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钠的重要化合物 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新课标将重、难点放在钠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上,对于它们的物理性质不作详细描述,并强调化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是实验。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本节的地位、功能从全书看,本章位于必修一教材第三章,是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对元素化合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初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无法比较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一来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二来可以为非金属的学习提供思路和方法。也可以为必修二中介绍的元素周
2、期表等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是个很重要的过渡环节。从全章看,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位于第二节,是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也为铝的化合物和铁的化合物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通过本节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分类和比较的方法,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形成正确的学科思想方法。综上所述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Na2O和Na2O2的性质和应用,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初步建立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CaO与H2O、CO2的反应,体会和感悟类比法在学习同类物质性质方面的重要性。2.通过对Na2O2分别
3、与H2O、CO2反应产物的猜想、讨论,以及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实验验证猜想,归纳总结等学习Na2O2的相关性质,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的观察能力,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性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的了解,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Na2O与Na2O2的化学性质,及其性质的比较,以及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的形成。突破策略:通过分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
4、论以突破重点知识。2.教学难点:从现象到本质,运用抽象思维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形成。突破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猜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课堂思考讨论、师生评价以突破难点。二、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此前已经学过钠、铝、铁的性质,初步具备了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一些经验。2、能力基础:学生能初步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 3、学生特点:基础知识不牢,但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4、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实验能力也较差。尽管学生普遍
5、对实验感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能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由于本章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较多,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容易出现混淆。三、学习方法分析综合以上几点考虑在课的设计上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组内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2)创设实验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及现象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很清晰的记住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比很清晰的知道几种物质有哪些不同点,就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四、教学方法在新课程
6、理念下,我一直遵循着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设计理念。综合考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采用“猜想-探究-验证”的教学模式,创设高效课堂。2、整合多样性的教学资源,优化高效课堂。 3、分组探究法。在探究与合作中,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4、情境创设与拓展环节前后呼应,课堂结构逻辑严谨。五、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情境引入播放介绍我国核潜艇的视频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提出问题:如何保证潜艇官兵在潜艇下潜时的呼吸供氧。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鲜有趣,能很快的进入课堂情
7、境,提高学生探究钠的化合物性质的兴趣。学生活动回忆上节课Na2O与Na2O2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类比CaO与HCl、H2O、CO2的反应,书写Na2O与HCl、H2O、CO2的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知识。环节二、实验探究、验证结论思考与交流参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验证猜想”的步骤,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对Na2O2与H2O反应产物的猜想。同学分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通过分组讨论及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愉快。请同学汇报实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适
8、当的提示及小结。演示实验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小心地吹气,观察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以及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思维能力。通过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以直观的实验现象为引导,突破Na2O2与CO2的反应的教学难点,同时加深对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O2来源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新应用Na2O2应怎样保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指导思考:性质保存、应用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的应急处理措施,促使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习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环节三、对比提升 回归知识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采用
9、列表法对比研究Na2O与Na2O2的相关性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比较的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钠的重要化合物1.Na2O2和Na2O的物理性质2.Na2O2和Na2O的化学性质(1)Na2O + 2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2)2Na2O2 + 2H2O = 4NaOH +O22Na2O2 + 2CO2 = 2Na2CO3 +O2板书设计意图:美观、工整 突出重点,明确要掌握的内容体现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我的创新点】1.Na2O2与H2O的反应产物让学生大胆去猜想,最后设计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2.通过“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两个实验,突破了传统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与日常生活反常的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兴趣。3.性质应用为线索,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促使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