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摄像技术简易.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49384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像技术简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摄像技术简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像技术》 第一章 摄像工作与摄像机 第一节 电视摄像工作 一、什么是电视摄像: 在新闻事件现场或电视节目的演播现场,有目的、有选择性地拍摄反映事态与人物活动的画面,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 电视摄像——电视取材 电视摄象机——电视工作者手中的笔 二、 电视制作种类: 根据不同的电视节目,电视摄像应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因此,有必要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进行分类。 1、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NG:eletronic news gathering)----便携式——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摄影机和大型电子管摄象机——单机后期制作——电视新闻 2、电子演播室:(ESP:ele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多机拍摄——事前策划、制作精良——演播室——春晚 3、电子现场制作:(EFP:eletronic field production)——移动演播室——小型卫星——价格——盲目攀比(文艺晚会) 数字技术的发展,制作方式没有改变,只不过技术的进步,带来图象质量的提升。 三、 电视摄像的种类: 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拍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视节目分为纪实性和艺术类两大类。 1、 纪实类摄像:新闻、纪录片、纪实性专题片 2、 艺术类摄像: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MTV 四、 电视艺术的生产过程: 1、 制作筹备阶段: 2、 前期拍摄阶段: 3、 后期制作阶段: 第二节 摄像机的主要部件和操作旋纽 一、主要部件: 镜头一般由镜头、机体和寻像器组成。镜头用于取景,并形成光学图象;机体用于形成光电转换;显示示图象以及摄象机的工作状态。 1、镜头及相应光学系统: 1)镜头: 2)色温滤色片: 2、机身与光电转换系统: 3、寻像器: 二、电视摄像机的操作按钮: 白平衡按钮: 光圈:M、A; 快门: 变焦距开关: 第三节 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一、固定执机方式: 1. 种类:三角架、减震器、活动吊臂、轨道车; 2. 优点:画面稳定、清晰;减轻摄像师负担、可以长时间拍摄; 3. 三角架拍摄要求: 1) 调节三角架云台于适当的高度、保持气泡居中; 2) 根据拍摄镜头的不同,相应调节三角架上的对应旋钮; 3) 尽量使身体和三角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二、肩扛执机方式: 1、肩扛执机的优点: 具有正常人的视点; 运动节奏的“人化”效果 镜头调节的灵活性; 2、肩扛执机的拍摄要求: 用肩承担摄像机的全部重量,不要用手承担重量; 保持肩、手、脸和眼四点和摄像机的亲密接触; 尽量寻找身外的支撑; 拍摄时保持身体放松,并注意呼吸的影响;(短屏、长深) 拍摄移动镜头时,运用错步移动,保持重心的稳定; 拍摄摇镜头时,需要将落幅设置在身体的正常状态; 在复杂条件下拍摄移动镜头,需要摄像助理引导; 三、徒手执机方式: 1、徒手执机方式的种类: 怀抱式、手提式、半蹲式(单跪式) 2、徒手执机拍摄注意事项: 保持身体的放松状态,提高拍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多方寻找支撑点,提高拍摄的稳定性; 避免各种身体紧张、不稳定的拍摄状态; 注意呼吸对拍摄的影响; 在交通工具上拍摄,注意不要与交通工具上的物体接触; 第四节 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一、操作要领: 1、 平:水平线与画框边缘平行 2、 稳: 稳当、不随意晃动;三脚架、广角镜头 3、 准:跟得准、起落幅准;多练、现场演练 4、 匀:运动镜头的速度与节奏;根本在于与节目的内容和情绪相适 应 5、 清:焦点 二、电视摄象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1. 打开电源: 2. 调节目镜的焦距: 3. 设定音频系统: 4. 设定滤色镜:(1、2、3、4;3200K、4800K、5600K、5600K+1/4ND) 5. 调节白平衡: 6. 选择光圈工作方式: 7. 选择变焦方式: 8. 调节变焦环: 9. 开始拍摄:(一分钟彩条) 思考题: 简述电视摄像种类及其各自特色? 