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095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PDF 页数:105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DB33∕T 899-202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80 CCS P 66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8992021 代替 DB33/T 899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expressways in mountainous terrain 2021 - 12 - 12 发布 2022 - 01 - 12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33 DB33/T 8992021 I 目 次 前言 . V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规定 . 3 5 工程地质勘察 . 4 5.1

2、 一般规定 . 4 5.2 综合勘察方法 . 5 5.3 路线勘察 . 6 5.4 路基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 7 5.5 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 9 5.6 桥梁、通道及涵洞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 10 5.7 桥梁、通道及涵洞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 11 5.8 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 11 5.9 隧道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 12 5.10 沿线设施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 12 5.11 沿线设施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 13 5.12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资料分析与报告编制 . 13 5.13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资料分析与报告编制 . 15 6 勘测与调查 . 16 6.1 一般规定 . 1

3、6 6.2 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绘 . 16 6.3 初步设计测量 . 18 6.4 施工图测量 . 19 6.5 用地及拆迁调查 . 20 6.6 路基、路面及排水调查 . 20 6.7 桥梁、通道及涵洞调查 . 22 6.8 隧道调查 . 23 6.9 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调查 . 23 6.10 环保、绿化及人文景观调查 . 24 6.11 工程经济调查 . 24 6.12 管线交叉调查 . 25 6.13 提交的成果资料 . 25 7 选线 . 25 7.1 一般规定 . 25 DB33/T 8992021 II 7.2 选线原则 . 26 7.3 地形选线 . 26 7.4

4、 地质选线 . 27 7.5 安全选线 . 27 7.6 环保选线 . 27 8 线形设计 . 28 8.1 一般规定 . 28 8.2 平面线形设计 . 28 8.3 纵面线形设计 . 29 8.4 横断面设计 . 30 8.5 线形组合设计 . 30 8.6 应急避险车道设计 . 31 8.7 安全性评价 . 34 9 路基路面 . 34 9.1 一般规定 . 34 9.2 一般路基 . 35 9.3 特殊路段路基 . 39 9.4 路基防护与支挡 . 41 9.5 路基排水 . 46 9.6 边坡协调设计 . 48 9.7 路面设计 . 49 10 桥梁、通道及涵洞 . 50 10.1

5、一般规定 . 50 10.2 桥梁、通道及涵洞布置 . 51 10.3 桥梁、通道及涵洞的型式选择 . 52 10.4 上部结构 . 54 10.5 桥墩 . 55 10.6 桥台 . 55 10.7 明挖基础 . 56 10.8 桩基础 . 57 10.9 支座 . 57 10.10 桥面铺装 . 57 10.11 桥面防排水 . 58 10.12 桥面伸缩装置 . 59 10.13 桥头锥坡 . 59 10.14 桥梁护栏及墩柱防撞设施 . 59 10.15 桥梁耐久性设计 . 60 10.16 桥梁抗震设计 . 61 11 隧道 . 62 11.1 一般规定 . 62 11.2 隧道位置

6、 . 63 DB33/T 8992021 III 11.3 隧道方案 . 63 11.4 隧道平纵面 . 64 11.5 隧道群 . 65 11.6 隧道建筑限界 . 66 11.7 隧道内轮廓 . 66 11.8 隧道结构的耐久性 . 67 11.9 明洞与棚洞 . 68 11.10 暗挖隧道 . 71 11.11 隧道洞口设计 . 76 11.12 隧道防水、排水 . 77 11.13 隧道路面 . 78 11.14 隧道装饰 . 79 11.15 隧道管理设施 . 79 12 隧道机电 . 79 12.1 一般规定 . 80 12.2 隧道机电总体布置 . 80 12.3 隧道通风设施

7、. 81 12.4 隧道照明设施 . 81 12.5 隧道供配电设施 . 82 12.6 隧道监控设施 . 82 12.7 隧道消防设施 . 83 13 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服务区 . 83 13.1 一般规定 . 83 13.2 选址 . 84 13.3 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间距 . 84 13.4 与隧道之间的距离 . 84 13.5 匝道设计 . 86 13.6 收费广场及引道 . 88 13.7 连接线 . 88 13.8 服务区(停车区)设施 . 89 14 预留与预埋设施 . 89 14.1 一般规定 . 89 14.2 路基预留与预埋设施 . 89 14.3 桥梁预留与预埋设施 . 9

