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大题例题1单选题1、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属于日本和英国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9061921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因此是日本;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
2、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德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因此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期望袁世凯反清,并表示让袁世凯做总统,以期尽快完成全国统一,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黄兴也认为袁世凯是拿破仑、华盛顿,认为“今南北一家,总统得人,民国从此万年”。这表明当时A部分革命派未意识到革命的艰巨性B清王朝统治基础遭到削弱C革命主要任务是结束军阀分裂割据D袁
3、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答案:A解析:孙中山和黄兴均没有认清袁世凯的真正面目,且寄希望于袁世凯完成革命任务,并认为“以和平收革命之功”和“民国从此万年”,故A项正确;材料的核心是孙中山和黄兴对袁世凯的看法,而不是袁世凯开始逼迫清帝退位,排除B项;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此时还没有出现军阀分裂局面,排除C项;革命派部分领导人赞成袁世凯担任总统,不等于袁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排除D项。故选A项。3、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河南月刊,发表了大量涉及中外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易水送别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据
4、此可知,当时的留日学生A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B主要追求民主与科学C试图借助列强来排满D存在暴力革命的倾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不是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排除B项;材料不是借助列强来排满,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为清末民初新注册民族工业企业情况表。这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时间新注册企业数资本总额年新设企业数单个公司平均资本19031908
5、127家5122万元21家40.5万元19131915124家2442万元41家19.6万元A中小企业发展较快B发展速度略低于晚清C大多集中于轻工业D未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03-1908年民族企业年均设立公司数是21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40.5万元;辛亥革命后1913-1915年年均设立公司数是41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19.6万元,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增多,但平均资本额减少,说明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快于晚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结构,排除C项;D项是两者共同之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小
6、提示:5、武昌起义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代表那时中国的十八省;江、浙、皖等多省用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粤、桂、闽数省用青天白日旗,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等。这种现象反映了A各地价值观念趋同B民主共和成为潮流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革命目标已经实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后,部分省份纷纷使用代表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旗帜,这说明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项正确;“趋同”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了部分省份,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潮流,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武昌起义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6、1910年秋,京师禁卫军的官
7、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天有不可遏制之势”。这表明A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B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C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D晚清新生活方式的普及答案:B解析:1910年资政院会议上讨论剪辫问题,说明辫子已经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这是近代以来西方新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和影响的结果,亦说明清朝统治丧失民心,B项正确;资政院提出剪发易服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非顺应革命潮流,排除A项;东山省不属于沿海地区,排除C项;D项错在“普及”,排除D项。故选B项。7、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武
8、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日领土之统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B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C未受当时盛行的汉民族主义影响D开创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可知强调各省独立,然后联合的模式,表明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排除A项;旧三民主义的民主主义是受到汉民族主义影响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开创国家统
9、一安定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8、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公司统计表(局部)该表所示变化A有利于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奠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壮大的基础C确保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D结束中国工商业受制于西方列强的局面答案:B解析:一战后工业公司数量和资本额都在上升,这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这必然会壮大无产阶级力量,B项正确;通过数据无法看出工业结构情况,排除A项;中国成为战胜国与题干内容无因果关联,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始终受制于外国列强,排除D项。故选B项。9、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茅盾就曾经指出传统文学深受“文以载道”的毒害。以至使得文章的功用仅仅局限
10、在“替古哲圣贤宣传大道”“替圣君贤相歌功领德”等范围内。这表明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倡导者批判“文以载道”主要目的是A建立民主政治B反对情家伦理道德C传播优秀文化D宣传严谨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茅盾认为过去的文章深受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毒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应该加以批判,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学革命反对儒家的封建思想,B项正确;新文学的倡导者批判“文以哉道”并不是为建立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反对旧道德,没有体现宣扬和传播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0、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并不断扩大规模,成为中国近代棉纺织业规模最大的
11、民族资本企业,纱锭生产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申新纺织公司的发展A导致日本在华纱厂严重萎缩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推动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答案:C解析:申新纺织公司生产率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A项过分夸大了申新纺织公司的作用,排除A项;申新纺织公司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近代民族工业并未实现独立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1、清朝同治末年,李鸿章首先倡导发展钢铁业,经过40年的经验积累与学习借鉴,到北洋政府时期钢铁工业的经济地位最终得到国家认可。这主要是因为A钢铁工业与近代企业联系
12、密切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国人共识C吸收和借鉴国外经济建设经验D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渐趋加深答案:D解析:钢铁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行业,与国防工业也密切相关,所以钢铁工业最终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主要和当时民族危机的出现,忧患意识的加深有关,D项正确;钢铁工业得到认可与当时的国家形式有关,而不是与近代企业联系密切,排除A项;成为“国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发展钢铁工业是吸收和借鉴国外经济建设经验,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救亡图存B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民主化D反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学