根据你的体会,谈谈摄象机操作的要领? 电视画面与构图 电视画面与景别 一、电视画面: 1、什么是电视画面:在电视拍摄过程中,摄象机从开机到关机的一段连续不间断的声像素材。即影视视觉流程中的瞬间静止影像。电视节目在播放处于暂停时的屏幕状态,实际上是一帧静止的图象。一秒=25帧 画帧与镜头——广义和狭义 电视画面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电视创作的材料。 2、电视画面的特性: 平面艺术: 框架制约: 运动: 丰富的表现潜能: 二、电视画面的景别: 什么是景别?景别是被摄主体在电视屏幕上成像面积的大小。 按拍摄距离分:画面景物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 特写五个基本景别。 1. 远景: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 气势、忽略细节 2.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3. 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 4.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5. 特写:  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 具体运用:开头先使用远景介绍活动地点;接着用中景来介绍人们如何来进行这项活动;然后用近距离特写来显示细节部分。 最好的裁身点;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面一点。防止半调子景别 电视画面的视觉元素 一、位置的意义: 指被摄体的在画框的位置。有上中下、左中右之分,不同的位置传达的意义和情绪是不一样的。 中央位置: 趣味线或趣味点位置: 边缘位置: 上下位置: 二、面积的作用: 1. 决定面积的因素: 1) 物体自身的大小: 2) 拍摄距离的远近: 3) 镜头焦距的长短: 2. 面积在造型上的作用: 1) 突出主体: 2) 表现物体的力量感: 三、线条和形状的感情: 是指被摄物体的轮廓、多个物体的排列队形或者不同色调的分界线。这里所研究的线条不是画面的某一个线条,而是指整个画面的线条基调。 水平线结构、垂直线结构、斜线结构、曲线结构、三角形结构、集心式结构六种基本结构 ①水平线结构:适宜表现具有安谧、恬静感,以及平坦开阔的对象,能使人产生一种静态心理 ②垂直线结构:可以表现刚直、沉着、坚定的 性格和渲染庄重、肃穆、悲壮的气氛。适宜强调建筑物或树木等的高耸、挺拔,人物的庄严、伟大 ③斜线结构:能表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易于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其他带有惊险性的场面 ④曲线结构:最富有魅力的结构形式,具有活泼、流动的特性,使画面具有动感摄影中常用的是S形结构 ⑤三角形结构:正三角形结构有一种内在的稳定、坚固性,能给人沉稳、庄重和静默的感受。倒三角形结构适宜渲染画面的紧张、匆忙、危险的气氛 ⑥集心式结构: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自然地向中心聚集,以鲜明地突出主体形象 四、色调的表现力: 包括颜色和影调,影调是指颜色的明亮对比。同样不同色调的画面表达不同的情绪。 1、常用色彩的感情特征: 1) 红色: 活跃、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红高粱的红色) 表现色情和性;(妓院的颜色、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 热烈和温暖的象征;(老井中孙旺泉的衣着) 革命的象征; 2) 黄色: 表现欢乐、明快和轻松的情绪;象征幸福和温馨;表现高贵和尊严; 3) 绿色: 稳定和宁静;生机与活力;象征和平; 4) 兰色: 表现寒冷;表现性格或态度的冷漠; 5) 黑色: 表现恐怖;表现悲哀与绝望;表现封闭与冷酷; 6) 白色: 表现纯洁;表现神圣;表现平静;表现和平;表示苍白、冷淡和病态; 2、运用色彩表达感情的手段: 1) 色彩基调:所谓色彩基调,就是根据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种或相邻几种色彩作为画面上的主导色彩,以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 形成色彩基调的因素:色块面积;出现的时间长度 2) 重点色:所谓重点色,是指在整部作品中出现频率很少,在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上所占的面积较小的那种用以表现主要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特定情绪的色彩。 先决条件:与背景色对比鲜明、视觉特征突出; 处理手段:主要人物的俯视、特殊的道具 3) 色调转换:不同的时空需要不同的时空、中间需要过渡;中间色过渡、皮肤色过渡; 3、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明度的对比、纯度的对比和色相的对比 4、色彩的和谐 1)界定:主要是指色彩在对比的关系中能给人造成既鲜明又协调的感受 2)取得和谐的三种方法: 电视摄像构图的表现因素 一、主要拍摄对象: 1、界定:主要人物。 