8、0 14.4 隧道机电预留与预埋设施 . 91 15 沿线监控 . 92 15.1 一般规定 . 92 15.2 设置要求 . 92 15.3 综合管理要求 . 93 16 环境保护 . 93 DB33/T 8992021 IV 16.1 一般规定 . 93 16.2 水环境污染防治 . 93 16.3 声屏障 . 94 16.4 绿化与景观 . 94 17 建管养一体化监测设计 . 95 17.1 一般规定 . 95 17.2 路基监测设计 . 95 17.3 桥梁监测设计 . 96 17.4 隧道监测设计 . 96 DB33/T 8992021 V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

9、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 8992013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与DB33/T 8992013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运行速度(见 3.4,2013 年版的 3.8)、路侧安全净区(见 3.5,2013 年版的 3.11)、偏压隧道(见 3.7,2013 年版的 3.17)、微开挖洞口(见 3.8,2013 年版的 3.20)等定义,增加了高陡路堤(见 3.6)定义,删除了长上(下)纵坡(见 2013 年版的 3.4)、长陡纵坡(见2013 年版的 3.5)、长直线(见 2013 年版的 3.6

10、)、小半径平曲线(见 2013 年版的 3.7)、应急避险车道(2013 年版的 3.9)、生态挡土墙(见 2013 年版的 3.10)、高路堤(见 2013年版的 3.12)、高边坡(见 2013 年版的 3.13)、高挡墙(见 2013 年版的 3.14)、高架桥(见2013 年版的 3.15)、隧道群(见 2013 年版的 3.16)、单压明洞(见 2013 年版的 3.18)、偏压明洞(见 2013 年版的 3.19)、服务区(见 2013 年版的 3.21)、停车区(见 2013 年版的3.22)、中水回用(见 2013 年版的 3.23)等定义; b) 更改了基本规定(见第 4 章

11、,2013 年版的 4 章); c) 更改了第 5 章一般规定(见 5.1,2013 年版的 5.1),增加了沿线设施勘察(见 5.10、5.11); d) 更改了第6章地形图测绘方法 (见6.2.4, 2013年版的6.2.4) , 增加了数字地面模型 (见6.2.5) 、工程经济调查(见 6.11)、提交的成果资料(见 6.13); e) 更改了第 8 章中的应急避险车道设计 (见 8.6, 2013 年版的 8.6) 、 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见 8.4.1,2013 年版的 8.4.1),增加了超高过渡段的最小纵坡(见 8.3.2)、变坡点竖曲线之间的直线坡段长度(见 8.3.3)等相关

12、要求; f) 更改了第 9 章中的一般规定 (见 9.1, 2013 年版的 9.1) 、 一般路基 (见 9.2, 2013 年版的 9.2) 、路面设计(见 9.7,2013 年版的 9.8),删除了边坡监测(见 2013 年版的 9.7); g) 更改了第 10 章中的一般规定(见 10.1,2013 年版的 10.1)、桥梁护栏及墩柱防撞设施(见10.14,2013 年版的 10.14),增加了桥梁独柱墩设计规定(见 10.5.7)、桥梁耐久性设计(见10.15)、桥梁抗震设计(见 10.16),删除了其他(2013 年版的 10.15); h) 更改了第 11 章中的隧道装饰 (见

13、11.14, 2013 年版的 12.14) 、 隧道管理设施 (见 11.15, 2013年版的 12.15),增加了洞口位置选择避免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小角度相交,路、隧并行段等技术要求(见 11.2.1-c); i) 更改了第 12 章隧道机电(见第 12 章,2013 年版的 13 章); j) 更改了第 13 章中的一般规定(见 13.1,2013 年版的 11.1)、匝道设计(见 13.5,2013 年版的 11.3)、服务区(停车区)设施(见 13.8,2013 年版的 11.6),增加了选址(见 13.2)、互通式立交及服务区间距(见 13.3); k) 更改了第 14 章预留

