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125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 南亚研究季刊 总第 期 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陈近遥【内容提要】考虑到印度在南亚地区占据的核心地缘位置以及美国“印太战略”的潜在影响,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动态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力量平衡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本文基于实际认知分析框架,关注印度自 年独立以来在经济、军事、人力资源、科技信息等多方面的实际国力和他国对其国力强度的认知判断,认为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前中期(年),表现为“国微言轻”,即印度实际国力不足且国际影响力较低;第二阶段是经济自由化改革后(年)时期,表现为“外强中干”,即印度实际国力相比之前有了进步,但国际话语权并未有显著

2、提升;第三阶段是莫迪政府时代(年至今),表现为“国富民强”,即印度的实际国力与认知国力相比以往均产生了实质性飞跃,向着世界前列进步。【关 键 词】印度;综合国力;实际国力;认知国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综合国力是衡量一国强弱的标准或尺度,对一国综合国力的研究和测度是分析与考察其整体实力的必要手段。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对象,它以全球 的人口创造了近 的年均经济增速,跃迁为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代表。印度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企业的目光,已成为跨国企业继中国后的又一热门布局目的地。印度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高

3、技绵阳市高端人才服务中心研究员。能劳动力供给和创新能力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巨大潜力为全球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拜登政府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提出了构想和实施举措,企图通过构建“印太”伙伴网络打造对华包围圈。其中,印度对于扩大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优势具有潜在作用,可借此分化中印两国“主张世界多极化、改革现有国际体系”的共识,以维持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印太地区相对稳定的地缘政治格局因此受到冲击,大国在南亚地区的竞争加剧,中印两国的正常合作受阻。因此,考虑到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核心地位,其综合国力发展动态将对该地区未来的力量平衡

4、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关注印度的综合国力发展情况以及这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以更好地理解印度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抓住与印度展开合作和交流所蕴含的巨大机遇。一、文献综述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为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各种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即各类国家战略性资源之总和,反映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印度的综合国力研究,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对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多方面实力的评估及其影响。在经济方面,学者们关注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并集中在对印度经济的现状分析和预测上。尽管制约印度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制造业在 中占比低、投资和进出口相对不足、消费结构中烟酒占比

5、过大等问题,但由于印度通过承接服务外包黄硕风:“综合国力与国情研究”,中国国情国力,年第 期,第 页。胡鞍钢、高宇宁、郑云峰、王洪川:“大国兴衰与中国机遇:国家综合国力评估”,经济导刊,年第 期,第 页。李颖婷:“印度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与挑战”,中国外汇,年第 期,第 页;张延群:“印度长期经济增长预测及与中国的比较:”,全球化,年第 期,第 页。沈建光、徐天辰:“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国际融资,年第 期,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与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了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且人口红利依然明显,经济政策施行有效,预计印度在未来 年保持 较高增速的可能性很大。在政治领

6、域,学界着眼于印度政治力量的变化。例如,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的崛起,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日常化发展凶猛,印度政治格局甚至呈现出印度人民党“一党独大”的发展态势;但低种姓政治力量也在觉醒,由于印度实行普选制,因此具有人数优势的低种姓政治力量不可忽视。在军事实力方面,一般来说“军事”一词揭示了部署武器的硬实力,即使用军事威胁、经济奖励并迫使接受国在成本和收益计算方面考虑自身利益。因此,印度的军事改革和战略转变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军事外交也被认为是一种软实力,例如印度与以色列、尼泊尔等在军事方面的合作与互动都被视作军事外交的重要实践。在社会与文化领域,印度作为社会等级森严、政治生态复杂的

7、国家,却能建立起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了贫困线以下人群、农村人口、无工会组织部门等。其平权政策对弱势群体产生了有益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他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力的素质。赫德利布尔()认为,一国在综合国力上的相对地位无疑会影响到该国与他国讨价还价的能力,即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应黄庆波、范厚明:“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中国、印度和亚洲四小龙 的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年第 期,第 页。张延群:“印度长期经济增长预测及与中国的比较:”,全球化,年第 期,第 页、第 页。孙士海:“印度政治五十年”,当代亚太,年第 期,第 页。王凯:“莫迪执

