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期 年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广州华商学院 年青年学术科研项目();广州华商学院校内导师制科研项目()通信作者:徐碧波(),男,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犱 狅 犻: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李娇娇,徐碧波,侯小花,尹锡杨,袁海龙(广州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摘要: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羞怯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
2、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羞怯和错失恐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不仅直接预测个体手机成瘾,还可以通过条间接路径影响手机成瘾:羞怯的中介作用,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童年期创伤可以通过羞怯和错失恐惧来影响个体手机成瘾,且是通过降低羞怯水平和错失恐惧来减轻个体手机成瘾现象关键词: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手机成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因为不当使用手机而出现
3、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症状,由网络成瘾的概念衍生而来刘丹调查发现,的青少年出现了手机成瘾倾向可见,青少年群体中手机成瘾问题值得教育者重视综述前人研究发现,手机成瘾会使个体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会带来许多情绪问题(抑郁、焦虑等)、社会适应性问题;是导致个体吸烟、饮酒、自杀等不良行为的风险因素手机成瘾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负面因素,而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其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对于高校制定可行的手机使用指南,预防大学生手机成瘾,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根据“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模型观点,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对个体手机成瘾具有重要
4、影响研究证实,躯体虐待、心理虐待作为生理、心理因素,更容易诱发手机成瘾行为童年期创伤作为更广义的虐待,可能也是手机成瘾的风险因素童年期创伤是指对儿童有责任、义务进行监护、抚养的个体,作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实质的,或者潜在的伤害性行为,如躯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等方面的伤害研究证实,童年期创伤正向预测个体手机成瘾童年期创伤对个体手机成瘾的影响得到前人的验证,但二者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值得进一步研究羞怯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羞怯是指在社交情境中对负面评价的恐惧,随之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严重影响个体对期望活动的参与程度 根据社会补偿假说观点,社交网站具有非同步性、非面对面等特征,这
5、种特征为羞怯个体带来了交往空间,降低了其因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威胁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从而使其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站等在线交流工具,进而增加其出现社交网站成瘾的风险 研究证实,羞怯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 另外,根据符号互动理论观点,遭受童年期创伤的个体更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容易形成羞怯的人格特质研究证实,遭受不良经历的个体,羞怯水平更高 另外,李松等研究证实,羞怯在自我分化与问题性使用网络中起中介作用 鉴于此,研究提出假设:羞怯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发挥中介作用错失恐惧可能是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另一个中介变量错失恐惧也称为错失焦虑,个体担心错过他人的新奇经历或其他信息,是自我调节受阻的表现
6、错失恐惧水平较高的个体,担心错过他人的信息,会不断刷手机 ,是手机成瘾的重要预测因子,错失恐惧水平越高,越容易手机成瘾 根据社会监控理论观点,个体想要了解自身被认同的可能性,会启动社会监控系统来满足心理需求 遭受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对自我有较低的认同感,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力而缺乏能力需求的满足感,当个体的心理需求(如能力)得不到满足时,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阻碍,即错失恐惧 因此,研究提出假设: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发挥中介作用羞怯与错失恐惧均可以作为童年期创伤对手机成瘾影响的中介变量,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研究证实,羞怯通常表现为敏感、神经质和恐惧他人消极评价等特征,与错失恐
7、惧显著正相关,羞怯个体更容易激发对未知信息的恐惧,导致高水平的错失恐惧 可见,羞怯是错失恐惧的风险因素综上,可以认为,遭受童年期创伤大学生,内心没有安全感,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很敏感,变得羞怯退缩,但他们又渴望知晓他人的信息来满足内心社交的需求,会产生高水平错失焦虑,不断刷新消息,过度使用手机进而导致手机成瘾羞怯与错失恐惧不是并列的,而是一前一后的,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羞怯和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被试为广东某高校的 名学生,删除无效问卷 份(规律作答),回收有效问卷 份()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有农村留守经历 人,无农村留守经历 人,年龄 岁 研究工
8、具 儿童期创伤问卷国内有效测试儿童期创伤的问卷,是 年由赵幸福等 翻译修订引入国内的儿童期创伤问卷该问卷由 个题目组成,采用级评分制,由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忽视()、性虐待()个维度构成,分数越高表明其创伤水平越高本次测量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羞怯量表采用向碧华等 修订的中文版羞怯量表来测量个体的羞怯水平该量表共 个题目,采用李克特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分)到完全符合(分),分数越高代表羞怯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错失恐惧量表该量表由 等 编制,共 个条目量表采用分(完全不符合)到分(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错失恐惧水平越高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
