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导学案
六年级 年级 语文 (科目)导学案
课题:月光曲
第 八 单元 第26课 共2课时
主备人
黄彩霞
备写时间
2014年 12 月 13日
复备人
复备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准确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的感情变化。
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学法策略
本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建议同学们置身于文中,入情入境地读,边读边想象。注重感受描写《月光曲》的句子和贝多芬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用不同的线分别勾画描写的实在景物和想象的景物,驻足品读,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品味艺术的美。
教学资源
学生搜集关于贝多芬的故事,教师可以准备《月光曲》选择时机在课上播放,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旋律。
第一课时
学 案
导 案
自主学习
1.我能行:我愿意多读几遍课文,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写下来。
2.我思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 )国音乐家( )创作( )的经过。
(2)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温馨提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生字读正确,理解难懂的词语。
合作互助
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展示成果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同情穷人 )
3、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描绘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
学生展示的同时,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评。并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探究引领
我的问题是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没有承认?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探究,解疑,如解决不了,全班共同探讨。
反馈提升
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呢?
学生谈后,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根据句子的意思,概括词语,相信你能行!
(1)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
(2)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3)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
(4)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第二课时
学 案
导 案
自主学习
1、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大声地朗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我喜欢的句子是 ,
喜欢的理由是 。
2、默读第九自然段,说一说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兄妹俩好像看到了什么?
皮鞋匠好像看到了
盲姑娘仿佛看到了
3、是什么样的环境带给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
1、教师适时出示补充贝多芬资料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并做批注。
合作互助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会“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为什么给穷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而且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默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说一说,听着贝多芬再一次弹着的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见了什么?哪些句子描写实实在在的景物?再谈一谈读后的
感受。
在充分阅读对文章有了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抓住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自己搜集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思考是怎样来的,就会有所收获
展示成果
1、交流贝多芬为姑娘弹奏第一首曲子的原因,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2、重点品读第八自然段,明确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凑第二首曲子的原因,和《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1、分组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将上述学习任务口述平均分配到六个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2、集体交流,重点品读———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展示。
探究引领
1、如果课文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你感到文章美吗?
2、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学生质疑问难
反馈提升
入情入境,欣赏乐曲,重点品读,9——10自然段内容,点拨提升
1、 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想象出不同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试读、抽读、范读、再抽读、配乐读。教师随机示范,师生评读。
3、 引导学生小结。
课后作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shà chà]时间[洒 、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突然],海面上[刮、乱]起了大风,卷
[juǎn 、juàn ]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地、的]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像],月亮照耀下的( )的大海。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2、选择“[ ]”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画上“√”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听着贝多芬的乐曲,皮鞋匠联想到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