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322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普惠金融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邱建海(中国人民银行黄南州中心支行青海同仁8 1139 9)摘要:普惠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有着密切关系。以青海省8 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研究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提出普惠金融进一步推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关键词:普惠金融;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7-8 4 1X-2023(6)-0 0 2 5-0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2、“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因此,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普惠金融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测度方法和论证方法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在测度普惠金融指数方面,范雅文(2 0 2 1)在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时加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指标,并通过对湖北省6 7 个县级市的测度与实证分析,得出普惠金融具有一定的减贫效应,但同时也存在地区差异。许化芳(2 0 2 1)将保险和证券领域的相关指标加入测度中,

3、研究得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普惠金融的不同作用下会增加收入。杜朝运等(2 0 2 1)将互联网金融情况加入普惠金融指数并进行测度,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存在着地区异质性。在论证方法方面,洪敏(2 0 18)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得出:安徽省普惠金融通过直接作用机制以及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黄燕辉(2 0 19)运用聚类分析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出普惠金融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而城镇化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并且在城镇化越高的地区,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作用越小。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还存在

4、非线性关系。刘飞等(2 0 19)的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在福建省内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虽然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表现为先缩小再拉大的“U”型关系。白伟东等(2 0 19)重点考察了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城乡收入的影响,得出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并通过经济发展的中介作用,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杨洋(2 0 2 1)通过实证研究后得出普惠金融对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在非线性模型中,农村居民收入表现为“U”型关系,城镇居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则表现为倒“U”型关系。结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构建普惠金

5、融发展水2023.6齐海金融25普惠金融平评价指标,运用青海省8 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进行研究分析,并将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出、人均GDP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进行实证检验。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 0 2 0)以及结合数据可得性,分别从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情况以及服务质量3个维度的8 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来综合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表1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维度指标每万人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每万平方公里的金融机构数量服务可得性每万平方公里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人

6、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服务使用情况服务质量(二)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测度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本文将采用金融包容性指数IFI进行测度,具体测算步骤如下:1.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客观合理的赋值,并消除差别量纲干扰,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贡献度越高。具体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X其中,o,和x;分别表示i第项指标的标准差和平均值,通过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到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然后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W=化,根据变异系数法得出权重W,计算得出K,:K,-Xmax-Xmin其中,W,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x为第i项指标的实际数值,Xmax为第i项指

7、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3.测算普惠金融false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出:W?+W2+.+W?(三)普惠金融发展测算结果及分析本文用于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以及人民银行相关金融数据。通过计算方法金融机构网点数/地区常住人口(万人)金融机构网点数/面积(每万平方公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地区常住每万人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人口(万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面积(每万平方公里)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地区常住人口(万人)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地区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常住人口(万人)单位GDP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地区各项存款/地区生产总值单位CDP金

8、融机构贷款余额地区各项贷款/地区生产总值W,(x;-Xmin)上述方法与计算结果,得出了青海省各市、州2 0 11 2 0 2 0年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如表2 所示。表2 2 0 11 2 0 2 0 年青海省8 个市、州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情况表平均地区2 0 112 0 12 2 0 132 0 14 2 0 15 2 0 16 2 0 17 2201820192020值西宁市0.110 4 0.2 5 8 6 0.38 340.52450.7231 0.8091 0.88830.8860.91290.90250.6399海东市0.0 8 8 60.1910.31480.43670.5460.6

9、2450.73780.7692 0.82620.9360.5471海西州0.10 130.26960.37230.67390.84050.79370.87570.70960.6270.5030.5767海南州0.132 40.24640.39810.47940.5580.61760.76110.84750.84080.90250.5784海北州0.0 4 380.1187.0.17870.36440.44370.5670.8360.84630.84950.86670.5115黄南州0.14 4 90.23530.29890.4320.51860.63270.75550.80950.82990.

