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 歌 鉴 赏 教 案授课教师:崔永创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2.初步形成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能力。考点解读:1.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2.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等。 3.理解诗意。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古诗词鉴赏的几个方面:鉴赏基础:把握诗词内容鉴赏内容:字词特点(用字、用词、修辞、风格等) 表达技巧(手法、构思、结构等) 思想内容(主题、主旨、内容等)鉴赏要求:会使用鉴赏术语鉴赏表述:叙析赏例: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谈谈这首诗让你欣赏的地方有哪些?我的鉴赏 字词特点: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远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了登高远望的特点。“依”字和“流”极富动感,写出了“夕阳无限好”的奇异风光和“千里黄河入大海”的壮丽景象。 “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千”和“一”两个数词相对,语言平淡无奇却大气磅礴,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登楼远眺图。我的鉴赏 表达技巧:“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天,写西,写山,写实;“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地,写东,写水,写虚。后两句转入抒情,由景入情,因情生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我的鉴赏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写出了登
3、高远望的豪迈胸襟,同时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一生活哲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牛刀小试(题型示例 思路点津)第一种类型:品味语言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重在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要点: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应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隽永,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长干曲四首(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
4、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纯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例: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潮平两岸阔”的“阔”与“潮平两岸失”的“失”字,哪个更好?为 什么?参考答案:“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开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品味字词思路:字词基本义+句中义(或修辞手法)+蕴含的情感第二种类型:分析技巧 1、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2、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解释了什么道理小窍门: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及艺术
5、技巧来解答。答案一般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讽刺夸张等例:题破山寺后禅院尾联的前一句写“万籁此都寂”,后一句又写“但闻钟磬音”,是否前后矛盾?请简述理由。答:不矛盾,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它使这幽静的禅院更为空寂,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它使一刹那成为永恒。例: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血,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
6、了曲子折杨柳,自然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仍然积极迎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第三种类型:理解诗意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这样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山居秋瞑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山雨初起,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
7、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明志洁,以人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烘托。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字词特点:浓墨重彩 惟妙惟肖 平淡无奇 诗情画意 富有哲理 形神兼备 简洁 洗炼 质朴 清新 雄浑 夸张 比喻 拟人 形象 生动 对仗 双关表达技巧:含蓄委婉 耐人寻味 画龙点睛 直抒胸臆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衬托 烘托 渲染 对比 象征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呼应 照应 浑然天成 虚实相生 思想内容: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言近旨远 意在言外 言有尽而意无穷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乡情 伤离怀古 忧思