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调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243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调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调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调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育研究 SPORT&STYLE068/体育风尚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调适朱昱诚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摘要:背越式跳高是普通高校跳高队技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跳高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训练效果和自身的运动安全。对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恐惧心理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运动员恐惧心理调适方法。另外,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普通高校提高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关键词:高校体育;跳高;背越式;恐惧;心理训练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影响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除了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战术水平之外,还包

2、括积极、稳定的心理素质。普通高校跳高队是培养优秀跳高人才的平台。在普通高校跳高队训练中,背越式跳高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一些运动员身体素质良好且背越式提高技术掌握程度高,但依然训练效果不佳。分析原因,发现他们均存在恐惧心理。为了提高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效果,本文对运动员恐惧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策略进行研究。1.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恐惧心理的表现心理学中的恐惧是一种情绪,具体指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情境(事物)的情绪反应。在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因一些因素影响,易产生恐惧心理,具体表现为:脸红、心慌、胸闷、气急、出汗、血压升高、四肢无力、恶心甚

3、至晕厥。当教练员下达背越式跳高训练任务后,运动员会对训练任务做出回避行为,抗拒训练。对背越式跳高有严重恐惧心理的运动员,听到教练员说出“背越式跳高”一词后,便会出现恐惧的情绪反应。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参与背越式跳高的动机和训练效果。2.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恐惧往往是个体由于缺乏处理、摆脱可怕情境(事物)的力量和能力而造成的。在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具体如下。2.1 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认识不充分或存在认识偏差认识是人的认知活动。认识越充分,个体对情境(事物)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的把握程度越高,即对情境(事物)的了解越清晰、越透彻。在背

4、越式跳高训练中,部分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不充分,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动作认识不充分,引起“极可能过杆失败”的焦虑,随后在客观环境(如其他运动员过杆失败)的作用下由焦虑发展为恐惧。还有部分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有认识偏差,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的安全性有认识偏差,引起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而产生恐惧心理。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前,大数教练员通常会向运动员讲解背越式跳高动作环节、动作顺序和运动要点,但疏于向运动员讲解背越式跳高运动安全性问题。因此,由认识偏差导致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更为常见。2.2 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差背越式跳高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力量、柔韧性

5、、协调性等,才能完美地做出背越式跳高动作,才能顺利完成教练员安排的训练任务。普通高校跳高队中,一些运动员尤其刚进运动队的运动员,或某一项身体素质较差,或多项身体素质较差,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易出现助跑速度慢、起跳高度低、过杆时腰背部肌肉僵硬等情况,多次过杆失败,训练任务难以完成。多次失败经历降低运动员训练自信心,进而导致他们无法害怕背越式跳高,对训练产生恐惧心理。2.3 以往受伤经历部分运动员在以往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出现过受伤的情况,或腰背部肌肉拉伤,或踝部扭伤等。这些运动损伤的出现,不仅打乱了运动员正常的训练计划,还给运动员身体、心理带来消极影响,导致他们害怕背越式跳高。当教练员安排背越式跳高训

6、练任务后,运动员会出现逃避、摆脱想法,变得胆怯,进而产生恐惧心理。作者简介:朱昱诚(2001.12)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在校本科大三在读生,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专业为体育教育。SPORT&STYLE 体育研究2023.03/0692.4 教练员训练态度和训练过程对于即将参加正式比赛的运动员,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当发现运动员出错,一些教练员会发脾气、大声训斥,导致运动员对其产生畏惧,进而延伸到恐惧背越式跳高训练。另外,对于新入跳高队的运动员,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一些教练员往往也对他们严格要求,目的是让他们打好基础。但新入跳高队的运动员对队内的背越式跳高训练还很陌生,本身容易出现焦虑心

7、理。再加之教练员对其严格训练,因此他们更加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实际的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教练员安排的训练难度过大,也会导致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3.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恐惧心理调适的方法在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一些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恐惧心理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消极影响,建议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进行背越式跳高训练之前,向运动员传授科学的专门调适恐惧心理的一些方法。3.1 尽可能多地了解背越式跳高相关知识运动员除了学好教练员所讲解的背越式跳高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如在资源网查阅背越式跳高学术论文、在校内外图书馆查阅背越式跳高著作等,尽可能多地了解背越式跳高相关知识,重

8、点了解背越式跳高难点、重点、运动安全等知识。建议运动员结合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物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背越式跳高,做到十分熟悉,从而有效缓解恐惧心理。3.2 有选择地注意队友背越式跳高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了解队友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能够帮助运动员取长补短,但如何多度将注意力放在队友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上,则容易导致运动员“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是指个体虽然未直接经历创伤事件,但以间接方式接触到创伤事件而产生心里不适。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当运动员发现队友训练任务未顺利达成、队友出现运动损伤时,会消耗积极、稳定的心理能量,进而出现恐惧心理。鉴于此,在背越式跳高训练

9、中,运动员应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尤其是当发现队友训练任务未达成、队友出现运动损伤时,应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关注于自己当下的训练任务和运动安全,保护自己免受负面事件的情绪冲击。反之,当发现队友训练任务顺利达成等积极、正面事件时,运动员要给予关注,从中汲取从容应对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正能量,缓解、消除恐惧心理。3.3 接纳自己的恐惧心理运动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产生的恐惧心理是自己应对背越式跳高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一个很正常的情绪反应。接纳自己,本质上是承认自己思想或行为的合理性,这是一种连续性的思维。运动员可以通过三层逻辑接纳自己对背越式跳高的恐惧:第一,承认自己在训练

