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6884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Rood治疗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基本观点基本观点l任何人体活动都是由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通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由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被修正,直到在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达到最高级的控制为止。l应用正确的感觉刺激,按正常的人体发育过程来刺激相应的感觉感受器,就有可能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引起运动兴奋,并通过反复的感觉刺激而诱导出正确的运动模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利用温、痛、触觉、视、听、嗅等多种感觉刺激,调整感觉通路上的兴奋性,以加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达到神经运动功能的重组。l此方法多应用于脑瘫、成人偏

2、瘫及其他运动控制障碍的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视觉视觉听觉听觉嗅觉嗅觉触觉触觉温觉温觉痛觉痛觉神经元兴奋神经元兴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Rood技术基础理论利用适当的感觉刺激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 促进感觉刺激 反射 或 作用 抑制l1.感觉刺激要适当l2.有目的地完成动作 l3.注意感觉运动的反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个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l从整体上考虑,仰卧位屈曲转体俯卧位伸展颈肌协同收缩俯

3、卧位屈肘手膝位支撑站立行走这样一个顺序;l从局部考虑,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一般是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尺侧偏斜、后桡侧偏斜;最后是旋转。l在远近端孰先孰后问题上,应先为肢体近端固定、远端活动远端固定、近端活动近端固定、远端活动技巧的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l仰卧屈曲模式l仰卧位躯体屈曲,双侧对称,交叉支配l转体或滚动模式l同侧上、下肢屈曲,转动或滚动身体l俯卧伸展模式l俯卧位颈、躯干、肩、髋、膝伸展l身体中心位于胸10水平l这种姿势最稳定,但在伸肌张力高的病人应避免应用此模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4、,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l颈肌协同收缩模式l俯卧位能抗重力抬头,促进头部控制l俯卧屈肘模式l俯卧位,肩前屈,屈肘负重,这是伸展脊柱的模式。l手膝位支撑模式l促进发展下肢与躯干的协同收缩l站立l先双下肢站立不动,然后,单腿站立,再重心转移l行走l站立的技巧阶段l支撑、抬腿、摆动、足跟着地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l肌肌肉肉的的全全范范围围收收缩缩:关关节节的的重重复复运运动动,由由主主动动肌肌收收缩缩与与拮抗肌抑制完成拮抗肌抑制完成l新生儿四肢的活动新生儿四肢的活动l关关节节周周

5、围围肌肌群群共共同同收收缩缩:固固定定近近端端关关节节,允允许许远远端端部部分分活动活动l远端固定,近端活动远端固定,近端活动l婴婴儿儿在在学学会会爬爬行行之之前前,先先手手脚脚触触地地,躯躯干干作作前前后后摆动摆动l技巧动作: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近端固定,远端活动l行走、爬行、手的使用等行走、爬行、手的使用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刺激感受器与促进刺激感受器与促进抑制的关系抑制的关系 项目 a主动性 a紧张性 (对快速变化 (对长变化 (对长变化 感受性强)感受性强)感受性强)经过 单突触 单突触 多突触 诱发方法 快速伸张振动 持续伸

6、张振动 持续伸张 诱发与关节 各种可 亚最大关节 最大关节 可动域的关系 动域均可 可动域 可动域 被诱发的对象 接受刺激的肌肉 接受刺激的肌肉 屈肌 (特别是二关节肌)(特别是单关节肌)内收肌 内旋肌被抑制的对象 拮抗肌 拮抗肌 伸肌 外展肌 外旋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三、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三、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l治疗原则(通常的顺序)l由颈部开始尾部结束。l由近端开始向远端进行。l由反射运动开始过渡到随意运动。l先利用外感受器,后利用本体感受器。l先进行两侧运动,后做一侧运动。l颈部和躯干先进行难度较高的运动,后进行难度较低的运动。四肢

7、是先进行难度较低的运动,后做难度较高的运动。l两侧运动之后进行旋转运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诱发刺激的手段诱发刺激的手段l快速接触(quick touch)l刷擦(brushing)l振动(vibration)l冰(icing)l快速伸张(quick stretch)l轻轻地持续伸张(slow maintained stretch)l嗅l痛l快速摇动(fast rocking)l关节挤压(joint compression):施加大于体重的压力。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抑制刺激的手段抑制刺激的手

