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钠的重要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了解其用途。2、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溶液呈碱性、与强酸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了解其用途。过程与方法:1、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2、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3、体会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学生学会以类比的方法来学习化学,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NaO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
2、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过氧化钠和水及二氧化 碳的反应三、 教材分析 本章的内容是安排在选修1第三章第二节在前面一章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助于学生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并且钠的重要化合物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铝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一节知识。学生在学习了钠、铝的性质等知识后,对研究金属单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钠的性质和用途等知识的深入和完善,又是对研究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进一步体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中学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代表物质,学生同这一节
3、的学习可以对盐的一个新的认识,了解酸式盐和正盐的性质区别。对盐的学习形成一个系统。通过对金属钠化合的学习方法可以运用到其它金属的学习上。四、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安排在第三章第二节,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类重要化学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第三章第一节钠、铝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初步了解了研究金属单质的一般方法。在金属单质的学习是已经学过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形成条件,已经初步知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些性质和结构的区别。而且学生经过初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及日常生活体会,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已有初步的了解,对它们的性质也比较
4、了解,以上一些条件都可以促进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五、 教学设计回顾上节课知识,导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猜想其性质。分组讨论、大胆猜想,并提出实验探究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氧化钙的相关化学性质学习氧化钠。学生讨论:过氧化钠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观看视屏: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及相关现象。教师板书总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相关化学方程式。教师PPT展示面包、油条的配料,让学生分析信息并进行猜想。让学生先阅读课本知识,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观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实验视频,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对个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填好各实验表格。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5、,学生做好笔记。布置课后巩固练习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知识回顾】上节课中我们学过了金属钠的一些化学性质,知道了那是很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如氯化钠,我也学了钠在空气中的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物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在课堂的开同学们先回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形成条件和相关对的化学方程式。分组讨论、大胆猜想,并提出实验探究方案。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可以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也可引出本节课内容。【 分组讨论,观看实验】教师在课堂播放: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观看实验,记录现象,积极思考 通过观看实验视屏,可以更清晰看到实验
6、现象。【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提问:从以上两个实验,你们能得出哪些结论?讲解: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碱和氢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氢气。并将氧化钠与过氧化钠进行的对比发现问题。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同学倾听,做好笔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条理清晰。【钠的重要盐教学导入 】 教师PPT展示面包、油条的配料。提问:为什么面包和油条里要放小苏打,小苏打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认真思考,回答教师问题。通过身边大家熟知的东西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我们知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盐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首先同学们先回到课本,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
7、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少、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酸碱性、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的快慢、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大小提问:就这三个实验同学们先不要看书上那个的内容,自己设计验证实验的方法。待同学讨论完后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并给出书上的实验方法。板书实验表格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药品外观加水溶解情况水溶液的酸碱性与酸反应情况热稳定性两者之间的转化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听老师讲解对比自己的方法,在笔记本上记录老师的实验表格。鼓励学生及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观察实验,做好记录 】播放演示实验: 观看的实验现象,把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同学们能得到什么
8、结论?观看实验视频,认真做好记录 以直观观察,得出实验现象【对实验进行总,梳理知识 】教师:、Na2CO3是白色粉末,NaHCO3是白色细小粉末。、溶解性:分别滴入几滴水后,Na2CO3遇水后形成块状物,再加等量水后,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与水。、水溶液的酸碱性: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后均变红,说明它们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碱性更强。、 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加热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认真听老师讲解,在 学案上写答案帮学生进行总结,梳理知识,让学生有完整的知识结构。 【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 练习】1.钠着火能否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理由。2、如何鉴别Na2CO3 、NaHCO3 固体?(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3. 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如何除去? 思考、讨论、积极回答 用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七、板书设计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两者水溶液的碱性两者与酸反应两者的热稳定性两者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