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有亮眼的成绩,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数据显示,截止于 2021 年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57.80%,已超过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中拟定的目标值 50%,大学生群体规模逐年递增,其中,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 791.34 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24.09%,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生群体里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办普通高校一样,做好做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民办高校在求转型、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摆在首位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尝试和推广,我国许多公办高校已初步建立起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2、的“教、学、研、产”思政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常被学者们称之为显性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1;而课程思政则相对“隐性”,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知识理论体系2、浸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实质上课程思政并非一门课程,而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教学、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认同我国崇高理想信念的多重教育
3、手段,同时,也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目前已然成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内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频繁调整以及民办高校自身对转型、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等情况的存在,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落实在民办高校中仍存在较大阻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虽有公办高校课程思政的“成功模板”可借鉴,但面对天然的条件差异,在某些民办高校中已出现了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的窘境,长此以往,课程思政这项重要工作可能会流于形式,既无法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也终将影响民办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为探寻我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
4、合适路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实地调查、逻辑推演等方法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影响因素,再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一、我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探讨(一)内部因素问题1.办学资金来源固化,难以支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民办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由于其非营利性的办学性质,学费收入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3。其中,有一部分民办高校依托社会资本和校内资源合法对外经营的收入,对高校经费进行了补充;另有少量民办高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比如陕西省每年设立民办高校约 3 亿左右财政性补助资金,广东省在 2022 年拟为 31 所民办高校安排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总计 9506
5、万元。但我国多数民办高校依旧主要依赖于学费在维持日常运作。随着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 静(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摘要:做好做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办高校在求可持续发展、转型创新过程中必须摆在首要位置的关键任务,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落实仍存在较大阻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实地调查、逻辑推演等方法研究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发现存在内部与外部两大因素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办学资金来源固化,难以支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教职工数量相对较少,应对课程思政有心无力;学生普遍基础薄弱,院校呈区域特色;未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撑以及民办高校之
6、间联系有待强化。故提出应对策略:(1)成立联盟,共建课程思政共享平台;(2)因地制宜,设计社会评价反馈机制;(3)全员齐心,盘活校际之间思政资源。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3)03-0036-03收稿日期:2021-09-05作者简介:李 静(198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及市场调查。第 30 卷 第 3 期灾燥造援30 晕燥援3鄂州大学学报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耘扎澡燥怎 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圆园23 年 5 月May 圆园23doi:10.16732/ki.jeu.2023.03.011第 3
7、期图 1: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示意图办学成本逐年提升,即常规教研项目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上涨,加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划拨到规模相对偏小的民办高校数量有限,固化的资金模式让民办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开展系列活动中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在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过程中,涉及到专家论证、教材编写、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课程评价与反馈、组织教师参加比赛、对接实践项目等多项环节,都离不开足够的资金支撑。所以,在资金相对匮乏的现实条件下,建设和推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的现实阻力较大。2.教职工数量相对较少,应对课程思政有心无力据统计,截止于 2020 年年底,我国民办高校有教 职工 49.31 万人,占全国高校
8、教职工18.47%,对应同指标,公办高校的数值为 81.53%。分别计算师生比(教职工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发现,我国公办高校该比值为 8.73%,而民办高校该比值仅有 6.23%。这表明,每单位的民办高校教职工相较公办高校会面对更多的在校学生,也意味着民办高校的教师承担着更多的教学工作量。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对于非思政类专业的教职工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因此老师还需要在正常教研工作时间之外,参与课程思政类的培训、学习、交流及竞赛等活动。这对于民办高校的教职工而言,虽然深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所以即便是按部就班完成了组织安排的任务,也很难有高质量的产出,学生习得效果
9、堪忧,最终将导致课程思政流于形式、仅剩表面工作。3.学生普遍基础薄弱,院校呈区域特色从时间维度来看,虽然通过后天努力学习,不少民办高校的学生获得了美好的职业前程和幸福生活,但在校期间多数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老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灵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给民办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带来不少挑战和困难。不仅如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支队,我国民办高校通常都极具地方特色,长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所以,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就业方向的引导,也都会以所在地的市场需求作为首要参考。这也导致
10、民办高校无法直接“复刻”现有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成功模板,“摸石头过河”是必经之路。(二)外部因素问题1.未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撑目前,我国只有面向所有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比如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 41 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8 13 号)、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 1 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 2020 3 号)等,这些政策未按区域和高校性质分类,所有高校全都挤在同一赛道,民办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较少。然而,实践表明,建设和推行课程思政本身就是一项
