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藥材健康食譜(三)之燉品 [壹蘋果健康網]
胡椒根燉東山羊蹄
主治 :
東山羊蹄幾乎不含脂肪,爽脆嫩滑,兼具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美容和軟化血管的功效。再配驅風活血的胡椒根,實是一道適合全家的暖胃保健秋冬燉品。
食材 :
東山羊蹄4両
胡椒根5錢
豬4両
雞腳2隻
陳皮1小片
圓肉2粒
檸檬葉3片
薑片1片
金華火腿8錢
蜜棗1粒
雞湯6碗
做法 :
1. 先洗淨藥材備用。把羊蹄、豬、雞腳汆水。炒一炒東山羊,加檸檬葉炒約3分鐘至半熟,起鑊再汆水。
2. 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羊蹄最後放面,注入雞湯,隔水燉4小時,熄火,加少許鹽即成。
杏圓花膠燉水魚
主治 :
水魚燉花膠圓肉的湯水滋補又清熱。並且有暖身作用,最適合手腳經常冰凍的朋友飲用。
食材 :
南杏半両
圓肉半両
乾花膠 2 1/2(發好約3両)
水魚1隻(1斤)
金華火腿2両
豬4両
上湯12両
薑片3片
做法 :
1. 劏好水魚,去除內臟,把水魚斬件,用滾水燙過去除血水。花膠浸好切件,汆水備用。金華火腿和豬切約一吋方粒,汆水備用。
2. 將所有材料加進燉盅內,蓋上盅蓋,水滾把燉盅放入,收細火燉六小時,飲用時加鹽調味。
花膠菜膽燉響螺
主治 :
這個湯最適宜冬天飲用,因為冬天時間骨骼比較脆弱,花膠可以防治骨質疏鬆,對糖尿病病人又有益。花膠含有豐富膠質,所以對男女老少都有益。
食材 :
花膠4件
大白菜半斤
響螺2隻
豬3両
金華火腿5錢
果皮1/4片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花膠要隔日洗淨浸水,第二日用熱水將花膠焗至腍身,再啤凍水切件備用。
2. 大白菜出水2分鐘,切除綠葉部份。
3. 豬、金華火腿、響螺出水5分鐘,再過凍水洗淨,放入燉盅,再入果皮、菜膽和12両水燉三小時後,才加花膠再燉三小時。
川芎白芷天麻燉魚頭
主治 :
這個湯有補腦、驅寒驅風的作用,最適合容易頭痛的人士。因有藥材緣故,孕婦不宜飲用,小朋友亦最好避免,成年人經常用腦過度就最適合。
食材 :
川芎1錢
白芷1錢
天麻4片
大魚頭半個
金華火腿5錢
果皮1/4片
合桃肉1錢
豬3両
調味 :
鹽少許
花雕酒1茶匙
做法 :
1. 先將魚頭洗淨煎香5分鐘,然後放入燉盅。
2. 再將金華火腿和豬出水5分鐘,再放入燉盅,最後放入其餘藥材、合桃肉和果皮,加入花雕酒和12碗清水,蓋上盅蓋放入蒸爐或水煲內以大火燉6小時。
海龍巴戟燉瘦肉
主治 :
海龍巴戟有補腎、壯腰的功效,這個湯水可令人強腎助陽,有活骼筋骨之作用,最適合當然是男士飲用,孕婦切忌飲用之外,作感冒人士和小朋友都不適合。
食材 :
海龍、巴戟各1両
瘦肉3両
薑2片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將瘦肉出水5分鐘,放入燉盅,海龍、巴戟洗淨後連薑片放入,加2碗半水和鹽燉2至3小時。
川貝燉鷓鴣湯
主治 :
川貝燉鷓鴣湯是對敏感氣管的有幫助。
食材 :
川貝3克
鷓鴣1隻
南北杏少許
薑1片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鷓鴣清乾淨內臟,洗凈待用。川貝、南北杏洗淨,備用。
