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经过实践,我发现,用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宽广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画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一)画图搭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并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通过画图,为学生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搭好了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揭示概念本质;化复杂为简单,呈现数量关系;化隐性为显性,再现想象模型;化无序为有序,梳理事件规律等等。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例如,比多少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造成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逻辑。如果学生能借助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画图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都会经历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而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读题、明确问题、寻找条件,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发现数量关系,再把图画转成思维,这一系列脑力活动完整地搭建了这个从“外化”到“内化”过程,这个过程会伴随着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体会画图的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画图的需要。可让男生、女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画图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方面问题的优越性。男生做文字题,女生做转化为示意图题。女生很快完成了,而男生却慢了许多。男生很快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做画图的题要比做文字的题快好多啊!看图解决问题一目了然,更简单!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画图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方面的问题时确实非常方便、实用,从而体会到画图方法的价值。
2.把握时机,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画图的作用。要使学生体会画图策略的价值和作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两个时机:第一个时机是在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时,不要为孩子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是要引导其通过画图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形成思路、寻找解法;第二个时机是学生在解决完问题后,要引导其认识画图整理信息的作用,启发孩子在以后的解题中自觉使用。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绘图“作品”,不管是“力作”还是“劣作”,都要一视同仁地肯定其存在的价值。一些看似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画图这座美丽的“桥”,使学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不再谈“题”色变,从对解决问题的“恨”转变到“爱”。让我们借着画图这座“桥”,使所有的孩子都感受解决问题的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