8、段l1.位置(positioning)l中间肢位l抑制肢位l诱发拮抗肌抑制主动肌l冰(icing),冰袋(icepack)l温水浴(30-35)l持续伸张(prolonged stretching),轻轻地伴随改变运动方向的伸张(alternate slow stretching)l挤压(compression)l骨扣击(bone pounding)l压迫(pressure)l轻轻地摇动(slow rocking)l振动(vibration)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诱发部位诱发部位见图l4-4-3l4-4-4l4-4-5 A.Bl4-4-6 A.

9、B.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治疗用具治疗用具l刷子:各种硬度的刷子。单使用电动刷时要注意转数,转数超过360转/秒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l振动器:振动频率不要太高,否则神经纤维无反应(a纤维450Hz以下,纤维250Hz以下才有应答)。l冰:诱发时用-12-17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抑制时无特殊限制。l橡胶物品:可使用符合肌力的各种弹性的橡胶,如自行车胎、带状生橡胶、可改变负荷的橡胶等以诱发肌肉的共同收缩。l纺锤体筒:纺织工厂使用的卷芯即可。l圆棒:用于抑制手指、脚趾屈肌紧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0、。治疗用具治疗用具l手膝位支撑器:抓握棒可以倾斜,对肩胛带有诱发作用。l压舌板:抑制舌紧张。l婴儿舔弄的玩具:用于进食训练的初期。l各种诱发嗅觉的物品。l音乐刺激;对音乐的反应各不同。l沙袋:有利于固定体位、诱发动作的引出。l球:各种重量的球。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方法和技术方法和技术应用皮肤、本体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应用皮肤、本体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触觉刺激:包括快速刷擦和轻触摸。触觉刺激:包括快速刷擦和轻触摸。l快速刷擦:诱发主动肌,抑制拮抗肌,1530秒显效,3040分钟是最大疗效。可以用软毛刷或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硬度的毛刷。l一次刷擦:在

11、相应肌群的脊髓节段皮区刺激,如秒后无反应,可以重复次,这种方法适用于意识水平较低而需要运动的病例。l连续刷擦: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做秒的来回刷动。诱发小肌肉时每次要小于3秒,休息23秒后再进行下一次,每块肌肉刺激1分钟,诱发大肌肉时没必要休息3秒。l刷擦一般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触觉刺激:包括快速刷擦和轻触摸。触觉刺激:包括快速刷擦和轻触摸。l挤压刺激是由近端向远端进行l轻触摸是指用轻手法触摸手指或脚趾间的背侧皮肤、手掌或足底部,以引出受刺激肢体的回缩反应,对这些部位的反复刺激则可引起交叉性反射性伸肌反应。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

12、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温度刺激:温度刺激:l一次刺激法l连续刺激法:将冰按5次/秒放在局部,然后用毛巾轻轻沾干,以防止冰化成水,不可用毛巾擦皮肤,直到皮肤变红,一般3040分钟疗效达到高峰。这种方法可以引起与快速刷擦相同的效应(诱发主动肌,抑制拮抗肌)。l由于冰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的保护反应(血管收缩),因此应避免在背部脊神经后支分布区刺激。l用冰快速刺激手掌与足底或手指与足趾之间背侧皮肤时,可以引起与轻触摸相同的效应反射性回缩,当出现回缩反应时应对运动的肢体适当加阻力,以提高刺激效果。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轻叩:轻叩:l

13、轻叩皮肤可易于兴奋,通过易化梭外肌运动系统引出快速、短暂的应答。l轻叩手背指间或足背趾间皮肤及轻叩掌心、足底均可引起相应肢体的回缩反应。l重复刺激这些部位还可引起交叉性伸肌反应。l轻叩肌腱或肌腹可以产生与快速牵拉相同的效应。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挤压:挤压:l挤压肌腹可引起与牵拉肌梭相同的牵张反应l用力挤压关节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可刺激高阈值感受器,可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l当患者处于仰卧位屈髋、屈膝的桥式体位,屈肘俯卧位,手膝点跪位,站立位时抬起一个或两个肢体而使患侧肢体负重等支撑位时均可以产生类似的反应。l对骨突处加压具有促进与抑制的双向作

