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40993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部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概述1、项目概述为了满足县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及土地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使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数据及图件资料,受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由省地质测绘总院在 2008.102009.01 期间承担县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其中权属核查 7平方公里,权属调查 8 平方公里,1:500 数字化地形测量 12 平方公里。2、地理位置(略)二、作业依据 (一)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

2、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四) 全球定位系统(GPS)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 73-97),以下简称规程;(五)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 年大比例尺机助制图规范(GB 14912-94);(六)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 年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以下简称分类与代码;(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9 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城建规范;(八)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

3、007),以下简称图式;(九)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十)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筑林教育网提供126 号);(十一)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 号);(十二) 国家土地管理局 2008 年 2 月 1 日实施的土地登记办法;(十三)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国标);( 十 四 ) 国 家 测 绘 局 1994 年 11 月 28 日 颁 布 的 地 籍 测 量 规 范 (CH5002-94);(十五)国家测绘局 1994 年 11 月 28 日发布的地籍图图式(CH5003-94);(十六)国家三、四等

4、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十七)土地分类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发2001255 号(十八)经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三、已有成果资料1、2006 年的 1:100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本次选点的工作底图。2、20012020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图,作为本次调查和测量范围图。3、旧城区 2003 年通过省厅验收的 1:500 外业调查成果资料。洛阳测绘大队设立的 GPS 控制网,成果为 1956 年黄海高程系。高程起算成果使用前已换算至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四、项目组织与实施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各工序的正常运转和良好衔接,在项目施工前成立项目部,对项目各工序进行关系协调,质量、技术

5、检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管理机构拟设 4 个组:1、技术指导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和省地质测绘总院总工办联合成立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全面负责地籍调查工作中技术方案的落实、质量动态控制、资料检查验收等工作,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的规范、合理及测绘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2、权属调查组批注 蓝悦明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批注 蓝悦明2: 2006 年的1:10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筑林教育网提供2权属调查组由五个小组组成,每组成员三人,主要负责按街坊逐宗逐块审查权属来源资料,实地确定宗地界线和界址点的位置,设置各宗地界址点标志

6、,填写权属调查相关图、表、册、簿等。3、地籍测量组地籍测量组主要负责完成指定范围内的地籍图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即按照作业依据和测区技术设计完成测区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地籍图、地形图、地籍图编辑、宗地图绘制、面积计算及汇总,填写各类统计表格和汇总表册,并将其装订成册以利保存。4、权属争议处理组由县国土资源局的监察大队和省地质测绘总院负责组成。主要负责依法处理调查区内的权属纠纷问题,保证权属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记录。经土地使用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提供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依据。权属调查前按照国家国土资

7、源局颁发的土地登记规则中有关规定颁发土地登记公告,向土地使用者发送土地登记申请书,并受理申请,造册登记,以此作为权属调查的依据。1、 准备工作(略)2、 调查区域划分与地籍编号街道的划分以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的界线划分,其编号从行政区域的西北角开始,从左到右,从上而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街坊的划分按照县城内主要道路、街道、河流等固定线状物围成的区域为划分单元。街坊划分以不超过 100 宗为宜,便于内业计算面积。作业时按照街坊分片作业,并规定调查时土地的分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GB/T21010-2007)的内容进行。宗地的划分以实际使用权限划分,其中包含独立使用权宗地和共有使

8、用权宗地。其中独立使用权宗地中有较大面积的宗地,如大型厂矿等可根据如下情况划分。批注 蓝悦明3: 国家土地管理局 2008 年 2 月 1 日实施的土地登记办法筑林教育网提供3宗地内有经济独立核算单位(有自己的法人代表)应独立划宗。宗地内有若干块土地用途明显不同,并且不同用途的面积较大、界线明显,可划分为若干宗地。一个宗地被主要道路、河流分割成若干块应将其划分为几个宗地。土地使用权共同使用而且其间难以划清界线的,可以划为共用宗。地籍编号:地籍调查编号按照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街道编号按照实际情况将整个调查区作为一个街道。街坊编号在工作用图上按照所划分的街坊由上而下,由左及右的顺序,用自然数

