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春》教案.doc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6665089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1.《春》教案设计 设计: 蓝 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十一课《春》 时间:2014年10月19日 11.春 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式 课时:标准课时 教学 素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②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难点:揣摩、品味语言。 1.由教师播放的关于春天的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2.明确教学目标: 导入 (5分) 一.导入 1.老师借助白板播放春天的图片;学生观看。 2. 教师引入:观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何感受呢?学生谈个人感受(2-3位学生回答)。 3.老师总结,揭示课题,并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概括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概括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并理解作者的情感。 整体感知(25分) 3.小组合作(4人组)交流 二.检查学生自学能力。 1.检查预习,积累生字词。 2.听录音范读课文,并思考:文中描绘了哪几副春景图?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想+讲:学生回答,点评肯定。 4..老师小结,并整理课文结构。 1.培养学生积极探讨,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想、说、听、做等学习要素培养语文能力。 合作探究(40分) 2.小组合作(4人组)交流注意要素:关照、关注、倾听。 三.分析第一至第三节: 1.朗读第一到第三节,思考:第一、二节写了什么图景?有什么作用?第三节描绘的春草图有什么特点? 2.探究语言:①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②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小草的生长? 3.老师评价并小结。 1.团队合作(4人组) ⑴展示学生个性。 ⑵让学生通过课文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 2.谈谈学习感受。 拓展和总结(45分) 学习(40分) 四.谈感受、学习成果共享 1.老师小结:通过上述学习,我们懂得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课文结构,并明白了作者融在字句间的情感。那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还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做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呈现方式列出讨论的结果,写出收获,以达成共享学习成果.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4.老师评价和小结. 5.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力争背诵;按照分析“春草图”方法,试分析其他四幅画面。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