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小村庄故事教案 教学背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时间正值三月,阳春三月,正是万物萌发,百鸟争鸣,植树造林的季节,结合植树节,搜集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用具体的事例展现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利和害。学习相关的课文,从思想上引起共鸣,从心灵上给以震撼,从而达到学习课文的目的。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二单元中的课文。前者是一篇精读课文,后者是略读课文,两篇课文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的思考。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
2、感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幅短小,语言朴实,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变迁。这篇课文反映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路旁的橡树语言质朴,情节简单,讲述的是与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两篇课文反映的思想内涵都相同,两个故事是形象鲜明的对比事例,因此两篇课文整合穿插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得益彰。教法:在这堂课中,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景教学法来
3、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村庄的变迁,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1:播放背景音乐,欣赏美丽的小村庄,绿树郁郁葱葱,天空湛蓝深远,小河欢快流淌。2:师:这个小村庄美不美?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小村庄?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的村庄,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2:小组交流识
4、记字词。课件出示字词。3:检查学习情况,分段朗读。三:再度感悟,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讲述课文,播放课件演示。四;师生共悟;1:边读边画,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迁?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3:品悟学生找到的句子,多媒体演示。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裸露的土地指什么?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
5、: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4:课件展示高大挺拔粗壮的橡树 ,引起学生的好奇,这是哪里的一棵树?是小村庄遗漏下的还是生长在别处的?引导学生读路旁的橡树。 1)找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对待橡树的态度:“计划是不可以更改的”“橡树是不可以砍得”。体会感悟2)为什么坐车经过这里的人都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5悟情感,明主旨。(1)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难过),看到路旁的橡树高大挺拔,你又是什么心情?(高兴,自豪)2)朗读感悟,读出对小村庄人的难过惋惜,读出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赞美。3)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
6、学生畅所欲言。五回顾全文,课外延伸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2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3每人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六: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懂得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破坏了大自然,我们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护大自然,就会从中获取更大的财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才更美好!教学反思:在教学课文时,尝试主题内涵相同的课文整合实验教学,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鲜明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易于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对课文主题的洞悉。但是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阅读量大,讲授内容过多,有囫囵吞枣的感觉,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对课文整合的实验教学,有待于进一步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