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对培智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6953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培智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对培智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培智生是指智力障碍、自闭症、多动症、脑瘫、唐氏综合征以及精神障碍等学生。国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我们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培智生教育相融合,更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用传统文化的营养来浇灌培智生相对缺失的文化根基,这不仅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培智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培智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对培智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洗礼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其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理应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今国家要求培养“德智

2、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学生更应当承担起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对培智生来说,其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与普通学校具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学习的课程更加侧重于“生活”方面。除了音乐美术等学科之外,培智生还拥有一本名为快乐生活的综合性教材,其中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三部分内容。培智生的学习重点在于如何适应生活,因此,相较于普通学校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培智学校中更注重能和“生活适应”相融合。对于培智生来说,从课堂的学习中接触到传统文化因素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益处:首先是激发培智生的学习兴趣。培智生的思考方式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他们思考的过程更加漫长和艰难,因而要想让其顺利

3、学习,必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中让培智生发现与生活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将会使他们感觉到亲切和自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萌生出学习的念头,以达到主动学习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帮助培智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礼记中庸中提到“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要想对培智生进行教育,就必须遵循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引领培智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文化气息,同时还可以陶冶培智生的情操,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灵滋补,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最后是帮助培智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增强爱国意识。虽然培智生的理解及思考能力较为滞后,但让他们拥有民族自豪感也是必

4、需的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培智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始终拥有一颗自由和自信的心,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培智生也应当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担,让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一直传承下去。总而言之,在传统文化视域下进行生活课程教学对培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二、对培智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1、构建良好班级的氛围相较于普通儿童的发展,培智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起点低,速度慢。并且培智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性格比较单调和极端,受外界影响的概率较大。所以教师要想促使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之中,就要为培智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受到熏陶。一个团体的学习氛围好坏对学生的能力塑造是有一

5、定影响力的,培智生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才会主动学会去接纳新事物。我们知道,培智生的心理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养成勤奋、积极向上、坚毅勇敢、有责任心、守纪律等优良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哪一类的传统文化元素比较感兴趣,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就可以把这些元素融入进去。除此之外,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也应当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培智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其学习和生活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生活适应第七册第二十七节我的祖国的时候,就可以以此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带领学生浏览中国的优秀

6、文化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河南的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并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些文化建筑修建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艺术,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除了课堂的教学时间,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展示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作品,如剪纸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帮助培智生理解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又在班级内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2、发掘传统文化元素以往的教学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尤

7、其对于培智生来说,他们在接受文化课的效果方面与健全学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此,教师更应当遵循培智生个体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育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引导培智生发现课程中的重难点,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42有师2 0 2 3 年第0 7 期美的寻觅元素。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应当以培智生为主体,精心筛选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来完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展相应的教学素材,提取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注意经常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互动。这些都可以帮助培智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要让学生

8、在学习中产生相应的亲切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要明确,教学就是为了让培智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适应社会生活,并产生相应的文化自信。例如教师在讲授生活适应第一册第十八节待客礼仪的时候,就可以借此发掘其中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中,待人之时要谦逊有礼,尊重客人的感受。教师要在完成课程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延伸到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去,让培智生体会到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耐心与培智生进行语言交流,如请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做到礼貌待客吗?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进课文的教学当

9、中去,让培智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课文中讲述的待客之道,品味中国传统的文化亲切感和自信感。3.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培智生还处于思维能力的低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都需要有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将生活化的因素融入进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将思维具象化。而对于培智生来说,要想让其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就需要加强直观性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来丰富其经验和知识。众所周知,相较于同龄人来说,小学阶段的培智生思考方式还不够成熟,思索的过程会更加艰苦和漫长,对于抽象概念的认知非常困难,同时他们

10、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学习积极性差。因而教师需要为培智生设计具体的情景教学,让其体会到学习中的生活气息,帮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因为传统文化因素的存在实际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培智生可以从情景教学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会和经验。例如教师在讲授生活适应第五册第十四节春节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对于培智生来说,生动形象、色彩艳丽的画面远比单纯的文字和图形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请问同学们在春节期间咱们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呢?等同学们各自发言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将过春节时家庭团圆的照片,吃、喝、玩、乐的图片或者视频放给学生们观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

11、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包括实物、图像、模型、幻灯、电视、电影等,这都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形象的情景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接着教师再为学生展开讲解春节的来源、全国各地不同的过年习俗等欢乐喜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重要节日的含义,体会传统文化的意义。有了直观生动的情景教学,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培智生顺利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原有单一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培智生最显著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是因为害怕竞争和挑战,缺乏家长和教师的赞扬,从而导致他们在生活中缺少成就感和自信力。要想让培智生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就要改

12、善其成长的环境,培养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方面及时对培智生进行客观而恰当的评价,让培智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如今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与培智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恶性循环。除了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增设过程性评价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同时扩大评价的对象,让学生进行自评或同伴互评,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由此一来,培智生的自信心树立之后,传统文化的教育会更加顺利。例如教师在讲授生活适应第八册第三十三节煮饺子的时候,就可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将评价分为两个部

13、分,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观察。煮饺子之前需要包饺子,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包饺子”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和家长一起实践。对于培智生来说,参与实践活动会比学习理论概念更加容易,因而教师可以设立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包饺子,通过家长对学生包饺子的过程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会同家长一起开心分享劳动成果一一吃上自己包的饺子。在进行过程评价时,教师还需要参考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意见,最终对学生给以全面恰当的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对完成这个过程的学生进行表扬,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三、总结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培智生的文化课程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吸收知识的速度,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精神和民族意识,让他们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培智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并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帮助培智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