2、例子: 3、主要拍摄对象的处理: 1) 出现比例优势: 2) 位置优势: 3) 处理好与次要对象与环境的关系: 二、次要拍摄对象: 1、界定:影视作品的配角与陪体。相对主要人物而言的。 2、例子: 3、次要拍摄对象的处理: 弱化出现比例: 位置、色彩和光线不能喧宾夺主: 三、景次: (一)环境背景: 1、 大环境:社会环境; 2、 小环境:生活、工作和自然环境; (二)前景: (三)后景: (四)背景 画面构图的规则与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均衡: 构图的对称: 像势的和谐: 2、重点: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3、简洁: 运用场面调度、画面构图技巧排除杂散对象(背景)的干扰 4、统一: 色调、影调、运动、构图风格的统一和谐 二、基本要求: 主角的位置: 景别的准确: 面孔的方向: 景深与色彩: 摄像机的视点与镜头的影像效果 第一节 摄像机的视点与位置 一、距离的变化: 按拍摄距离分:画面景物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 特写五个基本景别。 远景: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 气势、忽略细节。(内容、时间长度、清晰长度、节奏长度)---------说明性镜头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说明性镜头 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描述性镜头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描绘、刻画性镜头 特写:  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描绘、刻画性镜头 如何实现上述景别的变化,改变距离、机位变化;变焦距推拉。表现同一主体的镜头组接,景别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有一定的间隔。 二、方位的变化: 按拍摄方向分:1)正面构图、2)侧面构图、3)背面构图 1、正面构图的特点:正面构图产生庄重美和对称美,有时显得呆板 2、侧面构图的特点:侧面构图使画面活泼,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3、背面构图的特点:背面构图,通过背景环境的交待,用比较含蓄的手法表达一种更为复杂的内涵,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 应用:在影视摄像中,常用正面构图表现主要人物或对象,用侧面构图表现次要人物或拍摄对象;背面构图是为了形成某种悬念,吸引人们继续收看。 三、高度的变化: 按拍摄角度分:1)平视构图、2)仰视构图、3)俯视构图 1、平摄的特点:平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的视觉习惯相近 2、仰摄的特点:仰摄产生雄伟高大的效果 3、俯摄的特点:俯摄是拍摄大场面的层次、纵深透视效果明显,给人以辽阔广远的感觉 妙点子:(同一场景、同一主体的拍摄、以变动两个以上因素为易) 第二节 摄像机的叙述角度 一、叙述性角度: 概念:是指与日常生活中人的视觉习惯相适应的角度,它常常以人的生活中常有的地位和情境来选择角度,多以视平线的高度、正常的视野进行拍摄,也称客观视点。 特点: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让观众如在现场参入事件的进程一般。 适用范围:新闻片、纪录片(保持新闻事实的真实感和原生态)以及影视片中的客观性介绍段落 二、主观角度:主观视点: 1、概念:是指以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视点或视觉印象为依据选择的拍摄角度,也称主观视点。 2、特点:画面感受奇特,容易让观众进入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适用范围和一般方法:模拟人物的视点、常常在该镜头的前后用客观视点的镜头加以说明。 摄像机的状态与镜头类型 一、静止镜头: 1、界定:摄像机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拍摄的镜头。(框架的静态性)与画面内景物的运动与否无关。 2、特点:1)框架的静态性;2)绘画和装饰作用;3)叙事效率高; 固定视点、早期舞台剧的常用拍摄方式,模拟旁观者的视点状态; 3、在影视中的作用:善于表现静态物体、客观介绍镜头、插入性镜头;可以加强影视叙述的节奏和效率;(人眼的转场与中间过程的省略) 4、拍摄注意事项:稳定、准确、画面的表现力、美感、连续固定镜头的流畅感; 五、 运动镜头: 1、运动和运动镜头的概念: 1) 运动: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不仅指演员在表演中的形体运动和他们所塑造的人物的心理运动,而且指摄影(像)机的物理运动和在组接镜头的蒙太奇剪辑中的叙述运动。 