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的颜色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海的颜色授课人杨艳芳学校名称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教学对象六年级科 目语文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海的颜色是鄂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由当代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写成的文章,以相似的构段方式分别介绍了渤海、西沙群岛、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摩纳哥四处海的不同颜色,并简单说明了这些颜色形成的原因和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海并不一定都是蓝色的。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发现的热情。六年级的孩子有了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但是,海对内陆的孩子来说是遥远的,因此,学生对海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篇文章中还蕴含着很
2、多科学知识,因此非常适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湛蓝、黄褐色、肃然起敬、灰蒙蒙”等词语。2 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形式感知海的颜色多样性的特点,并理解渤海、西沙群岛呈现颜色的原因,体会这些海带给作者的不同感受,并把这种理解有感情地读出来。能力目标:1 继续培养结合语言文字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及朗读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情感目标:1 点燃学生对海对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深入探究的兴趣。2 让学生感知学
3、习方式和学习渠道的多样性,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1 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形式感知海的颜色多样性的特点,并理解渤海、西沙群岛呈现颜色的原因,体会这些海带给作者不同感受,并把这种理解有感情地读出来。2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难点:1 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形式感知海的颜色多样性的特点,并理解渤海、西沙群岛呈现颜色的原因,体会这些海带给作者不同感受,并把这种理解有感情地读出来。2 继续培养结合语言文字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及朗读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3 点燃学生对海对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深入探
4、究的兴趣。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指引和激励,学生就会在这种变革的学习方式下饶有兴致地进行自主学习。音频视频,质疑激趣。利用视频、音频让学生对不同地方、不同颜色的海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拉近了海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为什么海的颜色会不一样呢?引导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学习网站,激趣学习。主题学习网站中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及文字资料等资源,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更是以其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内容、直观的形式强烈地冲击着学生,让学生不由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网络环境,尊重激趣。白板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得课堂交流的方
5、式更为丰富便捷:不仅使交流的范围更广,更能满足不同学生个体之间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流需求。这样的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构建学习平台彰显自主。学习网站,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a网站的内容丰富而有深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图片、视频、补充的文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b网站的形式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由于这篇课文对四处海的介绍构段方式基本相同,属于并列式结构,所以网站的设计中,右边的按钮就是“渤海”“西沙群岛”“意大利西西里岛”“摩纳哥”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思维引导,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的引导落实,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a依据表
6、格信息提出的问题指引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b网站中横着的栏目设计渗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步骤的引导。如:在每一个相应的网页的下面的内容从“课文内容”到“目标方法”再到“风光欣赏”“难点解惑”“自我检测”这一系列的环节设计,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按照这个步骤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c在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过程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比如:“渤海”这一部分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层层递进地回答问题,并理解体会,最终教师梳理总结方法与过程;而到了“西沙群岛”及其他部分的交流就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再加上生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依托白板,体现自主学习的平台。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白板把
7、自己在网站中学习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全体师生面前充分展示,使交互深度、交互广度、交互效果都较传统意义上有较大的突破,更彰显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3 坚守语文本位品味语言。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科服务,因此这节课还是应该彰显语文的本色,即从语言文字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最后再回到语言文字的情感朗读中,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比如对渤海的黄褐色形成的原因,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句子,再通过补充课外资料加深对这一原因的理解,然后带着这种理解有感情地读表明原因的句子,接着还仿照文中的几个“因为”写句子。这样就体现了从语言文字这个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再到语言文字的朗读和运用
8、的完整学习过程。但是这节课中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因而这节课应是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语文课。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教学环境:硬件环境(电教室、白板、投影仪、教学控制系统。)软件环境(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准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相应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准备:白板课件 谷歌地球程序 主题学习网站 新浪博客教学资源:有关海的不同颜色不同状态下的视频、有关渤海、西沙群岛、摩纳哥和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海的视频图片及这些不同颜色形成的原因的资料、音乐、文字资料、谷歌地球、涵盖课文内容的表格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
9、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一 谈海激趣,导入课题。二读文填表,梳理质疑。三 自主学习,交流汇报四 总结质疑,拓展学习1 播放海的声音,问:这是什么的声音?2 质疑:海是什么颜色的呢?3 播放海的视频,引导:看看海吧!4 说说你看到的海的颜色。5 揭示课题,提出学习要求: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朗读最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听读准了没有,同时关注表明海的颜色地点和感受的词句。3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表格,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4 引导学生针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质疑。从而提出学习目标和方法。1 提出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处你们最感兴趣的海进行深入的学习。结合课文内容、结
10、合网站中的资料深入理解,完成学习目标。2 指导学生利用谷歌地球感知地理方位,指导学生利用网站学习。3 指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方法与过程。(渤海)出现谷歌地球,让学生了解渤海的地理方位和相关知识。渤海的黄褐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句子和课外资料两方面来加深理解。指导学生意识到“因为”这个关键词的重要性。教师引读。渤海为什么带给我们温暖亲切的感受?师小结引读,点击音乐。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4 放手让学生汇报另外的几处海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1 回到表格,整体总结。2 回到谷歌地球,引导质疑。都是海,海洋相通,颜色却不一样。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对海,对大自然,对这堂
11、课,对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有所感。4 布置作业,提交,评价交流。5 有兴趣的课外再利用互联网及其他渠道去进一步的探究。学生听,回答。学生回答并产生不同意见。学生看视频。学生回答。学生质疑。预设:海到底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颜色?学生在学习网站中或利用纸质课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并关注课文中关于地点、颜色和作者感受的词句。学生交流作者写了哪几处海的不同颜色和感受。学生质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学习内容,然后自己以主题学习网站和谷歌地球为平台进行深入自主的学习。学生看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找出“因为因为”的句子回答;再找出资料补充“黄河每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冲入大海”,深入理
12、解原因。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理解。学生回答。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到讲台上来或在原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学生听教师的小结学生听看并学生畅谈感想。学生在电脑上做作业并提交,评价。音频文件吸引学生注意。播放四种不同颜色和带给我们不同感受的海的视频直观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海的颜色确实不同,也并不都是蓝色。教师在白板上拖动隐藏的字条生动直观高效地完成表格,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白板出示学习目标和方法,引领自主学习。学习网站中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补充的文字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音乐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渲染出了恰
13、当的环境。谷歌地球在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眼球的同时让他们具体感知了这四处海的地理位置,让他们在感受到信息技术神奇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白板上出现的相关的课文内容和图片资料,便于圈画处重点词句,嵌入式播放视频,不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观察和朗读。链接的网站中的图片,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白板点击链接好的音乐烘托出气氛,让学生更感到渤海带给我们的温暖亲切的感受。白板出示,起到强化作用。学生利用白板向全体师生展示他们在网站中自主学习理解思考感悟的过程和结果,使交互深度交互广度交互效果都较传统意义上有较大突破,学生有了成就感,也激发了其他学生交流的兴趣。,表格的再次呈现不仅呼应了前面的学习,更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良好总结。谷歌地球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空间观念,而且还有了思考的高度,还有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的质疑。主题学习网站的提交形式让更多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言展示的机会,学生有了成就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