2. 將川貝、鷓鴣、南北杏、薑片一同放進燉盅內燉約3-4小時,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龍脷葉椰子燉螺頭湯
主治 :
以明目的龍脷葉燉湯,加埋清潤的螺頭、正氣的陳皮、養顏補腦的椰子,最適合讀書考試的學生。
食材 :
薑2片
金華火腿11/2両
紅棗4粒
果皮1片
大螺頭1隻
雞髀1隻
龍脷葉2両
赤肉2両
椰子半個
做法 :
1. 椰子起肉切條。
2. 金華火腿、大螺頭、雞髀、赤肉全部切粒汆水。
3.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然後倒入3大碗清水或清湯,中火燉4-5小時。
淮山芡實豬燉角螺
主治 :
淮山生津安神,芡實補中益氣和健脾,特別滋陰補腎,一家大小都適宜。
食材 :
角螺1斤
豬12両
芡實(浸水)3両
淮山(浸水)2両
火腿3両
雞腳8隻
陳皮(浸水)1全塊
薑3両
水6至7碗
做法 :
1. 以生粉及鹽將角螺肉擦乾淨,出水。雞腳斬細件,去腳趾。豬、火腿、雞腳出水。
2. 所有材料放燉盅內,加水,先用大火,後轉中火燉三小時。燉好後以少許鹽調味。
燉羅漢果紅米西施骨
主治 :
羅漢果是桂林的特產,味道甘甜,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向來都是煲清潤湯水的佳品。紅米含維他命B12,有豐富磷質、鐵質、維他命B雜,具有補氣血功能,能改善營養不良、腳氣病和腫脹等毛病,冬天血行得好,人也特別暖。而配搭西施骨原來也是有用意,因為西施骨肉腍而清,燉好後連渣同吃也仍覺美味。
食材 :
羅漢果3個
南棗10粒
紅米半碗
羅漢果紅米酒2茶匙
南北杏少許
西施骨1斤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施骨汆水。紅米、南北杏和南棗略洗。把所有材料加入大碗中,加水至剛蓋過所有材料,約六至八碗水。
2. 用保鮮紙把碗口密封,水滾,放燉盅後收細火,隔水燉約兩個半小時,取出加鹽調味即可以。
鮮土伏苓竹蔗茅根燉鷓鴣
主治 :
土伏苓是此燉湯的主要袪濕材料,性味甘、淡、平,功效袪風利濕,解毒散瘀,亦可治腳氣、浮腫、皮膚病、梅毒等。甘蔗味甘、平,有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助脾健胃,利尿滋養的功效。
食材 :
鷓鴣1隻
土伏苓1斤
竹蔗1條
茅根2斤
豬『月展』4兩
薑2片
凍水4碗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先把所有材料洗淨。土伏苓刨皮,切件備用。把竹蔗破開成4份,備用。鷓鴣汆水,去清血水,備用。
2. 另備大煲,燒水;把所有材料(除鹽外)連凍水放入燉盅內蓋好,待水滾把燉盅放入大煲,中火燉4至6小時。熄火加少許鹽即成。
天麻玉竹燉大魚頭湯
主治 :
天麻和玉竹都是中藥材:天麻味甘辛,性溫,是平肝息風藥,有益氣強陰,通血脈,強筋力,疏痰氣的作用,是治療暈眩、頭痛的良好藥材,尤其在治療因肝虛、肝風所導致的暈眩或和肝風痰濕有關的偏頭痛特別有效。玉竹又稱「萎蕤」,是一種很有效的補陰藥,外表要白淨、乾爽,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功效。其強心滋養氣血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在煲湯的時候,下了玉竹的湯會特別好喝,喝多了玉竹煲的湯,人會特別滋潤。
食材 :
沙參1両
玉竹1両
魚頭(約8至10重)1個
