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杨湾小学 杨丽萍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25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山阴道”等词语。 2、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教学准备 多媒
2、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题,初读感悟。1、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叫德国,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歌德,他曾经这样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是呀,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你若要喜欢自己养的花,那就得把自己的花给别人欣赏。德国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课题)2、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两次到德国的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感受呢?在学习课文之前,咱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山阴道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莞尔一笑同
3、学们写的又好又快,老师也把这些词写了下来,同学们对照检查一下,全对的同学举手,掌声送给自己。咱们再把这些词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在脑海里浮现这些词语的画面。3、季羡林老先生两次到德国究竟有怎样的感受呢?打开书,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两个任务:(1)、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季先生两次到德国看到的情节和自己的感受)(2)、作者两次到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好,开始。我们交流交流,请你(;概括的好!谁有不同意见)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咱们高年级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大家平时要加强训练哦!二、品味奇丽 ,感悟奇特过渡:那德国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能用简洁的词
4、语说一说吗?(板书:美)是呀,连季先生面对这种异国风情也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件出示齐读)(板书:奇丽 奇特)1默读课文,体悟风情。师:我忍不住问:是什么让作者发出“奇丽”、“奇特”这样的赞叹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最能体现民族奇特的句子,用心品读,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并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2品味“奇丽的景色!”师:“多么奇丽的景色!”究竟奇丽在哪儿?咱们一起来交流你的阅读体验。 汇报交流体会“奇丽”。(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
5、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真好,老师也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哥廷根景色的奇丽的。你觉得德国的街道怎样?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师:不错,你能从词语里读懂,很会学习。是呀,从“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们感受到了花真多、美极了。 (板书:花)那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有红色有紫色,许多颜色交替在一起,十分美丽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如果是你置身在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6、么? 生:展开想象 (我仿佛看到了有的花全开了,有的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还是花还是骨朵儿(千姿百态,好美呀)我似乎闻到了鲜花散发出来得屡屡花香,蝴蝶留恋其间,翩翩起舞(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呀!)我好像听到小蜜蜂嗡嗡声:好香好甜呀!多美的想象呀!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自己的感受。过渡:多美的花啊!我们已陶醉其中了,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有“奇丽”的感受? (2)老师:我从这段话中的应接不暇、花的海洋、山阴道感受花多、美。那么“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花太多,看不过来,应付不过来。)老师“花的海洋”就是花多的就像海洋一样。“山阴道”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山阴道是浙江绍兴的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景名胜。
7、这还有一个小典故。世说新语里王献之有一句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个典故写出风景连绵不断的美丽。季先生把山阴道用在这里指的就是德国街道花多、花美,风景连绵不断。这么美的风景,想去看看吗?走吧!(课件: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老师解说:瞧,一朵朵、一簇簇鲜花竞相开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使人应接不暇,看了左边窗户的,又错过了右边窗户的,欣赏了红的月季,又错过了紫的薰衣草)指导感情朗读: 是呀,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季羡林先生徜徉在街道上,抬头向上看(多媒体出示第三段)指名读。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游客走在哥
8、廷根的街头,他们也抬头向上看(一起读) 美丽定格在我们眼前,也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啊!(课件出示) 过渡:是什么样的民族会造就这奇丽的景色呢?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奇特的民族?咱们继续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3、感悟奇特的民族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1)透过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老师,我感受到德国人都非常爱花,可他们种的花都在临街的窗户外面,太奇特了!生:老师,透过几个“都”,我感受到德国人自己喜欢花,自己养的花却
9、是给别人看的。太奇特了,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师:是呀!你不理解,我也不理解德国人,再次读读课文,看看你是否能理解,有没有新的发现。生:老师,我找到啦,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让我有新发现。(2)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这里“耐人寻味”的境界指的是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从德国人种花,你能理解这个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境界吗。(德国人养花,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就是我为人人,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
10、德国人这样做,原来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呀!)见解独到!想必季先生听了也一定会为你竖起大拇指。真是花美人更美啊!(板书:人)生:每个人心中有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为大家着想,为社会尽义务,这样做就会有人人为我的结果。(你用丰富的语言道出了让人寻味的道理,真了不起!)生: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尽到责任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师:理解的真好。所以说季老先生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生活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形吗?(比如我们做值日生,今天我做,就是我为人人,轮到别人做的时候,就是人人为我。还有班级图书角。我带来了书,大家一起看,就
11、是我为人人,大家也都带书来,我也能看,就是人人为我。)师:在德国,不仅能欣赏到姹紫嫣红的花海,还能闻到鲜花那扑鼻的芳香,更能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打动了季老先生,也深深打动着你,打动着我,我们一起来赞叹:(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过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是季老先生四五十年前到哥廷根的感受,四五十年后,当季老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是怎样的感受呢?三、品味梦境,感悟美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说说你的阅读体验。1、(生读课文找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2、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是呀,
12、街头的花依旧美丽。德国人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风依然美丽)(板书:不变)我们由衷的再一次发出赞叹(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同学们,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难以忘记,让人永远追寻,我们试着一起来创作一首小诗,把我们的阅读体验、心灵的震撼融进去。再次步入哥廷根的街头依然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_迎接我们的主人依然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依然_这境界依然_那就是_让我们记住德国这奇丽的景色,这奇特的民族!记住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四、总结拓展,升华美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季老先生给予我们的希望。如果你给我一朵花,我就让你拥有一片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就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 花 奇丽美 人 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