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SEEPO图文结构式教学设计授课日期:2014.2.21授课人:黄春琼班级:六(1)科目:数学课题:认识负数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设计意图游戏引入,通过做、看、说,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些相反的例子也跟数学息息相关,感受相反意义的量,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学生听、看、做、动等使学生初步感知负数的意义,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历史上的贡献。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与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同座交流收获,彼此收获更多。教学素材谈话交流(2)教学新知(20)练习应用(15)总结延伸(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
2、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动+做+看+想+说)1.表示相
3、反意义的量。(听+看+说+小动)(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3)展示交流。2认识正、负数。(听+想+说+做)(1)引入正、负数。(2)试一试。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写完后,交流、检查。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看+说+想+做+小动)(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同座之间互相看、说说。4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
4、。(2)找一找、说一说。(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5练一练。6出示课题。7负数的历史。师: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逐一出示: (看+想+说)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1同座交流收获。(动+说)2总结。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