14、与预埋设施(见第 14 章,2013 年版的 16 章); l) 更改了第 15 章沿线监控(见第 15 章,2013 年版的 14 章); m) 更改了第 16 章中的声屏障的技术规定(见第 16.3 章,2013 年版的 15.3)、绿化与景观的技术规定(见第 16.4 章,2013 年版的 15.4); n) 增加了第 17 章建管养一体化监测设计(见第 17 章); DB33/T 8992021 VI o) 删除了附录 A(资料性) 小桥涵暴雨流量计算公式。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15、: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炎德、楼晓寅、李伟平、郑束宁、孙章校、雷崇书、陈建荣、彭丁茂、施兹国、袁迎捷、王一斌、邵坚达、李杰、曹怡春、施轶峰、崔优凯、雷波、麻辉东、茅兆祥、孙垚、李煦阳、史方华、陈航、周天赤、叶小宝、赵长军、王昌将、陈侃福、王雅茹、张京京、耿驰远、杨继厅、马芹纲、饶学平、宋伟、周义程、楼凯峰、楼华锋、黄叶陈、吴仁平、林森、曹明、陈海龙、毛松根、金慧珍。 本标准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33/T 899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3/T 8992021 1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

16、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的基本规定,工程地质勘察、勘测与调查、选线、线形设计、路基路面、桥梁通道及涵洞、隧道、隧道机电、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服务区、预留与预埋设施、沿线监控、环境保护、建管养一体化监测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的勘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7000.1 灯具

17、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24721.2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第2部分:管箱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T 513352018 声屏障结构技术标准 JTG 33622018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3 公路桥

18、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3830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 C10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30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D20201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DB33/T 8992021 2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

19、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42015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JTG D80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T 496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JT/T 1034 公路用聚氨酯复合电缆桥架 JTG/T 2231-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T 3334 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JTG/T 3360-02 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 JTG/T

20、 3365-012020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 JTG/T 36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D21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JTG/T D31-02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D70/2-01201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G/T D70/2-0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QX/T 330 大型桥梁防雷设计规范 YD/T 1460.2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2部分:外保护管 YD/T 1460.3 通信用气

21、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3部分:微管、微管束和微管附件 DB33/T 70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DB33/T 836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施工技术规范 DB33/T 896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DB33/T 9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 DB33/T 996 公路工程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DB33/T 10652019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33/T 2062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区高速公路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terrain 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

22、。 DB33/T 8992021 3 3.2 综合勘察方法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采用遥感分析、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挖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3.3 动态勘察设计 dynamic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检测资料,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3.4 运行速度 operating speed 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员根据实际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良好气候条件等,在自由流情况下的车辆安全行驶速度,通常采用测定行驶速度的第85百分位

23、(V85)取值。 3.5 路侧安全净区 roadside safety zone 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 相对平坦无障碍物、 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 3.6 高陡路堤 high and steep slope embankment 地面斜坡陡于1:1,且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5m的路堤。 3.7 偏压隧道 unsymmetrical pressure tunnel 作用于隧道结构上的围岩压力不对称的隧道。 3.8 微开挖洞口 slightly-excavated portal 洞口边、仰坡开挖暴露面很小

24、,尽量“趋于零开挖”暗挖进洞的洞口。 4 基本规定 4.1 应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广泛征询沿线建设规划、交通、铁路、环保、水利、自然资源、农林、文物、电力、通信、油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专题报告的审查批复意见,开展项目勘察设计工作。 4.2 应做好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的收集、调查和分析工作,重视通道、涵洞等小型结构物的外业调查以及取弃土场、筑路材料等的调查、试验工作,重视各阶段勘察、勘测及外业调查的成果验收工作。 4.3 应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加强各勘察成果的比对、验证和分析工作。应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对于地下

25、管线情况复杂、对项目安全和投资有影响的区域,应开展专项探测工作。 DB33/T 8992021 4 4.4 应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理念。综合吸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养护及管理经验,选择方便施工、方便运营养护的设计方案,并做好建管养一体化设计工作。 4.5 应重视公路建设与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协调,加强沿线人文题材的挖掘和利用,注重地质选线,注重公路设施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 4.6 对高填深挖、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路基路段应加强工点设计;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监测资料,进行动态勘察设计,对勘察和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4.7 总体设计应论证确定山区高速公

