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论坛 2023 年第4期听觉回归视域下移动音频的空间美学建构宋文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声音传播已跳脱出传统广播的局限,正在以一种新颖样态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催生出“云听”“喜马拉雅”“荔枝”“蜻蜓”等主流音频平台。移动音频以极致化的听觉享受与海量音频内容满足受众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等日常需求,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音频用户保持连续增长,2021年用户已达到6.40亿人,预计2022年将达6.90亿人。1如此庞大的用户量在展示移动音频超大规模的同时,唤起新一轮的媒介革命。使得人们在脱离于剧场、家庭等物理空间限制的同时,既可以聆听诗文、戏剧、相声、歌曲等艺术空间之美,还可
2、以感受社会新闻、生活百科等现实空间之美。由此看来,移动音频的出现使声音传播正在超越以往的感官享受,并逐渐建构出听觉维度所独有的空间美学意味。本文以主流移动音频平台为例,来探寻移动音频的空间美学建构,对于研究移动音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空间美学:理解移动音频的新思路现代汉语词典 中对于空间的定义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2美国学者爱德华 苏贾提出“空间转向”的概念后,空间的本质内涵自物理客观式的定义延伸至不同领域。尤其是1974年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提出,以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为标准的划分不断丰富着空间的内涵
3、意蕴。空间的主体性从具象的位置、方向、场所等逐渐成为指涉经济、社会、思想、艺术等抽象化意境的词语。随着20世纪西方空间观的演进,以空间为主体性的思考为众多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方向。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3“空间”作为主体先验存在的一个载体,自然而然也影响着主体的感性认知层面,并凸显出强烈的审美意识。4在主体实践过程中,对于空间的感性认知、审美经验生成与艺术美学空间的想象都成为主体思维活动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在后现代思潮的引领下,空间理论与美学思想相生共赢、融合互动,为空间美学理论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在空间美学理论中,空间架构起独具美
4、学话语的实践文本。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空间美学的辐射范围在不断扩展,其功能与效用也被最大程度激发,既包括现实可感的实体空间,也有各类音视频艺术作品通过叙事、情感、想象等建构的数字空间。移动音频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的发声平台,深度嵌入受众日常生活。它不但是受众感知信息了解外部空间的工具,而且更加注重受众的审美经验与感知能力,使得被动的身体(感觉)和能动的身体(劳动)在空间里聚合5,空间成为声音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美学的概念丰富了空间对于社会思潮、艺术形态以及大众主体的价值传播,尤其是强调受众主体在特定的空间环境所形成的审美经验、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二、移动音频的空间美学特征空间为声音的传播提供了
5、必要的情景元素与位置信息,空间的建构也是音频内容激发受众感性审美的重要表意手法。在移动音频的空间建构中,空间不仅架构起音频节目的内涵意蕴,而且催生出声音与听众间的感知关系,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美学范式。(一)声景空间:重构与沉浸声景是一种强调个体及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6,在此环境中空间为受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背景。移动音频以声音为主导的特质加上受众收听音频内容的不同环境,建构出独具特色的声景空间形态。一方面,声景空间的重构。相比于视觉化媒介将用户主体时间与多感觉器官的“共享”特征,由耳朵经济所引发的声音陪伴更具人性化与吸引力。这种陪伴声音可以解构为对于现实空间的介入所带来的身体陪伴,与
