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发展症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71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6.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发展症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发展症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发展症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网络速率的逐渐提升,网络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在平台多元、媒介融合以及新媒体碎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今人们更加喜欢在碎片化时间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并倾向于选择高悬念、高趣味、高创意的微短内容进行在线观看。一、现象:网络微视听的最新样态演进近年来,网络微视听的样态不断丰富,一些优质微内容也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能。本文以微电影、短视频、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中视频六大网络微视听样态为基础,在介绍其发展状况的同时,尝试进行一定的规律总结和现状反思。(一)微电影微电影是一种新兴文化业态,也是一种新的电影和产业形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的

2、发展潮流和方向2。由于微电影的发展历程较长,其形态和内容是网络微视听类型中最为成熟的,因此对其界定很多。一般来说,微电影指时长在 30分钟以内、专门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播放、与大电影类似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制作体系和一定视觉效果的视频短片。相较于院线大电影,微电影的时长较短,制作周期也较短,制作机构能够较为快速地拍摄并制作出成片投放在各大网络新媒体平台(如新片场等网站)。微电影一般会有一个相对成型的故事梗概,其叙事动力可能来自悬念、惊悚、记录等各种手段,所以这种剧情化的特征又和一般意义上的短视频或中视频有所不同。3微电影并不是近年来才兴起的视频形态,而是很早就进入了受众和用户的视野。早在 199

3、5 年,美国一家知名公司模仿电视热播剧飞越情海制作了连续剧地点,并在各大网站播放,创造了日点击量十万人次的纪录,可谓“微电影”的前身。4 2010年,凯迪拉克品牌携手中影集团联合创作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播出。从 2010 年至今,微电影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许多知名导演也不断尝试微电影创作,如姜文导演的短片看球记、文牧野导演的短片安魂曲、陈可辛导演的贺岁短片三分钟等。此外,随着微电影的长时段发展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催生出各种相应奖项及活动,如在云南临沧举办的亚洲微电影节、在青海西宁举办的 FIRST 青年电影展等。青年创作群体可以通过拍摄和制作微电影不断增强自己的创作能力,并获得奖项和行业的认可。这

4、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电影行业整体的繁荣发展。(二)短视频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曾 关键词 网络微视听网络文艺微短剧微综艺 微纪录片 内容提要 在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样态不断丰富,以微电影、短视频、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中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微视听样态不断发展。网络微视听在新形态创造与流量汇集等方面有相当的探索,也在是否能成为收看刚需和品质水准状况等方面存在困境。从媒介视角来看,网络微视听的发展体现了媒介内容与人的媒介习惯相契合;从艺术视角来看,网络微视听又可能是某种对于传统叙事技法与艺术表现的颠覆。网络微视听的未来发展需要趋利避害,不仅释放娱乐、休闲功能,也要释放审

5、美、社会和文化功能,走上一条有内容、有活力、有质感、有创新的发展之路。刘俊 李沐洋碎微传播时代网络微视听的发展症候刘俊李沐洋传媒聚焦 2 0 2 3 0 606 传媒聚焦提到:根据视频时间的长短,将网络视频节目分为长视频、短视频和中视频。5“以短来界定视频便体现了短视频的重要特点是简短、简洁、简约。”6与微电影类似,短视频的内容和形态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相关界定也较多,本文大致将短视频界定为:短视频是内容时长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但一般控制在 5 分钟以内,基于数字和智能新媒体平台进行创作,并能够在专属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网络新媒体空间完成便捷、即时、大规模观看、分享和传播的视频样态。需要说明的

6、是,这一界定是狭义上的,从广义上说,任何时长较短的各类视频影像都可以称作短视频。相较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静态泛内容传播方式,短视频以其富于创造性的动态视频画面和配乐优势,以及精准的算法推送机制,迎合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视听需求,成为备受网络用户喜爱的新型内容传播方式。7短视频形态的诞生,伴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推动。快手诞生于2011年,最初是一款用于制作和分享 GIF 动态图像的手机应用软件;自 2012 年起,快手逐渐转型为短视频社交平台,帮助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制作、上传及观看短视频。2013 年,腾讯推出微视 APP,将其定位为 8 秒短视频分享社区。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功