26、路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统一协调路线、路基路面、 桥涵、 隧道、 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专业的内外关系, 明确相关设计界面和接口,使之成为完整的系统工程,符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设计各阶段尤其是施工图阶段要重点做好交安、机电、照明等设施的预埋件设置或位置预留, 做好桥隧、 路隧、路桥等交接处的护栏、管线、排水等总体布置,做好服务区、停车区、管理用房等场地标高、场地填筑、地基填挖方等的衔接,做好桥梁、涵洞、边沟、电缆槽、路缘石、挡墙等结构工程的标准化设计,做好土石方平衡和标段划分、施工便道(桥)、施工预制场地、施工组织、施工工期等统筹工作。 4.8 总体

27、设计中应包含智慧高速公路设计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等设计;土建设计应做好与智慧高速公路相关的通信、机电、安全设施等的预留预埋等相关协同工作。 4.9 同一项目由两家及以上单位进行勘察设计的,总体设计单位应加强与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的协调、统一与衔接。 4.10 路线设计应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合理确定线位走向, 局部线位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尽量避让生态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尽可能实现路线平面、纵面线形与地形的最佳拟合,最大程度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减少拆迁及工程量。 4.11 初步设计阶段应对重点路段线位方案及重要构筑物的典型设计

28、方案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选和论证。 4.12 分期修建或分步实施的工程, 应在初步设计阶段拟定分期修建或分步实施的方案, 必要时进行比选论证。 4.13 注重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 可采用倾斜摄影或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开展三维地形空间上的选线和线形设计;可根据地质钻探、物探成果进行地质三维建模,提高复杂地质条件建模精度;桥隧构筑物的复杂节点可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防碰撞检测。 4.14 应按 JTG B05 的要求,做好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总说明中,应包含项目安全性评价专项内容。 4.15 实行项目全过程、全专业造价管控,确保工程造价科

29、学合理。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总说明中,应包含项目造价控制专项内容。 4.16 宜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 5 工程地质勘察 5.1 一般规定 5.1.1 工程地质勘察应按 JTG C20、JTG D30、JTG 3363、JTG D3370.1 等相关规范和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各勘察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应与各设计阶段的要求相适应。 5.1.2 工程地质勘察应按阶段进行。岩溶、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在施工阶段进行必要的专项勘察,为动态设计及施工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岩溶发育复杂的桥位,在桩位确定后进行专项逐桩勘察。 DB33/T 8992021

30、 5 5.1.3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基本查明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各类构筑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为路线方案的比选及路基、桥梁、隧道、互通等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为初步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5.1.4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路基、桥梁、通道、涵洞、隧道等构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必要的地质参数;查明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性质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5.1.5 勘察前应充分收集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等资料,分析、判断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现场踏勘,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等情况,分析勘察重点和难点

31、,编制项目勘察大纲和勘测勘察事先指导书,合理安排各阶段勘察工作。项目勘测勘察事先指导书应根据浙江省高速公路项目设计勘察事先指导书编制指南(ZJ/ZN 2019-05)的要求编制。 5.1.6 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勘察阶段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勘察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充分利用遥感、物探等技术手段,加强各种勘察成果的比对和验证。 5.1.7 应加强动态勘察,及时汇总勘察资料,分析、评价各种勘察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设计方案的变化,对勘察方法和工作量进行必要的调整。 5.1.8 管理、服务和养护等沿线设施的勘察应符合 GB 50021、DB33/T 1065 等规范的规定,需单独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

32、告。 5.1.9 应重视勘察过程管理和外业成果验收等工作。宜采用适用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勘察外业管理,确保勘察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勘察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数据采集、分析的效率。 5.1.10 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可参考 DB33/T 1065-2019 中 5.3 的相关规定。 5.1.11 对于地层结构复杂的深路堑、桥址、隧址或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点资料,可采用 BIM技术,辅助地质条件分析。 5.1.12 路线交叉中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的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同相关专业的相应章节中的规定。 5.2 综合勘察方法 5.2.1 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勘察阶段,合理采用遥感、工程地

33、质调绘、钻探、物探、挖探(槽、坑、井、洞)、螺旋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各阶段不同专业可选择的勘探方法见表 1。 表1 不同设计阶段综合勘察方法 设计 阶段 专业 类型 勘 察 方 法 遥感 工程地质调绘 钻探 物探 挖探、 螺旋钻探 原位测试 室内 试验 初步设计阶段 路线 路堤 路堑 桥梁 隧道 沿线设施 DB33/T 8992021 6 表 1 不同设计阶段综合勘察方法(续) 设计 阶段 专业 类型 勘 察 方 法 遥感 工程地质调绘 钻探 物探 挖探、 螺旋钻探 原位测试 室内 试验 施工图 设计 阶段 路堤 路堑 桥梁 隧道 沿线设施 注:“”为主要方法,“”