14、用,如在跟骨内侧加压,可促进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足跖屈动作;相反在跟骨外侧加压,可促进足背屈肌收缩,抑制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足背屈动作。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特殊感觉刺激:特殊感觉刺激:l视觉和听觉刺激可用来促进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l光线明亮、色彩鲜艳的环境可以产生促进效应l而光线暗淡、色彩单调的环境则有抑制作用;l节奏性强的音乐具有易化作用l轻音乐或催眠曲则具有抑制作用l治疗者说话的音调和语气也可以影响患者的动作、行为。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

15、适用于痉挛和其他肌张力增高的情况,具体方法有:l轻轻地压缩关节以缓解痉挛,由此法可使偏瘫患者因痉挛引起的肩痛得以缓解,在治疗偏瘫患者肩疼痛时,治疗者可以托起肘部,使上肢外展,然后把上臂向肩胛盂方向轻轻地推,使肱骨头进入关节窝,保持片刻,可以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l在肌腱附着点加压:在痉挛的肌肉肌腱附着点持续加压可使这些肌肉放松。l用有效的、轻的压力从头部开始沿脊柱直到底尾部,反复对后背脊神经支配区域进行刺激可反射性抑制全身肌紧张,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

16、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l持续的牵张:此法可以是短时间牵拉,也可以将延长的肌肉通过系列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进行持续牵拉,必要时更换新的夹板或石膏托使肌腱保持延长状态。l缓慢地将患者从仰卧位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缓解痉挛。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l通过中温刺激、不感温局部浴、热湿敷等使痉挛肌松弛。l远端固定,近端运动:适用于手足徐动症等情况。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取手膝位,手部和膝部位置不动,躯干做前、后、左、右和对角线式的活动。如果

17、痉挛范围较局限,可缓慢地抚摩或擦拭皮肤表面也同样达到放松的目的。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常见问题的处理常见问题的处理痉挛性瘫痪 利用缓慢、较轻的刺激以抑制肌肉的紧张状态:l利用缓慢牵拉降低肌张力,此法应用较广并比较有效,特别对降低颈部和腰部的伸肌、股四头肌等的张力是较好的方法。l轻刷擦:通过轻刷擦来诱发相关肌肉的反应以抵抗痉挛肌的状态,轻刷擦的部位一般是痉挛肌群的拮抗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体位作用:一般认为肢体负重位是缓解痉挛的较理想体位。因此,可以通过负重时对关节的挤压和加压刺激增强姿势的

18、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必须以关节的正常位置为基础。l反复运动:利用肌肉的非抵抗性重复收缩缓解肌肉痉挛。如坐位时双手支撑床面,做肩部或臀部上下反复运动可缓解肩部和髋部肌群的痉挛。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个体运动模式:对患者治疗时应该根据前以述及的个体发育规律,选择适合每个个体的运动模式。如屈肌张力高时不要采取屈曲运动模式,同样伸肌张力增高应避免使用伸展的运动模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弛缓性瘫痪弛缓性瘫痪应采取快速、较强的刺激以诱发肌肉的运动:l整体运动:正常肌群带动肢体的整体运动l快速刷擦:通过快

19、速、较强的刷擦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刷擦的部位是主动肌群或关键肌肉的皮肤区域。l固定肢体远端,对肢体近端施加压力或增加阻力以诱发肌肉收缩、提高肌肉的活动能力。l刺激骨端,加强肌肉收缩:选择适当的手法刺激骨端引起肌肉收缩,其方法有扣击、快速冰刺激和振动刺激。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吞咽和发音障碍吞咽和发音障碍l主要是诱发或增强肌肉活动:l刷擦法:可用毛刷轻刷上唇、面部、软腭和咽后壁,避免刺激下颌、口腔下部。l冰刺激:用冰刺激嘴唇、面部、软腭和咽后壁,用冰擦下颌部的前面。l抗阻吸吮:做吸吮动作时增加适当阻力以加强口周围肌肉运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