豬肉粒1両
金華火腿6錢
江瑤柱6粒
調味 :
花雕酒適量
做法 :
1. 將豬肉粒和金華火腿飛水後瀝乾。
2. 江瑤柱洗淨,以適量花雕混水浸軟。
3. 魚頭洗淨,除去腮和牙。
4. 起油鑊將魚頭煎至金黃色,加入花雕酒。
5.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入清水,分量以蓋過魚頭為標準。
6. 以濕水紗紙包緊燉盅,隔水燉3小時。飲用時如不夠鹹味,可按個人口味加少許鹽。
川芎白芷燉大魚頭
主治 :
川芎味辛性溫,有袪風止痛的作用,所以能舒緩頭痛;又能行氣活血,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月事痛症也有功效。白芷同屬辛溫性質,袪風止痛,消腫排膿,配合暖胃養血的魚頭,功效更佳。
食材 :
大魚頭半個(約半斤)
豬『月展』8両
川芎1両
白芷1両
薑數片
瑤柱2粒
金華火腿數片
果皮2角
紅棗8粒
圓肉12粒
米酒半飯碗
滾水燉盅九成滿
做法 :
1. 魚頭略煎,盛起。
2. 全部材料放入燉盅,燉4小時。
麥冬蟬花碧玉燉龍骨
主治 :
麥冬也叫川麥冬或寸冬,味道甘中帶苦,有清熱養陰、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因為它能改善心緒不寧、肺虛乾咳、津少口乾、虛煩失眠、慢性咽喉炎和便秘,所以被視為老年人調補的良藥。
蟬花有疏風散熱、定驚鎮靜的功能,常用於婦科或兒科的病症。燉湯後的蟬花像一隻蟲子,可以放進嘴嚼一嚼,其味苦中帶甘。
麥冬和蟬花雙劍合璧,能紓緩神經緊張、失眠乾咳等都巿病,實在是男女老幼皆宜的湯水。放入冬瓜和龍骨一起煲,是為了令湯水有更多營養,補充平時營養攝取的不足。
食材 :
麥冬1/2両
蟬花1/2両
冬瓜1斤(切成細塊)
龍骨(豬尾骨)2斤
蜜棗6粒
雲腿數片
薑10片
陳皮1片(大)
瑤柱3粒
陳腎1両
做法 :
1. 龍骨拖一拖滾水,再用清水洗淨血水,瀝乾待用。
2. 將所有材料放入大半煲水中,燉6小時。
菊花燉烏骨雞
主治 :
溫中益氣,養血補脾。
食材 :
白菊花2兩
烏骨雞1隻
老薑3片
米酒少許
柴魚精
做法 :
1. 將烏骨雞剁成大塊,汆燙後用冷水洗淨。
2. 將菊花放入紗布袋,加入雞塊、清水、薑片、米酒、柴魚精,用小火燉煮即可。
鹿尾巴燉羊腰湯
主治 :
羊腰較豬腰細些少,保腎的功效較豬腰及雞子強勁。鹿茸男女合用,可補血,加當歸就活血。鹿尾?健體保腎,男女腎虛、如腰骨痛都可以飲,壯陽更好。高麗參補氣提氣,幫助血液運行。
遺精早泄及尿頻者可飲;熬夜虛火,身體燥熱忌飲。
食材 :
羊腰6個
鹿尾巴、鹿茸、杜仲各3錢
高麗參4錢
玉茸、龍眼肉各5錢
巴戟6錢
杞子及淮山適量
做法 :
1. 把所有材料燉四個小時,每星期飲用次數,依體質而定。
海龍海馬燉田雞湯
主治 :
鮮田雞營養高,健脾胃、滋陰及平肝。巴戟溫腎助陽,強筋骨,祛風濕,補腦益精。
海馬矜貴罕有,補腎壯陽、散結,例如,可治淋巴腺炎。比海龍快見效。海龍同樣壯陽補腎。
陽痿、腰膝痠軟及小便頻密宜飲;若身患外感,則忌飲用。
食材 :
海馬及海龍各3錢
杞子、淮山、紅棗及巴戟各5錢
田雞3隻
做法 :
1. 把材料放入燉盅內,注入適量熱水,燉四小時,湯味甜。
北芪杞子燉乳鴿
主治 :
清甜滋潤,最適合秋冬時分飲用,對氣虛體弱的人特別有益,也很適合坐月時當調理補湯。當中的藥材北屬補氣藥,性甘味辛,入肺、脾經,功用補氣固表,生肌、利尿。主治氣虛、失血,腎炎水腫,心原性水腫。選用乳鴿則有養氣、補腎、益肝功能。不過若有感冒、傷風或發燒的話,則不宜喝這湯。
