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从化市江埔街联星小学 利惠霞一、 教学目标:1、 科学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2、教学目标:(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3)培养探究种子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二、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并与大自然接触较多,很多同学都亲眼见过种子破土而出的现象,从日常生活的积累能够明白生命的维持需要水分与阳
2、光的条件。但是学生对种子的结构,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种子的休眠特性等不够了解。三、 教学重点难点:1、 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2、 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四、 教学准备:1、 演示:多媒体课件。2、 资料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大豆、玉米、木屑(细沙)、玻璃缸、水、广口瓶等实验资源,教师在教学本节内容前一周指导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要求学生按教材32页的实验步骤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为教学提供资源。五、 教学过程设计:(一)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唐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导入,图片展示:农忙时节农民在地里耕地浇水盖薄膜的
3、作用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思考和讨论。2、 探究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课前分组做实验,小组讨论后,完成下列问题)提出问题: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吗? (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大豆种子、清水、广口瓶、纱布或者吸水纸等。 方法步骤:浸泡种子(1)收集一些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观察它们外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各取10粒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分别放到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里,浸泡1天2天。(3)观察各种种子发生的变化,测量一下,种子吸收了多少水分?3、 完成练习题。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
4、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二) 探究过程1、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2) 介绍实验材料。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3) 演示解剖方法。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4)分组研究。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填空:蚕豆的种子是由种皮 和胚构成的。胚又包括胚根 、胚芽 和子叶 。(5)汇报交流。(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观察
5、: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2、 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1)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 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3) 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4) 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5) 汇报交流研究发现。(6) 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2、蚕豆发芽的观察实验选10粒大小相近的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两天后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湿润。并按表中时间一次解剖一粒种子,注意比较种子各部分的变化,做好记录。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 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养分。(三) 小结:1、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蚕豆的胚包括胚根
6、、胚芽和子叶。2、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六、 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七、 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种皮 胚(胚根、胚芽和子叶) 根 茎和叶 养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探究实验结果为主,通过学生课前实验,课堂探究让学生明白种子是在何种条件萌发的,种子萌发的过程有着什么样的形态结构变化,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等生物科学知识。这样让学生把握了本节的知识要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辩证统一的观点,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节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上课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各小组都能较好地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初步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2、体现课改精神,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面向学生”的理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