8、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及影响”,南亚东南亚研究,年第 期,第 页。齐亚琛、李蒙雅:“种姓制度在印度政党政治中的发展与现状”,西部学刊,年 期,第 页。,“:,”,“:,”,;,“,”,高静:“印度社会保障的政治理念及设计路径”,南亚研究,年第 期,第 页;张乐:“印度社会保障体系概述”,南亚研究季刊,年第 期,第 页。,“,:,”,英 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年,第 页。使其享有对应的国际地位,对世界产生对应的影响。因此,除了对印度综合国力在不同领域的实力发展进行研究外,印度对中国、南亚地区乃至国际体系的影响也是学界瞩目的研究话题。世纪初

9、,由于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接近,且同时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商品的重合程度较高,中印被视作互为竞争型的贸易国家。但后来由于两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双方呈现出较大差异,当前的中印合作受到中方对印投资经验不足、中印互信不足与国家第三方产能合作竞争优势等严峻挑战。就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影响而言,由于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扼守着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在地缘政治中具有战略地位,对区域和全球事务都有重大影响力。因此,国内学界尤为关注印度在“印太”概念中的角色及其面对这一概念下多国博弈的安全战略。早在 年,赵海青就关注到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出于淡化中国影响力的目的,对作为新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

10、战略概念的“印太”概念的广泛应用。他还指出,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印度尚未能在“印太”框架下与有关国家在联手制衡中国的问题上取得一致立场。另外一种主流研究视角则关注到印度在中国周边战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例如李晓认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印度困局”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朱翠萍则指出,中印互信问题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方向推进的根本难点。总的来说,学界涉及印度综合国力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往往侧重某一单独议题或指标,缺乏对其近年来国力综合维度的考察。比较著名的是孙培钧和华碧云主编的 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系统地总结了印度在 世纪的成就,显示了当时印度的国力与国情,预测了印度力争在 世纪崛起为

11、世界大国的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但该书出版时间较早,数据范围仅限于 年及以前。因此,本文将对 年印度独立以来至今的综合国力赵鸣文:“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俄罗斯研究,年第 期,第 页。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世界经济,年第 期,第 页。谢向伟、龚秀国:“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印度产能合作探析”,南亚研究,年第 期,第 页。赵青海:“印太 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含义”,现代国际关系,年第 期,第 页。李晓:“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中的 印度困局 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困境与对策”,国际经济评论,年第 期,第 页。朱翠萍:“一带一路 倡议的南亚方向:地缘政治格局、印度难点与突破路

12、径”,南亚研究,年第 期,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为未来预判中印关系提供理论参考价值。二、印度的综合国力评价体系构建(一)一般的实际认知综合国力研究框架“国力”一词本就是指一个国家多个领域的实力和竞争力集合,那么在“国力”前加上“综合”是不是一种语义重复?现有研究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在于将国力拆分计量后再综合,体现其集合之意。如威廉富克斯()的“强国公式”将人口、钢产量、能源产量纳入计算;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和科技资源,软实力包括文化、国家凝聚力等;中国学者黄硕风建

13、立了“综合国力动态函数”,在指标选择上加入了领导组织协调能力;高红卫还将国家的巧实力,即首脑智慧纳入计量体系。总的来说,对一国综合国力的考察往往从该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其军事、经济等“硬性力量”是分析的最主要方面,同时关注文化等“软实力”方面,两者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的集合“内涵”部分。但实际上,一国的综合国力还包括其参与国际事务的“外显”部分,即国际影响力。由于综合国力是提升国家影响力的物质基础,因此理论上两者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除了国家实际的内涵实力以外,他国对其认知的外显实力也应是一种综合实力,都是对一国实力的探析。约瑟夫奈就提出,国家实力可被分为“命令式的实力”和“吸引式的实力”。前者指传

14、统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后者则指“使人在非命令的情况下随我的意志而行动的实力”。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信誉”是一种社会资本,是竞争的重要资源。例如,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行为的信任不仅能使该国在国内外开展活动的成本大幅降低,还是该国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因此,要考察一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社会的认知和反映是绝不可回避的。张由菊:“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伦理向度”,贵州社会科学,年第 期,第 页。翟石磊:“国际公众对中美软实力的认知与反应 基于近十年国际主流民调数据的分析”,社会科学,年第 期,第 页。同上,第 页。总的来说,体现综合国力的结构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但“经济为基础,国防