2) 运动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镜头焦距或镜头光轴所拍摄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 2、运动镜头的意义与作用: 1) 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 2) 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便于观众准确把握拍摄对象的运动形态; 3) 拓展了镜头的表现空间,赋予画面以强烈的动态感受; 4) 影响叙述的速度和节奏,使画面获得相应的感情色彩; 3、运动镜头的种类和作用: 运动镜头依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推、拉、摇、移、升、降等六种基本类型。 第四章 摄像机的运动与运动表现 摄像机的运动 运动镜头依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甩、升、降等八种基本类型。 一、推摄 推摄是一种摄像机沿着光轴方向,向被摄主体推进、或者是将变焦镜头的焦距向更长的焦距变化的一种拍摄方法。其表现为:画面的框架不间断地由远而近的接近被摄主体。 1、推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1)推镜头突出主体人物,表现重点形象; 2)推镜头可以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 3)推镜头可以介绍并强调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和作用; 4)推镜头所拍摄的画面景别的变化是从大到小连续的; 5)推镜头的运动速度快慢,可以影响到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在的情绪力量; 6)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2、、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1)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其重点是落幅; 2)推镜头在推进过程中,主体应始终保持在画面的兴趣中心; 3)推镜头的运动速度要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相一致; 4)在推镜头中始终要注意焦点的变化; 5)要注意机位变化的推与变焦镜头的推的异同点。 二、拉摄 是摄像机沿着光轴相反的方向远离被摄主体、或是变焦镜头向更短的焦距变化的一种拍摄方法。其表现为:画面的画框由近而远不间断地远离被摄主体。 1、拉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1)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与主体所处的环境关系; 2)拉镜头画面从小到大,不断扩展,使画面构图从简到繁,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变化; 3)拉镜头介绍并强调局部与整体、主体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4)拉镜头景别的变化是从小到大连续的; 5)拉镜头的景别由小到大的变化,有利于情感的表现,也给人以依依不舍的感觉; 6)拉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7)拉镜头可以将起幅镜头与落幅镜头里面的人物进行对比; 8)拉镜头可作为电视转场镜头; 9)拉镜头可作为结束镜头或结论镜头。 2、拉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1)拉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其重点是落幅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2)拉镜头在拉出,主体应始终保持在画面的兴趣中心; 3)拉镜头的运动速度要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相一致; 4)在拉镜头中,始终要注意焦点的变化; 5)要注意机位变化的拉与变焦镜头的拉的不同点。 三、摇摄 摄像机的机位不变,但摄像机的光轴方向变化的一种拍摄方法。它可借助于三角架上的云台转动进行摇摄,也可以利用人体的转动进行摇摄。摇摄的方式所拍下来的镜头称为摇镜头。 1、摇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1)摇镜头有利于突破画框的限制,扩大视野; 2)摇镜头画面景别可以得到控制,从小的景别里包容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超比例的物体的描述性拍摄,可以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变化; 3)摇镜头可以用来介绍并强调同一环境中的人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主体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4)摇镜头可以形成对比、比喻、暗示、因果关系,并可以制造某种悬念和积累效果; 5)摇镜头的速度快慢可以形成一定的节奏; 6)摇镜头可形成主观性镜头; 7)摇镜头可作为电视转场镜头。 