6、音频内容对声景空间的召唤所形成的心理陪伴。譬如,受众可以通过喜马拉雅、云听等音频App在乘坐地铁、外出旅游、户外散步、居家休息等不同空间中感受来自声音的全天候陪伴。【内容提要】随着媒介技术的深度嵌入,各类移动音频平台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样态,移动音频的运用与实践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美学范式,即声景空间、想象空间、审美空间。移动音频的空间美学建构既是移动媒介与声音内容的意义融合,也是空间想象与美学话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空间美学的视角出发,剖析移动音频空间美学的表征样态与建构路径,为音频行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路径。【关键词】听觉文化 移动音频 空间美学视听传播36受众可以通过有选
7、择的“拾取”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进而在快节奏的声景空间中获得倾听回归的栖息之地。另一方面,声景空间的沉浸式体验。移动音频的出现,在解放听觉的同时衍生出一大批音频发烧友,他们对于声音的需求不再是客观的感知而是追求沉浸式的私人体验。移动音频产品的发展由声音的集聚地到如今综合类、垂直类等内容细分,在基于音频发烧友需求的背景下其内容不断下沉,促使有意义的声音与爱听的耳朵可以完美对接,丰富了声景空间的体验样态。例如,云听App中将音频内容细分为党建、综艺、教育等24个频道,尤其是党建版块中先锋之歌 解码十年 红色烙印 非凡百年 等红色经典节目,通过声音的魅力与历史发展脉络相结合,使受众在声景空间可以沉
8、浸式体验新时代中国的辉煌巨变。(二)想象空间:共鸣与认同在移动音频中,受众不仅通过对于声音信息的解读去体会具象空间的魅力,而且将内心的情感与记忆唤醒建构出精神维度的想象空间。首先,想象空间引发听众情感共鸣。早在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使人们在感受声音语言魅力的同时引发受众极大的情感刺激,进而在广播与受众之间建构起想象空间,形成一种“聆听与诉说”的关系。移动音频的出现,让受众爱听的耳朵与好听的声音“互生暧昧”,进而在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寻找情感共鸣。譬如,在喜马拉雅FM中情感类电台中,通过男主播低沉的嗓音与女主播细柔的话语,人们可以通过想象进入情感的“乌托邦”世界。尤其是电台节目中
9、的恋爱回忆与不同恋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达,都成为触发受众内心情感的最佳注脚。其次,想象空间触发听众情感认同。移动音频的发展促使受众由群体性的接受场域向私密化空间转向,听到的声音更多的是被受众有选择地“拾取”。尤其是听觉数字化所塑造出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感,在想象的“声音比特”中,个人在选择“听觉事件”之余更多是要发掘所需的信息、知识或情感慰藉7。声音的意义在于受众通过“去听”这一动作,将信息传输至大脑触发想象,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认同。譬如,在情感类电台中,听众往往以“局中人”身份与电台中所播放的感人音乐、励志文案进行有组织的想象,并与个人经历投射于节目内容中,放大情绪,消解孤独。(三)审美空间:
10、塑造与联想在人类空间被视觉无限包围下,听觉对于人类心理的距离感成为审美存在的意义之所。移动音频在缝合受众碎片化时间的同时,通过优美的语音信息构建出受众对于文化审美的期待空间,进而使受众逃离现代化生活节奏的束缚,感受诗意化的美学意味。一方面,审美空间的塑造。有声读物依托其特有的文化名人“坐镇”,以广博的文学修养、具有表示性的音色特质,升维有声读物受众的阅读水准,打造极具时代审美的空间场域。譬如,在喜马拉雅FM中就有“任志宏诵读经典”与“蒙曼品最美唐诗”,蜻蜓FM中有“陈墨说金庸”,云听App中有“康震讲诗仙李白”等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音频节目。尤其是任志宏通过低沉醇厚而又充满磁性的声音诵读经典诗篇
11、时,语气音调的把握、语言方位的虚实结合以及背景音乐的烘托,为受众打造了一个极具品味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审美空间的诗意化联想。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受众的审美感体验进而获得感官上的愉悦享受。移动音频平台孵化出的有声读物作品就为受众提供了极具诗意化的审美感受。譬如,蒙曼在品读唐代著名诗人张旭的 桃花溪 时,“隐隐飞桥”“深山野谷”等景物与“渔夫”等人物形象逼真,听众仿佛置身于作者所向往的桃花源,使得充满诗意化的情景萦绕脑海。有声读物通过文人富有标志性的声音,使得听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由感性认知转至理性判断,从而由内容潜入主题、思想、感情等领域,进而开启具有律动感的审美空间,勾勒出一幅听众所向往的诗意生活
