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字号品牌营销企业与经济1292023 年 9 月(上)任二彬/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 030053)任二彬企业精益化生产模式下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探讨摘要:为解决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对企业精益化生产模式下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企业精益化生产模式下引入作业成本法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坚持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作业成本实施中作业是否具备增值性需要进行仔细判断、作业成本管理要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外围延伸四项应用方案,以期为国内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精益化生产;作业成本法;应用探讨 一、精益化生产综述(一)精益化生产的概念“二
2、战”结束后,丰田公司创立了新的生产模式,即精益化生产,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丰田公司收获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得各国企业争相效仿。近些年,以制造业为首的我国企业也开始尝试开展精益化生产,该生产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国内企业的主要内部管理手段。该生产理论强调使用最少的资源与消耗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客户的认可,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说是所有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各国经济学家也从丰田的案例中提取了这一模式的中心思想,即在尽量不出现浪费的基础上,将产品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提到最高。这需要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定位浪费点,分析浪费现象的成因,扭转浪费现状,并对扭转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减少浪费
3、,降低成本的目的1。(二)精益化生产的特点1.识别价值流初级原料经过加工和营销变为产成品的过程被称为价值流,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的加工、价值的赋予和信息的流动。通过精益化生产模式对价值流进行识别,能够有效分辨流中各项活动是否具备增值性,从而对其进行精准优化。在精益化生产模式中,不具备增值性质的活动即为浪费活动,而对价值流的识别和判断能够精准定位非增值活动,从而消除浪费。2.拉动式准时生产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成本投入和产品产出的行为被称作拉动式生产,其要求企业以用户的需求为生产经营的基础,本质上是对物流平衡的追寻,并最终表现为消除库存。通过对生产和需求的概念进行研究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如果企业能
4、够避免提前投入和过量投入,就能让生产效率无限接近市场需求效率,缩短提前期的同时准时供应产品,还能够消除保管产品带来的成本增加2。3.团队合作精益化生产模式要求企业全员参与,只有所有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都正确认识精益化生产,才能确保每个岗位和每个环节都能自行判断是否存在非增值活动,并对其进行处理。该生产模式下的管理层与基层并不只是命令和执行的关系,而是需要二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决策与生产任务。二、作业成本法及管理综述(一)作业成本法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会计学术界初步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但其发展了五十年才开始得到美国国内企业的重视。其中,“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中心内容,指的是企业为完成阶段性
5、生产目标或劳动任务,所使用的材料数量、人力资源、工艺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完成目标时,开展的资源消耗工作3。实际上,企业完成目标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一定的资源消耗,而该目标又会具备一定的价值,且会随着作业的完成与转换进行转移,直到目标被完全完成并被提供给客户。这一目标作为企业的产出,是各个环节的价值总和,其中能够增加价值的作业被称为“增值作业”,其余被称为“非增值作业”,后者的出现会导致成本无法被转化为价值,即“浪费”。成本作业法是以作业过程中的子线消耗为基础,对成本进行分配和计算的方法。第一,成本作业法能够将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识别成本投入过程中出现的
6、各项因素。第二,作业成本法还能将生产消耗与产品本身联系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与参数4。其核心理念在于资源消耗的分摊,其概念模型如图 1 所示。图 1成本作业法概念模型老字号品牌营销企业与经济1302023 年 9 月(上)(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搭建在作业成本信息之上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对成本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提升产品价值,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盈利额。相较于其他管理模式而言,作业成本管理具备更强的集中化特点,也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三、企业精益化生产模式下引入作业成本法 管理的必要性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企业的经营活力不断增强,
7、发展机遇不断增加,但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大量的风险。近些年,外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走进国内市场,进一步恶化了市场的竞争环境,市场被抢夺导致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开始变小5。在这种形势下,大量的企业开始引进外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其中就包括精益化生产模式。该模式要求企业不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由于现行市场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盈利空间,因此,企业很难承受大规模成本失真带来的经济效益风险。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成本核算只通过人工的比例换算来完成成本分配工作,这导致分配的成本与其经营环节的关联性无法验证,甚至会对管理者产生误导从而导致成本失控。引入作业成本法后,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能够精准把控成本信息与
8、其分配状况,管理层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制定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策略,还能够精准定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实现降低作业成本的目标,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6。四、作业成本法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一)作业链分析企业想要落实作业成本法,就要先深入分析现有作业链。作业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企业类型、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战略目标等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分析作业链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精准定位关键流程。每个企业都会有专属的流程系统,因此该系统是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只有精准定位关键流程,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分析,才能找到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作业链。第二,绘制流程图。管理人员
