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1.劳损:是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 局
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较长。
02.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指前臂伸肌群在肱骨外上髁附着部分,局部滑囊或关节囊的损
伤性炎症。
03.闭合性损伤: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04.裂伤:钝性物体打击而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撕裂或断裂。
05.炎症: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06.挫伤: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
07.康复锻炼:指伤术后伤者进行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
08.急救:对运动现场出现的意外或突发伤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09.脑震荡: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组织被震荡而引起的大脑暂时性的意识和机
能障碍。
10.肌肉拉伤:肌肉主动猛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组织的损伤。
11.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力量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12.髌骨劳损:指髌骨软骨病以及髌周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性病变。
13.肩袖损伤:肩轴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损伤性炎症。
01.对脊柱损伤的伤员应如何搬运?
答:必须使用硬(平)板担架搬运,禁止使用软担架、软垫、禁止使用抱头抬足式搬运或背
负、行行等。
02.运动损伤有哪些危害?如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后一问就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额原则)?
答:(一)危害:运动损伤的产生对运动、生活、工作方面带来了影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
阻碍水平提高,减少运动寿命。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轻者影响学习、训练;
重者导致伤残和死亡。
(二)措施:(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二)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三)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①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②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若此题是简答,可简写)
③运动后进行整理训练。
④遵守比赛规则。
(四)加强保护与帮助。
①运动员学会自我保护,合理使用护具和支持带。
②教练员熟练掌握保护与帮助技巧。
(五)医务监督。
①进行必要体检和自我检查监督。
②认真做好场地、器材、个人防护用具的安全卫生检查。
③在训练比赛中应备急救箱。
03.影响组织再生的因素。
答:损伤程度、有无感染及异物、局部血供。
04.教练员在运动损伤防治中有哪些职责?
答:职责:①控制现场顺序,保护伤员不受进一步损伤
②检查伤员意识,通知急救人员
③ 检查损伤情况
④组织急救处理
⑤记录损伤发生情况或向急救人员叙述受伤经过
⑥帮助急救人员将伤者转送医院。
05.动脉出血的特征及常用止血点。
答:(一)特征:血液颜色呈鲜红、急速涌出或喷射出。
(二) 止血点:①颞浅动脉止血点(头)
②颌外动脉止血点(面)
③锁骨下动脉止血(肩、上臂)
④肱动脉止血点(前臂)
⑤股动脉止血点(下肢)
⑥胫前、胫后动脉止血点。(足)
07.踝关节扭伤易损伤哪一侧韧带,为什么?应如何检查和进行现场急救?(此题同19题)
答:(一)韧带:踝关节外侧韧带
原因:外踝比内踝位置低,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角韧带强,内翻肌群比外翻肌群
力量大,易产生跖曲。
(二)检查: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
急救:轻度:立即冷敷、加压包扎。24h后可选用外敷中药、理疗、按摩、针灸、
药物痛点注射,3-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重度:冷敷、加压包扎
后,用托板固定3周,2-3天后拆除加压包扎,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
等,继续固定3周。
08.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肌肉拉伤?应如何预防?伤后运动应如何安排?
答:(一)原因:①准备活动不当 ②训练水平不够 ③疲劳或过度负荷 ④动作错误,动作过
猛 ⑤气温过低,场地湿滑不平
(二) 预防:①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平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③锻炼中要注意观察肌肉反应,若出现肌肉僵硬或疲劳时,可进行按摩或减
少运动强度。
④改正技术动作的缺点,正确掌握跑、跳、投的技术要领。
⑤注意锻炼环境的温度、湿度和运动场地情况
09.绷带包扎的作用及方法。
答:(一)作用:保护创面、固定敷料、支持伤肢、防止感染和止血、止痛的作用,有利于伤
口早期愈合。
(二)方法:①环形包扎法 ②螺旋形包扎法 ③转折型包扎法 ④“8”字形包扎法
10. 试述骨折的诊断与临时固定要求。
答:(一)诊断:有无碎骨声、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擦音(感)。
(二)要求:①不随意移动伤肢 ②夹板长宽适宜 ③保护皮肤 ④固定松紧适度 ⑤外露
指(趾)端 ⑥防止伤口感染
11. 肩、肘关节脱位的特征,临时固定方法。
答:(一)肩:特征:①伤臂略外展,内旋 ②“方肩”畸 ③关节功能丧失 ④杜格氏征(﹢)
固定方法:取三角巾两条,分别折成宽带,一条悬挂前臂,另一条绕过伤肢上
臂,在健侧腋下打结。
(二) 肘:特征:①伤肘半屈固定 ②出现畸形,肘前饱满,肘后凹陷,肘关节前后径变
宽,前臂变短 ③肘后三角关系失去正常联系
固定方法:用铁丝夹板弯成合适角度,至于肘后,用绷带缠稳,再用小悬臂带
挂起前臂。如无铁丝夹板,可直接用大悬臂带包扎固定。
12. 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心肺复苏方法。
答:(一)判断:呼吸:一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用脸颊接近
患者口鼻,感觉有无呼吸气流。
心跳:摸大动脉,听心音。
(二)方法:1.判断意识2.高声呼救3.放置体位4.开通渠道5.判断呼吸6.吹气两口7.
