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教学重点: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读好课题
1、同学们,今天,唐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跟我一起写课题。注意写字要一笔一画地写,把字写工整。
2、谁来读读课题?跟我读,读书不要有拖腔就好了,谁再来读一遍。一起读。
3、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还有吗?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那么这两个极端的词语放在一起,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书:父亲 母亲 诗
二、直奔重点 体悟第一部分内容
1、过渡语:面对同一首诗,父母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巴迪又有怎样的反应?默读课文1——14自然段,把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2、交流发现母亲与巴迪的表现
(1)面对同一首诗母亲有什么表现?谁来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2)还有母亲的表现吗?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3)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亲的心情吗?先自由练习朗读。你读得精彩极了。
(4)面对母亲的赞扬,巴迪是如何表现的?(得意洋洋)仅有得意洋洋吗?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巴迪的心情你会用哪个词?在音乐声中美美地读这一段。
3、交流发现父亲与巴迪的表现
(1)面对这一首诗父亲是怎样表现的?谁来读一读?
(2)父亲的态度和母亲完全不同,巴迪是如何反应的?你们有什么体会?
(3)分角色读6——14自然段。同一首诗,巴迪的父母一个说?另一个说?你们是怎样问的是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引导感悟 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过渡语:后来巴迪长大后自己是怎样看待父母亲当年的评议价的呢?请认真默读15——17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体会。
2、哪个同学告诉大家巴迪后来是怎么认识的?谁来读读,谈谈你的体会。
3、齐读该句。在这里巴迪用到了平衡这个词,你们是怎么体会“平衡”这个词的?巴迪既有母亲“精彩极了”的鼓励,也有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这两种力量使巴迪才有了灵感和创作用的源泉。
4、齐读这段话。
5、这是巴迪的想法,同学们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6、精彩极了就是他人对我们的(鼓励),糟糕透了就是他人对我们的什么?(提醒)它们就象两股风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读——(学生读书)这两股风指的是什么?
7、明确爱:我们知道妈妈的“精彩极了”也好,还是爸爸的“糟糕透了”也好,都是父母亲对我们的——爱(板书,连成心形)
8、引领读最后一段。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课 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吗?生活中你们也有类似的感受吗?
2、读完课文老师也深有感触,老师这里写了一首小诗和大家一起共勉。
3、今天的作业就是把你们的感受像老师这样用写诗的办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母亲 诗 父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爱 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