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采用黄海等 修订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由 个题目组成,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个维度,个维度分相加得到量表总分,采用点计分,从分(从不)到分(总是),总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程度越高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 统计方法采用 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各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 宏程序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 的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共有 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第一个因子的总变异量为 ,低于临界值,表示
10、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和手机成瘾个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两两显著正相关(犘 )表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之间的相关矩阵(狀 )犜 犪 犫 犆 狅 狉 狉 犲 犾 犪 狋 犻 狅 狀犪 犿 狅 狀 犵犮 犺 犻 犾 犱 犺 狅 狅 犱狋 狉 犪 狌 犿 犪,狊 犺 狔 狀 犲 狊 狊,犳 犲 犪 狉狅 犳犿 犻 狊 狊 犻 狀 犵狅 狌 狋,犿 狅 犫 犻 犾 犲狆 犺 狅 狀 犲犪 犱 犱 犻 犮 狋 犻 狅 狀(狀 )变量犕犛 犇童年期创伤 羞怯 错失恐惧 手机成瘾 注:犘
11、 ,犘 ,犘 ,下同 羞怯、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采用 的中介效应检验的非参数百分位 方法,具体应用 宏程序的 ,在抽样 次和控制性别、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的条件下,检验羞怯和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表明(见表),童年期创伤显著正向预测羞怯(,犘 ),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犘 );羞怯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犘 )所有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后,童年期创伤直接正向预测手机成瘾(,犘 ),羞怯(,犘 )和错失恐惧(,犘 )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表链式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犜 犪 犫 犚 犲 犵 狉 犲 狊 狊 犻 狅 狀犪 狀 犪 犾 狔 狊 犻 狊狅 犳 狏 犪
12、狉 犻 犪 犫 犾 犲狉 犲 犾 犪 狋 犻 狅 狀 狊 犺 犻 狆犻 狀犮 犺 犪 犻 狀犿 犲 犱 犻 犪 狋 犻 狅 狀犿 狅 犱 犲 犾变量手机成瘾狋羞怯狋错失恐惧狋手机成瘾狋您的性别 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 童年期创伤 羞怯 错失恐惧 犚 犉 中介效应表明(如表和图所示):羞怯和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 ,占总效应()的 具体分析,中介效应由条路径产生:)通过童年期创伤羞怯手机成瘾产生一条间接路径;)通过童年期创伤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产生一条间接路径;)通过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产生一条间接路径根据表显示,条路径 置信区间均不包括,表示条间接效应都
13、显著第期李娇娇,等: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表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犜 犪 犫 犃犮 犺 犪 犻 狀犿 犲 犱 犻 犪 狋 犲 犱犲 犳 犳 犲 犮 狋 犪 狀 犪 犾 狔 狊 犻 狊狅 犳 狊 犺 狔 狀 犲 狊 狊犪 狀 犱犳 犲 犪 狉狅 犳犿 犻 狊 狊 犻 狀 犵狅 狌 狋路径效应值标准误置信区间下限上限相对中介效应总间接效应 童年创伤羞怯手机成瘾 童年创伤错失恐惧手机成瘾 童年创伤羞怯错失恐惧手机成瘾 图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图犉 犻 犵 犆 犺 犪 犻 狀犿 犲 犱 犻 犪 狋 犻 狅 狀犲 犳 犳 犲 犮 狋犿 狅 犱 犲 犾 犱 犻
14、犪 犵 狉 犪 犿讨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综合探讨了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共同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主要探讨了羞怯和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的关系研究发现,童年期创伤正向预测手机成瘾,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遭受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对家庭温暖的感知很差,自我价值感低,在社交情境中容易没有信心,这种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成年后根据使用满足理论观点,互联网某些特性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经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在社交中会产生消极的认知和恐惧逃避行为,
15、这样的创伤经历会使个体在现实中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手机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等特点,能够使创伤个体在网络世界中满足内心的需求,个体会倾向于长时间使用手机来排解内心的痛苦,进而诱发手机成瘾行为 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首先,研究结果表明羞怯是童年期创伤预测手机成瘾的一个中介变量童年期创伤正向预测羞怯,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经历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其社会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容易形成对自身的消极认知,且创伤程度的强度,会直接影响个体羞怯水平的高低,个体经历的童年创伤水平越高,其羞怯水平会越高另外,个体羞怯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羞怯是手机成瘾的风险因素,符合三元
16、交互理论观点,个体的人格、认知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羞怯个体表现为害羞、胆怯、敏感,伴随对环境和自身的消极体验,在现实社交情境中会体验更多的恐惧、不安等消极情绪,为了消除这种痛苦的体验,个体会选择网络社交来避免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不适,进而导致手机依赖 总的来说,经历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容易对环境和自身产生消极认知,羞怯水平较高,为了避免面对面带来的社交恐惧,个体会倾向于使用网络社交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发展为手机成瘾其次,研究发现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和手机成瘾间起中介作用一方面,童年期创伤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根据基本需求理论观点,个体天生具有自主、能力和关联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遭受童年期创伤的个体
