲密、信任的情感联系。然而,目前命令式的言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中,可能是长久以来对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尊崇使然。在与学生交谈中,我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命令式言语,如“你们将书给我翻到第 77 页”,这种言语气氛可能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与教师之间存在着难以言明的距离,阻止两者之间的情感接触。相反,如果我们用一种商量式言语,如“让我们一起将书翻到第 77 页”,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尊重之情、亲切之感、平等之意,也就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的情感意蕴

19、和产生的效果,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尝试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2.非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眼神是反映内心世界的镜子,具有强大的情绪情感表达能力,许多时候,“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比千言万语更有效”。8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读懂学生眼神的能力,也需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神去感染学生的情绪情感。事实上,相比于言语,学生更可能相信眼神。9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察觉学生眼神的微妙变化,并用温暖的目光、关切的眼神来打动学生。同样地,表情和动作是直观表达个人情感的无声语言,它们是个人内在情绪情感状态的外化。一个富

20、有情感素养的教师会十分关注学生的姿势神态,并巧妙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情达意,例如俯身说话、侧耳倾听、含笑点头、鼓掌以示赞扬与欣赏、轻拍肩膀以示鼓舞等,从而形成亲密的情感交融氛围,消除恐惧与疑忌,建立彼此信赖的情感关系。(三)关注个人情感,提升教师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教师的职业情感备受关注,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宏大情感,以此彰显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而教师的个人情感诉求因为被认为是“小我”28教育视点“功利”而遭到忽视、压抑、排斥。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教师首先是人,是具有情感需求的个体,教师情感素养深深地扎根于教师个人情感的土壤中。只有基于教师真实的个人情感,满足教师个人的情感需求,提升教

21、师的情感体验,才能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投入真实的情感,否则表现出的只是一种标准化、表演性的情感。因此,教师个人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提升自身情感素养的动力与基础。首先,教师可以参与各种活动来放松、愉悦自己的身心,缓解工作与生活中的情感压力,增强情感适应能力。例如,读书分享会、校园音乐会、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情感体验的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并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促进积极情感体验的生成。其次,教师应该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满足情感需求,促进自身情感的健康发展。随着人工智能逐渐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教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

22、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释放个人情感,从而提高情感体验的质量和深度。最后,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一次生命的际遇,是个体生命经验、情感的碰撞与激荡。教 师 的 情 感 体 验 在 情 感 与 情 感 的 交 互 中 生 成、升华。参考文献: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王俊山.情感素质: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核心”J.中小学德育,2016(5).3朱小蔓,王坤.“情感交往”型课堂:课程育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探索路径 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5).4王平.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职前师范生情感素养培育 J.教育科学,2021,37(3)

23、.5陈永兵.教师发展迈向“情感素养”提升新阶段以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为例 J.人民教育,2018(Z2).6张弛.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及本真回归 J.教学与管理,2020(25).7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的情调 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9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 2 版)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Emotional Literacy:the Existential Value of Teachers in the Era ofArtificial Intelligenc

24、eSUN WenyunLI Duwe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Abstrac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relentlessly reshaping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ecosystem,redefining the role of teachers,andpresenting them with new challenges.In the era of

2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t is imperative to explore how teachers can maintain their valueand relevanc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rreplaceable aspect of teacher s emotional competence,clarifies the concept and implicationsof teacher s emotional competence,and further elucidates the value of emoti

26、onal competence and the various issues that arise from itsabsence.Finally,it propose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enhance teacher s emo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cultivating emotional awareness,develop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skills,and enhancing emotional experiences.The goal is to alleviate teachersconcerns and help themgain clarity on their own value and direction of efforts.Key words: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achersEmotional Literacy,Value of TeachersExistence(责任编辑:蒋文妍)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