20、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吸气模式的诱发吸气模式的诱发l用于膈肌运动减弱时,通过吸气模式扩张胸廓下部改善呼吸功能。具体诱发方法如下:l刷擦的方法:l连续刷擦胸锁乳突肌可以使胸上部获得稳定性。l连续刷擦肋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但要注意避免刺激腹直肌。l连续刷擦脊髓神经后侧第一支支配区域(图4-4-8斜线部分)可以使躯干获得稳定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冰刺激的方法:l一次冰刺激方法:lA 按图4-4-9箭头刺激诱发膈肌收缩。lB 利手侧的冰刺激反应比对侧快。lC 膈肌的诱发是在T7区域,冰刺激要沿扩张方向进行。l在

21、腹直肌以外的部位连续冰刺激。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压迫方法:l 压迫两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l 把手指放在肋间,在吸气之前压迫肋间肌。腹卧位时手指持续压在背部各肋间,在吸气之前抬起。l沿胸廓下缘伸张压迫诱发腹外斜肌;沿髂骨边缘伸张压迫诱发腹内斜肌收缩;腹卧位手指从12肋缘向下持续压迫吸气前抬手诱发腹横肌收缩。l扣击法:l扣击腰椎1,2内缘诱发膈肌收缩。l患者膝关节伸展用足跟沿下肢长轴方向扣击可诱发肩胛上举肌、胸锁乳头肌锁骨支等脊柱附近肌肉的收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除肩外旋、肘屈曲以外的全伸展

22、模除肩外旋、肘屈曲以外的全伸展模式的诱发式的诱发l诱发体位:俯卧位。l刷擦方法(连续刷擦)和部位:l在食指和拇指之间脱离桡神经的区域。l在手指背侧和掌指部位诱发手指伸展。l在前臂背侧诱发腕伸肌和拇长伸肌的收缩。l在背阔肌腱使其达到扩胸目的。l在三角肌后部诱发上肢伸展。l在颈背部诱发躯干和颈部的伸展。l在臀的基部诱发臀大肌的收缩。l在足底诱发腓肠肌的收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俯卧位肘支撑身体模式的诱发俯卧位肘支撑身体模式的诱发l诱发体位:l俯卧位时头伸出床外保持住。l在完成的情况下胸廓的一半伸出床外。l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使俯卧位上肢屈曲。l必要

23、时通过颈部肌肉的共同收缩维持俯卧位肘支撑。l连续刷擦的方法和部位:l颈部短屈肌。l胸大肌的肌腹。l在腋窝前面诱发前锯肌。和先在仰卧位进行,后在俯卧位进行。l 在脊神经后支区域诱发颈部和背部伸肌。l 在C5区域诱发菱形肌(图4-4-1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连续冰刺激的部位:胸大肌的锁骨部。l挤压方法:l在耳上部强挤压诱发颈长屈肌和伸肌的收缩。l伸张压迫棘上肌肌腹。l伸张压迫前锯肌的起始部。l 伸张压迫胸大肌的锁骨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由于刷擦对C 纤维刺激有蓄积作用,较

24、难柔和进行,有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合理应用。l刷擦有时可引起紧张性肌纤维退化。l对有可能因刷擦引起不良反应的儿童应避免使用。l有时刷擦可使幼小儿童触觉消失。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在耳部皮肤、前额外1/3刷擦时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体力明显低下的患者有进一步抑制作用,应禁忌进行。脑外伤、特别是脑干损伤的患者会加重意识状态。l在脊神经后侧第一支区域内刷擦可使交感神经作用加强,冰刺激对内脏作用强、恢复慢应注意。l耳后部刷擦可使血压急剧下降。l诱发觉醒和语言时,要避免用冰刺激痉挛手。l在左肩部周围冰刺激时,要检查心脏功能。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