7、能迭代和移动网络流量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涌进短视频产业,一众短视频平台随即推出。2016 年,由字节跳动推出的抖音 APP 上线;2017 年,阿里巴巴文娱集团旗下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进军 PUGC 领域;同年 12 月,百度上线短视频聚合平台好看视频。至此,短视频行业正式迎来爆发元年。近年来,我国短视频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 抖音热点数据报告显示,2022 年 1 月至 11 月期间,抖音热点视频月均播放量超 4000 亿次,月均热点创作者超过 70 万,带来超过 100 万条热点视频数,月均带动创作者涨粉数超 3 亿。8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娱

8、乐休闲、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三)微短剧与微电影、短视频已经具有较长发展历程不同,近两年网络微短剧陡然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文艺形态。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网络微短剧可以大致判定为一种网络剧与短视频的结合体,它一方面具有网络剧戏剧化叙事的内容特质,另一方面又具有竖屏短视频样态呈现的形式特质。与典型的网络剧相似的是,网络微短剧也同样具有连续性,每部微短剧作品有数集、十数集、数十集不等。但不同的是,微短剧体量轻、成本低、节奏快、时长短,在几分钟之内就要完成一集叙事。微短剧时长较短,满足了大众碎片时间内容需求,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9早期的微短剧

9、(或称“迷你剧”),可以追溯到2012 年在搜狐视频上线的自制剧屌丝男士以及2013 年在优酷视频上线的迷你喜剧万万没想到。这些剧集时长及体量虽然均大致符合微短剧的定义,但彼时微短剧并未成为一种独立的网络视听概念和业态。自 2019 年起,一些代表性的视频平台,如快手、抖音、B 站、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芒果TV 等均相继在他们各自的业务基础上对微短剧进行了探索,不断拓展平台的业务功能和形态。如快手在2020 年启动了“快手星芒计划”,为微短剧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抖音在 2021 年启动了“短剧新番计划”,面向 MCN 机构或个人创作者提供亿级流量扶持和百万现金奖励。如今,微短剧市场日渐

10、活跃,据数据显示,2022 年芒果 TV 单部微短剧播放量已超过 6 亿,快手的微短剧日活跃用户也增长到了 2.6 亿。腾讯视频在 2023 年第一季度上线微短剧招惹,两周分账票房突破 800 万,突破了腾讯视频微短剧热度纪录;抖音上线的微短剧二十九豆瓣开分 8.1 分,播放量高达 8 亿。10当海量的媒介信息与微短、细碎等呈现方式交融之后,受众愈发期待更加简短、快速的信息,这便要求微短剧在创作时尽量缩短叙事释放时长、激发瞬时的爆点和燃点。在我们越发无法快速处理过于海量的信息,以及过长的故事铺垫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受众观看诉求的背景下,媒介与艺术的融合似乎成为当代传媒艺术生态的必然产物:碎片化的媒

11、介信息与艺术叙事迭变相遇,将艺术叙事周期变得更加简短、叙事信息变得更加集中,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迎合受众碎微化的信息和审美习惯。11下一步微短剧如果能从之前的偶发化、早期化、零散化逐渐转型为精品化,将会成为网络视听产业新的高地。(四)微综艺从近年来综艺节目发展样态来看,网络微综艺大致可以被认作是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打造出的时间短、体量小、成本低的新兴综艺节目2 0 2 3 0 6 传媒聚焦07 传媒聚焦样式。相较于传统网络综艺,微综艺一期节目一般在15 分钟以内,呈片段化特征,且大多聚焦于一个垂类话题,风格轻快,内容紧凑。微综艺与短视频关系较为密切,但在节目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即相

12、较于一般性短视频,微综艺有着很强的原生性、主体性与系列性。微综艺从内容本身来看类属于综艺节目,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形式,有着明显的节目主题、完整的节目内容、完善的节目包装,综合了多种文艺形式,更加符合年轻受众的审美趋向。12早在 2016 年,优酷就推出了一档时长为 15 分钟的微综艺节目你好,是鹿晗吗。借助明星效应,微综艺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逐渐形成。之后,随着网络用户对于碎片化内容需求增加,微综艺迅速成为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布局的一个侧重点。2018 年,西瓜视频投入 40 亿全面进军微综艺领域,打造移动原生综艺 IP,推出了侣行翻滚吧非洲 丹行线等微综艺节目;同年,酷燃视频与微博联合推出 一封

