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少波 联系电话:15991059919
课 题
《金色的脚印》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和“老狐狸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两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事件的全过程,观察细致,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将这个看似平常却引人深思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故事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会和正太郎一起,为老狐狸的爱子情深而感慨,为老狐狸的聪明而惊叹、喝彩,为老狐狸的善良而感动,为狐狸一家最后的团聚而欣慰。
学
情
分
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能在课前预习中完成,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相对于精读教学而言,略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更简明,方法更简单,过程更粗放,自主学习更充分。这节课中,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让每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体验理解、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目
标
1、 能够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 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从而产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3、 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懂得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4、 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教学重点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教学难点
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体会故事中蕴含的亲情与友情情感。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学法指导
先学后教、导练结合、以读促写
教学资源
借助ppt课件帮助学生理清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体会故事中蕴含的亲情与友情。
第一课时
教 学 程 序
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设计理念
第一板块:
读书自学
自主探究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听过《乌鸦和狐狸》、《狐假虎威》的故事吧,在这些故事中,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对狐狸会有新的看法。
板书:《金色的脚印》
课件出示预习导航
【学法导航】(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把有难度的词句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2)快速读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什么事。(3)充分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了解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所做的事情,以及正太郎和狐狸一家的感情变化。(4)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思维导航】
(1)课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2)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3)“我”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
【问题探究】
理清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根据导航,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既满足了学生表达学习动机的愿望,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法导航”是拐杖,学生有了这支通往文本的拐杖,就少走弯路。有了课前充分自学的时间,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便于课堂的有效学习。
通过“思维导航”便于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文本,学生的感悟是读、思的结果。
而“问题探究”是全文的精髓,是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感悟的制高点。
第二板块:
完成学案
分层训练
依据学情,分层训练(略)
A(基础)所有学生都完成
B(中等)中等生完成即可
C(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根据学情,分层训练,既照顾到差生,又保证了优等生的更高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第三板块:
分组合作
讨论质疑
【读读讲讲】
课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说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读读议议】
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
2、“我”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
【难点解析】
1、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默读课文,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文中多次描写老狐狸的动作神态,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按照“好、中、差”搭配,组成学习小组。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指导。
第四版块:
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学生交流:
1、教师:我看很多同学都读完了,读的很认真,打动你的句子在哪里,读给大家听。
预设:
(1)“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秋田狗猛地扑过去,老狐狸迅速转身逃跑了。秋田狗向黑暗中追去。不大工夫,狗叫声就远了。”
教师评语:我发现你在读的时候这个大摇大摆有意放慢了速度,有意提高了声音,为什么这么读?好一只大摇大摆的狐狸,多勇敢啊,还是这一句,谁还想来读。
又是大摇大摆,难道你真的不怕吗?怕,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是啊,此时,他不只是一只狐狸,更是一位父亲啊。(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你在朗读的时候强调了这个叼字,为什么这么读? 你这分明就是在挑衅,他可是你的天敌啊,你难道真的不怕吗?怕,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是啊,此时,他不只是一只狐狸,更是一位父亲啊。(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教师过渡语:抓住关键词,不仅能帮助我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也帮助我们读出自己的感受。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2)这样反复了两次,老狐狸才发现了铁链。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教师评语:是啊,这种拼命的咬是一种母爱的本能,读
是啊,血肉之躯怎能和铁链想抗衡,这是一位母亲救儿子时的疯狂啊,读,
这种拼命地咬是一位母亲最后的一丝希望啊,齐读。
正是狐狸爸爸这一冲,一走,一叼,一逃,引走了秋田狗,为狐狸妈妈拼命地咬赢得了时间,这些动作的描写,无一不彰显着浓浓的亲情,也正是这亲情,使这夫妻俩迸发出了非同寻常的智慧,使出了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板书:亲情)
教师评语:只可惜,狐狸父母如此的拼命却没能如愿救到小狐狸,他们救子心切,索性在地板下面做了窝,这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此时,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3)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读
刚才是狐狸的动作打动了我们,此时打动你的是狐狸的外形,你可真会读书,
从这暗淡的毛色,消瘦的身影当中,你能想象到狐狸父母这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吗?想象完,就读。
