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预习提纲:
1、借助生字表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会读二类生字,给生字组词。
3、自学一类生字,会写生字,给生字组词,选择词语造句。
4、读熟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文中都提到哪些事物的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字表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6自然段,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1——6自然段,联想、回忆、倾听、感悟各种熟悉的声音,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1、自然界的声音千奇百怪,说一说你能听到哪些声音?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声音的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板书课题)。看看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
2、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都提到哪些事物的声音?用“_____”画出来。
(三)、检测字词
1、出示词语。
梳理 掠过 拂过 呼啸
寂静 闲暇 清脆 美妙
(1)指名认读
(2)同桌互相读
(3)齐读词语(打乱顺序)
2、听写和生字相关的词语
清脆 杯子 美妙 饼干
逐渐 拨水 卷起 狂风
3、交流自己通过预习理解的重点词语。
(四)、学习课文,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1、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文中提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模仿一下。
4、小组讨论:
(1)你还听到我们身边什么事物的声音?它们是什么样的?
(2)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5、教师小结: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生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你学着听各种声音,学着听______,妈妈_______,爸爸_______,学着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四、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动物的声音
风的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
水的声音 我们逐渐成长
……………
*作业设计:
1、填一填,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
丁当 丁丁当当 丁当丁当
哗啦 哗啦啦 哗啦哗啦
咔嚓 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 _______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1、读熟课文7—12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试着做简单的批注。
2、认真读一读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3、学着书上的样子做一做声音的游戏,知道自然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知道怎样才能用心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倾听身边的声音。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关闭了似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飘落 逐渐 清脆 美妙
2、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3、同学们,生活中的声音无处不在。有我们喜欢听的优美动听的声音,也有令人心烦的噪音。只是我们有时没有注意到,没有听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相信你一定会恍然大悟的!
(二)继续学习课文7—12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第7自然段。
2、出示学习要求:
(1)组内互相读课文,并且进行评价。
(2)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
出示句子:
但是,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不知不觉中,你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一些声音你没有听见,好像它们发出时,你的耳朵下正好关闭了似的。
①组内互相讨论。
②指名回答。
③教师小结: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小时候,我们对什么都感兴趣,就会用心去倾听。凡事总想问个究竟,长大了,我们对身边的事物见得太多了,也就忽视了声音的存在。不再用心去听了,反而听不到许多声音了。
④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怎样不让我们的耳朵关闭呢?
3、播放歌曲;
4、学生用筷子敲杯子听声音。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说说你的理解。
7、小结。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
无时不在
用心倾听
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
无处不在
{
作业设计:
1、 猜一猜这些声音是哪些事物的声音。
2、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