北芪又稱黃,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對有飯後胃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功效。杞子則有補眼、補腦的效用。
食材 :
乳鴿6両
金華火腿1両
北芪5片
薑2片
蔥2條
杞子5錢
桂圓肉5粒
瘦肉2両
清湯5碗
做法 :
1. 乳鴿洗淨,連同切粒的金華火腿和瘦肉放入滾水中汆燙,撈起。
2. 將汆燙過的材料放入冷水中,洗清血污備用。北芪、杞子和圓肉放入滾水略燙,撈起。
3北芪、杞子和圓肉先墊盅底,放上乳鴿和薑、蔥,加入清湯至滿,蓋上盅蓋後,用砂紙包面,噴水封實。水滾後轉小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成。
巴戟北芪升麻燉大腸
主治 :
升麻具散風解毒的功效。對於大腸的問題,治脫肛及子宮下垂。
食材 :
巴戟1両
北芪1両
升麻4錢
豬大腸1條
水2碗半
調味 :
鹽適量
做法 :
1. 翻開豬大腸內壁刮去肥膏,洗淨備用。巴戟、北、升麻浸洗乾淨。煲滾水後,放入所有材料煲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桑寄生蜜棗燉龍骨
主治 :
桑寄生又叫寄生,屬桑寄生科,是一種半寄生植物。中藥只取桑寄生的莖部曬乾而成,味苦性平無毒,能補肝腎、利筋骨、袪風濕,對神經痛症及胎動不安均有療效。由於桑寄生性質溫和,不寒不燥,平常都可食用。
食材 :
龍骨1斤
桑寄生1/2両
薑片2片
陳皮1/4個
雲腿2片
瑤柱2粒
南北杏1/4両
蜜棗3粒
做法 :
1. 龍骨拖一拖滾水,再用清水洗淨血水,瀝乾待用。
2. 將所有材料放進半煲水中,燉3-4小時。
川芎燉魚頭湯
主治 :
女人飲大魚頭湯最滋補,可以驅風兼補腦治健忘。至於川芎、白芷和天麻三種藥材,則分別有活血行氣、祛風散濕和熄風定驚的作用。
食材 :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天麻30克
豬肉300克
大魚頭1個
金華火腿75克
水12升
調味 :
薑、鹽及雞粉各適量
做法 :
1. 薑切片;魚頭洗淨,切開兩份,用慢火煎香。
2. 金華火腿及豬肉切粒,用水略滾後隔水撈起,掃鹽及雞粉。
3. 煲滾水,放入所有材料,燉4小時後熄火。
鮮人參紅棗燉牛尾
主治 :
鮮人參作為上等補品的人參有強身益智的功效,且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減輕精神緊張狀態。至於新鮮的人參更具有開胃生津、補元氣及益腎的效能,不過懷孕及剛分娩的婦女則不宜食人參。
紅棗性味甘平、具有止咳、補五臟及滋潤心肺功效的紅棗,被中醫分類為補氣食品。另外,它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他命,其中更以維他命C的含量為最高,可作為天然的補給劑。
食材 :
牛尾2節
洋參1條
紅棗6粒
冬菇4隻
薑2片
上湯250毫升
做法 :
1. 先將牛尾放鍋汆水。
2. 牛尾連同其餘材料放入燉盅後,注入上湯。
3. 以文火燉湯約4小時便成。
花旗參杞子燉羊肉湯
主治 :
羊有補氣益血、固本培元的功效。加入有生津去火的花旗參,降血壓、明目的杞子做配料,有滋腎補肝的作用,多飲健康。
食材 :
羊肉600克
花旗參20克
杞子15克
水800毫升
薑2片
雞湯600毫升
調味 :
紹興酒1湯匙