15、为保证,科技为先导”的三角式指标在实际国力测量中已得到普遍认可。同时,本文认为,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与他国对该国综合国力的认知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是依据其实际的地理、经济、军事力量呈现出或强或弱的客观情况,同时一个国家也会因其特殊的国际影响力、声誉、关系网络、安全合作等导致他国对其国力的认知产生或强或弱的主观判断。对一国综合国力认知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跨文化流动带来的形象扭曲、历史原因、地缘竞争等。因此,本文根据对一国实际综合国力和认知综合国力的定位分为弱和强,从而将综合国力从实际国力和认知国力之间的关系类型分为以下四类(如表 所示):

16、“国微言轻”型、“以弱制强”型、“外强中干”型和“国富民强”型。()“国微言轻”型,指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和认知综合国力都较弱。()“外强中干”型,指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较弱,但他国因特殊原因对该国的认知综合国力较强。()“外柔内刚”型,指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较强,但他国因特殊原因对该国的认知国力较弱。()“国富民强”型,指一个国家的实际综合国力和认知综合国力都较强。表 实际综合国力认知综合国力的关系类型矩阵实际综合国力弱强认知综合国力弱国微言轻外柔内刚强外强中干国富民强资料来源:作者自制。(二)印度的实际认知综合国力评估体系指标确定在构建了一般的实际综合国力认知综合国力关系类型矩阵分析

17、框架的基础上,本部分将参考张萌、范红和何佳雨等论文的指标,结合印度的实际情况提出综合国力的定量评估体系(如表),为后文更科学地使张萌:“年以来海峡两岸综合实力之指标评估、规律探析及趋势预测”,台湾研究集刊,年第 期,第 页。范红、何佳雨:“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图景:分析与思辨”,对外传播,年第 期,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印度建国以来的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奠基。表 实际综合国力认知综合国力评估指标准则层子准则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代号实际国力经济实力总量指标进出口总额产业结构三产占比人均指标人均 生活水平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军事实力军事经济实力军费开支军费支出占比

18、武器装备武器进口武器出口人力资源实力人力资本高等院校入学率科技创新实力科技水平专利申请(居民)科技投资知识产权使用费认知国力国际影响力大使馆数量国际组织人数联合国安理会人数 指数政治参与国际关系网络国 际 媒 体 对 国 家 的报道关系稳定性新闻报道语气发文数量国际安全合作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安全合作进口武器总趋势出口武器总趋势资料来源:作者参考张萌、范红、何佳雨等人论文中的指标,并结合印度实际情况自制而成。(三)样本数据选择与指标权重计算根据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从印度的实际认知综合国力发展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出发,本文选取 年的印度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依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和 等网站查询获得

19、。对于初始数据,本文首先将缺失数据经由一般线性插值法补差获得;其次,考虑到各指标量纲的不同带来的不可比较性,故统一进行数据的去量纲化。随后,本文采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见下表。表 印度实际国力与认知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权重准则层子准则层(权重)一级指标(权重)项信息熵值信息效用值权重()实际国力()经济实力()总量指标()产业结构()人均指标()生活水平()军事实力()军事经济实力()武器装备()人力资源实力()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实力()科技水平()科技投资()认知国力()国际影响力()大使馆数量、国际组织人数、联合国安理会人数()国际关系网络()国际媒体

20、对国家的报道()国际安全合作()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库。(四)印度的实际认知综合国力总体发展及其评价 实际综合国力根据以上的指标权重,本部分计算得出了印度的实际综合国力及其构成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图 所示)。数据显示,印度的实际综合国力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及其构成指标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弱转强”的整体趋势。该趋势同印度经济发展历程基本相吻合,即以 年的经济改革为界,年以前印度实际综合国力及其各项构成指标呈现出平稳缓慢的增长态势,年之后印度实际综合国力及其各项构成指标开始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态势。其中,年及以后的时期又可以大体上划分成两个阶段,一

21、个阶段是实行经济改革政策后的 年,另一个阶段是莫迪上台执政后的 年。在 年这个阶段,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多来源于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的贡献,而军事实力、科技创新实力和人力资源实力提升则较为缓慢。莫迪上台执政后的 年这个阶段,莫迪政府推行更大力度的改革措施,并着手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印度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科技创新实力和人力资源实力也开始协同发力,上述实力共同驱动印度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军事实力则在 年迎来上涨高峰,这一变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这样的后发经济体正在经历经济发展转型和由富到强的阶段性转换。图 年印度实际国力及其各项构成指标的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作者自制。为进一步分析印度实际综合国