2、摇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1)摇镜头应有其明确的目的性; 2)摇镜头的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相对应。 四、移摄 移摄是一种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光轴方向不变、镜头的焦距不变,并随着活动物体的运动而运动的一种拍摄方法。用移摄方法所拍摄的镜头称为移镜头。其表现为:画面的内容不间断地进行连续的变化。 1、移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移镜头可用于拍摄特殊比例的物体,并展示其风采; 移镜头可用于拍摄复杂的环境,展示多层次的画面,并制造悬念; 移镜头可以产生一种积累的效果; 移镜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记实性强; 移镜头的运动速度快慢,可以影响到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在的情绪力量; 2、移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移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起幅要稳,落幅要准; 利用广角进行拍摄,以求得稳定的镜头的获得最佳的效果。 五、跟摄 跟摄是一种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并跟随着被摄主体的运动而运动的一种拍摄方法。用跟摄方法所拍摄的镜头称为跟镜头。其表现为:画面的内容不间断地进行连续的变化的同时主体形象不变。 1、跟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跟镜头既可以突出主体、交待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又能交待被主体的运动速度、方向和姿态; 跟镜头的主体不变,但环境不断地变化,从而可以跟出新的环境,给人新的感受; 跟镜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纪实性强; 跟镜头可以跟出悬念;制造气氛。 2、跟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跟镜头应跟紧、跟准主体; 跟随主体拍摄时,速度应与主体保持一致; 镜头要稳。 六、升降拍摄 升降拍摄是一种摄像机架在升降装置上,跟随升降装置一起运动的一种拍摄方法。用升降拍摄方法所拍摄的镜头称为升降镜头。其表现为:画面框架的内容不间断地进行连续的变化,而主体可以不变。 1、升降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1)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向超常比例的主体; 2)升降镜头的主体不变时,可以表现点与面的关系; 3)升降镜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记实性强; 4)升降镜头可以升降出悬念;制造气氛。 2、升降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升降镜头的运用应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升降镜头主体不变时,应注意主体始终处于画面兴趣中心; 镜头的升降要稳; 升降镜头的运用要有明确的目的。 六、综合运动拍摄 综合运动拍摄是在一个镜头中采用了一个以上的运动方式进行的拍摄。 1、综合运动镜头的特征 1、综合运动镜头能够产生更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 2、综合运动镜头的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所拍摄到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可以给观众多视点的欣赏影视造型艺术; 3、综合运动镜头中主体时有变化;从而画面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2、综合运动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综合运动镜头既可以突出主体、交待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又能记录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综合运动镜头可以克服因环境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画面的表现更具变化; 综合运动镜头主观色彩浓厚,记实性强; 综合运动镜头可使电视画面造型更美、更具表现力; 综合运动镜头的全理使用,可以形成丰富的节奏和韵律。 