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624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9 卷 第 2 期2023 年 4 月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Vol.39 No.2Apr.20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逻辑研究”(21BDJ055)作者简介:王遐见(1959),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元洋(1998),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王遐见1,蔡元洋2(1.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中国

2、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 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正是统一战线在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层面大发展的历史。可从三大维度梳理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演化逻辑:一是从守正创新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道路的科学方略逻辑,即求真务实、善始善终、集思广益、识古鉴今,揭示创建中国特色统一战线模式的机动战术;二是从大团结大联合维度梳理统战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理论创新逻辑,即联合各方、求同存异、民主共建、团结互助,揭示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动力机制;三是从协同共治维度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统战理论引

3、导社会资源整合的实效价值逻辑,即相机行事、深入人心、固本培元,揭示发挥统战制度优势服务社会的实践功能,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事业的“四个自信”。关键词: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DOI:10.15938/ki.iper.2023.02.005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2-0026-0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统一战线列入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经验之一。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首,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法宝。共产党长期领导和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4、,形成若干历史记载的文献资料。基于统战史文献研究视角,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发展历程同统一战线经验资料梳理相统一,可以深入探讨统一战线工作如何在对科学理论传播与中国实践结合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如何在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结合中推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经验的理论升华,如何在统一领导与协同共治结合中发挥统一战线理论服务地方现代化建设功能,从而不仅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统战思想体系,同时也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宝库,为社会各界学习、教育、研究和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历史资料。一、从守正创新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道路的科学方略逻辑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为中国统战实践提供基本方向原

5、则的指导,也是中国特色统战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统战发展道路,才能创建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只有以科学的态度,遵循科学的逻辑,方能找到从现实此岸通往真理彼岸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路径。1.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联合各种政治力量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理论依据。早在不莱梅通讯一文中恩格斯就表达了早期有关团结非无产阶级政党的统战思想,他指出“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第 2 期王遐见等: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该结成统一战线”1,这是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显现。马克思和

6、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指出,“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表明在统一战线内部对同盟者应保持既联合又斗争的态度;面对敌强我弱的窘境,他们特别强调,“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党派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表示加强联合各种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前瞻性,同时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超越自身而包容大度的高风亮节姿态,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

7、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命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是在于它是和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3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狭小的统一战线”,到毛泽东为代表的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摸索出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直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显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巨大飞跃,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征中充分展示更高质量的功能价值。2.善始善终:坚持多党合作初心与振兴中华使命的统一“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怎样才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

8、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4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争取各种可以团结的力量,各党派共同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合作初心使命。新民主主义时期,各民主党派虽怀有不同政治抱负,但具有共同的政治价值取向。例如,民盟提出“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中国民主促进会以“发扬民主精神,促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等,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守爱国进步、追求真理、民主团结的政治初心,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共同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担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党的统一战线

9、已发展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共同奋斗目标,努力打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3.集思广益:坚持多党民主协商与集中领导的契合如何破解以往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用论”“花瓶论”“空架论”的历史误区,怎样有效改变“统战不统一”的僵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意识到必须构建共产党领导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紧密联系的大统战格局。构建大统战格局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切实协助共产党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承担“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责任担当。5在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地方党委常委担任统

10、战部长职位,“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6,强化了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统筹权与协调权,避免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游离于既有政治协商体制之外,推动统一战线面向社会实践,有效整合政治资源,发挥其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功能,积极将统一战线工作体系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4.识古鉴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统战传统文化基因的交融当代统一战线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礼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近。”古代的“和合文化”“协同共治”“天下为公”“大一统”等和谐共处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1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均具有对不同政见的派别或个人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凝心聚力的伦理意蕴,为统一战线思想奠定文化基础,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亦具有内在关联。将继承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统战传统文化基因紧密相结合,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可以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统战理论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自信。二、从大团结大联合维度梳理统战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理论创新逻辑 中国从北洋军阀时期的四分五裂到共产党组织领导各界人士协同振兴中华的若干经验教训反72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2023 年复证明:“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集中起来力量就大了。”7团结就是力量。从

12、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主题,可以深刻洞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统战思想体系的重要贡献。1.联合各方:协同创建多党合作制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御敌是建党初期的必然选择。面对北洋军阀及封建势力与外资勾结,形成圧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亟需寻找同盟帮助。在共产国际活动家马林的推动下,共产党积极与国民党合作。1923 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形成国共两党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关系。中共由原本“党外合作”转向“党内合作”的思路,为建立紧密联系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新的理论创新,开辟了统一战线事业的先河,“

13、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8,扑朔迷离的中国社会也因两党合作的“联合战线”建立呈现拨开云雾的趋势。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革命中心,积极推进反对封建军阀势力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北伐战争,取得巨大的胜利。尽管这种联合斗争由于后来国民党右派破坏及掉转枪口屠杀共产党人而搁置,但革命的火种已深入人心,革命的趋势最终导致北洋军阀势力土崩瓦解,并为以后继续建立新型统一战线积累了经验教训。2.求同存异: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策略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统一战线的革命主题也因时而变。1935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明

14、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题:“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9。全国上下迸发出“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的强烈爱国之情,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广泛意义上的民族觉醒,不分男女老幼、尊贵卑贱皆投入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中国共产党与非党人士虽然阶级利益、思想观点、阶级立场有异,但对汉奸、亲日派、反动派联合抵制的目标是相同的,中共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求同存异的政治诚意、协商共治的从政理念相统一,吸引大批爱国青年潮水般涌入延

