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徐悲鸿励志学画
众意路小学 张晓丽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学习重难点】
1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勤奋刻苦,终于取得成就的,进而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2、学习给课文分段,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自学与交流】
一、解题
1、你了解徐悲鸿吗?与同学交流你收集到的有关徐悲鸿的资料。 2、课题读懂了吗?你来告诉大家“励志”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认读生字词。大家读得真认真,这儿有些词语,谁来读?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购买
优异 成绩 震惊 承认
(2)、多音字
看重 重新 冲着 着急
2、读好下面这个长句子。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三、默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学画的原因?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励志学画的经过?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励志学画的结果?2、练习分段
第一段1 —— 3自然段
第二段4 —— 6自然段
第三段 7 —— 8自然段
3、概括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可以用上几个出示的词语来说说。
四、写字
1、认真观察生字,先自己说说打算怎么记住它们。
2、学生描红、临写。
【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波) (波浪) (组) (组织)
皮( ) ( ) 且 ( ) ( )
( ) ( ) ( ) ( )
3、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
再接再(厉 励) 礼貌(代 待)人
(奋 愤)发努力 日夜奔(池 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总分),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自学与交流】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位非常爱国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徐悲鸿(生齐答)。
2、课文围绕“徐悲鸿励志学画” 划分三个段落,分别是:起因、经过和结果(板书)。
3、观察词组:复述课文内容。
二、新授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
(一)、精读第一段
1、默读1——3自然段,思考: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对徐悲鸿的看重,引发了一些人的嫉妒,一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出言不逊,徐悲鸿被激怒,所以励志)。
2、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励志原因。
让我们把历史再现,谁来学着外国的语气读读第2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语”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3、如果你是徐悲鸿你会做何感想?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任何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不堪忍受外国人的这种无理与歧视,所以徐悲鸿决定——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齐读,读出坚定,再读。
(二)、精读第二段
引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决定拿起手中的画笔,励志学画。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1、 比较句子。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2)、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哪句好?好在哪里?
指导朗读:前轻后重。齐读。
2、细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第5、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悟。
(2)、交流:从哪可以看出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每逢……就……
一整天
读句子,师生共读:
师:每逢节假日,当别人外出游山玩水时,徐悲鸿却在 (生接)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每逢节假日,当别人窝在家里美美地睡上一觉时,徐悲鸿却在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每逢节假日,当别人全家团圆,尽情游山玩水,徐悲鸿却在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3)、朗读第6自然段
引读: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提高,而与此同时,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读读第6自然段,填空。
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
3、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概括段意。
(1)、齐读第二段。
(2)、思考第4自然段与第5、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3)、小结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总分
4、朗读4、5、6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段
(一)、学习第7段
1、指名读第7段,思考:徐悲鸿经过奋发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 ?
通过考试、轰动画界。
2、播放徐悲鸿的作品,朗读第7段。
3、师小结:徐悲鸿经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日复一日地潜心临摹,节衣缩食地购买绘画用品,终于他成功了,文中有一句话就是这种经历的真实写照。——“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学习第8段
1、引读: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取得的成绩不仅让我们感到自豪,而且也让曾经看不起他的外国人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
2、读第8段。说说外国人的态度。
3、对比外国人的前后态度,表演,理解“有眼不识泰山”。
4、小结:外国人的态度前后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是啊,一个人要想让别人不看轻你,首先得自己看重自己。诚如文中的徐悲鸿不仅是在为自己而战,更是在为国家的尊严而战。
四、拓展延伸
积累励志名言
【作业】
用“功夫不负有心人”或是“有眼不识泰山”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自学与交流】
一、展示小练笔
1、认真修改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读给组内同学听。
2、班内展示,同学互评。
3、复习巩固这种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
二、总结全文 :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是对自己、对同学、对徐悲鸿„„
四、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轻声自读课文,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情节。
3、小组内练习复述。
4、班内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作业】
1、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争取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