3、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运动镜头的运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综合运动镜头的运动形式的变化要流畅,速度要协调;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注意跟焦;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工作要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指挥;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注意画面的造型和结构。 主体运动的方向性 一、主体的运动方向: 1.方向是单一的、不发生变化: 2.方向是单一的、发生变化: 3.方向是相对的: 二、现实的运动方向与影视中的运动方向区别: 1.参考物:自然景物、画框; 2.方向的性质:现实的运动是客观的、影视运动方向是主观的; 3.方向的变化:现实的运动方向是唯一的、影视运动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三、运动方向的重要性: 1.保证运动的连贯与一致; 2.保证观众的正确理解; 3.形成必要的情节和氛围; 轴线与三角形原理 一、轴线原则: 1、 轴线的界定: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他 和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一条假想中的直线。 2、轴线的种类: 1) 视线方向的轴线: 2) 运动方向的轴线: 3) 人物关系的轴线:主要指人物头部的连线; 3、轴线原则:是指影片拍摄和组接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和组接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之内设置拍摄角度或选择连接镜头。 4、拍摄的处理:调度在轴线的一侧: 5、跳轴的处理技巧: 利用对象的运动改变轴线; 利用摄像(影)机的运动越过轴线; 只越过场面调度中两条轴线中的一条; 全景、中性或两极镜头的过渡; 二、三角形原理: (一)三角形原理:在同一个场景的拍摄中,为了保持运动、视线和人物关系的一致,将全景镜头和两个分切镜头分别置于与拍摄轴线平行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这一原理称为三角形原理。 对于一条关系轴线来说,可以有两个机位三角形。 (二)机位三角形的安排种类 1、外反拍三角形: 反拍机位设置在两个拍摄对象的外侧!外反拍三角形中底边上两个机位所拍得的镜头称为外反拍镜头。有时又称为过肩镜头。 外反拍镜头的特点是: a.镜头中的两个人物互为前后景,使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效果; b.靠近镜头的在画面上表现为背面,距镜头较远的表现为正面。 2、内反拍三角形: 反拍机位设置在两个拍摄对象的内侧!内反拍三角形中底边的两个机位所拍得的镜头称为内反拍镜头。 内反拍镜头的特点是:在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出现,而无陪衬体出现,并且主体处在画面突出的位置上,常以近景别的形式来进行拍摄。 3、主观拍摄三角形: 4、平行拍摄三角形: (三)运用三角形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角形; 注意底边与关系轴线保持大致平行; 根据表现的要求设置构图重点: 随着轴线的变化以及剧情的推进,三角形也要随之变化 镜头连续与镜头转换 第一节 主要镜头(连续镜头) 一、界定: 主要镜头:承担主要叙述功能的镜头,内含主要的时间、空间线索,是前期拍摄创作的重点。 地位:前期拍摄创作的重点,是整个作品成败的关键。 二、划分主要镜头的意义: 主要镜头与连续镜头:连续镜头是指拍摄同一主题、包含多种运动形式、并有较长持续时间的镜头。主要镜头基本上都是连续镜头。 情景涉及与作品观摩: 意义: 提高计划性; 提高拍摄效率; 三、拍摄主要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瞻前顾后,知道前后镜头的内容: 注意相连镜头的步调与节奏: 注意单个镜头内部内容的完整性: 镜头结束的方式: 让摄像机脱离行动: 让行动脱离摄象机: 对同一重要内容尝试多点拍摄: 多机拍摄的优点: 交替剪辑、观众观看多视点; 精彩片段集合、作品更具戏剧性; 特写镜头插入、强化导演意图; 第二节 插入镜头(强调镜头、转场镜头) 一、界定: 插入镜头:是指插在主要镜头中用于强调或转移观众注意的镜头,包括意义上的插入和转场镜头。 地位:前期拍摄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插入镜头与附属镜头:附属镜头是指不能单独承担完整的表意功能,只能与主要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显现其意义和作用的镜头。插入镜头一般都是附属镜头。 二、插入镜头的种类与作用: 情景设计与作品观摩: 种类: 插入镜头; 切出镜头; 反应镜头; 空镜头; 作用: 压缩时空; 弥补主要镜头的缺陷; 可以增强主要镜头的表现力; 三、拍摄主要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有备无患; 2. 