9、 1、2、3顺序编写。宗地编号以街坊为单位,同样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号,同一街坊内不重复编号,不遗漏,不空号。个别遗漏者从本街坊最大号续编。界址点编号以地籍街坊为单位顺序编号,从西北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以 J1、J2、J3的规律编注。3、 权属调查的实施(1)、发送指界通知书各作业组根据各自的调查计划安排,分块按街坊发送指界通知书,约定土地使用者按时到场指界。可采用头天发放通知,约定第二天调查。(2)、宗地界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前,要对已有资料仔细阅查,掌握好调查路线,带好调查所需工作用图,地籍调查表、钢尺、绘图工具、界址设置工具等,按指界通知上的约定时间准时到达指定现场。调查人员分组进

10、行、分工作业,三人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调查核定、记录、绘宗地草图,另二人负责丈量、设置界址点标志等。宗地权属调查。对被调查者提供权属资料(如征地资料、已发证证书等),宗地的使用情况、土地所有权性质及权源资料上土地使用者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然后进行界址调查,如果土地使用人一时提供不了权源资料,可先按四邻指界结果进行界址调查,但在地籍调查表中加以说明,并记录在工作人员筑林教育网提供4记录本上。土地用途、坐落的调查。调查宗地的坐落位置名称,有门牌号的要记录,其用途按实际使用情况填写,一律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填写。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核心,土地使用者最关心的是权属界址的认定,一经双方

11、指定确认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调查时要求:A 界址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法人代表(须有身份证明),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现场指界,出具身份证明、委托书,同时装入本宗地档案中。B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双方指界人即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如果户主不识字,可由调查人员或其他人员代签,户主按手印或盖章。C 有争议的界址,调查人员应现场处理,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在调查纪事栏内写明双方争议的原因,并在图上用虚线画出争议地块,勘丈时按实际现状勘丈,待今后处理。D 混合宗,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有共同委托代理人现场指界,能查清的,要查清各自使用部

12、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E 小区的共用宗,设置喷涂界标,记录共用宗使用人姓名,以等户填写调查表,不要求签字盖章。F 所有的宗地界址点,建筑物占地的拐点都要按要求设置界标,供测量使用。(3)、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要求:填写地籍调查表时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潦草。除宗地草图栏用铅笔填绘外,其余均用碳素墨水填写。填写内容不得涂改,但填写错误时可划改,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三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每宗地(包括共用宗地)填写一份。填写栏的内容填写不全的可加附页。地籍调查内容与土地登记申请不一致时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内注明原

13、因。筑林教育网提供5调查表中对于可选项应将不适合本次调查的项用斜线划注。具体填写的内容:封面封面填写宗地编号、土地使用者通讯地址和调查时间。编号填写宗地的正式地籍号,如 0103018 即为 01 街道 03 街坊,编号为 018 的宗地。第一页初始、变更项中将不适合者用斜线划注。土地使用者中名称填写单位全称或户主名称,注意个人名称要求填写户口簿上登记的名字。性质项单位分“全民”或“集体”;个体工商户填写“个体”;个人住宅填“个人”。上级主管部门填写与单位有资产行政关系的上级领导部门;个人可以不填此项。土地坐落填写该宗地的所在位置;具体填写临泉县、街道、门牌号。法人代表或户主指单位主要负责人(

14、要求与“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同)或户口簿上的个人名称。土地权属性质指宗地是“国有”或“集体”。预编地籍号指在准备阶段预先编制的地籍号;地籍号指通过调查正式确定的地籍号。所在图幅是指应填写本宗地所在 1500 地籍图的编号,宗地四至,当宗地跨几幅图时应填写所有图幅号。批准用途填写权属证明材料中批准的该宗地用途。实际用途是指调查时宗地的实际用途,按调查规程中的划分种类如实填写。一宗地有多种用途者填其主要的。使用期限指权属证明材料中批准使用的期限,没有规定的可空填。共用使用权情况。调查时应针对如下情况具体填写:a.共有使用权宗地的面积、户数及各自名称。b. 各自使用部分的界线。若界线不明时可不填写

15、此项。c. 共有使用权宗地面积的分摊方法及数量。筑林教育网提供6说明项填写初始调查时宗地内局部改变的用途等。第二、三页界址点号填写自然序号,但应按顺时针从左上方编写。界标种类、界址线类别及位置项应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在其相应处打“”符号即可。界址间距填写实际边长的丈量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备注项可填写一些相关的说明文字,使得相应条款更加清楚。界址线起始点和终止点号按相邻宗地填写。无论邻宗地由几条界址线组成,只填起点和终点号。指界人签名项应在调查时在相应栏内填写指界人姓名并签章或按指印。界址调查员姓名应填写参加调查的作业人员的合法姓名。第四页宗地草图指所调查的宗地草图,内容包括:a.本宗地宗地号

