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戏曲的歌舞演故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36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戏曲的歌舞演故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戏曲的歌舞演故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戏曲的舞美布景,破天荒地这样摆设:一边是一座白色的三角钢琴,一位少年钢琴家在陶醉地演奏;另一边放着一把竹椅,一位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艺术家吹奏着芦笙;中间一个一道道竹编式的线条勾勒出一条条绵延大道,连接两边,开启越剧山海情深。而钢琴和芦笙的组合则代表着一个是钢琴的演奏,来自摩登澎湃的上海都市;一个是芦笙的声音,悠扬来自苗寨。这两个空间的互动、对话、交流、融合就是山海情深,其崭新的舞台形象背后,连带出越剧 山海情深 的故事具有强大的人性张力,无不深深吸引着观众。越剧 山海情深 的创作成功,除了剧目本身的艺术性之外,演出监督在舞台艺术管理中的能力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演出监督可以积极应用新技术来改

2、进舞台管理。例如,利用舞台管台,演出监督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演出进展、资源调配和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演出监督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演出过程中的各项指导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实现演出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管理。通过使用实时数据和信息共享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对演出数据的深入挖掘,演出监督可以发现潜在问题、识别优化空间,并基于数据结果做出智能化决策。这有助于提升舞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演出监督应有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相关培训、研讨会和行业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舞台管理理念、技术和趋势。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演出监督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将学到

3、的新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舞台管理中。例如,学习舞台布置和道具管理的最佳实践,掌握先进的灯光和音响技术,了解舞美设计的最新趋势,学习人员管理和团队领导的有效方法等。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演出监督能够更好地应对舞台管理中的挑战,并推动舞台管理的能力创新。在舞台艺术管理的能力创新中,演出监督还应积极关注观众需求的变化和演出趋势的发展。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喜好和期望,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可以帮助演出监督在舞台管理中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推陈出新。例如,结合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探索在线演出和互动体验的新形式;关注跨界融合和多元文化的潮流,创新舞台呈现和艺术创作的方式。在现代舞台艺术演出中,演出监督是整场演

4、出高质量呈现的有效保障,必须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舞台艺术演出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明确工作内容与责任、按工作需求合理完善创新管理机制、提供全过程的工作思路至关重要。现今科学技术与文化的高速发展,就要求演出监督不断汲取新的技术与知识,为演出保驾护航,给观众带去更好的艺术体验,不断为现代舞台艺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作者单位:上海越剧院)以歌舞演故事,是前人对中国戏曲的明确定义,也是人们对中国戏曲长期形成的共识。在中国戏曲的实践中,通过歌舞性与戏剧性的结合表现神话故事、社会生活、英雄传奇,完全符合“以歌舞演故事”的美学本性。白蛇传 中的水漫金山,虾兵蟹将的总动员,忠奸邪恶的大比拼,天上人间的

5、搏斗,让一个神话拥有震撼心灵的场面,也拥有地动山摇的力量。在这个神话故事,爱情的力量宛若梦幻,一个不太接地气的神仙故事,因此触到心灵的柔软部分。情探 原本是一个男人荣华富贵后抛弃糟糠之妻、妻子死后复仇的故事。然而,田汉富有想象力的剧本,一旦被演员激情地载歌载舞的表演在舞台上尽情发挥,那种情感的激荡让人内心波涛汹涌。程砚秋曾说过:“演任何剧都要含有要求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意义。”恰如 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伟大作品。作者如果仅仅写出窦娥在蒙冤丧命之际,感叹命运之悲惨,也就会缺少足够的戏剧性的情节张力。关汉卿让窦娥发出:“大旱三年,血飞白绫,六月飞雪的刑前三愿,真的是感天动地。”的呐喊当最后的三愿在呐喊

6、中狂舞,对黑暗的控诉,便具有抗争者的行动力而且是非凡的行动力,足以造成山崩地裂的行动力。悲剧主题,也强化了一个弱女子赴汤蹈火、不可摧毁的意志力。当然,歌舞在故事中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这种作用往往不是小家子气的润滑点缀,而多半是画龙点睛式的,烘托高潮的辉煌和绚烂。通过歌舞塑造人物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色。但是服务于人物的歌舞绝不是大路货的东西,它必须是独特的人物的灵魂舞蹈,是由独特的性格产生的独特的行动。不妨看看那些优秀戏曲作品中歌舞是如何让人物神采飞扬,变成彩绘和雕塑的。脍炙人口的京剧 拾玉镯 几乎完全由真实、生动的细节编织成情节的花环,这花环上的花朵在歌舞中可谓花枝招展、摇曳多姿。它展现了少女

7、孙玉姣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初遇异性的欣喜、娇羞、心灵悸动。她开门、关门、放鸡、数鸡、穿针纳鞋、拾镯、藏镯等一连串的细节,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孙玉姣的性格特点及感情特征。江苏省京剧院的京剧 骆驼祥子,看文本并没有特别的引人之处。但最后产生的舞台效果却让人们兴奋不已。从京城到乡下县城,从专家到百姓人家,可谓赞不绝口。这样的轰动效应与黄孝慈、陈霖苍二位表演艺术家精彩的舞台呈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这浅谈戏曲的歌舞演故事 刘觅滢剧影月报梨园茶座59个戏可以说是无中生有地创造了拉黄包车的身段,而且是那么富有形式美和表现力,完全刷新了中国戏曲的舞台语言。就个人条件,陈霖苍演祥子已不是最佳年龄、最佳身