注意与主要镜头的搭配与协调; 3. 注意形式的美感; 第三节 镜头的转换 镜头转换的原则与要求 1. 合理改变画面主体的大小,防止“不明确”切换或“惊吓”切换; 2. 合理改变画面主体的拍摄角度,防止跳轴; 一般来说,拍摄角度变化的越大越好; 3. 对画面主体发生改变的拍摄,要充分利用插入镜头的作用; 特写、远景、反应、空镜头 4. 了解特技的蒙太奇意义,防止镜头连接造成的意义错位;(如:淡入连接谈话的反应镜头) 第六章 摄像过程中的意识 第一节 场面调度意识 1、镜头调度: 2、轴线规律: 3、机位设置: 第二节 剪辑意识 一、 三镜头法: 1、 上一个镜头: 2、 正在拍摄的镜头: 3、 下一个即将拍摄的镜头: 二、出入镜 (一)出入镜的作用:(保证动作连贯) 1.剔除冗余过程、压缩叙述时间; 2.创造无限时空、连接不同场景; (二)出入镜的处理与时空关系: 1. 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拍摄处理: 例子:老友相会 原则:不出画、不入画 2. 不同时空内主体动作的拍摄处理: 例子:小孩看电影 原则:需出画或入画 3. 相异时空内主体动作的拍摄处理: 例子:回家报信 原则:首末镜头需出入画、中间不出入画 (三)拍摄出入画镜头的注意事项: 主体的位置不应变化太大; 主体的大小不应相差太大; 出入画镜头前后保持方向的一致; 出入画镜头要有合理搭配的相邻镜头; 无论镜头最后剪辑是否有完整的出入镜过程,拍摄过程中最好拍摄完整的出入镜过程,这样剪辑才有处理空间。 第三节 声音拾取意识 一、拍摄现场同期声应该注意的问题: 声音要清晰: 具有现场感: 画面拍摄服从声音录制的需要: 画面拍摄需要考虑声音剪辑的要求: 二、实际录音工作的技巧: 寻找理想的录音地点: 靠近录音: 随时带上监听耳机 注意防风: 声音的连贯与平铺: 声音的死与活: 第四节 长镜头意识 一、认识长镜头: 什么是长镜头:是现代电视纪实的一种拍摄方法,它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 节目分析: 长镜头的作用: 长镜头记录的是现实生活的原生形态,平实质朴,让观众有一种生活的亲近和参入感, 长镜头保持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在这一过程中,人物的行为、动作、交流能形成一定的环镜氛围,能够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 长镜头在电视节目中常用来抒发情感,达到情感上的延伸和内容上的拓展; 拍摄长镜头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能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 长镜头需要更加精心的场面调度; 长镜头需要注意同期声的录制; 长镜头的拍摄需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完整; 总之,一个优秀的摄像师,要对长镜头的这些本质特征有所了解,在实际的拍摄中利用好长镜头,确立长镜头的意识,拍摄出优秀的纪实作品。 第七章 电视光线与影调处理 第一节 电视摄像光线处理 一、电视照明的作用: 技术曝光作用: 确定影片的视觉基调: 3、表现环境气氛: 4、进行画面构图: 5、形成节奏、推动剧情发展: 二、电视照明的特点: 1、小光比: 2、高效率: 3、纪实性强: 4、动态性强: 三、造型光的分类: 主光: 辅助光: 轮廓光: 背景光: 修饰光: 眼神光: 四、三点式布光: 三点式布光是指参与人物照明的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的处理。这三种光线分别承担着不同的造型任务,并相互制约、影响,共同实现照明的完整光线效果。三点式布光法是电视制作中对人物照明的基本方法。 主光:根据表现内容,确定主光位置;一般在水平顺侧和垂直顶顺位置,具体角度在30°——60°之间; 辅助光:(在主光的另一侧)根据具体造型要求和表现效果,确定辅光的位置和照度;一般靠近摄像机,具体角度在-30°—+30°之间;;光比一般为1:2——1:4,光圈相差1.5——2级。 轮廓光:一般与主光对侧设置;光线强度为主光的1—2倍;与摄像机的的夹角不能太大或太小; 基本的三点式布光方法: 1) 正常主光照明:(45°) 2) 宽光照明:(60°) 3) 窄光照明:(15°) 第二节 利用现有光源(外景光线处理) 一、室内自然光拍摄的处理方法: 1、全自然光拍摄: a) 最好顺光拍摄; b) 逆光避免门窗等高亮度物体; c) 使用手动光圈; d) 色温需精细调整; 2、人工补光拍摄: 条件:反差过大;照度过低; 注意事项:避免强反差;避免影调不均;统一色温; 统一色温的三种方法:高色温标准;低色温标准;色温优势法; 二、利用现有光源拍摄的处理要求: 拍出正确的白色: 体现正确的明暗对比: 三点照明的适应性运用: 第三节 光比和影调 一、光比: 1、概念:是指在布光时各种光源之间的亮度比或在一个物体上亮部与暗部间所受光的照度比。是进行造型的重要手段。 2、光比的效果和作用: 光比大、反差强烈;光比小、反差小反差平淡; 不同的光比适合不同的戏剧效果; 利用光比的变化来弥补人物缺陷; 3、光比控制: 根据造型和表现需要,确定光比; 控制在1:2,1:4之间; 二、影调: 1、概念:是指画面表现出来的明暗关系,是电视画面的基本元素,在画面构图和造型表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从画面明暗分布上定义: 高调(亮调): 中间调(灰色调): 低调(暗调): 3、从画面明暗对比上区分: 硬调:界定;情绪效果;布置要求 中间调: 软调; 第七章 电视摄影艺术创作 第一节 纪实性作品的摄像创作 一、新闻片的拍摄创作: (一)拍摄的计划与安排: 1.