15、安革命根据地,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3.民主共建:共谋新中国政权构成及职能配置1940 年 3 月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提出“三三制”的政权组织构架设想,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安排非党进步人士,不但有效解决政权组织内部成员单一化的问题,而且“党和非党人士的相互信任,在他们必须通力合作的实际工作中增长了”10。“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政权的重要实践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实践创新。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建立联合

16、政府的主张,发展中国统战政治文明新形态。“成立包括更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11这宣告了中共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目标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形态与政权形态。1948 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组建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联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集中讨论关于成立人民代表大会与民主联合政府问题,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切赞成。1949 年 9 月到10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7、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56 年底“一化三改造”的完成,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向社会主义政权的根本转变。当有人开始质疑社会主义国家是否需要存在民主党派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长期互存、互相监督”方针,打消了对民主党派的顾虑。周恩来指出:“民主党派参加了革命和建设,那么他就有一份功劳,他是人民的一分子,他就有权来说话。你要他监督,有什么不好?”12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创新,在新中国最大限度调动起振兴中华的积极因素,促进各民主党派与其他爱国人士的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82第 2 期王遐

18、见等: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4.团结互助:凝聚海内外力量维护祖国统一与世界和平现代国际形势愈发尖锐,中国共产党愈加重视侨务在统战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华侨、归侨、侨眷的统战工作需“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对海外华侨的统战工作寄予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其实,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已深刻认识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性,1941 年中共中央刊载的中共中央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及华侨工作的指示强调:“中国人民、中国侨胞及南洋各民族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太平洋各民族的反法西斯日、德、意的民族统一战线。”14这不仅是政府之间的政

19、治联盟,也是深入海内外人民之间团结合作互助宣言。海外侨胞与国内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海外侨胞作为不可忽视的统战力量,成为沟通海外与内陆的重要桥梁、中国智慧的热情传播者以及跨文化的积极交流使者。海外侨情近年来有着很大改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侨民也日益坚定了做中国人的底气。华人侨胞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数量有着明显的增长,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政治影响力在筚路蓝缕的奋斗中呈现喜人态势。15华侨华人成为助推海外统战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未来同世界各国政治平等协商、商业贸易往来、经济合作互惠、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将有更多的华侨华人发挥更加重要的桥梁作用,成为传播中国好声音、推进中国智慧、拓展中国

20、统战理论国际话语权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分子。三、从协同共治维度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统战理论引导社会资源整合的实效价值逻辑 服务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重要实践,也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完善统战助推基层现代化的协同共治机制是中国统战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宝贵经验。1.相机行事:发挥统战资源优势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是统战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以及党在新时代面临的诸多新挑战新难题新机遇,需要积极引导统战工作者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和利用统一战线对象覆盖广泛、人才密集、渠道多维、诉求表达真实多样等特长优势,在推进统战理论指

21、导社会实践中打造创新活力;应加强统战人才储备与智库建设,推动统战智力协同攻关;积极发挥统战海内外资源服务地方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促进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发挥更大作用。2.深入人心:推进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大众化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改进和加强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6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本质上是一致的,关注群众生活实际、表达群众利益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群众思想特征多元多样多

22、变。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战话语引领意识形态领域,深入细致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工作,才能不断凝聚政治共识、坚定政治立场,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要,找到最大公约数,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思想动态,一方面通过理论宣讲、学校教育等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推进大众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宣传党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引导舆论。3.固本培元:强化统战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统战服务地方意识形态工作,巩固社会主义统战文化阵地。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好

23、经验传播才会共同提高。有关资料显示,江苏统战领域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推广。一是强化制度文明阵地建设。以巩固共识基础为着力点抓好制度建设。面对统战对象、结构发生的新变化,统战难度加大,省委统战部引导各下属单位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展开,深刻思考中央要求什么、主要领导关心什么、统一战线能够做什么,强化战略思维,培养国际视野,增强全局观念,建立一系列大统战调整制度,有力推进统战事业及其服务地方治理事业的大发展。二是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及其社会服务。92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2023 年树立互联网思维,推进统战实体与云端平台服务相结合。利用数据化智能化管理平台,从信息处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24、、科学决策等多个维度,构建开放、共享、互动为特征的网络统战工作运行新机制,推动统战工作观念更新、模式再造、效能提升,不断提高统战工作效率。三是构建强化基层统战阵地建设机制,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如借助初心使命教育主题、帮扶济困主题、自愿服务主题等,扎实消解群众的思想实际问题和生活困难问题。四是保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通过落实有关政府部门及单位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设立统战领域意识形态每年定期检查评估机制,推进定期调研和数据分析统计,为进一步开展统战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先进思想引领优势。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5、1982:13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三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4-435.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5 叶一鸣,王遐见.试论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演进的成功密码 以党史文献为视角J.档案与建设,2021(8):81.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24.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8.8 黄振位.“国民革命”的提出与中共“三大”的召开J.广东社会科学,2003(6)

26、:75.9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9.10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04.1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9-1030.12 周恩来统战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0-351.1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4.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732.15 华侨华人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力量(海外版)N.人民日报,2021-09-10(6).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责任编辑:张学玲0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