10、中,受恐惧心理的影响,导致训练任务无法完成或出现运动损伤。第二,训练任务未能完成或出现运动损伤,是受到恐惧心理的影响,当时直觉认为恐惧心理能够让自己做出的技术动作更严谨规范。第三,承认自己有积极、稳定的心理,并在未来用这种心理去应对训练。按照以上逻辑,运动员可以降低“因恐惧心理导致训练任务失败或出现运动损伤”的愧疚感,避免沉浸在当时的时间段导致情绪无法自拔。3.4 调整不合理的认知认知对情绪有影响。合理的认知会平抑压抑、紧张、焦虑的情绪,阻碍恐惧心理的产生;反之,不合理的情绪会促使恐惧心理的产生。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一名认知合理的运动员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等),

11、无论优劣,都能欣然接受。当环境不符合主观认知时,运动员要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可以用三种思维形成合理认知:第一,辩证思维。运动员要辩证看待背越式跳高训练,乐于接受环境尤其是劣环境并寻找它的积极面。如接受教练员严苛训练态度,寻找它“促使自身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掌握十分扎实”的积极面。第二,全面思维。运动员要把事物(事件)放在整体的环境(历史)中去思考。如在一次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不能立刻对背越式跳高有逃避、摆脱想法,而要全面看待训练,肯定背越式跳高训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第三,中和思维。运动员认识、解决问题要采取执中适度的方法,避免想法极端和片面。如看待

12、恐惧心理,运动员可以认为“适度水平的恐惧心理能推动最佳运动表现”。同时,认为“自己并非在每次训练中都产生恐惧心理”。3.5 主动获取、提供人际支持当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并意识到此心理对背越式跳高训练有消极影响时,要主动与队友、教练员沟通交流,倾诉自己的恐惧心理,表达自己缓解、消除恐惧心理的想法或计划,寻求队友、教练员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运动员要对产生恐惧心理的队友给予主动关心和帮助,这既能帮助队友缓解、消除恐惧心理,又能间接提高自身对恐惧心理的“免疫力”。缓解、消除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的恐惧心理,从人际支持的效果来看,情感性支持效果要大于物质性支持效果。情感性支持泛指感情上的鼓励、关心、爱护等。3

13、.6 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控制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当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和控制。一是情绪转移法。对背越体育研究 SPORT&STYLE070/体育风尚式跳高产生恐惧心理时,运动员可以把精力和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如整理运动服饰、回想教练员训练要求、观看训练场地设施布置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恐惧心理中。二是适度宣泄法。训练中产生恐惧心理,运动员不能将不良情绪长时间埋在心底,而应适度宣泄。宣泄方法大声喊口号、向队友或教练员倾诉等。另外,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中融入一些体能训练,也可以宣泄恐惧带来的不良情绪。三是积极自我暗示法。训练中产生恐惧心理,运动员可以通过积极

14、的自我暗示,如默念“我已经十分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要领,这次训练任务肯定能顺利完成”、“我此刻状态非常好”、“我现在信心十足”等。积极自我暗示能帮助运动员增强自信心,缓解、消除不良情绪。4.普通高校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恐惧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在普通高校跳高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产生恐惧心后,有时仅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收效较慢、较低。对此,建议普通高校从学校层面通过一些途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调适能力。考虑到普通高校软硬件实际,建议普通高校建立“跳高运动员心理健康辅助系统”并在此系统中专门设计“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调适”模块。4.1 心理辅助心理辅助是有关人员应用心理学理论,帮助个体或群体

15、建立、维护和发展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在普通高校跳高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当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后,教练员提供给运动员的心理辅助主要发挥三个作用。一是了解运动员在认知、性格、动机、神经类型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二是以心理学理论帮助运动员建立、维护和发展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让运动员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背越式跳高训练效果、减少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为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4.2 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辅助的层次和方式“跳高运动员心理健康辅助系统”中设计“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调适”模块。此模块为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辅助的层次和方式。第一层次是心理

16、顾问。心理辅助人员通过讲解、动画演示等方法,向运动员提供知识信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背越式跳高训练中产生的恐惧心理。第二层次是心理指导。心理辅助人员指导运动员如何进行恐惧心理的自我调适、如何获取人际支持、如何倾诉恐惧心理。第三层次是心理咨询。心理辅助人员应用心理学理论,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运动员解决恐惧心理,并通过持续的干预和引导,提高运动员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第四层次是心理治疗。学校邀请心理医生到校对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频繁产生恐惧心理的运动员进行治疗。若训练时间紧张,学校可以通过电话连线、网络视频连线等方式,实现对运动员的线上心理治疗。5.结语在普通高校跳高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由多种原因易

17、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训练效果和运动安全。对于产生恐惧心理的运动员,教练员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普通高校要从学校层面建立“跳高运动员心理健康辅助系统”,并专门设计“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调适”模块。参考文献:1 李强.学生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与克服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3):84-85.2 张艳,张建,程亮.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比较分析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109-113.3 李欣鑫.背越式跳高技术难点突破的教学实验研究 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2,37(2):77-80,92.4 祝大鹏,王凯军.运动心理咨询的态度与选择:基于运动员的视角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2):95-100.5 闵东旭,王越.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失败恐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69-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