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建筑对生活的影响10室内(3)班 吴润鑫 1003100333摘要:本文阐述了智能建筑的发展以及我国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解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智能建筑的组成,提出了智能建筑要实现的目标和智能建筑必将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自动化;标志;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 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 (Hartford)市建成。中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
2、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包裹的建筑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最常提及的智能办公楼以外,还包括智能医院,智能学校,智能住宅,智能图书馆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智能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另
3、外,智能建筑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展,智能小区,智能城市甚至智能国家也都在研究和逐步实践当中。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城市社区的建设加快了脚步。而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现代化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智能化给现今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安全、轻松与快捷。 智能建筑通常由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
4、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和监控系统等。它们建立在综合布线系统之上,将完成如下基本功能:各类参数的实时控制和监视、各种动力设备的起停控制与监视、各种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设备非正常状态的报警、动力设备的节能控制。 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提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 (1)以程序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 (2)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 (3)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即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
5、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以及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它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
6、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 建筑物的节能运作。智能建筑的另一个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 通信自动化。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 办公自动化。 安全保卫自动化。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概括的讲,IB是由建筑、BA、CA、OA等四种系统所构成,将它们进行有机性的整合后,以便对办公室的业务处理提供各种高度化的机能,从而达到经济性、机能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标。BA、CA和OA系统共同组成了大楼的头脑与神经系统,而建筑系统
7、为三系统的躯体,同时亦为大楼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高楼就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
8、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造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厦(Hi-Tech.Buiding),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据有关估测,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相继建成了一批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
9、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潮已经来临。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代理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即使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效果不佳。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0、,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标准型、开放型、集约型的现代化综合型建筑智能化工程,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为在大厦中经商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的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和谐、轻松、幽雅、舒适的环境。通过营建智能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一卡通、停车场及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背景音乐广播系统、电子巡更系统、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庭院照明管理系统等诸多系统,对控制社区人员流动、震慑可疑人员、分区域控制、保全人员及
11、时巡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背景音乐广播系统、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可以实现与业主多方式、全方位的沟通桥梁。庭院照明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灯光开启及关闭时间,既保证了社区居住人员的出行方便,又在电能的节约上起到良好的做用。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及其运行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效应日益严重,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制约的挑战,建筑节能减排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参考文奉: (1) 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中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筑设计新概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5) 建筑的涵义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 (6) 日本的建筑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简称“智能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