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喂——出来》说课稿
一、教材定位:
《喂——出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第15课。本文节选自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村庄神秘出现的洞被无知的人们,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使,盲目地、肆无忌惮地将一切垃圾丢入其中最终遭受惩罚。揭露了人性的浅薄与丑恶,警醒人们重新爱护自然,树立道德观念,谦虚、谨慎、诚实地对待他人、对待生活、对待自然,未来才有希望,否则未来世界不堪设想,人类必将自食其果。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停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尊重学生感受。而《喂——出来》正是能体现上述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理解现实与想象思维的联系,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联系故事情节及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
3、我为环境做点事,增强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其中目标2、3是教学中的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了解:
通过与借用班级语文老师的交流。了解其学生表现为以下特征:
(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章,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2)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较浓。
(3)学生在青白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大环境中。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理解,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我为环境做点事”的体验。
四、方法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阅读权、课堂话语权让给学生,老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在有目标、有层次的阅读中提炼、整合信息 ,“应该充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和运用语文的规律”。(化用新课标语)
2.借鉴先进的学案导学经验,指导学生探索自主学习。
3.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联系实际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具准备及教学环境
自制多媒体课件、复印导学案;教学环境为多媒体环境。
六、环节预设:
1、导入新课:
(导入)观看关于“洞”的图片,(展示ppt课件2——“洞”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看到这个洞,你最想知道什么?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
2、进入课题:
进入课题以后检查预习:汇报预习收获(可以从生字词语、文章内容、写作方法、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教育启示等方面谈)
汇报预习中的疑惑:该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反馈预习效果。我认为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自主的个性阅读基础上有进行学习的集思广益。
3、文本解读:
首先,是整体感知,在解读文本时,联系导学案了解故事情节,这样就能规范语言表述。
然后,联系ppt展示的书上插图,引出话题——科幻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熟读课文,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用一句话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再次,提出问题——这都是谁的错?谁是罪魁祸首?分析人物形象。
4、问题探究:
联系学案,探讨本文主题,形成思维的碰撞,强化环保意识。
5、拓展迁移:
构想家乡美景,进而设计宣传语。激发为环境做点事的兴趣,强化环保意识,让“做环保小卫士”落到实处。
七、板书设计:
喂——出来
人—和谐—“洞”(环境)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学习目标达成较好,学习重难点突出,能深入文本探讨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借用学案导学实用性较强。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等。
以上就是《喂——出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预设的构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