13、习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及思想等层面的学习,因此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救亡图存,A项正确;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13、1906年荣氏兄弟在无锡设立公益第一小学,随后每隔两年创办一所小学,至1915年已有7所小学,厂内职工都接受了基础教育。1919年设立公益工商中学,要求学生“贵在实学”,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后来在荣氏企业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这反映了荣氏兄弟()A实业救国的努力实践B重视发展基础教育C通过教育来发展实业D极力提高职工待遇答案:C解析:材料“厂内职工都接受了基础教育”、“在厂内设立子弟小学”、“公益工商中学,要求学生贵在实学,
14、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后来在荣氏企业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等信息说明荣氏兄弟践行“用教育来改造实业”的主张,通过提升职工的文化水平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本题侧重于讲荣氏兄弟发展教育来改造实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荣氏兄弟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B项片面,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荣氏兄弟极力改变职工待遇,D项片面,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武昌起义后部分省份使用的旗帜图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因为五色旗代表了清末民初最普遍的观念,参议院决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这反映了A国家和民族至上的观念B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人民主
15、权的原则得到确认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和代表中国十八省的十八星旗,这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国家和民族至上的观念,A项正确;当时国家没有实行形式上统一,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是在1927年,排除B项;材料只是部分省份使用的旗帜图形,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15、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代表5人;参议院没有重要的保皇派,但主要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仍不足13。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C军阀割据影响民主政治D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16、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代表中,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不足13,说明同盟会没有足够力量保护革命果实,革命成果可能面临巨大风险,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也不是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填空题16、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_、_混战,导致_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答案:直皖直奉北京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称帝失败,不就死去,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17、民族资本主义迅速
17、发展原因:_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_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_;群众性_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_。答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忙于欧战反帝爱国斗争面粉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进入短暂春天的原因主要有: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18、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答案:缠足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
18、命后,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各方面除旧布新,成立当天宣布改用阳历;紧接着又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19、1917年中国参加_答案:一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中国参加一战,北洋政府虽然没有派遣军队前往欧洲战场,但是却给协约国集团提供了诸多辅助性的帮助,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外派华工的做法。故填写一战。小提示:20、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属_和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答案:纺织业面粉业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属纺织业和面粉业两个
19、行业发展速度最快。小提示:21、清政府预备立宪(1)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2)_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3)_年8月,清政府颁布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4)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_。答案:预备立宪立宪派1908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革命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立宪运动造成
20、很大声势。(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22、_,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_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答案:中华民国建立资本主义兴办实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3、清末“新政
21、”(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_”进行“自救”。(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3)直接目的:平定内乱、消除外患。(4)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与戊戌变法很像但更深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_,新设商部、_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_,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_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_,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5)客观影响:促进了_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6)局限
22、性: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答案:新政外务部学部新军实业科举资本主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
23、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24、_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1)孙中山是_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_的_教育。(2)_爆发后,孙中山深知_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_年11月在_组织_,走上了_道路。(3)_年8月20日,孙中山与_等人在日本_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被推举为总理。(4)孙中山提出的“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_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_、_、_三大主义,合称“_”。(5)_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6)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_起义。A以_、_等为代表的一
24、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B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_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答案:孙中山广东西方式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改良1894檀香山兴中会革命1905黄兴东京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武装徐锡麟秋瑾黄花岗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3)根据所
25、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A.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B.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25、袁
26、世凯复辟帝制(1)1915年,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2)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_”,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答案:筹安会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筹安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1913年1921年总产量合计(千包)213642.03247197.281商品面粉(%)45.6445.15机器产品(%)10.