11、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内外力相结合,方显成效。没有国家或地方性政策的专项支持和引导,民办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这条路上的探索时间更长,过程中还须承担试错的成本,这显然不利于原本资金来源就单一的民办高校,甚至会压缩常规教研工作的开支,久之还会影响到办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民办高校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尽管在 2013 年已成立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但以课程思政为纽带的组织或活动,在我国民办高校中仍较少出现。由上文分析可知,我国民办高校在建设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主要是缺资金、缺人才、缺政策,“单打独斗”的模式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很难行通。虽然目前有民办高校通过和公办高校建立联系,合力推进定向
12、委培专业人才、专题学习和研讨、合作实训实践等一系列深化思政教育的活动,但鲜有民办高校之间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正因如此,民办高校的问题长期呈“点状”分散布局,故未能引起教育界及社会上广泛的关注与充分的重视。二、我国民办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改进策略课程思政的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四有”青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拥有接近 800 万在校大学生的民办高校既有责任去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也须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但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要求、教育内容的不同特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和综合运用方法5。为此,本文根据现有问题提出助力民办高校建设课程思政
13、的改进策略。(一)成立联盟,共建课程思政共享平台人心齐,泰山移。成立区域性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下文简称“联盟”;如图 1 所示),增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系列保障机制及措施,定期将建设课程思政的经验和问题,带到联盟所创建的“平台”来分享与研讨,集思广益、求索方略。该“平台”可以多种形式存在,比如周期性的研讨会议、专属的互联网媒介、实体组织办公场所等,具体形式依民办高校共同目标和任务来制定和选择。李 静: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7鄂州大学学报第 30 卷由于民办高校缺少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撑课程思政的系统建设,联盟成立之后,在遇到困难之时可由集体决策,采取定点帮扶
14、的策略,还能在专家论证、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上实现费用共摊、资源共享。不仅如此,在联盟范围的保障和支持下,还可以依据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设计与之专业紧密结合的思政教育方案,将思政教育滴灌至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每门课程、每项活动。另外,还可以联盟的集体诉求向上反映和呼吁制定针对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及专项资金。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市的民办高校开始尝试此路径,比如 2021 年在哈尔滨广厦学院举办的全国首次民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高端论坛,同年,上海市也举办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会议上来自不同的民办高校的教师代表们交流经验、研讨问题,为
15、打造更适合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积极探索,让更多人意识到民办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因地制宜,设计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我国民办高校的成立大多都和所在地区以及当地公办高校有关,所以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这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种区域特色。那么,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体系既要向全国统一要求看齐,也需兼顾地方经济的动态发展情况,尤其是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条件变化。实际上,我国已有评价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与编写、课堂评价与反馈、教师竞赛成绩等方面4。伟大的政治思想导师列宁曾指出政治教育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5。课程思政
16、同样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从表象看是嵌入在专业知识之中的思政教育,但却需要协同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真实的成效。一般而言,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授课老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解析已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案例,学生则通过思考和作业对此次教学内容形成正向反馈。但课程思政的实施范畴可以延展到社会层面,比如启发学生思考的社会话题、布置给学生的小组任务可以在学校或联盟的牵线搭桥下与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是调查对象、服务单位或实训实践实习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很多时候答案需要在社会上去探寻。那么,对接(或服务)的社会机构
17、便能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将课堂之外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加入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对于测度课程思政成效更加客观和真实,也更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三)全员齐心,盘活校际之间思政资源由前文可知,我国民办高校教职工数量相对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学生整体基础又较为薄弱,叠加其他主客观因素后导致教职工的流动性也比较频繁,所以,现阶段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难度大、资源存量并不多。但课程思政的建设并非简单机械地挖掘每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也不是一次性要求所有任课教师的每门课都完全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课程翻新”。
18、实际上,如若每所民办高校的每门课程均按要求独立开展课程思政备课与授课,反而有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在现实条件约束下,民办高校更适合逐步组建和“传帮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突出区域特色、结合专业优势,民办高校里更具“大众化”特征、覆盖学生人数多的专业课程放在第一阶段进行“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因为此类课程往往开设在多所高校,有可以学习的先例,联盟可以协商决定、共同推出这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方案。然后第二阶段在联盟的指导下,对“小众”的专业课程进行帮扶性培育,既运用联盟内现成的优质资源,也向公办高校学习建设经验。目前,已有部分民办高校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了课程思政资源的线上共享,比如通过慕课平台,不同院校
19、学生可以选修相同课程,并且学校之间互认学分;还有通过跨校课程实践合作,让不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的实际行为,形成学生之间良性的比较及竞争,最终促使共同进步;另有民办高校“组团”向公办高校学习思政课程建设经验。所以,打造课程思政的“民办高校共同体”,盘活校际之间的思政资源,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充分的难题,还有可能产生联合效应,同时激发老师和学生,让民办高校的老师更具教研活力,让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更有兴趣,促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主动思考与现实社会有关的案例,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和认知,树立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开展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三、总结课程思政的
20、开展与实施,对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若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从课程大纲到教学模式,从课程教材的编写至课堂内外的实践,民办高校可以在联盟力量的推动下培养出高素养、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这也为民办高校在未来转型创新发展中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方向。注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EB/OL.2022-04-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EB/OL.2017-04-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2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1、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EB/OL.2021-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参考文献: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下转第 41 页)38第 3 期2沈壮海.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 1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3-4.3刘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4(9):71-76.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5列宁全集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74.
