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法律事实(记忆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26201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事实(记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法律事实(记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法律教育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法律事实(记忆版)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   1含义: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种类:根据事件的起因可以分为绝对事件、相对事件。   (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   例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   例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事件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   1.含义: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注意】出题时经常将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结合在选择题中考查。   2.法律行为的分类: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应受惩罚的行为。   【解释】不是只有合法行为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2)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则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   (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这是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单方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多方行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5)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