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银川景博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二试题
科目:历史 2014.4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阶级成分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 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结束 D.西藏和平解放
3.下列内容中,发生在1958年的有 :
①党中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③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④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6. 根据以下不同阶段的历史史实,得出共同的正确结论是: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1967年1月,张春桥在造反派组织头目会上别有用心地煽动说:“基本问题是把领导权夺过来,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出来打倒。”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7.“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被称为:
A.国防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8. 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大革命”中常见的是:
.①“共产”风 ②批斗会 ③ 大字报 ④土法炼钢 ⑤破四旧
A.②③④ B. ①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9.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0.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1. 截至2009年1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
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此段材料表明:
①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④我国的所有事务已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选择题答题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 材料分析题(1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基本任务(1分)?其取得的成就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1分)?“画了一个圈”具体指什么决策(2分)
(3)一九九二年的春天,老人在南海边写下了诗篇,期中“诗篇”是指什么?(1分)此时,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1分)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三、问答题(9分)
8.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请回答:(1)建国后我国重视三农问题最早的举措是什么(2分)?
(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对三农问题如何决定?(1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2分)?
(3)建国以来,党历史上针对“三农”问题最彻底的改革是指哪一次会议?(1分)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1分)有什么作用?(2分)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