22、力的内部构成变动趋势,图 绘制了 年构成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的占比变化图。从整体上看,构成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的占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均衡化的变动趋势。具体来说,“经济实力”这一项指标在印度实际综合国力中所占 比例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型”变动特征,这与印度经济发展增速的变动是密切相关的。“军事实力”这一项指标在印度实际综合国力中所占比例大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冷战后的和平与发展外部环境有关。“人力资源实力”这一项指标在印度实际综合国力中所占比例大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国家发展前期教育和公共医疗资源匮乏,印度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未有效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直到

23、 世纪 年后,随着政府对教育和医疗投入的增长,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的覆盖普及,人力资本优势才开始突显。“科技创新实力”这一项指标在印度实际综合国力中所占比例大体上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倒 型”变化特征。在 年之前印度科技创新实力之所以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不是科技创新实力的绝对值出现了下降,而是其他构成指标占比的上升对其形成相对挤压。而在 年经济改革之后,印度融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之中,获得了更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支持,特别是印度抓住离岸服务外包转移的契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出口、科学和工程专业毕业生等创新参数上始终位居世界前列。印度的创新能力和产出获得了长足进步,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 年的

24、第 位上升至 年的第 位,短短四年内排名跃升了 位。随着印度对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增加,其科技创新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其综合国力提升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凸显。图 年构成印度实际国力的各项指标的占比变化资料来源:作者自制。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 认知综合国力印度自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来,历届政府及其领导人不断尝试调整其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对印度综合国力的认知也在不断增强。从表 中可以看到,在 世纪 年代之前较长一段时期里,印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国的内部发展事务上,其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有限,因此这一时期印度认知综合国力的发展

25、也未获得实质性的跃升。自 世纪 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安全合作指标的迅速提升,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进入 以上的区间,但更为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关系网络却并未得到更大幅度的增加。这一现象在 世纪 年代有所转变,伴随着经济改革带来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其外交政策也由过去的“内敛型”向“外向型”转变,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更加积极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相应地,这一时期的印度认知综合国力也开始逐渐提升,但速度较慢。直到 年,莫迪政府上台,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才有了质的飞跃。从其认知综合国力的构成来看,主要集中于国际关系网络的指标之中,这背后是莫迪政

26、府重视印度的国际形象塑造,甚至将其提升到了文化战略高度的表现。为了更直观地显示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及其构成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图 绘制了 年印度认知综合国力及其各项构成指标的变化趋势图。从图 中可以明显看出,年以前印度认知综合国力的变化趋势总体较低,增长幅度不明显;年之后,印度认知综合国力在波动中缓慢提升,直到 年呈飞跃状态。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年以前的这段时期又能以 年为界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年,这一时期印度以尼赫鲁提出的“不结盟运动”思想为主导,试图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大国集团之间保持中立立场,并寻求独立的外交政策,此时印度的大国战略思想初步萌发确立,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较小,其认知综

27、合国力尚处在较低水平;第二阶段是 年,进入 世纪 年代以后,印度在美苏争霸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开始逐渐倒向苏联,对外思想由过去的“不结盟”实质上向“准同盟”转变,外交策略也由过去的保守开始偏向激进。依靠苏联的支持,这一阶段印度不断扩张自身在南亚乃至中亚地区的实力,其认知综合国力较 年代以前获得较大提升。年以后的这段时期又可以 年为界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年,随着冷战格局的终结和 年经济改革政策的实施,印度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型经济体之一和全球重要的商业与投资目的地之一,这提高了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特别是印度在 世纪 年代末至 世纪初进行的一系列核试验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关注度。

28、有了更坚实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依托,印度在外交战略上开始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世贸组织和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机构和论坛,不断提高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一时期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较过去有了极大进步。第二阶段是 年的莫迪执政时期,自莫迪上台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外交措施,参与并发起更多的地区和全球性倡议,并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在解决气候变化、贸易自由化、反恐等世界性议题方面开展联合行动,以表明自己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责任和参与度,这进一步将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图 年印度认知综合国力及其各项构成指标的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作者自制。进一步分析印度认知综合国力的内部构成变动

29、趋势,图 绘制了从 年构成印度认知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的占比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构成印度认知综合国力的三个指标各有其自身演变特征。首先,印度的国际影响力在 世纪 年代以前的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出现明显波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动。而在 年代以后,其占比开始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与印度在转向市场化、国家化的经济改革后,开始更加主动参与国际事务,设立更多外交使馆、加入更多国际组织有关。其次,印度的国际关系网络在印度综合认知国力中所占比例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型”特征,“”型拐点大致位于 世纪 年代末、年代初。世纪 年代印度凭借“不结盟”运动赢得了众多亚非拉新独立民族国家的支持,年

