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旬阳县吕河初中 肖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能力目标:理解美国学者米勒模拟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
感情目标: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难点:米勒实验装置源理
三、教学用具 小黑板、挂图、课件等。
教师准备 运用多媒体演绎《生命起源》有关片段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生命起源》片段由此而导入本课。
(二)自主学习
1、自学47页第一节,第一段和彩框内容,确立“科学推测需要有确凿证据”的观点。
2、研读“资料分析1”掌握原始大气层的构成。
3、研读“资料分析2”理解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
4、观察49页“资料3”两幅图片,了解“宇生说”。
5、熟读49页关于“生命起源”的描述,掌握其生命起源的过程。
6、读49页最后一段小字,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看法。
(三)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完成49页“讨论”题。
(四)精讲点拨
1、关于原始大气层的成分与现在大气层的成分不同之处是没有氧气。
2、米勒实验装置图解。
3、原始生命的形成是在原始海洋中。
4、提示:阅读练习册30页“趣味阅读”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及认识过程。
(五)达标训练与堂清检测(1—3题28分,4题8分,5、6题各7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有严密的________、
和丰富的联想和________ _。
2、构成原始大气层的成分有水蒸气、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硫化氢等。与现在大气层相比,原始大气层中没有________。
3、观察和分析课本“48页” 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在烧瓶内有甲烷、氨、氢等气体,这是模拟________ 的成分,正负电极火花放电,这是模拟_______ ,为实验提供______ ;加热的烧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型管模拟的是________ ,火花放电后,活塞处取到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 _。
4、米勒及学者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据此,对生命起源你又怎样的推测?
5、关于生命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如: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宇生说、化学起源说等,你赞同那种观点?为什么?
6、描述生命的起源。
(六)课堂小结
1、学习了本节课后你有和想法?
2、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3、你对生命起源有和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