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皋兰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甘彦章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 “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9年春节的一条祝福短信,其中的 “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神话传说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13.在“价格革命”中,获益最大的是A早期殖民主义者 B工商业资产阶级 C封建主 D天主教会 14.东晋南朝时
2、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15.“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1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以下表述 正确的是 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 A B C
3、D17.唐初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后的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变革生产方式 C调整生产关系 D调整上层建筑18. 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19.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 B C D20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党经历了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下列关于党的
4、发展历程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分析国情,提出民主革命纲领适时完成国内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化独立自主,妥善解决党内分歧重心转移,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 B C D21据解放日报: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故于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政策,于保障农民的人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中共提出这一政策的时期是( )A土地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新中国成立后D抗日战争时期22. 二十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在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 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
5、舞台 斗争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 A B, C D23.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宣告破产,成美国史上最大金融破产案。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美国政府提出了“救市”方案,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将积极致力于和世界一起应对经济危机。此现象说明了( ) A.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发展机遇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可以向世界银行求救 D.“救市”方案意味着美国将走向社会主义20081020第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37(32分)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动力之一,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改革尤其需要思想的解放。材料
6、一: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材料二: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材料三: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材料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
7、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1975198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洛克的哪些民主思想 ?(3分) 洛克的核心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6分)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3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背景(6分),这场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4分)39(60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阅
8、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木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结合史实谈谈在经济方面唐太宗是怎样实践这一思想的。(8分)(2)在世界近代史上,法、美、日三国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分别给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12分) 答 案12.D 13.B 14 B 15 D 16 A 17 C 18 B 19 A 20 D 21D 22B 23 B37(1)(1)思想
9、: 自由、法治、分权。(3分)影响:被法国的孟德斯鸠继承、改造和发展,为未来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2分)为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构想和基本原则。(2分)为世界其他地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北美独立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为我国资产阶级思想的产生和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2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6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制度由盛而衰,弊端百出;官方哲学的发展陷入了死胡同。(4分,任答两点) (3)原因:康有为否定了封建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
10、理论依据,是对传统封建思想认识的颠覆。(3分) (4)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等“左”倾错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左”倾错误;1977年邓小平复出进行整顿。(6分)重要性: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4分)39(1)农本思想。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或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二是戒奢从简,提倡节约。三是革新政治,完善制度(或实行均田制、租用调制,分给农民土地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业生产时间等)。(8分)(2)法国农民分期付款得到小块土地;(2分)美国公民缴纳少量手续费获得一块土地;(2分)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新型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2分)法国农民分散经营不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长远发展。(2分)美国西部地区得到开发,国内市场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分)日本从法律上确立起农村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第5页(共5页) 历史投稿咨询QQ:571114042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