9、需要安排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对企业流程进行详细描述,从而简化后续的分析工作。(二)成本动因分析在落实作业成本法与制定作业成本管理规定的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首先是成本分配观,即成本计算原则:资源作业成本对象。其次是过程观,即作业控制原则:过程分析作业持续改善。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企业对自身成本动因的定位与转变对成本计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企业对成本动因的把控存在误差,就会降低成本计算结果的客观性,最终导致作业控制力度下降7。企业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流程如表 1 所示。实际上,影响单项作业动因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单个资源动因也可能会对多样作业与产品产生影响,这就
10、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对资源动因率与作业动因率的计算和调整,实现对作业中心成本的具体量化,以及最终产品成本的具体量化。(三)作业的控制企业在进行动因分析与作业分析后,找出生产经营环节对作业内容产生影响的根本因素,被称为作业的控制。该工作能够对作业的开展状况进行检查,并计算出有附加价值的成本和无意义成本,企业管理层可以从中了解作业、价值链改善后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根据实际要求减少浪费。五、应用作业成本法管理应注意的问题(一)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成本动因的精细程度决定了成本计算的准确程度。表 1成本动因分析流程图优化改善资源成本价值汇总资源动因及动因率确定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动因及动因率确定产品成本资源动因
11、1作业中心 1作业动因 1产品成本 1资源动因 2作业中心 2作业动因 2产品成本 2资源动因 3作业中心 3作业动因 3产品成本 3资源动因 4作业中心 4作业动因 4产品成本 4.成本要素及成本库分析老字号品牌营销企业与经济1312023 年 9 月(上)在一定限度内,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会随着成本动因精细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若企业在分析过程中选择的成本动因超过了核算部门的能力范围,就会大幅度增加管理成本,反而会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在判断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执行情况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际成本效益,计算引入新管理模式后是否创造了更多的收益,并权衡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创造的收益值比付出的
12、代价更高的情况下,才算是切实发挥了作业成本管理的作用8。(二)坚持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守全面性原则,不能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出现漏网之鱼。还要将主要目光放在关键环节上,根据核算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影响不大的事项。(三)作业成本实施中作业是否具备增值性需要进行仔细判断要精准界定管理作业是否具备增值性,就需要企业在分析其动因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分析,且作业分析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随后,若该作业同时具备下述三个特点即可认定其为增值作业,包括:该作业能够改变材料的状态;这一改变无法被其他作业复刻;该作业对价值链中后续作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四)作业
13、成本管理要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外围延伸作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优化生产经营的程序,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提质增效。随着全球经济市场的完善度越来越高,对生产过程成本投入进行管理和控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9。为此,企业应该将成本控制从内部向外延伸,直至填满企业运营的所有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采购等。此外,还需要向生产环节的前方延伸,从设计阶段就开始控制成本,向后延伸,要确保成本控制覆盖售后服务环节,最终实现产品全寿命阶段的质量管理,在尽可能赋予产品更多附加价值的基础上降低附加成本,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全局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控制应有的作用10。结论随着企业对成本管
14、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成本管理已经无法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采用更加科学、准确且高效的模式来完成成本管理工作,从而获得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业成本管理得到了国内企业的青睐,但由于更新成本管理体系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实施难度也相对较大,企业需要保持水滴石穿的心态,从细节开始转变成本管理模式,让作业成本法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格外注意不能公式化套用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与战略发展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并在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检验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确定成本管理模式能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参考文献:1 王品蓁.作业成本
15、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以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为例 J.商场现代化,2022(12):156-158.2 刘运国,熊罗英,郭瑞营.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应用的案例研究:以 E 外商独资制造企业为例 J.管理会计研究,2022(3):69-77.3 打造精益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体系,支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战略落地 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28(1):112.4李意璇.作业成本法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以神舟软件公司为例 J.现代商业,2021(36):153-155.5 李柯.作业成本法在国企成本管理中的价值及运用:以某港口国有企业为例 J.财经界,2021(30):61-6
16、2.6 郭媛.基于目标-作业成本法融合的 XQ 公交集团运营成本控制研究 D.西安:西北大学,2021.7 刘佳星.沈阳企业丰田式精益化生产运作改革难点突破策略研究:以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益化生产改革为例 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9:458-461.8 张明娟,姚璐,王敏,等.财务视角下精益生产对家电行业的绩效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J.中国商论,2018(24):119-122.9杨冬琴.探究某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策略:基于精益化生产理论 J.科技风,2018(6):143.10 张启平.国家电网公司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Z.北京市,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2012-07-26.作者简介:任二彬,女,1989 年 8 月生,山西省汾阳市人,本科,会计学,中级会计,从事审计工作,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