16、、门牌号、地类号;b.宗地使用者名称;c.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和使用者名称及与界址有关的相邻地物;d.注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e.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者其他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f.指北线、比例尺、丈量者、绘图者、丈量日期。绘制要求:a.采用质量好适宜长期保存的图纸,草图规格为 32 开 16 开、8 开,宗地过大可分幅绘制;b.宗地草图视情况按概略比例绘制,比例尺可选用 1:2000、1:1000、1:500或 1:200,用 2H-4H 铅笔绘制,线条字迹清楚,数字注记字头上

17、下位置向北、左右位置向西,注记过密的可移位放大绘出;c.宗地草图上应注记实地用钢尺丈量的界址边长;d.宗地草图必须现场绘制,不得涂改和复制;筑林教育网提供7e.实地无法丈量的边长用坐标反算代替。第五页a. 权属调查事项及调查员意见填写内容:主要记录在调查中遇到政策和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存在遗留的问题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尽可能指出解决意见等;现场核实申请书有关栏目填写是否正确,不正确应作更正说明;界址有纠纷时要记录原因,并尽可能提出处理意见;指界手续履行情况;界标设置、边长丈量等技术方法、手段;评定能否进入地籍勘丈阶段。b. 地籍勘丈记事的填写内容:勘丈前界标检查情况;遇到问题及处理方法;遗留问

18、题;勘丈人签名及日期。c. 地籍调查结果审核意见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应填写“合格”,如有问题填写“不合格”,并指明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并签字盖章。(4)、调查表填写要求A 填写时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应清晰、工整,不得潦草。除划宗地草图栏用铅笔填绘外,其余均用碳素水笔填写。B 填写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若却需划改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C 每宗地(包括共用宗地)填写一份,项目栏填写不完的可加附页。(5)、街坊草图的绘制街坊草图是本街坊内所有宗地草图拼接而成,反映本街坊所有宗地及地物和路、渠、河、街、巷等全面情况。是在权属调查结束后,移交给下一步进行

19、施测各界址点坐标的主要资料。其质量也决定了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因此,极为重要。每一个街坊均要绘出一整幅街坊草图,街坊草图也应按概略比例绘成。各调查组每天调查结束时,都要将当天调查的宗地草图连接转绘到前一天的街坊草图筑林教育网提供8上,以便核对核查当天宗地草图的正误。其内容应有:A 街坊及宗地编号;B 使用者名称;C 界址点位置、编号及界址线;D 道路或街道、河流等。(6)、违约缺席指界处理A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址确定,如双方均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据现状及当地习惯确定。B 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方,并告知如有异议必须在 15 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担确界

20、费用,过期不申请,确界结果自动生效。C 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表上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指界处理。(7)、界址点的设立原则界址点认定后,在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 调查人员对所认定的界址点应在实地现场设立界标。具体方法是: A 界址线上的拐点均应设界址点;B 凸凹曲线界址线实地小于 10厘米时, 作为直线处理; 大于 10厘米时, 增加界址点;C 临时建筑不设界址点, 不影响界址线的走向;D 界址点一般设在围墙外皮、墙基外皮、滴水线、排水坡外沿;中心墙的归属以权属资料和双方指界为准, 双方均无权属资料且有争议的归双方共同使用, 以墙中心线为界。E 单位门口的凹进部分、临街的门口台阶与中心内

21、非法凸出中心墙外边的建筑一般不另设界址点, 不影响界址线的走向。(8)、界址标志设置A 混凝土界址标桩:此界标一般设在较为空旷且是泥土地面地区的界址点和占地面积较大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界址点。B 带帽的钢钉界址标桩:此种界标适合在坚硬的地面或路面上埋设。C 喷红漆界址标志:此种界标多在坚固的房(墙)角等永久性建筑物处的筑林教育网提供界址点设置。根据本调查区实际情况,以此种界标为主,当墙体为红色或喷涂红色不易被辨认时,应喷涂白色油漆。 D 当难以设置界标时,可不设界标,但应注明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点的拴距,或在调查表中予以详细准确的说明。E 界标的制作和埋设方法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执行。