30、代倒向苏联后,印度同原来“不结盟”运动成员的关系网络有所恶化,年代和 年代初,印度经历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印度的国际关系网络又开始变得密集。最后,印度的国际安全合作在其认知综合国力中所占比例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 型”特征,“倒”型拐点同样大致位于 年代末、年代初的位置。年代印度同苏联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外交关系,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武器和技术援助,因此国际安全合作这项指标在印度认知综合国力构成中的占比开始激升,进入 年后,特别是 年苏联解体和印度自身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环境,印度寻求国际安全合作的意愿相较于冷战时期大为降低,国际安全合

31、作这项指标在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构成中的占比又开始下降,并慢慢趋于稳定。图 年构成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的占比变化资料来源:作者自制。三、印度实际综合国力的发展阶段纵观印度建国至今,其实际综合国力发展由衰弱走向兴盛,同时其认知综合国力也同样由弱转强,正好对应了实际综合国力认知综合国力的关系类型矩阵中的三种不同组合:“国微言轻”型对应建国前中期(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外柔内刚”型对应经济自由化改革后(年);“国富民强”型对应莫迪执政时期(年至今)。(一)“国微言轻”:建国前中期(年)实际综合国力在 年间,印度在建国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项目实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综合国力发展,但总体综合实

32、力孱弱、竞争力不强,很多方面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限制和挑战。在经济实力方面,印度独立后实施了政府干预色彩强烈的“混合经济体制”。但由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决策中干预过多,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市场受到诸多行政限制和法规束缚;同时,这一时期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工业生产和贸易发展,还阻碍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此外,印度在这一时期还积累了大量的外部债务,对国家财政产生了压力,并限制了对其他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在军事实力方面,印度独立后,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国防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制定国防计划和军事现代化计划,确定军事战略方向和军事装备发展的重点。但这一阶段印度整体上在军事技术和研发

33、领域相对滞后,根本原因是其军事科技和军工产业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军事装备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在人力资源实力方面,印度通过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妇女和弱势群体的发展项目等措施,着力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的职业素养与水平。年,印度国会讨论并通过了由该委员会提交的 教育与国家发展()报告并正式形成了 国家教育政策(岳占仁:“独立后印度经济的发展”,历史教学,年第 期,第 页。刘恒:“美国对印度第一个五年国防计划的援助和限制()”,史学集刊,年第 期,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然而,其教育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上,一些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

34、有限,限制了印度民众学习技能和发展的机会。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印度制定了一系列国家科技政策和计划,以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科技产出和促进科技转移。例如 的科学政策决议()、年的 技术政策声明()等。然而,在这一时期,印度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过程相对薄弱。同时,印度政府此时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相对有限,也缺乏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成果转化由此被限制。认知综合国力在 年间,印度在认知综合国力中的国际影响、关系网络和安全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限制和挑战。就国际影响而言,印度在这一时期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印度还在亚非国家会议等国际平台

35、上,坚决支持殖民地的解放运动,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这些努力使印度在非洲和亚洲等地区赢得了声誉,并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不过虽然印度倡导“不结盟”运动,但由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利益分歧,印度未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且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弱。在安全合作方面,印度在这一时期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但由于其自身也面临着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内乱等内部安全挑战,这对其在安全合作中的形象和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二)“外柔内刚”:经济自由化改革(年)实际综合国力 年,印度在开启经济自由化改革后,相较第一阶段,实际综合国力实现了长足进步。在经济实力方面,由于拉奥政府从 年

36、开始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征的经济政策。此次改革的根施晓光:“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年第 期,第 页。封颖、吴家喜、恩敬:“印度政府科技创新管理重大战略转型与政策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年第 期,第 页。李诚诚:印度的经济改革:动因、成果与前景,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年,第 页;袁恩桢:“中国、印度发展的有益比较 读沈开艳主编 印度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理论、实证与比较()”,上海经济研究,年第 期,第 页。本结构变化之一是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下降。例如,一些重要国有产业如电力、煤矿、制药部门等也向国内外私人投资者开放;废

