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
1、时间: 年3月(俄历 月)
2、结果:推翻了 。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时间: 年11月(俄历 月)
2、领导人:
3、结果:推翻了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 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4、意义:
①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 ,创建了第一个 。
②它不仅激励着 ,而且鼓舞了 。
③它的胜利推动了 ,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
的道路。
④十月革命是 的开端。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⑵时间:1918年开始。
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
⑶内容:
①农业方面, ,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 。
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 。
⑷作用:大大提高了 ,促进了 ,巩固了 ,稳定了 。
(5)提升:用 代替 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3、苏联的成立: 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
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 。
2、工业国的建成:到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 第一位,世界 。
3、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
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 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 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 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 的形成。)
2、严重弊端:
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国体变化:沙俄(1480-1703):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
留里克王朝(862-1598); 大动乱时期(1598-1613);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
苏俄: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直到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之前,俄国的名称为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苏俄.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语:CCCP,英语: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
俄罗斯(1991至今):1991从苏联独立出来的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