22、(责任编校:杨忠科)(上接第 38 页)服务于读者是一名译者最为基本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需要无条件地让渡其对于文化交流的使命与责任。(二)归化与异化的对立从归化与异化的定义及内涵而言,两者存在着绝对意义上的对立,不仅二者的归宿不同,而且二者在服务读者方面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的英语翻译领域,长久以来关于异化与归化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如赵景深等一大批翻译家坚持翻译要确保语言的流畅,如果在语言的流畅与思想的忠实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5而坚持异化翻译策略的翻译家们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是确也有着非常值得肯定的理由。这部分翻译家们认为翻译并不是原创工作,其更应当尊重原文,秉
23、持一颗公正、客观的心来面对翻译实践工作。因为文化的不同,如果一味地采用归化策略的话,势必会破坏原文的形式、思想、审美等等,这对于一名有操守的译者而言是不应该的。(三)归化与异化的统一虽然有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在翻译学术领域从未停息过,但是如果从翻译工作的本质而言,归化与异化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将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沟通,只不过是归化更多强调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服从,而异化则更强调本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而已。从翻译本质的更深一层的角度而言,归化与异化更具备统一性,且是相辅相成的。翻译工作的更深一层意义在于将外来文化引入并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而译者绝不是单纯的文化沟通的
24、工具,而应当是文化融合的使者。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出于封闭状态的,都是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之中向前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如此,英语语言文化亦是如此。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可避免,面对这一形势,作为一名译者而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的合理性搭配,更多的应当是将何种值得本国文化借鉴的外来文化引入进来,如何将本土优秀文化更好地对外展示出去。6另外从翻译实践角度而言,没有任何一个翻译实践过程是完全可以采用归化策略或者是采用异化策略的,一个优秀的译者一定会从两个方法,更多兼顾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完成翻译实践,既让译文具备较高的可读性,同时也让目的语言读者可以更多地
25、见识到异国文化的风采,拓展读者的文化视野。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对于异国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有关于归化与异化对立的说法将会越来越难立足,更多将被认同的只会是归化与异化辩证统一的说法。不仅如此,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剧,对于译者而言,将来需要更多考虑的将会是如何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即既良好地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同时也充分地尊重外来文化,让本土文化可以在保持“底色”不变的前提之下合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三、结语翻译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不论是异化翻译策略还是归化翻译策略,其目的都在于促进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之间进行沟通,让目的语读者可以了解异国
26、文化,让异国文化可以汇入到目的语文化之中。对于一名译者而言,在面对异化与归化之争的时候,更多的应该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到二者的统一的一面而不是单纯地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从翻译实践的角度而言,译者更加应当合理性地平衡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使用,让二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的交流,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发展。参考文献:1邱能生,邱晓琴.文化差异背景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处理探微J.上海翻译,2019(2):51-57.2徐世昌,孙旭辉.归化异化翻译中的张力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42-149.3冯全功.试论归化和异化的生成动因与三个层面J.中国翻译,2019(7):5-13.4李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汉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2-95.5郭歌.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建构J.临沂大学学报,2014(8):138-140.6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3):5-13.(责任编校:杨忠科)汪 晖: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