34、为辅助方法,“”为可选方法。 5.2.2 工程地质调绘宜安排在各阶段勘察工作的初期进行,调绘范围应能满足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及工程方案比选的要求,调绘精度应满足 JTG C20 等规范的要求。应结合钻探、物探等勘探成果,对调查结果经分析核查后,发现地质调绘中有遗漏的工程地质问题时,应进行补充。各设计阶段的调查均应采用1:2 000 比例尺地形图,必要时可采用 1:10 000 比例尺进行追索;岩溶、滑坡、崩塌、危岩、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或隧道洞口等路段,必要时采用 1:500 比例尺地形图。 5.2.3 应采用工程地质调绘等方法对遥感地质解译成果进行验证。 5.2.4 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需要查明

35、的问题,选择适宜的物探方法,合理设置设备参数。物探成果需采用地质调绘、钻探等勘探方法进行验证,验证钻孔应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物探异常位置。物探探测的深度和精度应能满足勘探要求。 5.2.5 勘探点数量、位置和深度应根据 JTG C20 的要求,结合工程地质调绘、物探成果及构筑物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并在项目初测初勘或定测详勘事先指导书中明确。 5.2.6 浅部地质条件可采用挖探(槽、井)和螺旋钻探查明,勘探点位置应根据工程地质调绘的成果确定。 5.2.7 岩土体原位测试应有一定的数量和代表性。岩质高边坡宜进行钻孔波速测试;隧道钻孔应在路线设计高程以上 3 倍5 倍洞径范围内进行孔内波速测试,选择代

36、表性岩石试样做岩块测试,获取完整性指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钻孔,应进行全孔波速测试;应在现场对波速测试成果进行复核。 5.2.8 室内试验应根据岩土性质和工程需要确定岩(土)样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影响构筑物设置或工程规模较大的特殊性岩土,在试验项目的选择时应满足设计所需的参数要求。对高路堤、陡坡路堤和深路堑等路段可能发生滑动的粉土、黏性土,应进行天然含水率、密度、塑限 P、液限 L、粘聚力 c 和内摩擦角测试;砂土、碎石土可只做颗粒分析;岩石应结合支挡工程设计,选择代表性岩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和剪切试验。桥位钻孔岩石试验,以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主,黏土质岩可做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隧道钻孔岩石试验

37、,以密度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为主,必要时可做抗剪强度、自由膨胀率和矿物成分分析等试验。 5.3 路线勘察 5.3.1 初步设计阶段应为路线方案及构筑物设置的拟定提供基础资料, 勘察工作应符合 JTG C202011中 5.2 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初测初勘事先指导书的要求,并应基本查明以下内容: a) 地貌异常或地貌发生突变部位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异常的成因; b) 斜坡厚层松散堆积土的成因、分布性质; DB33/T 8992021 7 c) 路线所经区域现状和潜在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路段的分布范围、 成因、 性质及特征以及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处置建议;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对路线方案有严

38、重影响的路段,应调查分析路线绕避的可能性,并提出建议; d) 沉积岩区的地层岩性、褶皱、节理裂隙、断层、岩层产状、软弱夹层的分布,分析顺层滑动的可能性;可溶岩区岩溶的发育规律以及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煤系地层的分布及性质、岩层强度差异等因素; e) 岩浆岩区的岩性、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花岗岩等酸性熔岩的差异风化,玄武岩台地微地貌特征及岩土体的特性,滑坡、崩塌、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对路线方案的影响; f) 变质岩区的岩性、地质构造和风化层的厚度、性质;高液限土、山间软土的分布和性质及其对路线方案的影响; g) 采空区的分布、性质及其对路线方案的影响; h) 围垦、废弃矿山的回填