8、材,但是他把握住了人物的灵魂、体态行为,在舞台夸张和生活真实之间,找到了最接近黄包车夫生命状态的歌舞化舞台语言,从而使骆驼祥子的形象与电影、话剧迥然不同自成一格,同时以京剧艺术的鲜明特色,活泛了小说的人物风貌。古装戏里有一些剧本也许并不是最佳作品,但有一些人物却让人们印象深刻。这得力于表演艺术家们运用歌舞的语言,赋予人物的心灵以风采和神韵。如周信芳的 徐策跑城,那种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在他舞蹈化的动作中,在须髯的飘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戏创作中,包括颇多争议的样板戏,在英雄人物的表现中,对于如何以歌舞塑造人物灵魂,也还是有一些成功的探索。如杨子荣的 打虎上山 和解放军小分队的滑雪进军的

9、场面,舞蹈很壮美。无论是人物的服饰还是身段动作,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它们并非传统程式,是从现实生活中滑雪运动的姿态动作提炼而来,而从这种表现形式以及审美特点来看,它又与传统程式有着内在联系。在现代戏曲创作过程中,舞台时空得到了全新的开拓。有些作品对舞蹈演故事的戏曲特色进行了富有创意的开拓,如汉剧 弹吉它的姑娘,写一个殡葬女工的爱情遭遇,其中有一段戏,是几个男青年出于不同的心理打电话给姑娘的情节。演出中编创了一段打电话的舞蹈,让习以为常的生活动作变得轻灵优美,并由此展开了多层次的舞台空间、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歌舞演故事的误区,比如,在戏剧元素稀薄、矛盾冲突缺乏、

10、看点亮点较少的情况下,某些作品为了吸引观众,以歌舞穿插其中。譬如:用歌舞表现抗洪救灾,表现冲锋陷阵,表现欢天喜地。而这些歌舞既非情节发展的需要,也非人物塑造的必需手段,不是喧宾夺主,便是画蛇添足。这类歌舞往往会打乱整个演出节奏,破坏演出的整体效果。比如,有些老导演善于让满台演出都歌舞化。这一方面说明,导演因为当过演员,拿得出演员的活儿,可以示范讲解,让演员不至手足无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导演还是对本子缺少足够的信心,他需要用夸张的歌舞表演、繁杂的舞台场面,让自己内心的不安得到掩饰和消解。他在舞台上设计的动作,相当一部分就是为歌舞而歌舞、以套路做戏路,整个演出表面上行云流水,实际上只能浮光掠影地走

11、过场。比如,有时为了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需要把歌舞场面做得壮观宏大。但是戏曲演出中这类场面是否是越大越好?目前的市场运作水平,已经出现多至六七十人的舞蹈场面。首先,这是需要花钱去经营打造的;其次,就算在资金投入和人员组织方面没有问题,也容易破坏本身的剧场整体。宏大壮观的舞台场面固然是资源共享的优化结果,但土豪金式的摆阔却是冗杂多余的破坏因素不可缺少的豪华歌舞确实可以支持,但鸡肋式的歌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或者有些歌舞成为大年三十晚上的兔子,“有它不多,无它不少。”传统戏曲的创作观念,往往强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规制内容,其实形式有时是可以变为内容的。在新戏 徐虎的故事 中,三个报修箱拟

12、人化,以三个年轻女孩来表演,贯穿全剧,她们与主人公徐虎对话、碰撞、积极互动,是载歌载舞的生动与有滋有味的思考有机结合,有意味的形式成为内容的转化和变异。从剧情设计开始,有表演发挥空间的歌舞表演,适合为表导演提供二度创作的情节和场面。在现代扬剧 皮九辣子 中,有一场墙里墙外戏,皮九和顾二嫂互相试探心意,从顾二嫂干活常用的小凳、竹竿,到皮九遗落的纽扣,环境、心境、道具都为歌舞演故事提供了足够的条件,歌舞也联络起诸多要素,形成精彩的戏剧场面。探索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时代结合,让歌舞更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锡剧 孔繁森 是歌颂英雄人物的一个现代戏,主要事迹当然不可能脱离新闻报道,但能否通过想象力让人物的

13、灵魂如飞天一般,手持彩练当空舞?而这种想象的舞台体现,不是说教的、空泛的,应该是饱满的、朴实的。剧中有一个情节,孔繁森深入群众走访藏民,夜宿雪山时发生了严重的高原缺氧现象。他身心疲惫,感觉天昏地转,人几乎不行了,便写下遗嘱,准备直面死神。就在这个昏昏沉沉的时候,他产生了幻觉:年近百岁的老母亲来看他了。老母亲是自己推着轮椅来的,母亲走下轮椅,听儿子叙述,给儿子打气鼓劲。儿子说,妈,我不行了,我就要倒在这高山上了。母亲说,起来,儿子,那么多藏民同胞盼着你呐。最后是母亲把拐杖递给孔繁森,让他扶着坐到轮椅上。于是在风雪高原上,出现了这样激动人心的一幕:百岁老母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前进在茫茫雪原的长路上,一段心曲伴舞,让人心生感动。国外的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在歌舞演故事的命题上,应该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从当年的 猫 悲惨世界 到如今的 人鬼情未了,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现代舞、音乐说唱、街舞等在音乐剧中的广泛应用,同样会启迪多维的创作方式,让更多的当代歌舞与传统戏曲融汇渗透,解构和重建。更多地了解当代文学艺术在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诸多方面的最新成果,尤其是跨界的创意,新鲜的手段,乃至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够让民族的创作风采更迷人,创作眼界更高远,创作情怀更深厚。梨园茶座剧影月报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