25、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在C4支配区冰刺激时有可能引起一过性呼吸停止。l持续头低位可抑制心脏呼吸功能。l12.感觉的应用 在新生儿首先是触觉和味觉的发育,接着视觉、听觉,最后为嗅觉的发育。特别口周围感受性很强,需要进行感觉诱发训练时该部位是最初训练的部位,由于嗅觉的发展需要在生后6个月以后完成,所以,嗅觉的诱发需放在最后。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l成人的训练顺序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其次是触觉,味觉,嗅觉。l对帕金森氏病可利用嗅觉刺激激活全身运动。l13.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残留一些动作,如腕关节伸展时向桡侧偏位,腕关节屈曲时向尺

26、侧偏位。调节这些活动需要精细动作,不需要很大的力,注意引导其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动作是十分必要的。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Rood技术技术 皮肤感觉易化技术皮肤感觉易化技术触觉刺激触觉刺激快速擦刷、扣击、敲打、挤压快速擦刷、扣击、敲打、挤压以以80100次次/min的的速速度度逆逆毛毛孔孔方方向向擦擦刷刷待待兴兴奋奋的的肌肌肉肉皮皮肤肤表表面面的的毛毛发发35 s,同同时时要要求求患患者者用用力力收收缩。如果缩。如果30 s后仍无反应,则重复刺激后仍无反应,则重复刺激23次。次。轻轻微微触触摸摸 用用手手指指轻轻微微触触摸摸或或轻轻扣扣患患者者皮皮肤

27、肤,促进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收缩。痛觉刺激痛觉刺激针刺、捏挤、拍打产生疼痛感针刺、捏挤、拍打产生疼痛感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Rood技术 皮肤感觉易化技术:l温度刺激温度刺激强冷、热刺激强冷、热刺激 应用冰块擦刷或轻触皮肤5 s,可促进肌收缩。而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用。l特特殊殊感感觉觉刺刺激激快快节节奏奏、高高频频率率、高高强强度度声声音音、光线等,特殊气味光线等,特殊气味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轻扣击、拍打、缓慢挤压轻扣击、拍打、缓慢挤压局局部部施施加加深深重重的的压压力力或

28、或柔柔和和的的触触摸摸可可以以抑抑制制肌肌肉肉收缩或降低肌肉张力收缩或降低肌肉张力。轻擦刷、触摸轻擦刷、触摸适宜的温度、强冷适宜的温度、强冷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用。慢节律、低频率、低强度的特殊感觉刺激慢节律、低频率、低强度的特殊感觉刺激Rood技术技术 皮肤感觉抑制技术:皮肤感觉抑制技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1)兴奋手法)兴奋手法 快速牵伸肌肉;轻叩肌肉的肌腱或肌腹;快速挤压肌腹;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施加牵伸;牵伸手或足内肌;抗阻收缩;挤压关节。骨突处加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29、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2)抑制手法)抑制手法 轻柔挤压关节;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缓慢推摩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缓慢转动体位;中等温度,但不能高于体温。肌肉持续牵伸;远端固定、近端运动,即患者取手膝位保持手膝不动,做躯干前、后、左、右和对角线运动,适用于手足徐动症。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总总 结结几种促进技术共同点几种促进技术共同点几种促进技术的特点比较?几种促进技术的特点比较?偏瘫病人中如何应用促进技术?偏瘫病人中如何应用促进技术?兴奋性技术举例兴奋性技术举例 抑制性技术举例抑制性技术举例文档仅供参考,

30、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神经发育疗法共同点l治疗对象l神经系统为重点对象l治疗原理l按照个体发育的正常顺序l通过对外周(躯干和肢体)的良性刺激,抑制异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运动模式l引出并促进正常的反射和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神经发育疗法共同点l治疗目的治疗目的l把把治治疗疗与与功功能能活活动动特特别别是是日日常常生生活活活动活动(ADL)结合起来结合起来l在在治疗环境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中学习动作l在在实实际际环环境境中中使使用用已已经经掌掌握握的的动动作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

31、动作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神经发育疗法共同点l治疗顺序治疗顺序l按照头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尾,近端远端的顺序l强调强调l先先作作等等长长练练习习(如如保保持持静静态态姿姿势势),后后作作等等张张练练习习(如在某一姿势上作(如在某一姿势上作运动运动)l先先练练习习离离心心性性控控制制(如如离离开开姿姿势势的的运运动动),再再练练习习向向心性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l先掌握先掌握对称性对称性运动模式,后掌握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不对称性运动模式性运动模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