39、或垃圾堆填等地形改造情况及对路线方案的影响。 5.3.2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初勘成果,结合路线方案的调整情况,对初勘资料进行复核、补充,查明公路沿线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应符合 JTG C202011 中 6.2 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定测详勘事先指导书的要求, 并查明 5.3.1 所规定的内容, 为确定路线和构筑物的位置提供地质基础资料。 5.4 路基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5.4.1 勘察工作应符合 JTG C202011 中 5.35.7 的规定和项目初测初勘事先指导书的要求, 基本查明路基工程地质条件;重点勘察高路堤、陡坡路堤、深路堑、零填浅挖、临水路堤、支挡工程、不良地质和特殊

40、性岩土及地质条件复杂等路段。 5.4.2 一般路基勘察尚应基本查明以下内容: a) 填方路段中狭窄平缓、汇水面积大的沟谷路段的地表水、地下水情况;旱季进行勘察时,应调查分析雨季地表水、地下水的活动特征; b) 挖方路段的纵横向地质条件差异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4.3 特殊路基勘察尚需基本查明以下内容: a) 高路堤路段的软土、软弱夹层分布情况及性质,地下水排泄部位的水文地质条件,附加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和稳定性; b) 陡坡路堤路段的地层结构,沿斜坡或下卧基岩面滑动破坏的可能性; c) 深路堑路段坡体结构面产状及组合,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d) 半填半挖路段斜坡的横向

41、坡度、岩性组成、岩土层结构,斜坡的稳定性及差异沉降的可能性; e) 零填浅挖路段地下水位情况; f) 支挡工程基础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纵横向岩土层结构差异,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参数; g) 临水路堤尤其是河流弯道凹岸或径流断面收窄处的地层结构、 岩土类型和土的粒径组成等, 河流冲、淤对基础稳定性的影响; h) 滑坡、崩塌、岩溶、采空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和软土、高液限土、膨胀性岩土、填土等特殊性岩土,按以下要求查明其分布和性质: 1) 对于现状或潜在滑坡,可根据滑坡类型,按表 2 确定勘探方法和勘察内容; DB33/T 8992021 8 表2 不同类型滑坡的勘

42、察内容及方法 滑坡类型 勘察内容 勘探方法 备注 一般 重点 土质滑坡 碎石土滑坡 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滑坡范围、裂缝位置及特征、地表水、地下水、滑坡历史 堆积体厚度、性质、基岩面起伏、地下水渗流 调绘、 钻探、 物探 勘探点、线布置应控制滑坡体周界;勘探点(线)应沿滑坡的主滑动方向布置;当滑坡体的规模大、性质复杂时,宜结合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分级、分块、分层情况,平行或垂直滑体的滑动方向布置。岩土样试验应根据滑坡类型确定试验项目。 黏性土滑坡 一般黏性土滑坡 黏性土厚度、性质、抗剪强度 调绘、钻探 高液限黏性土滑坡 高液限土的成因、 厚度、 性质、膨胀性、抗剪强度 调绘、钻探

43、 软土滑坡 软土厚度、底面起伏、抗剪强度 调绘、 钻探、 静力触探、十字板 填土滑坡 填土成分、密实度、均匀性、底面起伏、抗剪强度 调绘、 钻探、 物探 岩质滑坡 破碎岩质滑坡 断层分布及性质,不利结构面组合 调绘、 钻探、 物探、槽探 层状岩质滑坡 顺层岩质滑坡 岩层倾向与坡面的关系,岩层组合情况,软弱夹层分布,地下水渗流 调绘、 钻探、 槽探、孔内电视 切层岩质滑坡 结构面组合、外倾结构面、软弱结构面 调绘、 钻探、 孔内电视 块状岩体滑坡 外倾长大结构面、结构面的密度及组合、软弱结构面 调绘、 钻探、 孔内电视 2) 崩塌基本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崩塌发生、发展的历史,分析崩塌成因机制、稳

44、定程度及崩塌对路基的影响; 3) 岩溶的类型、规模、形态特征、覆盖层情况及地下水位埋深、变动情况以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隐伏型岩溶区土洞的发育规律和规模大小;分析岩溶塌陷的可能性,评价路基稳定性; 4) 采空区的类型、空间分布,分析其对路基的影响; 5) 泥石流的物质来源、汇水面积、地形变化及其水文条件,泥石流发生的历史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6) 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成因,物理、力学、水理性质和地基承载力,对路基沉降和滑移的影响; 7) 高液限土、膨胀性岩土的分布范围、成因、物理力学性质与水理性质及地表水、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其对路基基础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8) 填土、垃圾的分