13、家书悦读者经典季等微综艺节目。之后,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大型视频平台也不断进军微综艺赛道,并瞄准不同圈层和垂直领域。在未来,各大视频平台制作的微综艺节目必将会进一步根据市场的反馈来调适,但是否能成为网络微视听的主力形态,还要看它是否能够成为用户特别是青年用户持续性观看的“刚需”。(五)微纪录片在 PC+、移动+、OTT 的多元生态下,纪录片领域产生了一种新形式微纪录片。13我们大致认为,微纪录片是内容时长在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一般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具备传统纪录片纪实特征又带有一定的网感,能够在网络新媒体平台完成便捷传播和接受的新型微纪实网络视听样态。微纪录片早期可以追溯到 DV 时代,DV

14、 机的出现使得影像的拍摄门槛及成本大大降低,网民可以自发地用 DV 机进行纪实影像创作,但当时微纪录片并未成为一种独立的视听样态。近十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制作周期短、时长较短且便于传播的小型纪实短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今,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网络视频平台均涉猎微纪录片领域。以主流媒体为例,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微纪录片故宫 100 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以短小精悍的特点获得良好口碑。此外,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广大网络用户对美食类纪录片更为热爱,例如根据美食类纪录片的传播和接受特性,腾讯视频与福建海峡电视台共同创制了每集 5 分钟的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以轻灵明快的剪辑手法获得网络用户青睐。作为一种

15、新型的网络视听形式,微纪录片不断与时代和科技同步,以新技术、新渠道、小切口、多视角记录人生百态,呈现行进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六)中视频中视频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概念,大致是介于短视频和长视频之间,内容时长在 530 分钟,以横屏为主,PGC(专业生产内容)和 UGC(用户生产内容)相结合且 PGC 多于 UGC,比短视频更有深度,比长视频更为凝练,并常常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体现一定的专业水准的视频样态。14 2022 年初,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联合发布的中视频 2021 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月活创作者数量增长 80%,中视频内容数量同比增长 98%,规模呈

16、井喷式增长趋势。15当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视频平台如西瓜视频、哔哩哔哩、小红书、腾讯视频等均在他们各自的业务基础上对中视频领域进行了探索,拓展了平台的业务功能。自 2020 年起,优酷上线了视频自媒体平台“优酷号”,支持 15 分钟以内的视频;微博面向全行业优质视频创作者,正式推出了“微博视频号计划”;同年 8 月,小红书上线“视频号”,面向站内拥有 500个粉丝以上、发布过 1 分钟以上视频笔记的用户开通申请;9 月,微信上线 1 分钟以上视频上传功能;12月,腾讯视频也表示中视频是腾讯视频 2021 年后续发力的重点。此外,抖音、快手逐步开放视频时长限制,可以上传时长为 15 分钟以内的短视

17、频。16目前,在长、短视频竞争不断加剧的趋势下,比短视频承载更多信息、有更完整甚至专业性叙事,且制作成本和周期远低于长视频的中视频,有成为我国网络用户消费新赛道的潜质。二、辨析:网络微视听的媒介与艺术表征(一)优势成效:形态创造与流量汇集的探索网络微视听的流行较为显著地促进了目前网络文艺的发展。网络微视听因为其内容时长短、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分享性较好、社交属性强、易于叙传媒聚焦 2 0 2 3 0 608 传媒聚焦事创新等特征,极易在当前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扩散传播,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和成效:一是能够顺应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不断革新,形成新的内容及新的视听形态;二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观看

18、,具有汇聚大量流量的能量或潜质。第一,从形态创造方面来看,很多网络微视听节目都是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及用户的需求,从传统视听节目中抽离核心部分,加以网感化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视听形态。如微电影是在 2010 年前后从电影领域抽离而创造出来的;微短剧是在 2020 年前后从长剧集领域抽离而创造出来的形态;微综艺是在 2018 年前后从综艺节目领域抽离而创造出的;微纪录片是在 2015 年前后从纪录片领域抽离而创造出来的。另外,中视频、短视频也均是从长视频里抽离、创作出适宜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形态。就当下和未来而言,随着网络视听领域不断发展,各大互联网平台正在也必将不断地进行形态创

19、新,并力争使这些新兴的形态能够尽快被广大用户接受并热衷于观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创作者与网络用户的互动、回应(如通过点击、评论、弹幕、转发、打分、讨论、热搜、检索等方式)不断更新网络微视听的内容、形态和创意,这是网络微视听在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贡献。第二,从流量汇集角度来看,网络微视听的流量汇集至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形:一则,网络微视听节目本身的传播能力极强,在碎微传播时代容易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与喜爱,并天然吸引大量用户观看;二则,在流量不断积累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资本手段,使这些播放流量不断变现,成为可以增值的资本,通过资本的力量再度、多次、循环地进行流量聚集。以短视频为例,不少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短