37、除针对出口的成本性补贴,并减少进口许可证限制;最高关税从 年的 降低到 年 月的,减少财政开支,削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等。因此,如图 所示,从 年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年均 增长率约为 。整体来看,印度经济增长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印度 增长率从 年的 下降到 ;年,印度遭遇了近 年以来最严重旱灾,经济增长出现显著减缓,增长率下滑到;尽管自 年起经济重回高速发展轨道,连续几年平均增长率均保持在 左右;但 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为 ;之后,在政府干预政策的推动下虽有所回升,但自 年以来显露疲软,增长渐趋

38、缓慢。即便如此,印度 年均增长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居高位。同期,印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间,印度的对外贸易及服务总额从约 亿美元增长到约 亿美元。在军事实力方面,自 世纪 年代开始,印度军费支出便一直呈上升趋势。根据 的数据,年印度军费支出约为 亿美元,年这一支出已增加到 亿美元。印度军事预算的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其军队的现代化。印度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拥有航空母舰、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并在海洋霸权夺取上处于有利地位。在人力资源实力方面,印度加强对潜在高科技劳动力的培养,尤其重视青少年与妇女人才。自 年起,印度每年都要召开全国少年科学大会,直接参与人数超过 万;年,

39、印度 科学技术政策()提出,要向妇女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于新东:“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政策、成效及其启示”,世界经济研究,年第 期,第 页。李诚诚:印度的经济改革:动因、成果与前景,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年,第 页。蒙特克、刘英:“渐进主义的功效如何?年以来印度经济改革的回顾”,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年第 期,第 页。李永祥:“印度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年第 期,第 页。杨瑞霞:“年中国西藏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年第 期,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的机会,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印度还实施了高等教育

40、“十年计划”(),通过在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助力大学生增加就业知识、提升就业技能。在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印度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从 年开始增幅有了明显提升,这与政府出台中长期科技创新政策息息相关,其规定在抵扣专利保护及应用相关费用后,科学家可以从其创造的知识产权收入中得到至少 的份额。图 年印度 增长率(年百分比)资料来源:作者自制。认知综合国力印度学者巴尔德夫()认为,作为人口大国且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印度不应在世界事务中处于二等地位,应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地位。事实上,从 年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后,印度就开始谋求“世界级强国”的地位。但国际上普遍只把印度当作南亚区域内大国,并不认可其“世界级

41、强国”的身份。就国际地位而言,冷战期间,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印度对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大的影响,并成为美国和苏联拉拢的对象。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走向低谷,印度的国际影响力也受到限制。年,印度悖逆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进行核文富德:“略论印度高科技人才培养战略”,南亚研究季刊,年第 期,第 页。,:,:,罗祖栋:“试论印度的国际地位”,南亚研究季刊,年第 期,第 页。试验,其国际形象再次遭遇挫折。并且印度一直未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就关系网络而言,南亚周边邻国对印度并不信任,并且印度在处理与南亚周边国家关系时存在的蛮横作风常引起它们反感。例如,为了限制孟加拉国移民,印度政府从 年起开始

42、在两国边界处修建“边境墙”,引起孟加拉国不满;年 月,印度宣布停止补贴不丹的家用煤气和柴油,使得不丹和平繁荣党在大选中落败;印巴依旧领土争端不断,难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等。尼泊尔等国还坚持吸收中国成为南盟正式成员国,以削减印度在该区域的优势。同样地,印度与以穆斯林文化为主的东盟国家也因为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导致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对其充满怀疑,阻碍了双方友好发展关系。可以说,一个经常与邻国处于冲突状态的国家难以被认可为“世界级强国”。(三)“国富民强”:莫迪时代(年至今)实际综合国力 年莫迪上台执政后,印度才真正开始加快建设全球大国的步伐,提出印度的大国战略目标,将本国利益置于优

43、先地位,拟带领印度成为“全球领导大国”。在经济上,年前后,上一轮改革红利减退,印度经济发展面临更深层次挑战。因此,莫迪政府在产业结构上选择将重心重新放到制造业上。“印度制造”()倡议推出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事实上,该政策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其开始实行后,印度制造业的增长率迅速达到了当年各行业排名第二。在对外政策上,印度开始回摆,逐渐转向自守。自 年起,印度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莫迪政府认为,本土企业应先在国内发展壮大,待实力提升和竞争力加强后再实行对外开放。到 年以后,印度更呈现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莫迪政府的改革在短期内确有成效。在 这三年内,年均增长率

