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33533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 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 【解析】醋酸杆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故A错。 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答案】D 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2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答案】BD 与,故C错;胚胎干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细胞,故D正确。 2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1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26(16分)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 (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强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中 绿 20.3(149%) 768(93%) 4.17(96%) 弱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⑴CO2以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 ⑵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和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⑶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 【答案】 ⑴自由扩散 C5 ATP和[H] ⑵叶色和平均叶面积 ⑶多 高 净光合速率 平均叶面积 27(16分) ⑴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 图15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 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 ⑵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右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 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 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8(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 Ⅱ6的基因型是 。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答案】 ×1/4+1/600×3/4=301/1200;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为1/100×2/3×1/4×1/2=1/1200:⑷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没有启动子,则RNA聚合酶不能结合,导致转录不能正常开始。 29(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 ,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 ,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 后按比例加入。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 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细胞增殖、叶绿素的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⑶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养基灭菌 2014年广东卷高考化学试题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 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 9.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11.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则 A、 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 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极Ⅱ逐渐溶解 D、 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 = Cu  12.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为强酸 B、 该混合液pH=7 C、 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 该混合溶液中:c(A-)+ c(Y)=c(Na+) 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23.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30.(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下列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I能与_____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I能与Na反 应产生H2,II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1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 。 (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 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6分) 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 1/4CaSO4(s)+CO(g)⇋1/4CaS(s)+CO2(g) ∆H1=-47.3kJ∙mol-1 ② CaSO4(s)+CO(g)⇋CaO(s)+CO2(g) +SO2(g) ∆H2=+210.5kJ∙mol-1 ③ CO(g)⇋1/2C(s)+1/2CO2(g) ∆H3=-86.2kJ∙mol-1 (1)反应2CaSO4(s)+7CO(g)⇋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X10-5 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 适量加入____________ 。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 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32.(16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1)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①为:搅拌、________、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 (4)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00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图19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实验序号 物理量 V[0.1mol∙L-1Fe2(SO4)3]/mL …… 1 a …… 2 a ……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 7 8 9 10 11 12 22 23 A C B B A D AD BC 30. (1)AC (2)C9H10 4 (3)或 NaOH的醇溶液,加热。 (4)CH2=CHCOOCH2CH3 , 2CH2=CH2+ 2CH3CH2OH+ 2CO+O2 一定条件àCH2=CH-COOCH2CH3+ 2H2O 31. (1)4∆H1+∆H2+2∆H3 (2)(a)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 (3)99% (4)O2 (5) CaS+2O2=高温=CaSO4 32. (1)赶走反应器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石墨氧化。 (2)CO , SiCl4+ 6NaOH = Na2SiO4 +4NaCl+3H2O (3)过滤,调滤液PH AlO2- 、Cl- CU 石墨 (4)AlO2- +CH3COOH+H2O =Al(OH)3↓ + CH3COO- 7.8 (5) 33.(1) ① ② 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所收集氧气的体积 ③ (测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 (测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 ④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 mol·L-1Fe2(SO4)3]/mL V[H2O2]/mL V[H2O]/mL V[O2] /mL 时间/s 1 a b c e d 2 a c b e f 或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 mol·L-1Fe2(SO4)3]/mL V[H2O2]/mL V[H2O]/mL 时间/s V[O2] /mL 1 a b c e d 2 a c b e f (2) 深 从图a知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图b也知2NO2N2O4 反应为放热反应, B瓶中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快,相同时间内放热多,因此B瓶所处温度高,2NO2N2O4 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大,颜色深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v / m·s-1 t /s 13、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2 s内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B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A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小磁块 塑料管 铜管 15、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答案:C 弹簧盒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④ ① ② ③ F2 F1 16、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充气袋 易碎品 17、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 ) 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 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 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 答案:AC 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变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变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AD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U2 U1 图 11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答案:BD 20、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相距L,P、M和N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A、M与N的距离大于L B、P、M和N在同一直线上 C、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相同 D、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答案:BD θ 21、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4、(1)(8分)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 ① 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V档,示数如图22(b),电压值为________V。 ② 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________端。 ③ 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________端滑动。 ④ 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________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E0 输出电压 (a) (b) 答案:(1)①1.30 ②A ③B ④短路 (2)(10分)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 如图(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有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m/s2) 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弹簧长度(cm) 8.62 7.63 6.66 ② 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 ③ 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 ④ 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c)。有图可知,v与x成_______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_______成正比。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0 1 2 3 4 5 6 x/cm 0.6 0.5 0.4 0.3 0.2 0.1 v /m·s-1 (a) (c) 砝码 托盘 滑块 光电门 (b) 答案:(2)①50 ②相等 ③滑块的动能 ④正比 压缩量 35、(18分)图24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s至t2=4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m=1kg,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m,g取10m/s2,P1、P2和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1)若v1=6m/s,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v1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 点时的最大动能E。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P1 P2 探测器 解:(1)P1、P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1=2mv ① 解得v= =3m/s ② 碰撞损失的动能ΔE=mv-(2m)v2 ③ 解得ΔE=9J ④ (2) 由于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故P在AC间等效为匀减速运动,设P在AC段加速度大小为a,由运动学规律,得:μ(2m)g=2ma⑤ 3L=vt-at2 ⑥ v2=v-at ⑦ 由①⑤⑥⑦解得v1= v2= ⑧ 由于2s≤t≤4s 所以解得v1的取值范围10m/s≤v1≤14m/s ⑨ v2的取值范围1m/s≤v2≤7m/s 所以当v2=7m/s时,P向左经过A 点时有最大动能:E=(2m)v=49J ⑩ 36、(18分)如图25 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6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以水平面MN为理想分界面,Ⅰ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MN的距离均为L,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由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并直接偏转到MN上的P点,再进入Ⅱ区,P点与A1板的距离是L的k倍,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若k=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 李咏华作图 + - S1 S2 A1 A2 6L B0 Ⅰ Ⅱ 图 25 P (2)若2<k<3,且粒子沿水平方向从S2射出,求出粒子在磁场中的速度大小v与k的关系式和Ⅱ区的磁感应强度B与k的关系式。 解:(1)粒子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qEd=mv2 -0 ① 粒子在Ⅰ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0=m ② 当k=1时,由几何关系得:r=L ③ 由①②③解得:E= ④ (2)由于2<k<3时,由题意可知粒子在Ⅱ区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几何关系可知:(r-L)2+(kL)2=r2 ⑤ 解得r=L ⑥ 由②⑥解得v= ⑦ 粒子在Ⅱ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m ⑧ 由对称性及几何关系可知: = ⑨ 解得:r1=L ⑩ 由⑧⑩解得 B= B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