20、视频达人进行视频带货,用户购买产品后,短视频达人的用户流量变成资本流量,企业、短视频达人以及短视频平台三方均可以通过此方式获得收益,并将获益继续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微纪录片也有如此效应,例如频繁“出圈”的微纪录片早餐中国,许多上榜的早餐店因为该纪录片的宣传效应而生意火爆,游客纷纷慕名到节目拍摄的早餐店打卡。网络微视听能够获得大量用户支持,甚至比其他文化、艺术、内容形态更直接地获得和占有流量,这是网络微视听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中的另一个优势。当然,面对这一优势,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流量与资本的层面进行欢呼,更要思考如何借助高密度的流量让网络微视听成为形塑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依托。(二)问题困境:收看刚需

21、与品质水准的错位网络微视听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前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也正在不断满足用户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并形成了较大的碎微化传播优势。但是随着其不断发展,一些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也有必要及时探究。第一,在网络微视听的各种样态中,仅有少数几种样态(如短视频、中视频等)能够成为用户观看的“刚需”,还有很多样态目前并不是必需品。用户在闲暇时间打开抖音、快手、B 站、小红书等应用软件刷短视频或中视频已经成为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是其他的形态还不足以让大量的用户积极、主动、下意识地去观看。例如,我们不会特别日常性主动地去检索、观看微短剧、微纪录片、微电影。对于这些视听形态,用户一般是通过短

22、视频平台的推广才会停留观看或者寻找原始作品进行观看。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品质和认可度,扩大作品和形态的影响力,让大量的用户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观看,是不少网络微视听样态面临的突围困境。第二,目前一些网络微视听形态的品质水准不高,需要不断引入和培育专业化团队进行精品化制作,尽快提升其内容品质,以高品质内容成为用户观看的“新刚需”。一些已有的网络视听样态(如网络综艺、网络剧等),其最初发展时品质水平并不是很高,在遭到用户诟病的同时也不被用户重视,但随着创作者/制作方的理念不断转变、投入不断提升、新型影视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依据用户需求的不断调适和创新,这些网络视听形态的品质快速提升起来,才逐渐成

23、为当下用户观看的主力网络视听形态。以网剧为例,早期的网剧如杜拉拉升职记 校花的贴身高手等,其制作成本较为低廉、各方面的投入有限,剧中很多道具较为简陋,由于大部分道具在淘宝都能买得到,还被网友戏称为“淘宝剧”。因此在早期,用户认为网络剧只是一种“玩闹”“戏谑”“低品质”的网络边2 0 2 3 0 6 传媒聚焦09 传媒聚焦缘形态,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远远不及电视剧的水准。但是随着优质的网剧剧本涌现、专业化团队的拍摄制作水准提升,以及较好的宣发宣推成效,目前网剧的品质已不亚于电视剧。用户对于网剧的期待程度提高,甚至一些网剧如开端 漫长的季节 隐秘的角落等比一些电视剧的影响力都大。观众在观看这些高品质

24、网剧时,也在不断改变对网剧的刻板印象。因此,对于一些网络微视听形态来说,需要避免走类似网剧发展早期的老路,避免让观众对其产生成本低廉、制作粗糙的刻板印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有关领导在谈到网络微短剧作需要坚持的方向时表示,要深刻把握网络微视听具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产品双重属性,充分发挥网络微视听传播快、流量大等优势,充分展现新时代网络视听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说到底我们需要正确把握整体和重点的关系,“微”是业态属性,“不弱”则是重点。17我们应该尽快让网络微视听形态走出早期的初始状态,尽快推动网络微视听业态实现高质量、精品化发展。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决定网络微视听的发展速度甚至生死存亡的发展课题。(三

25、)媒介视角:媒介内容与媒介习惯的契合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12 亿,占据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且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1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听节目的形态和内容也更加碎片化,人们每天通过各种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在生活的间隙中获取信息。从媒介视角来看待网络微视听的发展,需要看到这是媒介内容与用户媒介使用习惯的契合。用户在互联网中的媒介使用习惯,特别是互联网碎片化的媒介使用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性的行为。随着媒介环境和媒介内容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及用户对媒介内容使用期待的变化,相当数量的媒介内容不断向短、小、微等特质转变是顺理成章的