触摸颈动脉8.心脏挤压30次 30:2
13. 冷、热疗的作用,方法及适应症。
答:(一)冷疗:作用:止血、退热、防肿、解痉、镇痛。
方法:①冰(冷)敷法:15-20min
②冷气喷射法:距离10-15cm,喷射,间隔20-30s再喷一次
③冷热交替法:冷水5min、热水5min,反复3次。
运动前热敷10-15min,运动结束后冰敷10-20min.
适应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
(二)热疗:作用:消肿散瘀、解痉止痛、抗炎、防止粘黏,促进愈合。
方法:①热敷法:48°为宜,30min/次,1-2次/日
②熏洗法:30min/次,1次/日
③红外线疗法:灯距为15-30cm,15-20min/次,1-2次/日,15-20
次/疗程
④石蜡疗法:30min/次,12次/日
适应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及慢性损伤
14.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
答:即时止血,处理伤口,预防感染。
15.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答:(一)早期:指伤后24-48h之内,组织有出血,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急
性炎症反应。
处理原则: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RICE原则,即R(制动)、I(冰敷)、C(加压包扎)、E(抬高伤肢)
(二)中期:指伤后24或48h之后,局部淤血、肿胀、疼痛。
处理原则: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防止粘连、促进愈合。
处理方法:热疗、按摩、药物、针灸、辅助康复锻炼
(三)后期:指损伤1-2周后,损伤组织基本修复、肿痛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
复,伤部僵硬,活动受限。
处理原则:软坚散结、松解粘连、恢复功能。
处理原则: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辅助用药
16. 康复锻炼的意义、基本原则及要求。
答:(一)意义:①改善组织代谢,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 ②促进损伤组织功能恢复,防止
损伤 ③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 ④防止发生停训综合征
(二)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 ②动静结合 ③局部全身兼顾 ④尽早进行
(三)要求:(1)肌力训练:①等长练习:增强静态肌力
②等张练习:增强关节活动肌力
(2)关节活动度训练:①被动运动 ②助力运动 ③主动运动
(3)耐力训练:①肌耐力训练②全身耐力训练
(4)本体感觉,协调能力训练。
17.头部撞击损伤的种类,颅脑损伤的急救,脑震荡的原因、征象及处理。
答(一)种类:①颅脑损伤 ②脑震荡 ③鼻出血 ④眼部挫伤
(二)急救:①通知急救人员 ②固定头颈部 ③检查伤伤者ABC(呼吸、气道、循环) ④止
血抗休克 ⑤协助搬运伤员 ⑥五种症状之一者,尽快送医院
(三)脑震荡:原因:①头部受打击或硬物撞击 ②头部受间接冲击力
征象:①短暂的意识障碍或丧失 ②面色苍白、出冷汗、头痛、头晕、耳鸣 ③
丧失平衡能力,语言不清,呼吸、心率紊乱 ④逆行性遗忘
处理:1.急救:立即安静平卧休息,意识丧失者刺激急救穴。
2.一般处理:①轻微脑震荡,各种症状在伤后5min内消失者,可以
恢复比赛训练。
②中、重度脑震荡卧床休息1-2周。
18. 髌骨劳损的原因、征象和伤后训练安排。
答:原因:①长期反复大量进行跳跃训练 ②膝关节经常位于半蹲位扭转发力。
征象:①膝盖酸软疼痛,进行性加重 ②假交锁,股四头肌萎缩 ③髌尖、髌周边缘指压
疼痛
19.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解剖学因素、治疗与康复。(此题可同第7题)
答:因素:外踝比内踝位置低,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角韧带强,内翻肌群比外翻肌群
力量大,易产生跖曲。
治疗(处理):伤后立即压迫止血,后立刻做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
若疑有韧带断裂和骨折,加压包扎后去医院处理。
康复:轻度:立即冷敷、加压包扎。24h后可选用外敷中药、理疗、按摩、针灸、药物
痛点注射,3-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重度:冷敷、加压包扎后,用托板
固定3周,2-3天后拆除加压包扎,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等,继续固定3周。
20. 肌肉拉伤、肩袖损伤、网球肘、膝侧副韧带损伤、扭伤检查方法。
答:1.肌肉拉伤:肌肉抗阻力收缩试验。
2.肩袖损伤:①痛弧试验试验(+)60°—120°②外展外旋抗阻试验(+)
3.网球肘:米粒(Mill)试验(+):曲肘、握拳、屈腕、旋前、伸肘、肘外侧出现疼痛。
4.膝侧副韧带损伤:膝外翻分离试验(+)
5.扭伤:关节韧带的分离试验。
21.运动损伤发生的潜在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潜在因素:①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②局部存在解剖生理弱点。
举例说明:体操:易伤肩,因为经常做悬吊、转肩动作,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而肩
关节运动时的稳定性主主要靠肩袖的肌肉来维持,肩袖肌腱又易受到肱骨大结
节与肩峰的挤压和摩擦,一旦活动过多可引起肩袖损伤。
训练安排:1、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发展专项训练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改进训练方法,注意训练节奏,避免膝部负荷过度
3、循序渐进地加强股四头肌力量,如做“站桩”练习,提高膝关节的稳定
性和髌骨腱止部对牵拉力的适应性
4、运动时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作
5、每次训练课后,做单足半蹲试验,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6、运动后要及时把汗擦干,注意膝部保暖,防止着凉受风,并采用按摩、
热水浴等方法加速疲劳的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