10、90690.5564果洛州0.0 6 70.21020.11740.1530.4450.51120.63040.6440.82710.88940.4494玉树州0.0 5 330.05170.09050.09430.2030.27140.39380.6450.6890.73570.3228从测算结果可以发现,西宁市为青海省各市、州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最高的地区,平均测度值为0.6 39 9,由于省会城市西宁的金融资源较为集中,并拥有数量庞大的金融机构网点数及金融从业人员,金融发展规模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果洛州、玉树州普惠金融发展平均测度值均小于0.5,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

11、是上述地区受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金融资源较为分散,普惠金融发展受限。海西州普惠金融发展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趋势,这可能与经济下行背景下海西州作为青海省产业集聚地受到冲击有关。三、泰尔指数的测度2.指标归一化处理。通过线性阀值法使各项指标归一目前,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26齐海金融2023.6融普惠金泰尔指数以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其中泰尔指数能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同时也能反映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对高、低收入的变化也较为敏感,因此,本文选取该指数测度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EIL=2()*rYXa.a=1Y其中,假设a=1代表城镇区域,a=2代

12、表农村区域,t表示年份,Y(a.)代表市、州在t年的城镇或农村居民收入。Y,表示t年的城乡居民收入的总和,X(a)表示t年城镇或农村区域的常住人口数,X,表示t年的总常住人口数。通过测算,2 0 11-2 0 2 0 年青海省8 个市、州的泰尔指数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青海省各地区的泰尔指数总体上均呈稳步下降态势,且各市、州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年减小。从趋势图(图1)反映出各市、州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经济较为发达且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西宁市和海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其中海西州10 年减少0.0 2 7 3,下降幅度为38.4 5%。而青海南部地区的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城

13、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大,但下降速度也较快,其中果洛、玉树地区泰尔指数10年分别减少0.12 0 7、0.17 8 3,呈加速减小态势。表32 0 10-2 0 2 0 年青海省8 个市州泰尔指数情况表地区2 0 112 0 12 2 0 132 0 14 2 0 15 2 0 16 2 0 17 2 0 18 2 0 19西宁市0.10 4 6 0.0 9 36 0.0 8 4 1 0.0 7 7 5 0.0 7 7 80.05820.0549海东市0.15 7 4 0.15 18 0.139 2 0.1319 0.134 90.13520.13540.13060.12480.1189海北州0

14、.136 5 0.12 16 0.10 9 0.10 0 20.1030.1022 0.10130.09910.09450.0898黄南州0.2 337 0.2 18 7 0.2 0 5 0.19 39 0.19 8 10.19 5 60.19230.1840.17150.1641海南州0.14 4 7 0.135 9 0.12 8 4 0.12 2 30.12 5 2 0.12 4 60.12360.11980.11530.1091果洛州0.35 0.2 9 8 2 0.2 9 0 10.2 8 0 4 0.2 8 5 0.2 8 0 60.27570.25040.22060.2128玉树州

15、0.35 6 6 0.2 8 9 6 0.2 7 15 0.2 5 8 5 0.2 5 8 4 0.2 4 6 90.23580.2150.18770.1783海西州0.0 7 10.0 6 17 0.0 5 4 9 0.0 5 0 6 0.0 5 34 0.0 5 140.0494 0.0471 0.04580.0437四、实证分析(一)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本文选取2 0 11-2 0 2 0 年青海省8 个市、州的面板数据0.40.350.30.250.20.150.10.052011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一海西州X,图12 0 11-2 0 2 0 年青海省8 个市

16、、州泰尔指数变化趋势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模型一:NJMi,=o+,IFI,+,ISs,+,UR,+,CZ,+,PGDP,+8u模型二:CJMi,=o+,IFI,+,IS,+,UR,+,CZu,+,PGDP,+8i,模型三:TEL,=o+,IFIL,+,ISs,+,UR.,+,CZu,+,PGDP,+8ju其中,i表示青海省各市、州地区,表示随机变量系数,e,表示随机扰动项。1.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NJM、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TEL。2.解释变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IFI,该指标越大,表明该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好,人们可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

17、。3.其他控制变量。产业结构(IS),用第二产业和第20200.0730.06840.06322012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该比值越大,产业结构越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城镇化水平(UR),用地区城镇常住人口数与地区总常住人口数的比值来表示,该比值越高,表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会随之缩小;财政支出(CZ),用地区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地区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PGDP),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全体居民的收入。(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1.单位根检验