26、。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旧观念,例如用传统的长视频包打天下,而是需要根据用户对于碎片化的媒介习惯而更新媒介内容,不断使得媒介内容与用户媒介习惯相契合。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不是因为天生厌恶传统长视听形态,而是因为网络环境的长期影响,他们总是想更便捷地看到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因此,对于视听机构特别是传统的电视台长视频机构而言,追求青年人在电视机前“看”的收视率的固化思维或许需要调整。例如,尽快在互联网空间中建设新型“电视台”。传统电视媒体在 B 站、抖音、快手、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的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就是互联网空间中新型“电视台”在发挥作用;用户观看某个视听机构(如电视台)在这些平台发布的内容,特别是

27、当这些内容因为经过了网感化的内容和形式转换而受到用户喜爱时,同样是在提升对这个视听机构品牌的向心力和黏着度。因此,网络微视听内容的发展要深刻理解媒介内容与媒介习惯如何契合这一根本性问题。(四)艺术视角:叙事技法与艺术表现的颠覆不少网络微视听的形态都可以被视作网络文艺的艺术形态。从艺术视角来看,网络微视听在叙事技法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与传统视听内容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传统上,我们在创作视听内容时(如影视创作、电视综艺创作),在叙事逻辑上讲求“起承转合”:首先是铺垫悬念(设悬),之后是拖延悬念(抑悬),最后是回答悬念(释悬)。在这个叙事过程中,拖延悬念的时间最长,编剧通过制造各种戏剧冲突给观众带来足

28、够的戏剧张力,且这些冲突常常具有不可预测、高悬念、纠葛、突发、激烈等特点。在铺垫悬念、拖延悬念时,戏剧性张力越大,最后回答悬念的戏剧性释放力便越强。例如,一部 120 分钟的剧情式大电影,可以是前 20 分钟铺垫悬念,之后一个半小时拖延悬念,最后 10 分钟回答悬念、揭示结局;再如一部完整的电视连续剧,大多需要用数集甚至十数集来完成悬念的设置和烘托,也即“起”“承”“转”。这种叙事逻辑、流程和方式,已经是较为典型的视听叙事规则。而在网络微视听形态的叙事中,很多时候需要把高潮前置、铺垫后置,叙事顺序“转合”先行,而后走向“起承”,以尽快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期待感。这要求一部作品最好能在几秒钟、最多

29、十数秒之内,就要产生足够的戏剧冲突以吸引用户。由于网络微视听的作品时长较短,所以需要把拖延悬念的部分尽可能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更多悬念点、高潮点,在短时间内能够形成持续性的高潮冲击,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的停留。这已经是如今很多优质网络微视听作传媒聚焦 2 0 2 3 0 610 传媒聚焦品的通用做法。以短视频为例,因为视频太海量,用户刷走视频的行为太便捷,由内容刺激起的好奇心又太强,导致用户在观看短视频时甚至连几秒、十几秒也不舍得浪费常常是在几秒钟之内引发不了兴趣,就被刷走了。如此,在当前的短视频观看行为中,留给短视频戏剧性的释放时长甚至被极致地压缩为 35 秒钟,因此如何以高潮前置、爆点前置

30、的方式及早地留住用户,是网络微视听作品被看到、被看完并释放影响力的关键之一。网络微视听叙事技法的改变,对于人类艺术、影视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来说,在相当程度上是一次带有颠覆意义的挑战,也是一次带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19此外,与传统的视听作品(特别是传统影视剧)不同,对于网络微视听作品来说,因为其时长及制作时间较短、碎片化属性过高,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整表现宏大的主题和内容。如今我们看到的网络微视听作品更多是以小切口出发,用较多细节性的镜头、叙事、人物、逻辑、方式展现主题主旨。例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并没有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而是聚焦于故乡的早餐这一小切口,带领观众“早起”重

31、回故乡,体味早餐里的人心激荡,激发观众对一方水土的情感。这种网络微视听艺术表现的改变,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次带有趋势意义的变化。三、结语总的来说,在技术、市场、政策、用户需求、媒介环境、艺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下,网络微视听产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且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网络微视听样态的创作与传播中,仍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创作者以及平台应能够以内容为王,不断提升其精品化品质,以彰显其标识性存在的意义;第二,作品应该拥有艺术品质和媒介产品的独立性,创作者、制作方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地被资本和流量绑架;第三,网络微视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主流正向价值观的建构中,而不是