鹽半茶匙
做法 :
1. 杞子浸水約1小時,洗淨備用。
2. 將鑊燒熱,放入羊肉和薑,白鑊炒3分鐘,加水煮熱後撈起隔水。
3. 羊肉連花旗參、杞子、薑、紹興酒和適量水放鑊中,以慢火燜20分鐘,煮至羊肉稔身。移至燉盅內,加水和雞湯,以中火燉兩小時,以鹽調味即可即可。
淮山杞子圓肉燉水魚
主治 :
水魚營養豐富,具活血化瘀、強身滋補功效;而杞子則有補血暖身的作用。
食材 :
瘦肉1/2斤
水魚1斤
淮山1 1/2両
杞子4錢
圓肉5錢
薑2片
調味 :
鹽1/4茶匙
九江雙蒸酒1湯匙
做法 :
1. 水魚切件洗淨,瘦肉切粒,兩者一起汆水。
2. 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入12公升水燉大約4小時即可。
海參燉湯
主治 :
海參富含膠質的食材,攝取足夠的膠質可增進皮膚彈性、減少皺紋。
食材 :
海參200克
日本淮山100克
枸杞子1茶匙
紅棗5粒
調味 :
鹽1/2茶匙
水(淹過材料)
米酒1大匙
做法 :
1. 海參洗淨、切塊備用。
2. 日本淮山去皮、切塊備用。
3. 枸杞子、紅棗略洗備用。
4. 取一鍋,加入水、海參塊、日本淮山塊、枸杞子、紅棗,入電鍋燉約1.5小時,食用前以鹽調味,再加入米酒增加香味,即可盛裝。
花旗參石斛松茸燉花膠豬湯
主治 :
日本研究發現,松茸含有26種氨基酸及維他命B,滋補養生,對抗癌亦有療效。
食材 :
花旗參1両
石斛1/2両
松茸2両
花膠6両
豬8両
調味 :
鹽 / 雞粉各少許
做法 :
1. 先將花膠 / 豬汆水,松茸預早浸腍備用。
2. 將所材料放鍋內,加入1200毫升水燉大約4小時,最後下鹽 / 雞粉調味。
冬蟲夏草燉鴨
主治 :
補虛助陽。適用於久病體虛、貧血、肢冷自汗等症。
食材 :
雄鴨一隻
冬蟲夏草5至7條
陳皮、桂圓、薑葱、食鹽各適量
做法 :
1. 先將鴨去毛及內臟,洗淨後以薑葱出水備用。
2. 準備燉窩,放進冬蟲夏草、鴨、陳皮、桂圓、薑,再加入7至8碗沸水,先以大火煮20分鐘,再轉文火燉1.5小時,煲好後加鹽調味即可。
淮山杞子燉螺頭
主治 :
有清熱去濕功用,可治療陰虛內熱及乾咳口乾等症狀。
貼士:新鮮螺頭外層有滑潺黑色污物,用生粉可洗刷乾淨。
食材 :
淮山10片
杞子適量
螺頭1隻
老雞1/2隻
瘦肉6両、陳皮 / 薑各少許
清湯6碗
做法 :
1. 將杞子及淮山浸30分鐘備用;其餘材料汆水。將所有材料放燉盅,注入清湯燉5小時。
五指毛桃蜜棗燉豬
主治 :
五指毛桃有清腸胃去濕熱之效,煲起湯帶有椰子香味。
貼士:可加入一件豬骨同煲,令湯更甜。
食材 :
五指毛桃3両
蜜棗2粒
豬8両
薑 / 金華火腿各2片
清湯6碗
做法 :
1. 將豬汆水;五指毛桃略沖水洗淨。將所有材料放燉盅注入清湯燉5小時。
花旗參石斛燉竹絲雞
主治 :
竹絲雞含豐富蛋白質,有補血氣、健脾胃的功能。花旗參有養陰益肺氣、增強體質、益補肝腎等療效,適合睡眠不足;石斛可清熱養陰,益胃生津。
食材 :
花旗參15克
石斛10克
竹絲雞300克
瘦肉250克
薑1片
滾水750毫升
調味 :
鹽1/2茶匙
做法 :
1. 竹絲雞及瘦肉分別汆水。
2. 除花旗參外,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注入滾水,以中火燉2 1/2小時後。
3. 下花旗參以小火燉1小時,下鹽調味。
淮杞天白菇萬壽果燉螺頭
主治 :
新鮮的螺頭最適宜用來煲湯,有滋陰補腎、清熱去濕的功效,可治療陰虛內熱及乾咳口乾等症狀。
貼士:泰國木瓜厚肉且腍,味道清甜,十分適合用來燉湯。