12、画卷。三、移动音频空间美学的诠释路径移动音频以日常化、情感化与诗意化的美学样态成为音频空间的靓丽风景。究其原因是多维度合力夯筑的结果,其中既有通过奇观之路聚合听觉符码的吸引力,又有仪式之路来勾连内容传播的时空情景与大众记忆,还有通过意境之路来营造多元文化耦合的时代契机。(一)奇观之路:聚合听觉符码的吸引力美国社会学家道格拉斯 凯尔纳指出媒体奇观“主要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8媒体奇观作为媒介化社会的主要表征,其表现形式在于视频与音频的媒介化存在。移动音频就是声音被深度媒介化的产物,在延伸传统广播功能的基础上
13、,将声音与新媒介相融合,建构出全天候的声音传播空间,营造出听觉场域的奇观景象。一方面,通过视觉内容的转译,重新焕发声音的艺术生命力,为听觉奇观制造契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其本质就是通过实现视觉与听觉感官的均衡发展,最终达到主体人的回归。广播与电视发明几乎是同时期,但图像与声音的发展却极为不协调。尤其是以视觉文化为主宰的电视领域,种类繁多的节目类型凭借奇幻绚丽的画面不断建构出一个个视觉奇观景象,声音仅为奇观中的一个元素。2018年声音竞演类节目 声临其境 创新性地将声音引入到聚光灯下,通过对于声音特质的深度挖掘,激活历史记忆,超越视觉元素的过度依赖,成为听觉与视觉真正意义上的PK,在视觉场域创
14、造出听觉维度的奇观景象。与此同时,移动音频将电视经典节目与电视剧进行音频IP化,云听App在“听电视”版块设立了 荧幕精选 品质剧场 文史妙谭 等栏目,以此造成的移动音频奇观化表象就是将相声、歌曲、戏曲、广播剧、新闻等不同类型的声音内容汇聚,唤醒耳朵的同时,使受众感受听觉奇观的瑰丽景象。另一方面,通过声音的“行走”,塑造听觉奇观。社会环境的陌生性,使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弱化,人们通过智能设备穿梭于虚拟场景之中并呈现出一种亲密关系。尤其是移动音频相继嵌入手机、智能音箱、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加之如今随处可见那些佩戴耳机的人,他们只需按下播放键便进入音频内容所编织的虚拟空间,按下暂停则重回现实空间。
15、受众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不同的37新闻论坛 2023 年第4期音频节目类型感受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聆听各地的方言之音,沉醉于虫鸣鸟叫、闹市喧嚣等等。声音的“游走”带来的是现实世界耳机人奇观、音效奇观、名人奇观、场景奇观、车载音频奇观的“无声狂欢”。(二)仪式之路:勾连内容传播的时空情景与大众记忆媒介仪式主要是指“广大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个共同性的活动或者某一事项,最终形成一种象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的过程”。9由此可以看出,媒介仪式作为结构化的行为,在形成过程中对于空间、时间、受众自身等都有着一定的制约。由广播至移动音频的发展,受众的收听行为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其媒介仪式也进
16、行着重构。一方面,仪式化的时空再造。在媒介技术的深度嵌入中,移动音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聚集了碎片化信息,建造一个全新的时空场景。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接受不同的媒介事件,平台也可以根据受众的收听痕迹进行喜好音频的推送,改变以往线性的接收模式,颠覆于以往受众在特定时间段收听某节目的习惯。譬如,在云听App中受众既可以通过 韩田鹿大话西游 赵玉平品读水浒传 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等音频节目进入文学武侠时空,又可以从 李峙的不老歌 民歌风情 等节目中追忆经典进入民族时空,同时还可以通过倍速、直播、回听等阅听形式跨时空高效率接受信息。另一方面,仪式化的大众记忆询唤。在媒介仪式的建构中,传统广播与受众形成一
17、种隐形的“召唤关系”。移动音频的发展促使受众审美品位提升的同时,也使受众通过记忆发生着同样的询唤作用。对于过往记忆的回溯中,一部分是处于以往传统广播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有通过广播听新闻、听书、听戏曲、听广告的经历,另一部分是对于某些歌曲、情感类节目、广播剧等等有通过其他平台实践的记忆,这样看来集体记忆很容易通过移动音频唤醒。譬如,有声读物 平凡的世界 在喜马拉雅平台有近3.5亿的播放量、9200条评论,尤其是“代入感强”“经典”“内容真实”“感同身受”等词汇成为触发记忆、引发讨论的关键点。大部分听众在倾听中将自身带入主人公“少平”的世界,实现仪式化的身份认同。在这样的询唤过程中,听众既可以接受发声