45、布、厚度、底面的起伏、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腐蚀性。 5.4.4 一般路基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DB33/T 8992021 9 a) 当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 勘探测试点的数量每公里不应少于 2 个, 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或复杂时,应根据场地条件针对性增加勘探断面、勘探点数量; b) 勘探深度小时,可选择槽探、螺旋钻等简易勘探方法;深部地质条件复杂,对路基有影响时,可采用静力触探、钻探、物探等进行综合勘察。 5.4.5 特殊路基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高路堤应根据现场地形、 地质条件选择代表性位置布置横向勘探断面, 每段的横向勘探断面数量不应少于 1 条;

46、每条勘探横断面上的钻孔数量不应少于 1 个; 勘探深度宜至持力层或岩面以下不小于 3 m,并满足沉降稳定计算要求;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高路堤宜加密勘探断面; b) 陡坡路堤应选择代表性位置布置横向勘探断面,每段陡坡路堤横向勘探断面数量不应少于 1条;横断面上勘探点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宜采用挖探(槽、坑)、物探、钻探等勘探方法,勘探深度应至持力层或稳定的基岩面以下不少于 3 m; c) 深路堑应根据现场地形、 地质条件选择代表性位置布置横向勘探断面, 每段深路堑横向勘探断面的数量不应少于 1 条;每条横断面上勘探点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宜采用挖探、钻探、物探等进行综合勘探;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47、的路堑,应加密勘探断面。控制性钻孔深度应至设计高程以下稳定地层中不少于 3 m;地层结构特别复杂时,控制性钻孔深度应以至稳定地层为宜; d) 路堑勘探孔一般应布置在路基范围开挖高度最大的断面; 断裂发育时, 勘探孔应布置在开挖高度较大且断裂影响强烈的部位;不良地质发育的路堑,勘探孔应能控制不良地质体的边界; e) 路堑工点处物探测线一般应沿纵、横方向布置代表性断面;受构造控制的边坡,测线应垂直构造方向布置。开挖范围相邻,存在相互影响的边坡,应综合临近边坡的情况,统一布置勘探断面; f) 支挡工程的承重部位,应采用挖探、钻探进行勘探,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 1 个;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结合物探进行

48、综合勘探,勘探深度应达持力层以下稳定地层中不少于 3 m;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的支挡路段,每条横向勘探断面上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 2 个,勘探深度应穿过滑动面至其下的稳定地层中不少于 1 m;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支挡工程规模较大的,应采用钻探、物探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g) 岩溶路段,应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开展必要的综合物探,并通过钻孔对代表性物探异常进行验证,勘探钻孔平均间距宜小于 200 m;岩溶复杂路段,应根据现场情况增加钻孔。填方路基钻孔深度不宜小于 20 m,挖方路基钻孔深度在基底以下不小于 10 m;勘探深度内遇基岩应在完整基岩内钻进不小于 5 m

49、,在该深度内遇有溶洞时,应钻至溶洞底板以下完整基岩内不小于 3 m; h) 对路基稳定性有影响的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宜采用物探、挖探(槽、坑)、钻探等进行综合勘探。 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应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 根据滑坡、 崩塌的类型、 规模、复杂程度, 结合初拟处治方案确定; 勘探点、 线的布置应能控制滑坡、 崩塌等不良地质的周界。 5.5 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5.5.1 应根据路基设计情况,详细复核分析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成果,补充必要的工程地质调绘和勘探工作量,查明各填方、挖方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应符合 JTG C202011 中 6.36.7 的规定和项目定测详勘事先指

50、导书的要求,并查明本标准 5.4.2、5.4.3 所列的内容。 5.5.2 一般路基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勘探点宜沿确定的路线中心布置,每段填、挖路基勘探点的数量不应少于 1 个;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勘探点数量; b) 填挖路段长度较长时,勘探断面的间距不宜大于 200 m; c) 勘察方法同 5.4.4 的规定。 DB33/T 8992021 10 5.5.3 特殊路基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高路堤、陡坡路堤、支挡工程、深路堑及地质条件复杂路段,应复核初勘勘探工作量可利用情况,分析横向、纵向地质条件变化。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应增加横向勘探断面,其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