27、2419.49土磨坊产品(%)35.4025.662自用面粉(%)54.3654.85据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材料二1863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得利火轮磨坊。这种机器磨坊是在土磨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蒸汽机械动力代替劳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比土磨坊有所提高。机器磨坊范围不大,雇工亦少,日生产能力一般不过50-60包,积累资金不多,而改建、扩建与订购大机器等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它发展为机器面粉工厂为数很少1900-1913年创办的面粉厂,虽然安装了动力,但大多数仍靠石磨磨粉,生产能力不大,日产面粉100200包,实际上仍是机器磨坊。这个时期共有11家这种机器磨坊。1
28、914年以后,国内发展了电动机,使用方便,凡有电力供应的城市,机器磨坊均有了较大发展。据徐新吾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历史概况与特点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3-1921年中国面粉业发展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3-1921年中国面粉生产发展的影响。答案:(1)原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实业热情;政府鼓励;海外华侨投资;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国内电力工业的发展。(2)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等。解析:(1)原因:结合民族资本主义
29、短暂发展的春天的原因进行作答即可,如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近代面粉企业的发展;传统经济根深蒂固;政府鼓励;海外华侨投资;实业救国思潮和反帝爱国运动;国内电力工业的发展。(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壮大无产阶级队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就必然要批判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必然要批判以孔子礼教学说为代表的旧的伦理观念。陈独秀反复论证旧礼教、旧道德与民主政治势不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1)根据
30、材料,指出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的必然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理解,并据此评价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答案:(1)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提倡民主、科学,就必然要反对孔教。(2)理解: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而建立民主政治已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孔子的思想不能适应这一潮流的需要。评价:这一口号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于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建立新道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析:(1)必然性:根据材料“就必然要
31、批判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必然要批判以孔子礼教学说为代表的旧的伦理观念。”可分析出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提倡民主、科学,就必然要反对孔教。(2)理解: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而建立民主政治已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评价: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我们要坚持辩证的看待,既看到它的进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进步性:这一口号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建立新道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中也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孝悌等需要我们去传承
32、发扬,所以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28、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材料二在1910年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33、。【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1)据材料一,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革命斗争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答案:(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2)清政府的政策引起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和平请愿的失败逼迫立宪党人转而决心配合革命。解析:(1)根据材
34、料“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英勇而坚实的努力”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2)根据材料“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可概括出清政府的政策引起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根据材料“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可概括出和平请愿的失败逼迫立宪党人转
35、而决心配合革命。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期案件内容结果具体出处唐太宗卫孝友复仇帝免死赐田住宅旧唐书.烈女传唐高宗赵师举复父仇帝原之新唐书.孝友传唐高宗同蹄智寿智爽复仇帝敕死旧唐书.孝友传唐高宗贾孝女教弟复仇帝免之徒乡新唐书.烈女传武后杜并复父仇论死累迁其父杜审言大唐新语孝行第十宪宗梁悦复父仇流循州新唐书.孝友传穆宗康买得救父难减死新唐书.孝友传宪宗余常安复父、叔仇卒抵死新唐书孝友传摘编自张志勇论唐代血亲复仇与礼法之争材料二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政府由人民组织,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即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
36、制: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选举等自由;人民负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临时约法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它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一度被人们视为民国的象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类案件的处理反映出唐代司法活动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案件若发生在1913年,处理会有何不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
37、注重维护伦理关系;皇权至上;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2)不同:案件会交由法院处理,任何人无权干涉。理由:临时约法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民一律平等。提示:也可从案件处理的机关、处理的结果等角度考虑,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赵师举复父仇”“康买得救父难”等两宗案件皇帝都予以宽恕,说明统治者比较重视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维护;“赵师举复父仇”“帝原之”、“杜并复父仇”“论死累迁其父杜审言”,可知两则性质类似的案件在审理结果上却大相径庭,这说明不同的皇帝处理类似的案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2)根据材料“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
38、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即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可知民国时期司法权由法院行使,那么材料一中的案件必须由法院统一审理,其他个人无权干涉,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理由:根据材料“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即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可知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所有国民一律平等,反对任何特权阶级的干涉。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文阐释了其工业化思想。陈独秀认为:“我以为要想中国产业界资本雄厚可以同外国竞争,非由公共的力量强行把全国底资本都集合到社会的工业上不可。”他将两种经济制度作了一个比较。他说:“果然是社会
39、的工业,他的发达,社会上人人底幸福都跟着平等的发展。”反之,“像现在个人的工业,牺牲了无数的穷苦工人,利益都集中到少数的资本家个人手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日本底社会危机,就是这个人的工业主义造出来的。”他希望中国“千万别跟着欧、美、日本人走这条错路”!他从“多数工人”的利益出发,否定了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道路。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工业或者可以振兴,若说有利于社会国家,除非是少数资本家独有的社会国家,除非是多数工人除外的社会国家”。陈独秀开始把民族独立的要求和争取“多数工人”幸福的愿望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摘编自邓野试论“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40、,概括陈独秀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工业化思想产生的背景。答案:(1)内容:优先发展工业;否定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等。(2)背景:五四运动的爆发;一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华的传播等。(注:非选择题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我以为要想中国产业界资本雄厚可以同外国竞争,非由公共的力量强行把全国底资本都集合到社会的工业上不可”可知,优先发展工业;根据材料“千万别跟着欧、美、日本人走这条错路”可知,否定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根据材料“他从多数工人的利益出发,否定了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的道路”“工业或者可以振兴,若说有利于社会国家,除非是少数资本家独有的社会国家,除非是多数工人除外的社会国家”可知,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等。(2)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华的传播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