44、达到了惊人的 左右,一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经济体。这一时期,印度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升至 左右,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创下新高,在钟宋文:印度国际角色的新变化及其外交战略选择,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年,第 页。宁胜男:“莫迪政府 印度制造 效果评析与前景展望”,印度洋经济体研究,年第 期,第 页。宁胜男:“莫迪经济改革评析”,现代国际关系,年第 期,第 页。同上,第 页。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 年已经达到了 亿美元。这些数据不仅有力地表明印度在经济实力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还进一步说明了印度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增加。基于对印度经济改革前景的信心和

45、期盼,莫迪于 年成功连任总理,开启了印度“时代”。虽然 年印度经济面临诸多负面影响,但全年经济实际增速仍然突破。年,印度的经济发展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年经济增长为其独立以来最低。但目前,印度经济基本实现了疫情后的复苏,同时获利于全球产业链转移,吸引了众多外资前往印度投资建厂,将挑战化解为机遇。在军事实力方面,的数据显示,年期间,印度的军事开支规模从约 亿万美元增加到约 亿万美元,为现代化装备采购和军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莫迪政府不仅在国内将“印度制造”领域引入到军事上,鼓励自主研发和生产武器装备,还在进口军事武器时要求一并购买部分技术知识产权,以提升国防科技本土化水平。在人力资源实力方面,印度已

46、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到 年,印度的成人识字率已达到。此外,年印度高等教育的总入学率也相较 年提高了。在科技创新实力方面,莫迪政府采取了包括增加科研投资、壮大科技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措施在内的具体措施。例如,“创新印度”()计划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此外,印度政府还加强了与科研机构、高校和私营企业的合作,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认知综合国力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曾经在多个场合阐述印度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的“领导性强国”。实际上,自莫迪上台后,印度的认知综合国力的确有了明显提升。就国际地位而言,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印度的地位更加凸显。例如,南

47、亚多国的外交政策偏向印度。年 月,印度发起对巴基斯坦的孤立行动,南亚多国都积极响应,陆续参与孤王志刚、于滨铜:“莫迪经济学的政策举措、改革成效与发展困境”,财经问题研究,年第 期,第 页。,“,”,:,盛明科、罗娟:“中印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 以印度 和中国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年第 期,第 页。立巴基斯坦的行动。孟加拉国、不丹、阿富汗、尼泊尔、斯里兰卡等都表示不参加当年 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南盟峰会。这一事件足以彰显印度在南亚区域内的影响力。并且,如美国、俄罗斯等一些大国也对印度在南亚的领导者角色进行维护。就关系网络而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南亚的影响也处于

48、上升状态。到 年,中国与除印度以外的南亚七国的贸易总额已接近印度的 倍;与此同时,通过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成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竞争对手。美国是印度关系网络内的另一重要角色。印美关系在近年内迅速升温,其共同战略需求之一就是平衡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不过,一方面,印度长期以来实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政策,它并不会轻易与其他大国结盟;另一方面,印美战略互信仍有待加强。因此,印美关系走向值得关注。无论如何,印度与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关系紧密,印、中、美三者关系的走向将对世界有深远影响,印度的关系网络认可度在国际处于高水平状态。四、结 论综上所述,可以

49、看出印度由一个“国微言轻”的发展中国家已然变成一个迅速崛起的、并在地区和世界越来越有话语权的重要大国。自印度独立以来,年经济自由化改革、年莫迪政府上台,可被认为是促使印度发生改变的标志性事件,对印度的实际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了质的影响,使其在经济、军事、信息科技能力上都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印度也越来越成为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伴随着印度的实质崛起,它也将面临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总体来看,印度拥有对其未来实际综合国力增长的长期有利因素。例如,印度可以继续通过“印度制造”战略吸引全球投资;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年轻的人口结构,积极利用高水平人口红利;继续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国

50、家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高军事力量,与各国积极开展军事合作等。只要不断优化本国资源配置,在实际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注重认知综合国力的培养,扬长避短,印度综合定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印度在地缘上的邻国、经济上的重要竞争对手,对于印度综合国实际认知分析视角下的印度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应当全面权衡利弊,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国家利益做出相应行动。“强邻为敌”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认为,两个相邻的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或之后,必定会相互威胁,发生冲突。中国应当摒弃这样的过时观念,在大方向上与印度友好共进。第一,作为中国搬不走的邻居,中印两国长期处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动态发展之中,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