32、本人改正。神经发育疗法的共同点l治疗方法治疗方法l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应用多种感觉刺激l躯体、语言、视觉等躯体、语言、视觉等l工作方式工作方式l早期、综合治疗早期、综合治疗l各相关专业配合各相关专业配合lPT、OT、ST、P&Ol中医(中药、针灸、手法)中医(中药、针灸、手法)l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l等等等等l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几种促进技术特点比较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兴奋性的促进手法(右上肢伸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33、,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抑制性促进手法举例(右下肢伸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理论l正常成人所具备的各种功能活动是通过正常成人所具备的各种功能活动是通过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所获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所获取的,各种功能活动的模式都储存在脑取的,各种功能活动的模式都储存在脑细胞内而留下了活动记忆痕迹,这种痕细胞内而留下了活动记忆痕迹,这种痕迹的储存也是通过迹的储存也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学习而被长期反复的学习而被保留保留,只有通

34、过反复的运动学习才不被,只有通过反复的运动学习才不被遗忘。遗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指导思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的特点l早期主动性早期主动性l科学性科学性l针对性针对性:针对问题训练针对问题训练l实用性实用性:作业、作业、ADLADLl全面性:家庭参与、环境全面性:家庭参与、环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功能恢复全面)l上肢功能上肢功能l口面部功能口面部功能l床边坐起床边坐起l坐位平衡坐位平衡l坐站转换坐站转换

35、l站立平衡站立平衡l行走行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技术l步骤步骤1l分析作业分析作业l观察、比较、分析观察、比较、分析 l步骤步骤2l练习丧失的成分练习丧失的成分l解释、指示、练习解释、指示、练习+语言语言l视觉反馈视觉反馈+手法指导手法指导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运动再学习技术l步骤步骤3 l练习作业练习作业l解释、指示、练习解释、指示、练习+语言语言l视觉反馈视觉反馈+手法指导手法指导l再评定、鼓励灵活性再评定、鼓励灵活性l步骤步骤4 l训练的转移训练的转移l转向转向ADL、坚持

36、练习、自我监督、创造环境、坚持练习、自我监督、创造环境l他人参与他人参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站起与坐下:基本成分分析站起动作的基本成份是站起动作的基本成份是-足的放置足的放置-屈髋、伸展颈部和脊柱使躯干前倾屈髋、伸展颈部和脊柱使躯干前倾-双膝前移双膝前移-伸展髋和膝完成站立伸展髋和膝完成站立坐下的基本成份是坐下的基本成份是-屈髋和伸展颈部和脊柱使躯干前倾屈髋和伸展颈部和脊柱使躯干前倾-双膝前移双膝前移-屈膝屈膝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37、系本人改正。站起与坐下:障碍l站起时主要由健腿负重站起时主要由健腿负重l重重心心不不能能充充分分前前移移,如如肩肩不不能能前前移移过过足足,膝膝不不能前移,过早伸髋、伸膝等能前移,过早伸髋、伸膝等l用用躯躯干干和和头头的的屈屈曲曲代代替替屈屈髋髋、躯躯干干前前倾倾及及膝膝前前移,并用上肢抵制其向后倾倒的倾向移,并用上肢抵制其向后倾倒的倾向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站起和坐下的分析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站起与坐下:练习l缺失成分练习:躯干在髋部前倾伴膝前移缺失成分练习:躯干在髋部前倾伴膝前移 l练习站起练习站起l练习坐下练习坐下l增加难度:如从不同的物体表面,如:椅增加难度:如从不同的物体表面,如:椅子子、沙发、床等站起,从一侧站起,握物沙发、床等站起,从一侧站起,握物站站起起,交交谈中站起,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谈中站起,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要l注意练习的连续性注意练习的连续性 l利用接近日常生活的环境来训练患者利用接近日常生活的环境来训练患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训练躯干前倾站起站起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