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保护意识。2、观察实验活动中培养的探究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特点。2、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自种类的主要特征。3、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教学难点1、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2、怎样引导学生简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教学过程导入新
2、课播放青蛙和龟的视频,教师问: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一、播放蝌蚪和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片段的视频:要求:1、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说出他们之间的变化。2、为什么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对吗?二、探究“青蛙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活的”?播放相关视频1、外部形态的适应:鼓膜、鼻孔、前肢、后肢2、内部结构的适应:肺、皮肤辅助呼吸三、探究爬行动物蜥蜴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对陆地生活的适应:颈、四肢、皮肤、肺、受精场所、卵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成果展示教师指导,
3、学生交流总结: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成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呼吸、产卵。质疑深化1、两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害虫天敌2、爬行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食用、入药检测提升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展示。1、有一动物体表覆盖有鳞片,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它属于()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2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了保护扬子鳄,国家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下面有关叙述中,与扬子鳄相符的是()A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卵很小,储存的养分很少B母
4、鳄承担孵卵直到幼体孵出,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身体表面覆盖着较大的角质鳞片,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3在爬行动物中,蜥蜴、扬子鳄等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呼吸()A内鳃和外鳃 B肺 C气管、鳃和皮肤 D鳃和肺42013年是蛇年,下列关于蛇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蛇主要用鳃呼吸 B蛇是恒温动物 C蛇是体内受精 D蛇是无脊椎动物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6、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蚯蚓-体壁鲫鱼-鳃家鸽-肺和气囊青蛙-鳃和皮肤家兔-肺A B C D7
5、、列关于两栖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栖类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B两栖类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C蛙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 D两栖类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8、青蛙是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下列有关青蛙的叙中,错误的是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C雌雄异体,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 D幼体与成体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9、下列动物中,用两个器官进行呼吸的是()A蛇 B鲫鱼 C青蛙 D鲸10、在我国北方,每年1O月以后到第二年3月之前,青蛙呼吸的情况是()A完全靠肺呼吸 B主要靠肺呼吸 C几乎全靠皮肤呼吸D靠肺和皮
6、肤呼吸11两栖动物中的青蛙、蟾蜍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称为蝌蚪,蝌蚪要经过 成为成体,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12、爬行类由于具有较发达的 ,生殖不需要 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13、两栖动物是从 开始向 过渡的类群其繁殖和幼体发育阶段必须在 中进行。14、蚱蜢和螟蛾是稻田里的害虫,它俩在一起琢磨着如何对付小青蛙蚱蜢说:“青蛙蹦得高,跳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说:“青蛙的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了啦,还是想法子躲起来好”正说着,只见一只小青蛙蹿过去,蚱蜢叫声“快溜”,张开翅膀就飞,螟蛾却伏下不动聪明的同学,请你猜猜看,青蛙首先捉住了哪个害虫? 板书设计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1、外部形态、内部结构2、适应生活的特点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二、爬行动物1、蜥蜴:(1)外部形态特点 (2)内部结构特点2、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后记本节内容较简单,教学完成后,发现利用表格来对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说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