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2 氧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习重点与难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教学方法: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2化学性质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探究内容: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具准备:实验用品:集气瓶 药匙 镊子 纸槽 燃烧匙 坩埚钳 酒精灯 火柴实验药品:硫粉 镁条 细铁丝 木炭教学内容:【导入】上节课,雍老师给大家讲了本单元的第一个课题空气,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提问】空气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提问】按成分计这些成分都占百分之多少呢?【讲述】对,氧气占21%,氮气占78%,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其他的占0.03.为了探究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我们用的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提问】丁赛,你说一下反应文字表达式
3、吧。【讲述】很好,请坐。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氧气。【板书】课题2 氧气【提问】氧气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物质,人和动物呼吸需要它,你们可以观察到它的哪些性质呢?【讲述】很好,大家都说的非常全面,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它的物理性质。【板书】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再继续降温,氧气就呈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提问】大家想想,有什
4、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回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讲述】我们刚才总结的都是氧气的物理性质,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化学性质吧,【板书】2化学性质:【讲述】这是我收集好的气体,我们来验证一下这是什么气体。我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这瓶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会有什么现象。【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讲解】对,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说明这瓶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通常,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检验氧气的存在。【讲述】大家看书上34页的讨论,让大家说出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实验现象。我们现在就来演示这个实验。大家看看,这就是木炭,它是黑色固体。【演示实验】木炭在
5、氧气中的燃烧【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过渡】这就是木炭在氧气当中的燃烧。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铁丝燃烧啊,没有吧。我们今天就给大家演示一下铁丝的燃烧。这是打磨好的细铁丝。我将它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上火柴梗。现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大家仔细观察,总结实验现象。【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板书】(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加热情
6、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和木炭不同的是这个瓶子底部有少量的水,有谁知道为什么吗?【回答】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是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讲述】我们继续下一个实验,镁条的燃烧。由于镁条在空气当中的燃烧就已经很剧烈了,因此我们只做在空气中的实验,不做氧气中的。我现在就演示,你们来总结实验现象。【演示实验】镁条的燃烧【板书】(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
7、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 氧化镁(MgO)【过渡】除了以上的实验,我们还有一个实验,硫粉在氧气中的燃烧。大家现在可以看看,这就是硫粉,它是淡黄色粉末。【演示实验】硫粉在氧气中的燃烧。【板书】(4)硫粉在氧气中的燃烧(淡黄色粉末)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硫粉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文字表达式:硫(S) + 氧气(O2) 二氧化硫(SO2)【讲述】火焰颜色的不同,是它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区别,大家一定要记清楚。【过渡】除了以上的反应,氧气它还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动植物新陈代谢,
8、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都属于氧化反应。【板书】(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总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板书】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金属,非金属,有机物等)。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
9、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讲述】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了解了氧气,我们就应该学习一下它的用途,方便我们的生活。【板书】二、氧气的用途【讲述】氧气的第一个性质就是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吸入100%的扬弃,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板书】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讲述】除了供给呼吸,氧气还能支持燃烧。这个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了。【板书】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讲述】大家有没有听过“人造空气”
10、? 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作业】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今天的作业时课后第4,5题。下课。板书设计: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
11、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再继续降温,氧气就呈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
12、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2) 氧化镁(MgO)(4)硫粉在氧气中的燃烧(淡黄色粉末)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硫粉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文字表达式:硫(S) + 氧气(O2) 二氧化硫(SO2)(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金属,非金属,有机物等)。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