17、,对自我有较低的认同感,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力而缺乏能力需求的满足感,当个体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阻碍,即错失恐惧;另一方面,错失恐惧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错失恐惧水平较高的个体,迫切需要知晓他人的信息,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个体会通过聊天、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工具来获取他人的信息,时刻保持与他人的线上联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系,这种高频率使用社交平台发送信息、发布动态的现象,会增加手机成瘾的风险因此,经历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对自身有消极认知,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调节能力受阻,导致高水平的错失恐惧,进而长时间使用手机来获得他人的动态,诱
18、发手机成瘾行为最后,在探究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作用机制时,研究还发现由羞怯到错失恐惧构成的链式中介这一条重要路径研究发现,羞怯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具体来说,高羞怯水平的个体对他人的消极评价感到恐惧,导致他们迫切需要不断知晓他人动态,否则内心会变得焦虑不安,导致高水平的错失恐惧 总的来说,经历了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对自己负面评价较多,在社交情境中对负面评价很敏感,羞怯水平较高,但他们又急切想了解他人信息,自身又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能力,引发高水平的错失恐惧,为了满足心理需求,会长时间刷手机,进而诱发手机成瘾行为 研究不足与展望研究不足: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法研
19、究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属于横断研究,不能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以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和纵向追踪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研究展望:本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降低羞怯水平和错失恐惧来减少个体手机成瘾行为,未来研究可以探讨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相关训练,来降低手机成瘾风险,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结论)童年期创伤、羞怯、错失恐惧及大学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羞怯与错失恐惧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参考文献:熊婕,周宗奎,陈武,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刘丹中学生同伴影响与手机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
20、开封:河南大学,汪婷,许颖青少年手机依赖和健康危险行为、情绪问题的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朱思施中学生手机依赖与健康危险行为关系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应用心理学,():,:,():张鼎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胡静波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高峰强,徐敏霞,王鹏,等大一新生羞怯与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心理科学,():,:,:,:,:王梦云,尹忠泽,徐泉,等羞怯与青少年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陈英敏,高玉洁,邓秋月,
21、等初中生羞怯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罗小漫,何浩,潘彦谷粗暴养育对高职生负面评价恐惧的影响及链式中介效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王彩方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受欺负的关系:羞怯的中介作用南宁:南宁师范大学,李松,冉光明,张琪,等社交回避对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应用心理学,():,():柴唤友,牛更枫,褚晓伟,等错失恐惧:我又错过了什么?心理科学进展,():张永欣,姜文君,丁倩,等社会比较倾向与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期李娇娇,等: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羞怯和错失恐惧的链式中介效应
22、,:,:,:,:,:张静,董宝林情感虐待与青少年锻炼坚持性:情绪自我控制与锻炼心理需求满足感的多重中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高峰强,任跃强,徐洁,等羞怯与生活满意度:安全感与自我控制的多重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王梦云羞怯与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太原:山西师范大学,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等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中国临床康复,():向碧华,任丽杰,周颖,等 和 羞怯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黄海,牛露颖,周春燕,等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王惠玲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述情障碍
23、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侯小花,王金道,王素芹,等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共情与感恩的链式中介效应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王润洲,刘梦熙,孔文雅,等羞怯心理对大学生社交障碍的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和自尊的作用心理技术与应用,():谢玲平,邹维兴焦虑和孤独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羞怯间的中介作用中国学校卫生,():唐海波,朱传文,罗黄金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羞怯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丁倩,王兆琪,张永欣自尊与手机成瘾:错失恐惧和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序列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曹兰胜,窦芬,王明辉羞怯对大学生经验回避的作用
24、: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任跃强,韩丕国,高峰强,等羞怯与物质主义:自我控制和社会比较倾向的多重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犈 犳 犳 犲 犮 狋 狅 犳犆 犺 犻 犾 犱 犺 狅 狅 犱犜 狉 犪 狌 犿 犪狅 狀犕 狅 犫 犻 犾 犲犘 犺 狅 狀 犲犃 犱 犱 犻 犮 狋 犻 狅 狀:犜 犺 犲犆 犺 犪 犻 狀犕 犲 犱 犻 犪 狋 犻 狀 犵犈 犳 犳 犲 犮 狋 狅 犳犛 犺 狔 狀 犲 狊 狊犪 狀 犱犉 犲 犪 狉狅 犳犕 犻 狊 狊 犻 狀 犵犗 狌 狋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犓 犲 狔狑 狅 狉 犱 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