食材 :
淮山1両
杞子2錢
美國螺頭2個
豬1/2件
雞腳4隻
泰國木瓜1/2個(切件)
天白菇4隻
做法 :
1. 淮山及杞子洗淨;天白菇浸腍備用。
2. 螺頭洗淨切片,與豬及雞腳一同汆水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燉盅,隔水燉3小時即成。
淮杞烏雞燉螺頭湯
主治 :
螺頭有滋陰補腎、清熱去濕的功效,可治療陰虛內熱及乾咳口乾等症狀。淮山性平,可補血、滋肝腎,服用除了保養身體,也有助在炎熱的天氣,健胃、提振食欲。杞子有補眼、補氣血的功效。
貼士:燉湯先以大火滾後轉細火,材料才會出味。
食材 :
烏雞1/2隻
響螺肉8両
赤肉8両
淮山1/2両
杞子1/2両
金華火腿2両
薑2片
清水1.5斤
調味 :
鹽1/2茶匙
做法 :
1. 烏雞洗淨,赤肉切粒後出水。
2. 螺肉洗淨,火腿切粒去肥肉後出水。
3. 煲放清水,再放雞、赤肉、螺肉、火腿粒、淮山、杞子及薑片,水滾轉細火燉4小時,落鹽調味便成。
石斛燉竹絲雞湯
主治 :
冬天非常乾燥,只用石斛煲湯,於秋冬有補身滋潤的作用,用燉的方法,可完全保留材料的精華。竹絲雞含豐富蛋白質,有補血氣、健脾胃的功能。
貼士:想飲靚湯不可偷懶,必須燉足夠時間才會入味。
食材 :
杞子40粒
石斛32粒
竹絲雞1隻
水4碗
金華火腿6粒
豬肉粒6両
陳皮1塊
薑1塊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竹絲雞、金華火腿及豬肉粒汆水。
2. 將所有材料落煲,以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燉5小時。
梨木雪耳燉湯
主治 :
雪梨配木瓜能固肺潤燥、生津止咳,最適合因傷風感冒引起的無痰咳嗽、喉嚨痛、大便不暢或乾硬等症狀的人飲用。
食材 :
雪梨40克
木瓜30克
紅棗2粒
桂圓肉6粒
南北杏3克
雪耳10克
無花果乾1粒
素菜湯底材料:竹蔗12安士
茅根8安士
馬蹄12安士
甘1磅
水10碗
做法 :
1. 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用中火煲約1小時。
2. 將雪耳用凍水浸透後備用。
3. 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素菜湯底,放入爐內用慢火隔水燉2小時。
雙耳燉螺頭
主治 :
新鮮的螺頭最適宜用來煲湯,有滋陰補腎、清熱去濕的功效,雪耳可補充膠質,對皮膚有益。
食材 :
螺頭2両
雪耳 / 黃耳各8錢
豬肉2両
雞髀肉1/3隻
紅棗4粒
金華火腿粒少許
水1碗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雞髀肉、豬肉及螺頭汆水。
2. 除鹽外,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以大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便成。
清燉南瓜百合湯
主治 :
南瓜可抗氧化、抗衰老。
食材 :
鮮百合1個
南瓜3片
上湯1碗
豬2両
調味 :
鹽少許
做法 :
1. 豬汆水。
2.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以中火燉3小時便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