一句简单的外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小狐狸一日不救出来,老狐狸就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齐读
过渡语:这份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打动了我们,也打动了正太郎,不知不觉中,它们和正太郎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变化。
2、正太郎和狐狸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种变化。
(1)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2)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有时家里没有别人,正太郎的屋门就会轻轻响一声,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小狐狸见到正太郎时,也会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
(3)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太郎觉得脸蛋热乎乎的。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评语:是啊,从一开始的敌视,到互相信任,再到舍身相救,正太郎的善良获得了狐狸一家的友情,让我们再来重温这温馨的过程,感受这份友情的珍贵,我来读正太郎的行为,你们读狐狸一家的变化。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是啊,当正太郎发现狐狸父母时,狐狸父母正用——
生: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师:每逢家里做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他就留下一些,扔到地板下面;还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地板下面那只破碗里。就这样——
生: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有时家里没有别人,正太郎的屋门就会轻轻响一声,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小狐狸见到正太郎时,也会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
师:当正太郎为了救小狐狸一不小心踩到悬崖边的积雪上,和雪块一起头朝下栽了下去,失去了知觉,——
生:蒙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评语: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动物的幸福,更是人类的幸福。
3、教师过渡语:我们对狐狸充满了欣赏与敬佩,现在你明白了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吗?到底是什么闪着金色的光芒?
此版块主要是由各个学习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同时教师适时适度相机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五板块:
当堂反馈
总结提高
【分层达标】
A级(基础)所有学生都完成;
B级(中等)中等生完成;
C级(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此版块重在落实,每个级别内选派过硬的负责人协助检查过关。
板
书
设
计
24、金色的脚印
老狐狸—救—小狐狸 亲情
帮助
正太郎 老狐狸 友情
救
课后反思
1.《金色的脚印》导学案
设计者:王少波 联系电话:15991059919
【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读记记“缘故、黯淡、消瘦、惦记、知觉、冷清清、光秃秃、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明白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理解故事中蕴含的亲情与友情。
一、读书自学 自主探究(课前预习指导)
【学法导航】(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把有难度的词句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2)充分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了解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所做的事情,以及正太郎和狐狸一家的感情变化。(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思维导航】
(1)课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2)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3)“我”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
【问题探究】
理清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二、完成学案 分层训练【新课导学】
A级(基础):
1、 读读记记,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缘故 黯淡 消瘦 惦记 知觉 冷清清 光秃秃
直勾勾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2、用其中的一个词语写话。
B级(中等):
1、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反义词
轻松( )粗糙( )温暖( )冷清清(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级(拓展)谈谈你读完课文的感受。
三、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新课导学】
【读读讲讲】课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说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读读议议】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
2、“我”为狐狸一家做了哪些事。
【难点解析】1、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默读课文,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文中多次描写老狐狸的动作神态,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四、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课后思考)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2、议一议:你对课题的理解。
3、谈一谈:你对亲情、友情的理解。
五、当堂达标 总结提高
【分层检测】
A级(基础):
1、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光______ 冷______ 孤______
直______ 热______ 慢______ 湿______
2、选词填空.
凝望 注视 盯 瞪
①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 )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②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 )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
③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直勾勾的( )着正太郎
④他把眼睛都( )圆了.
B级(中等)
读句子,回答问题
☆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老狐狸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用牙齿拼命地咬,费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事徒劳的,于是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你感受到:
☆正太郎决定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每逢家里做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正太郎就留一些,扔进地板下面,并且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一只铁碗里。
你感受到:
☆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老狐狸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此情此景,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级(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讲讲你身边的感人亲情或友情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