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了:数的认识、解决问题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
本单元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呈现的方式活泼多样。
2.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
学会数数和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3-3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教师指导学生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边操作边数数,当数到拐弯数时,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如“29添一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的组成。再继续数数,同样处理:35的组成;39再添上1是多少,40里有几个十;39、49、79、99后边分别是多少等。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
教师:对,99再添1就是100。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
教师:对,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
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
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
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数的时候可以每10根捆成一捆。70跟就是7捆小棒,也就是7个十。
教师: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
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
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2.练习八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五、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十是一百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数、写数,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数位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数的顺序,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读一读,打个招呼吧!
学生反映太乱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么数。
教师: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
教师: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
1.教师:第一支队伍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排得整齐吗?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可以吗?
教师:读一读,请它们入住。
教师:又来了一支数的队伍。它们应该住在哪儿?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呈现下左图。
2.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
按照上表中的排列,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2.完成课本第44页练习九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