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造纸作业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3281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纸作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造纸作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纸概论作业 学院: 姓名: 学号: 造纸概论 摘要: 无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纸都和我们息息相关。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已经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它表明了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造纸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造纸技术还是落后的,仍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本人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造纸技术主要落后在:造纸原料、造纸设备、纸机的抄造车速、自动化程度和科研人才等方面。 关键词: 蔡伦 造纸技术 引进 方向 前言: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可是,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历史及意义在许多从业人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历史及意义,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为世界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纸工业已不只是传统的轻工业,而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也是新闻、出版、印刷、包装等行业提供原材料的重要基础工业。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造纸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纸和纸板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有了一批由先进装备起来的大型造纸企业,甚至一些造纸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张纸的生产力还是落后的,那我国造纸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到底落后在哪里?这将是我的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1.1造纸技术的渊源 在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棉。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便可剥离下来,其表面平滑与缣帛似,而价格较低廉,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清代段玉裁(1735~1815)在《说文解字注》里曾说明:“按造纸于漂絮,其初丝絮为之,以荐而成之。”“”是“开始”的意思;“荐”是一种操作法,即用篾席等工具把丝絮从水中捞起。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也证实了古代汉语词汇中的纸字,出现于真正较完整的造纸术(包括制浆、打浆、抄纸等3个基本的工艺过程)发明之前。 1.2造纸技术的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由于竹简笨重,缣帛昂贵,方絮稀少,不敷使用,严重阻碍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和传播,到了汉代,由于汉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书写材料的需要日感迫切。于是一种变革传统书写材料的愿望便萌生了,自从造纸术被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1.3我国古代造纸术 我国古代造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蔡伦所发明的造纸术, 在我们古老祖国的大地上, 历经近两千年的沿袭使用, 其间由历代造纸工匠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尤其是唐代,唐代是中国造纸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太宗“贞观之治”(627~649)的年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国力强盛,文化兴旺,大大地推动了造纸术向纵深方向发展。而明清两代是中国手工造纸术的成熟阶段。经历了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积累,中国手工造纸业中的许多技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如灰腌、晒白、捶捣、捞纸、晒纸等。反映了纸工们“手口相传”的较高的技艺水平。古代造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造纸技术主要有: 发酵制浆, 分级蒸煮, 日光漂白, 高浓打浆, 使用植物黏液作抄纸助剂, 流漉发抄纸, 精制草浆生产高级纸以及丰富多彩的加工纸技术等八个方面.由于纸的生产技术与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故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作为纤维原料, 化工原料, 助剂和燃料, 并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日光, 水力, 蓄力, 地热等作为简单设备的动力和热源, 在生产工艺上采用发酵制浆, 日光漂白等原始而又具有良好效果的生 产方法.总之,翻开国华民族的历史,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如商代的青铜器和青铜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等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果,尤其是造纸术,更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表明了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造纸方法】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1. 斩竹漂塘 斩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 煮徨足火 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 舂 臼 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 荡料入帘 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5. 覆帘压纸 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6. 透火焙干 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现代造纸方法】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 1.制浆的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 调制过程 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 3.抄造过程 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 a.纸料的筛选 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 部 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 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压 光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 纸 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 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2我国造纸技术现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造纸技术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了一批由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大型造纸企业,一些造纸方面的高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纸和纸板和产量从1950年的38万t猛增到2005年3019万t年均增长率9。5%,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 界第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整体上还是落后的,与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北欧等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2.1造纸原材料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贫林国,原料不足,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利润低成为我国造纸发展的瓶颈,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上名符其实的草浆造纸大国,纸浆总量中有65%~70% 中是用草类原料生产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有较多的草料原料资源可供造纸利用,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供造纸使用的木材原料资源是奇缺的,据联合国估计:先进林业国家,如芬兰,瑞典,美国,加拿大等国用于造纸的木材占该国总木材产量的32%,而森林资源奇缺的我国每年用于造纸的木材仅占4%,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2造纸设备 虽然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外资的进入和国家投资的位动,我国大胆地引了国外的先进造纸设备,如90年代末,国内新建的八条大型制浆生产线,分别引进了ITC、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等先进技术,使我国造纸技术从间歇的立锅蒸煮跨进了;连续蒸煮的国际先进先技术 行列中,纸和纸板的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结合我国国情就会发现,我国造纸企业绝多数是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没有经济实力.我国纸的纸板的产量很大一部分是由这些中小型企业生产的,这些企业设备陈旧,比如洗浆池,这种设备虽然简单但是洗浆时间长,提取黑液浓度低,碱与纤维损失大劳动强大.所以说我国纸张的生产力还有待发展。 2.3造纸机车速 造纸机在往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宽的造纸机幅门超过了10m最高车速可达2000m/min,而我国几乎没有一家造纸企业能达到这个车速。而且还相差的很远。 2.4自动化程度 电子计算机的便用,便在纸机上对纸幅全宽定量,水分,厚度,不透明度,光泽度等的检验和调整更加精确,为进一步提高纸张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北欧造纸发达国家自动化程非常高,近年来,我国造纸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明显的 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还小的差距。 2.5科研人员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竟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竟争.我国造纸方面的研究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总之,总结我国几十年来发展造纸工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速发展我国造纸用速生林基地,逐渐增加木材原材的比重,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比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外资等等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培养大批造纸人才,不断提人的素质。使我国造纸技术朝着高产,优质,低污、至无污染的正确方向前进,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质优,价廉的造纸制品做出应有的贡献。 2.6 造纸大企业是我国造纸产业的主导力量 大企业的发展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落实到是大企业的经济行为上,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我国造纸大型企业通过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型企业的装备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先进设备的产能在全行业中占有较大份额。大型企业已经成为整个造纸行业的主要发展力量,代表了全行业管理、技术和产品的最高水平,是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研发、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对造纸行业的产业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装备水平提高、管理技术创新、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为行业树立了典范。 中国造纸企业和国家企业整体相比,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营业收入不高。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数据统计,1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113827.74亿元,平均收入为1138.28亿元。中国造纸企业100强营业收入合计为1297.96亿元,平均收入为12.98亿元,中国企业百强收入水平是造纸企业百强的87.7倍,而且造纸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百强。但这也表明,中国造纸产业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8上半年行业经历高增长,下半年由于经济减速导致的下游需求不振,在供求关系变化、新增产能等因素影响下,主要产品价格见顶回落,企业减产及降价措施使产品市场呈现量价齐跌态势,行业景气下行。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同时纸及纸板出口量下降,而原料进口依旧保持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邝守敏 主编 《制浆工艺与设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吴葆敦 主编 《造纸工艺与设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李殿室 主编 《化工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 [4]林润惠 主编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张静娴 主编 《造纸技术问答》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