18、者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又能实现与移动音频发声者形成认同关系,完成自我仪式化的身份认同。(三)意境之路:营造多元文化耦合的时代契机移动音频在赋予受众奇观化的具身性享受之外还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意境。宗白华认为“意境”是以虚实为底相,是“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0移动音频通过聚集中国传统历史、瀚如烟海的文学典籍、碎片化的实时信息等,运用美学想象与艺术化手法将声音所要表达的“意与虚”与观众心中的“象与实”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空间美学意境。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勾芡塑造美学意境。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资料与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既是移动音频璀璨丰富的素材库,又是其美学意境营
19、造的主要手段。譬如,喜马拉雅FM中的国学频道,设立了 百家讲坛 诸子百家道德经 等充满历史文化意蕴的栏目;对于城市频道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音频专辑推出,倾听上海 倾听北京 等利用声音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建立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多重文化主导下,听众不仅可以感受到移动音频对于文化实体具象的呼应,又可以感受到深邃的人文感、历史感、美学感的回归。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审美的具身性体验召唤美学意境。受众既是移动音频的主要实践者,又是其召唤美学意境的主体。声音作为一种媒介,在一定的空间维度将人与社会勾连的同时形成一种稳定的传授关系。随着移动音频的出现,受众通过具身性体验在收到信息之外兼具审美意蕴。这种具身
20、性的体验勾连着主体听众所处空间的现实场景,从而使得移动音频通过“发声”建构出不同空间类型的同时彼此相互通约,听众既可以通过身体与心理由点到面倾听声音,又可以感受其诗意化的美学意境。四、结语媒介技术的深度嵌入重新塑造人们的认知视域与感知能力,使其既可以感受到来自视觉文化的饕餮盛宴,同时又昭示着听觉文化的时代之音,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视听平衡。作为媒介技术的“新宠儿”,移动音频一方面以日常化、情感化与诗意化的美感享受展示出空间美学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奇观之路、仪式之路、意境之路展示出移动音频极其强大的空间美学建构机制。可以说,移动音频在唤醒耳朵的同时,既激活了回荡在文化长河中的集体记忆,又把握住新时
21、代极具韵律感的发展脉搏。参考文献:1艾媒网.2021年中国耳朵经济:耳朵经济进入用户红利期,行业盈利空间可期EB/OL.(2022-11-27).https:/ 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80.4肖玉欣.空间美学的主体性特征与“空间实践”表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01):18-22.5爱德华 W 苏贾,陆扬译.第三空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5.6张道永,陈剑,徐小军.声景理念的解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53-56.7埃克哈特.埃克哈特大师文集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00.8赵红勋,赖黎捷.中国好声音 缘何造就收视奇观J.传媒观察,2012(11):20-22.9罗坤瑾,许嘉馨.国际性共同媒介仪式:体育精神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现代传播,2022(01):82-90.10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0.作者简介:宋文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编辑:文 言视听传播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