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数轴,会比较几个有理数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
3.会比较两个(几个)有理数的大小。 重点: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难点: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分别为8844.43m 和—155m ,问:哪个地方高? 2.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分别为—5摄氏度和2摄氏度,问:哪个温度高? (从简单的例子出发,让同学们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有理数的比较方法,可以很简单得出正数比负数大,那么两个负数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带着问题,让同学们进入预习阶段。)
二、复习检测:
自学教材P (12)—P (14),回答思考下列问题:(做好双色笔记) 1. 正数和负数比较大小,怎样比较? 2.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怎样比较? 3. 数轴上的点比较大小,怎样比较? (这部分在书上就能找到答案,我会让同学们理解这些话,并且能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1.所有的正数都大于负数,注:正数>0,负数<0。
2.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三、自主练习,请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练习:
1.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
2.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3.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的两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
(这部分就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结论,因为这部分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会让学生们进行抢答,让他们说出答案,然后我再让学生举例子解释。并给予表现较好的组进行加分。)
四、巩固练习:
1、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用“<”, “>”填空)
(1)—896( < )0.01 (2) 1/1000 ( > )—1000
(3)—1/6( < )1/7 (4) 1( > )—5
2、正数与零,负数与零的大小比较:
(1)—7( < )0 (2) 3.3( > )0
(3)0.0001( > )0 (4) 0( > )—0.013
3、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1)—100( < )—3 (2) —2/3 ( < ) —3/5
(3)—0.0003( > )—0.001 (4) —7.5( < )—25/9
4、判断:
(1)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大; (错)
(2)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小; (错)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对)
(4)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错)
5、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起来:
2,—1/2,3.5,—0.8,0,2/3
—0.8 <—1/2 < 0 < 2/3 < 2 <3.5
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整数,使式子成立:
2 > ( 1 ) > 0 > —1.5 > ( —2 ) > —3
说明:数学就是应该多做练习,这节课的知识不难,我们应该加强练习的时间,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1.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比较,这部分以口答形式,对表现较好的组进行加分,并让他们解释,这部分时间2分钟。
2.给小组进行分工,第1,2,3小组做第二题,第4,5,6小组做第三题,并给3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答案,以评分制的形式对小组进行表扬。
3.让同学们先动手做一做,然后叫代表进行讲解,时间为:5—6分钟,让其他组员进行评分。
4.这部分先让同学们上讲台给大家讲解。那么我用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给表现积极的小组加分,并给个人给予加分,时间为2分钟。
五、小组合作交流:
让同学们相互对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合作交流,并且组员与组员之间出一些题目来考考对方,并且给对方打分。
六、小组展示:
小组代表对这堂课的认识与理解。在他们进行交流了之后,请代表组展示。并给予加分鼓励。
七、作业布置:
1.教材P (14)练习;
2.本书P (14)习题1.2第5题。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是依据我们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编写的,设计教案的时候主要是从基础出发,从简单到难,非常有层次,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那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对这类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真正要掌握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还需一定的练习来巩固,自己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备课时,备学生。教师备课时所想的应是学生如何会学会,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利用数轴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准确判断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并能举一反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