22、本调查区特别规定附着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的喷涂标志设在距地面 0.5m 左右的位置,困难地段可以设在 0.5m-1.0m 的位置。F 对于部分特殊的,无法在实地准确定位的界址点(如渠中、沟底),可不设置界标,但要在双方的共同指认下在工作底图上标出。G 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标注;对于宗地套宗地的情况,界址点编号先编外围,然后按外围的顺序号继续编内部宗地的界址点号。H 根据实际需要,在地籍调查表中对特殊界址点和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描述。六、控制测量1、 四等 GPS 控制网(1)、坐标系统县中心位置位于东经,北纬,城区海拔高程为 35.4

23、38.8m(平均高程为 37 m)。 考虑到坐标系统与以前资料的统一,又要求满足其长度变形值不超过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所规定的 2.5cm/km限差。经过计算测区中心距中央子午线 117约 162.8KM,长度变形值为 32.7cm/KM远大于城市 测 量 规 范 要 求 ( 高 程 归 化 变 形 值 为 , 高 斯 投 影 变 形 值 为),变形值不大于 0.005m。经与县国土资源局共同商定,本次县城镇地籍调查以东经 11515为中央子午线,1980 年西安坐标系作为起算成果使用。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批注 蓝悦明4: 优于510628.051068.32+ 根据

24、公式:9筑林教育网提供 2202RmH y=RmH +可算得H=-24.22m,即将测区的观测元素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以下 24.22m的抵偿高程面上。再按国家统一的 3 度带投影到高斯平面上。此时,测区中心投影变形为零,边缘变形能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5cm/km 的要求。(2)、四等 GPS 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要求 利用 2004 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做的华东、华中区域大地水准面作精化 GPS C 级网成果(1980 西安坐标系),为本次四等 GPS 控制网的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拟布设 9 个四等 GPS 控制点。 相邻点距离平均不大于 2 公里,选点时

25、应考虑相邻点间的通视。为确保点的精度和可靠性,GPS 网设计时构成了尽量多的检验条件。 采用边点混合连接方式,其图形如三角网状。(3)、四等 GPS 点位要求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仪器操作,视野开阔。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 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小于 50 米。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交通方便,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4)、埋石位于高大建筑物顶部的 GPS 点现场浇灌混凝土标石,其上标石面为 20cm 20cm,底面为 30cm 30cm,高 15cm。位于地面上的 GPS 点其标石上面为 20

26、cm 20cm,底面为 30cm 30cm,高 60cm,分别当场量绘点之记。(5)、GPS 外业观测外业观测是 GPS 网测量的重要环节,所采集的数据是内业处理、平差计算和推求 GPS 点成果的依据。 外业观测时统一采用世界协调时(UTC),与北京时(BJC),的关系为:UTC=BJC-8h。现在已有 24 颗 GPS 卫星在轨道正常运行,地面上全天都可同时接收到 410筑林教育网提供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外业观测时段可在施工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外业数据采集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项目级别 四等(D)卫星高度角 150有效观测卫星数 6 时间段长度(mim) 45 数据采样间隔(S) 15 点位几

27、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6 GPS 的观测a、采用天宝双频 GPS 接收机 5 台套,其标称精度为(3mm+2ppm)。b、外业观测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时间,同步接收同一组卫星。c、天线尽量安置在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直接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3mm,若在寻常钢标下观测时,天线支架要尽量架低,但不得低于 0.5 米。d、天线的圆水准器泡必须居中,天线盘上的标志线应指向北方,其定向误差不应大于土 5。e、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正确时方可启开。f、作业员在测站上要详细填写测站记录,包括测站名、编号、作业员姓名、开始和结束信号接收时间、测站近似位置、天线高等。天线高度应在观测前后

28、各量取一次,读至 0.001 米,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 3mm,取中数后作为天线高。g、外业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按作业顺序完成,不得事后补记。h、外业观测原始数据、文件应及时拷贝成一式两份,保存在防水、防电、防磁的地方。存储介质外面应贴制标签,注明文件名、测区网名、时段序号和采集日期。(6)、四等 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邻两点弦长精度按下式衡量:2 2+ bd )(a =其中: GPS 网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 mm); a固定误差(mm);11筑林教育网提供 b比例误差(ppm); d相邻点间距离(km)。四等 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12平均距离( 6km) a(mm)

29、b(110 )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2 10 10 1/45000 5cm (7)、GPS 外业数据检核 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质量进行评定,内容如下:a、成果是否符合GPS 规范和设计要求;b、观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c、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不宜小于 10%。 复测基线长度较差比较 ds 应ds 22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x 2 nw ; y 2 nw ; wz 2 n ; 32 nw 222x+= wwww zy w 为环闭合差,式中:n闭合环边数;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8)、