18、。本文利用stata16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避免出现伪回归。通过LLC检验和ADF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3.6青海金融27普惠金融检验两种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得到表4 所示结果。lnnjm、ln c jm、ln te l、ln ifi、ln is、ln u r、ln c z、I n-pgdp在LLC 和ADF两种检验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变量1nis仅在LLC检验下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因而认为变量lnis数据的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8 个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在两种校验方法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认为平稳。所以,上述8 个

19、变量均为一阶平稳序列。表4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检验方法变量IIc检验lnnjm-11.4691*lncjm-21.7550*Intel-4.2058*lnifi-15.0603*Inis-2.4622*lnur-27.9695*Incz-6.77241*Inpgdp-5.3396*Dlnnjm-5.4326*Dlncjm-5.71432*DIntel-4.6590*DInifi-7.2194*Dlnis-7.85769*Dlnur-5.9816*Dlncz-16.8410*DIlnpgdp-6.1686*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2.协整检验。经过LLC和ADF两

20、种单位根检验后,8个变量的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由于使用差分后的平稳序列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会忽略原序列中包含的部分有用信息,只能对短期的经济行为进行解释。因此需要协整检验来确定各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选择Pedroni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7 所示,模型一、二、三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青海省普惠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各控制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表5 模型一Pedroni检验结果统计量统计量值Modified Phillips-Perront3.7957*Phillips-Perront-16.3461*Augment

21、ed Dickey-Fullert-10.8693*注:*表示显著性水平1%表6 模型二Pedroni检验结果统计量统计量值Modified Phillips-Perron t3.7436*Phillips-Perron t-10.8524*Augmented Dickey-Fullert-7.1055*注:*表示显著性水平1%表7 模型三Pedroni检验结果统计量统计量值Modified Phillips-Perront4.0064*Phillips-Perront-10.8524*AugmentedDickey-Fullert-7.1055*注:*表示显著性水平1%3.模型的选择以及回归

22、分析。对青海省8 个市、州样本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此确定最终的面板数据检验结果FisherADF检验52.8335*113.694*25.4064*77.2941*8.3090143.318*27.7060*26.0948*31.5281*24.1232*27.0978*38.3434*33.1986*31.6568*45.1490*38.4335*P值0.00010.00000.0000p值0.00000.00000.0000模型形式,检验结果如表8 所示。F检验结果拒绝混合回平稳归模型的假设,应选择个体效应;Hausman检验结果也拒平稳平稳平稳不平稳平稳平稳平稳平稳平稳平稳

23、平稳平稳平稳平稳平稳p值0.00010.00000.0000绝了原假设,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8 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情况表模型检验方法F检验模型一Hausman 检验F检验模型二Hausman检验F检验模型三Hausman 检验为全面分析青海省8 个市、州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将青海省的8 个市、州按照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分成了2 组,其中西宁市、海西州为高水平地区,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为低水平地区。分别对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表9 模型一普惠

24、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解释变量全省0.183*Inifi7.18-0.486*Inis-2.120.728*lnur3.090.092Incz1.180.510*lnpgdp4.204.413*_cons3.09N802_a0.925F196.202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统计量29.6019.8014.0397.4855.4730.90高水平地区0.054*3.57-12.314*-15.212.406*9.670.0200.250.674*9.601.926*2.38200.994635.148P值0.0000固定效应模型0.0000固定效应模型0.000

25、0固定效应模型0.0000固定效应模型0.0000固定效应模型0.0000固定效应模型低水平地区0.161*7.05-0.306*-1.69 1.237*5.56-0.034-0.540.216*1.898.087*5.91600.961295.920模型选择28齐海金融2023.6融普惠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回归结果(见表9)续表11模型三中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解释变量全省显示,从全省来看,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呈2.100*_cons1.91显著正相关关系,普惠金融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N居民收入将增加0.18 3 个百分点。从分组情况看,高水平12

26、_aF组和低水平组的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收入均呈正相关关系,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低水平组的影响效果明显高于高水平组,高水平地区的普惠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回归结果(见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作用较小,回归系数仅表11)显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有0.0 54,这符合当下青海省的实际发展情况,虽然普惠金相关关系,普惠金融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融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但就城镇化水平高的入将会缩小0.111个百分点,而在低水平地区效果更加显地区来说,农村居民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对较少。著,回归影响系数为0.0 8

