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城镇化进程加快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建制的村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结合起来。”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村镇绿化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农民家园,为农村人口提供一个舒适的劳动、生活环境。
2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也涌现出多种形式。农业不在是农村的单一经济来源;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更加繁荣了农村经济;此外,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及农村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广大农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穿衣吃饭,他们越来越注意对居住环境的改善。
基于零点指示网委托零点调查,在2002年9月,对冀、闽、川、鄂、辽、赣、湘、陕、徽、晋、豫、甘、桂等地采用抽样方式通过对当地10477位16——60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的人口调查表明,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选择“居住条件最好的城市”时,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成为现阶段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从而反映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11]。
3村镇绿化的涵义及作用
绿化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多方面的作用,也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内容。村镇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区域、村镇的精神面貌与发展成就,也是防止沙漠化、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沿阵地。
村镇绿化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村镇外在形象的体现,而且可以反映出村镇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园林绿化在保护村镇环境、调节村镇气候、提供文化教育和游憩场所,美化村镇景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我国村镇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村镇人居环境特点
我国广大农村的环境特点是以聚落形态为显著特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区域。农村的环境特点区别于城市,它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的干扰强度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自然环境占主体;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区域,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乡村人口仍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
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常住人口仍有7、8亿以上,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9.11%[9](1999年统计数字)。这种人口分布格局还要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假如不适当地控制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规模,任其发展下去,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适当稳定农村人口,有计划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应当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为此,应当从改善村镇人口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始。
2我国村镇绿地类型及绿化情况
(1)村镇道路绿化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道路绿化率低,整体绿化水平不高。道路两旁主要以栽植行道树为主,绿化类型单一,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格局。
网址: www.js- 电话:0515-69687660
地址:江苏射阳县经济开发区西区西三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