30、四等 GPS 数据处理采用天宝编制的 TGO 软件包。数据处理内容如下:a、全面检查外业数据,进行编辑、加工整理,以独立基线向量观测值组成 GPS 网进行平差处理。b、在各站平差的基础上,计算各 GPS 点在 WGS-84 系的空间三维坐标。c、在三维约束平差的基础上,进行平差,求算出各点坐标。 平差计算当 基 线 解算 的 质 量检 验 符 合要 求 时,采 用 Trimble5700 随 机 平 差 软 件TGO,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筑林教育网提供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 WGS-84 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 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

31、应提供各控制点在 WGS-84 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总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x、Vy、Vz)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Vx3 ;Vy3 ;Vz3约束平差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基础上,输入已知数据,进行约束平差。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x,dVy ,dVz)应满足下式要求:dVx2;dVy2;dVz2平差结果应输出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及其精度信息。2、 一、二级导线测量(1)、一级导线布设起闭于国家三角点及四等 GPS 点。图形可布设

32、为单导线、单结点及结点网形式,要有利于低级导线的布设。(2)、二级导线布设起闭于四等 GPS 点及一级导线点,主要是对一级导线网的进一步加密,以利于图根导线的布设。(3)、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测回数等 级附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每边测距中误差(m) 测角中误 差() J2 J6方位角闭合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cm) 一级 3.6 300 15 5 2 4 10 n 1/14000 5cm 二级 2.4 200 15 8 1 3 16 n 1/10000 5cm 说明: 1,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 倍。 2,

33、当附合导线长度短子规定长度的 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3,当导线平均边长比较短,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 12 条时,应适当提高测角精度。13筑林教育网提供14(4)、一级导线的编号按罗马字母 I 为字轨,以自然数顺序排列,如 LI001、LI002;一、二级导线编号按顺序编排尽量不空号、跳号。(5)、一、二级导线的点位应埋设混凝土标石,其规格为上 12cm 12cm,下底为 20cm 20cm,高 60cm,般埋设于土质地面或人行道上,上标石面露出地面 3cm-5cm,在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的一、二级导线点镶入直径 12mm,长15cm 的钢筋或打入直径 12mm,长 20

34、cm 的道钉。所有一、二级导线点均应填写点之记,标注三个以上方位距离,并在地面或附近构筑物上红漆书写点号,画箭头指示点位。(6)一、二级导线点观测本次一、二级导线点观测采用 GPS 方法测定,其观测、计算同四等 GPS方法相同,精度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3、 高程控制测区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水准按四等精度要求,四等观测方法,起始于国家三等水准点,联测地面上的四等 GPS 点和一级导线点,组成四等水准网。位于建筑物和山上难以用水准方法测量的四等 GPS 点和一级导线点,则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求取。本测区有两个三等水准点,分别是 III03401、III03202 经检查保存完好,成

35、果可靠。主要技术指标参照安徽省城镇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规定。具体施测时要求如下:(1) 施测前应按要求进行仪器各项指标的检校。仪器使用 DS2 或 DS3 型水准仪,标尺使用木质双面区格式水准标尺。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记录采用 PC-E500 电子记录,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i 角按要求定期检查,当 i 角不超过 20时,可用于水准测量,当 i 角超过 20时,须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校一次 i 角,若 i 角保持在 10 以内时,以后可以每隔 15 天检校一次。(2) 仪器要求筑林教育网提供四等水准使用经检定过的水准仪和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

36、进行施测,施测前必须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进行检验。 (3) 观测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转站点采用尺台,尺台应选放在土质坚硬处。(4) 观测要求a.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b.视距:80 米;c.前后视距差:3 米;d.前后视距累计差:10 米;e.红黑面读数之差:3 毫米;f.红黑面两次高差之差:5 毫米;g.高差读数取位至 1 毫米,视距读数取位至 1 米。h.成果精度要求:每公里高差中误差10 毫米,附和线路或环线闭合差20 L 毫米,L 为水准路线长度公里数。(5) 手簿要求外业观测采用电子手簿记录。观测高差应加入标尺每米真长的改正。记录中高差取位至 1m