27、4。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低水平表10 模型二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起点较低,随着普惠金融的大力发展,解释变量全省0.128*nifi5.65-0.183nis-0.90 0.668*lnur3.190.171*Incz2.440.431*lnpgdp3.996.389*_cons5.02N8012_a0.910F161.380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影响的回归结果(表10)显示,总体来看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普惠金融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将增加0.12 8 个百分点。说明普惠金融的发

28、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低水平组的普惠金融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将增加0.108个百分点。表11模型三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解释变量全省-0.111*lnifi-5.68 0.733*Inis4.140.272lnur1.500.021ncz0.35-0.367*Inpgdp-3.92高水平地区-0.746-0.7380200.7670.97354.462137.401高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0.0100.108*0.426.43-10.709*0.016-8.040.122.695*1.169*6.587.13 0.0180.0570.131.2

29、50.527*0.1284.561.524.672*10.175*3.5110.08 20600.9790.967175.101348.250高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0.053*-0.084*-2.78-4.64 4.467*0.621*4.394.32-2.115*-0.160-6.76-0.910.0660.112*0.652.27-0.217*-0.138-2.46-1.52低水平地区-0.435-0.40600.83863.205能够帮助低水平地区的更多群体获得金融服务,但在高水平地区,一部分低收入的群体则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从控制变量看,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 3 3,

30、说明目前的产业结构扩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在高水平地区,回归系数高达4.46 7;人均GDP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减少0.3 6 7 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效果更加显著;而城镇化率仅在高水平地区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将会缩小2.11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仅在低水平地区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将会缩小0.112 个百分点。五、结论及建议研究结论表明:一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明显地提高了青海省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居民的收入,并且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作用效果强于城镇居民。普惠金融发展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

31、地区显著性更加明显。二是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探索差异化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青海南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区2023.629普惠金融域上存在差异性,因此青海省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推进差异化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要全力做实做优普惠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升级转型,继续提升普惠金融建设的高度。如积极推进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以金融科技赋能为引擎,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更加可得、更有效率;而在海南、海北、黄南

32、、果洛、玉树等州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地区,重点提升普惠金融建设的深度与广度,继续加大对农牧区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人员的投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以及服务获取的便捷性,让更多的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基础性金融服务。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总体收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普惠金融的均衡发展。(二)构建多元化的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一是完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各地区要按照已确立的“全省统筹统领、部门协调联合、试点地区落实、金融监管推进”的工作机制,扎实有序地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围绕多样化的普惠金融服务需求,提高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以及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受众面,规范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打造集信

33、贷融资、保险服务、征信查询、产融对接、政策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二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打造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探索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牧区支持,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限制,实现扩面提质增效。三是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完善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三)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普及金融知识青海省是多民族地区,农牧区群众获得金融知识的来源不多,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和交通不便地区更加稀缺,必须结合实际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渠道,创新方式

34、方法,充分依靠网络和数字技术,开辟网络宣传教育普及平台,推进惠农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工作,将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建设内容。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持久开展对农牧区各类企业和群众的金融知识宣传,带领低收入人群主动融入数字生活,提高运用数字金融产品和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逐步消除低收入人群的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的金融素养和运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能力。参考文献:1白伟东,吴正鹃,贾娟琪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作用机理及实证检验J】,西部金融,2 0 18(0 1),2杜朝运,项燕红,发展普惠金融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 0

35、 2 1(0 9),3杜朝运,项燕红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 0 2 0(0 8).4范雅文,湖北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 0 2 1.5黄燕辉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西部金融,2019(0 4).6洪敏安徽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 0 18.7刘彩明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实证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 0 19(11):8刘飞,马永强,陈佑成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联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 0 2 2(0 3)9李容德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J】武汉金融,2 0 17(0 7):10】许化芳普惠金融发展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 0 2 1.11杨洋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 0 2 1.12】张小林新疆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 0 18.作者简介:邱建海,理学学士,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黄南州中心支行。责任编辑:刘刚校对:LG30齐海金融20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