32、给社会带来伦理挑战和价值混乱;第四,网络微视听应当以其媒介的新形态和艺术的新表达,成为留存于媒介发展史和艺术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五,网络微视听的不断发展,其意义还不仅在于对国内网络用户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更可能会具有相当的国际传播意义,是能够使国际受众与我们共情的生活化传播形态,契合国际受众的网络微视听作品必将成为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期待网络微视听的发展能够趋利避害,不仅释放娱乐休闲功能,也能释放审美文化功能及社会教育功能,走上一条有内容、有活力、有质感、有创新的发展之路。20 本文系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

33、项目编号:QNYC2023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注释:1 人 民 网.人 民 网 评:推 动 网 络 视 听 实 现 高 质 量 发 展 EB/OL.20232023.6.2.http:/ 侯光明.论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路径 J.当代电影,2013,No.212(11):102-105.3 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3):103-108.4 侯光明.论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路径 J.当代电影,2013,No.212(11):102-105.5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

34、心.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21-09-15)2023-05-15https:/ 刘俊.融合简约欲望:短视频的三大美学特征 J.中国微电影2017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204211.7 匡文波,杨梦圆.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新闻”抖音号短视频传播为例 J.新闻论坛,2019,No.204(06):23-25.8 抖音.2022 抖音热点数据报告EB/OL.20222023.06.05.https:/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 EB/OL.

35、20222023.06.02.http:/ 招惹 分账800万破纪录,平台片方 换乘恋爱EB/OL.20222023.06.02.http:/ 刘俊,江玮.微短剧:爆点叙事、竖屏美学与多元主体基于快手的示例 J.国际品牌观察,2022(30):72-74.12 朱梦迪,赵正阳.微综艺:概念迷思、文化特征及未来走向 J.当代电视,2021,No.403(11):63-66.13 倪梦婷.这 18 分钟快手看哭了 3000 万人,微纪录片有何魔力?EB/OL.20202023.06.02.https:/ 0 2 3 0 6 传媒聚焦11 传媒聚焦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视听样态,现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

36、金时期。在 2022 年国产剧市场供给数量总体收缩的情况下,微短剧的上线数量却显著提升。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 年重点网络微短剧的上线量从 2021 年的 58 部上升到 172 部,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态势。1如果说“每一种影像都体现了一种观看方式”2,那么微短剧在近年来多元媒介竞合过程中的流行与胜出,既与其自身的美学特征有密切关系,也折射出当下受众观看习惯的变化。本文将微短剧视为加速社会下的产物,并结合媒介竞合的背景对其概念与作品范围进行框定,进而在阐释其加速美学的速度逻辑基础上,揭示其兴盛背后的文化隐忧。关键词 微短

37、剧加速社会高速叙事异化内容提要在加速社会背景下生成的微短剧契合了人们观看习惯的变化,通过高速叙事、信息直给与流观审美,满足了人们对于加倍爽感体验的渴望。但同时,微短剧的盛行也暴露出速度与效率至上标准下审美距离的消蚀及人的异化等文化隐忧。当人们长时间沉迷于虚假满足制造的躲避式爽感,便难以跳出空间异化所编织的结界和时间异化带来的“体验短-记忆短”的记忆消退症,最终在不自觉中走向一种新的异化。石小溪 范可欣以快制胜、即刻满足:加速社会下的微短剧研究石小溪范可欣14 刘俊,张瑜,崔晓.中视频:概念、基点与媒介规律 J.中国电视,2022(06):68-74.15 中国新闻网.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

38、发布中视频 2021 发展趋势报告EB/OL.20222023.6.2.https:/ 郭诗瑀,房瑗,褚孝鹏等.技术赋能与转型发展:2020 年视听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No.206(02):20-26.17 广电视界.微短剧成为又一个新赛道,“微”而不弱、“短”而不浅成为新风向 EB/OL.20232023.06.02.https:/ 中国经济网.我国短视频用户超 10 亿 人均单日刷短视频超过 2.5 个小 时 EB/OL.20232023.06.02.https:/ 刘俊.瞬时的爆点:短视频的戏剧性表达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J.学习与探索,2020,No.296(03):130-136.20 刘俊,张瑜,崔晓.中视频:概念、基点与媒介规律 J.中国电视,2022(06):68-74.刘俊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沐洋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李丹阳 微信扫一扫阅读与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