37、m,高差中数取位至 0.1mm,距离取位至 1m,计算时各测段距离总和取位至 10m,高差总和取位至 1mm,高程取位至 1mm。(6) 平差计算四等水准的平差计算在微机上利用清华山维智能平差软件 nasew 进行严密平差。结果文件要求包括起算数据、原始观测的经尺长改正后的高差和距离值、路线闭合差、单位权中误差、高程中误差、高程。另外计算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4、 图根控制测量在一、二级导线网的基础上,按一个或几个相邻街坊分片布设一级图根导线网。按需加密少量二级图根导线。在 GPS-RTK 观测条件较好的城郊结合部可直接采用 GPS 测定图根点坐标。15筑林教育网提供图根导线网应

38、贯穿街坊内的巷道和河流,较好地围合所有自然街坊地块。布设图根网要顾及已知点的分布状况和网的图形强度,在网的外围转角处和图形多层发展的薄弱处要有已知点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弱导线点有较高的精度。 一、二级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一级图根导线网应确保其外围主轮廓点与已知点联结;其它技术要求见下表:测回数测回差测角中误差最弱点位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级别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J2 J6 () () (cm) () (cm) 一级 1.2 120 1 2 18 12 5 24 n 15000 0.22 二级 0.7 70 1 1 20 5 40 n 13000 0.22

39、注:n 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小于 500m 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 13000 和 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图根点标志和编号图根点一般采用铁钉和木桩等临时标志。在平均每幅图埋石点不足 3 个时,可在图根导线点上增加埋石点;一般埋设预制的上底为 0.10.1m,下底为0.150.15m,高为 0.4m 的混凝土标石;在沥青路上可钉入12mm、长为 60mm的钢筋,顶锯“+”字表示点位;在岩石或水泥路面上可凿刻“+”字表示点位,并在周围凿刻 10cm10cm 的方框,内部涂上红漆。图根点采用大写英文字母 A 开头,后缀以流水号进行编号,如 A001、A002,图根点不得出现重号。 外业观测图根

40、导线网水平角观测采用经检校的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 5 秒级以上,测距标称精度级以上),观测水平角一测回;单程测距一测回,四次读数;全站仪自动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后处理,所有记录手簿均需打印装订成册。 平差计算外业观测数据经 200%检查后方可计算,一定要确保数据正确。16筑林教育网提供图根导线平差采用正式出版的平差软件或经验证正确的平差软件计算,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上述要求。 图根高程测量图根高程测量采用全站仪和图根导线测量同步进行,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垂直角和边长采用对向观测各一测回。图根高程测量应起闭于四等及四等以上高等级高程控制点,可沿图根导线点布成附合路线、结点网或支线,高级点间附

41、合路线长度不得超过 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超过 6km,支线长度不得超过 4km。采用 DS3 型水准仪按中丝读数法观测,仪器至标尺的距离不宜超过 100m,前后视距宜相等。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40 L (mm)(L 为路线公里数)。具体技术要求见下表:光电测距三仪器 角高程测量类型中丝法测回数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m)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m)符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mm 对向 单向DJ61 2 25 25 0.4S 0.2Hc 40 D注:S 为边长(km),Hc 为基本等高距(m),D 为边长(km);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

42、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当边长大于 400m 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高差应取至厘米。、GPSRTK 图根控制测量 a 采用 GPSRTK 测量模式进行图根测量时,基准站应该选在较为开阔,17筑林教育网提供18周围无高度角超过 10的障碍物(如高层建筑物、高山等),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的发送,一律使用双基准站进行观测。 b 采用 GPSRTK 测量模式进行加密网测量时,为了防止数据链的丢失以及路径效应的影响,基准站周围应无 GPS 卫星信号的反射物(如大面积、大型建筑物等),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等干扰源。 c 采用 GPSRTK

43、测量模式进行加密网测量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基准站迁站,应尽量选择在测区区段的中心位置或加大电台的信号发射距离(天线的高度每增加一倍,会使数据信号的控制范围增加 40%)。 d 参考站的选址要具有一定高度,且要远离干扰源。由于参考站电台采用高频发射,信号近直线传播,折射能力弱。为了避开遮挡信号的障碍物,如地物、建筑物、大树,参考站发射电台应尽可能地高于接收机。 e 电台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规范。大于 15W 的电台的发射天线距 GPS 信号接收天线至少 2 米,最好 6 米,避免它们之间的互干扰。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最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供电电缆、数据电缆造成的干扰。f采用 GPSRTK模式时应根据星历预报尽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