实现了解事件的过程和地点、不要粗枝大叶; 2.如果有必要,可以请对方改动、以配合拍摄; 3.预先想想声音的问题; 4.计划好什么时候拍摄一些空镜头; 5.多拍一些镜头来备用; 6.想到的要计划好,这样就能对付意外情况; (二)镜前采访: 1、单机采访: 单机采访避免侧面像; 让采访记者坐在摄像机的附近; 用中景作开始介绍镜头、近景做主要采访镜头、特写表示内在的感情不要过多使用大特写; 在提问时改换景别、在被采访者说话时不宜轻易使用推拉改变景别; 移动机位,在被采访者一侧拍摄反应镜头; 2、双机采访: 采用交叉拍摄方法; 对切的景别要相称; 3、走动谈话: 从一侧或前面拍摄、在画面上保留一定的运动空间; 用全景做空镜头、用于转接; 4、开车采访: 最好从前座拍摄; 从后坐拍空镜头和提问镜头; (三)实际拍摄方法: 等: 抢: 挑: 二、纪录片的拍摄创作: 1. 坚持纪实的原则; 2. 注意选题的调整; 3. 注意画面本身的叙述作用; 4. 尽量追求画面形式的美感; 5. 多拍一些备用镜头; 三、科教片的拍摄创作:(发现的一期节目) 注重各种专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摄影创作的前提; 严格遵循科学性是体现影片真实性的基础: 发挥特写镜头的特殊表现力; 充分运用运动镜头; 第二节 艺术性电视作品的摄像创作 一、电视剧的摄像创作: (一)摄制筹备阶段: A、研究文学剧本: 初读剧本,摄像师作为普通观众“跟着感觉走”: 精读剧本,加深体验、发现问题: 专业分析,加深理解: B、写摄像阐述,编制摄像预算: 摄像师在研究、分析剧本之后,不但把握剧本,且逐渐形成摄像处理初步设想,在和导演及其他创作部门反复交换意见之后,进一步完善,并最后确定摄像总体处理。 内容包括: 影片主题思想的把握; 对剧本和导演创作意图的认识与理解; 影片总体摄像造型处理;(即将如何运用光线、色彩、运动、构图来保证影片基调和作品风格的营造,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感情,创造环境气氛) 如何掌握全片节奏;(如何把握镜头间、场景间的转换,过渡和对比) 特殊摄影造型处理; 写出分场设计; C、参加导演分镜头: 镜头序号 景别 摄法 画 面 内 容 声 音 1 2 3 4 5 6 7 8 近 全 中 全 中 特 全 近 特 近 摇上 摇 跟 40秒 拉出 推 调焦点 10秒 推 调焦点 20秒 摇 从拉弗奥先生伤脚摇到脸 产房检查室 测试仪显示 产妇在测试 随摄影师进产室 拉弗奥紧张拍摄的脸,频繁更换照相机,头上出汗了。 从拉弗奥摇到医生,婴儿顺利产出,并推至婴儿的近景。 从孩子随母亲的手摇到产妇并推成脸的特定,调实焦点。 从孩子急摇到拉弗奥,接连闪现出一张张展示出生过程产妇痛苦状的照片(拉弗奥的作品)。 (随音乐转场) 世界摄像师拍摄的日本儿童的照片。 (播音)脚上有伤的法国摄像师来到产院,他是这家医院接待的第一位摄影家。第一位就是外国来的。 医院为孩子出生正在紧张忙碌。 时间到了。 (现场声) 喘气声、护士鼓励安慰声、动作忙碌声反复交织起来,婴儿从产出到啼哭。 (医生):“向您恭喜,是个男孩儿。”婴儿哭声。 (摄像师同期声):“生了1小时10分钟。” (静场) (播音)6月7日,这家医院有五个婴儿出生。 D、选外景、实景,确定棚内布景。 E、选演员。气质和表演功力,其次是外型 F、技术试验。包括镜头、机器、移动设备。 (二)实际摄制阶段: 1. 利用排练,充分准备: 2. 亲密合作,有效配合: 3. 周密计划,随机应变: 4. 不失时机,抢拍效果: 5. 精心拍摄,严格审看: 二、音乐电视的摄像创作: 根据音乐、歌词内容,选择拍摄的内容和形式; 摄影造型重在表现(相对纪实而言); 时空自由,重在情感逻辑; 虚实结合,注重节奏与氛围; 三、影视广告的摄像创作: 充分把握创意,设计独特造型:摄像应在把握创意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造型表现手段,即不模仿别人又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突出表现作为主体的产品的视觉形象。 有效利用光线,描绘立体形象:有效地运用作为摄影重要造型手段的光线,描绘主体的形状和立体形态,给人留下尽可能美的形象。 强化色彩效果,突出广告主体:色彩是影视广告中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突出主体的重要手段。 运用两种运动,突出强化主体。有效地利用对象运动或运动拍摄也能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第一章 简述电视摄像种类及其各自的特色? 根据你的体会,谈谈摄像机操作的要领? 了解不同执机方式的优缺点? 第二章 1、 什么是画面的景别?不同的景别的表现特点是什么? 2、 了解不同颜色的感情特征? 3、 什么是颜色基调和重点色?如何处理? 4、 试结合实例阐述画面构图的原则和要求? 第三章 1、 什么是叙述性角度?举例说明其特点和运用? 2、 什么是主观角度?结合实例说明其特点和表现方法? 3、 了解运动镜头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