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山绣水教学目标: 1、领略欣赏桂林山水的美妙风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品析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4、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是学习本文的重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三、品味赏析 1、请默读一遍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诗情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2、这样如诗如画的美丽山水,真让人流连忘返呀。如果让你用画笔和绣针来摹画钩绣这桂林的山水,那么,你会绣怎样的山,画怎样的水呢?请结合文中描写山水的文句说一说。(找句赏析朗读) 画水的绿: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看一眼也叫人心醉。运用叠词和
2、比喻 画水的静清:假使你的眼福好,使人恍惚沉浸在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画水的动态: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了。 动作细节 绣山的奇: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绣山的巧: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到处陈列着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 3、指名朗读文中写水的句子和写山的句子。其余同学闭目遐思用心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妙神奇。 4、作者不仅引领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而且还介绍了许多关于桂林山水的故事。自由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其中的某一个故事。 听了这些故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刚才我们还沉浸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现在又听了这些凄然的传说故事,这在情感上总觉得有点格格不入。请同学们到文中来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 对于作者的这样安排你有怎样的看法? (教者点拨:1、间接材料丰富作品的内容。2、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杨朔的散文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5、桂林的山水美景值得写得很多,作者主要写的是哪处的景色?这样选材怎样的好处? 四、品读体会 选读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自由诵读。进一步体会杨朔散文诗化的语言美。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家乡某处景物的传说,将写景与故事相结合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